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000—2016年四川省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发展状况分析

时间:2024-05-24

沈沾红,王闫利,姜 淦,王茹琳,林 珊

(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成都610072)

0 引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剧[1],据统计,在所有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70%以上[2]。四川地处盆地,气候复杂多变,暴雨、冰雹、泥石流等气象灾害频频发生,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3],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是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约防灾减灾工作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气象信息员队伍发展过程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掌握现在人员结构、人员素质,以便更好为防灾减灾、农业增收工作服务,也为有针对性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发展计划和长期规划提供依据,指明方向。目前学者们对气象信息员队伍现状的思考和建议较多,指出了信息员队伍中存在的管理难,经费难,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4-8],然而对信息员队伍整个发展过程、发展趋势的总体把握却未有报道。本研究主要对四川省村级信息员队伍十几年来的发展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探索气象信息员队伍发展成因、存在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为相关工作者和管理决策者提供参考,为制定相应发展计划指明方向,使这支庞大的队伍能更加有效、稳定地运行下去,从而全面提升灾害防御能力、减轻灾害损失,促进农业增收。

1 资料来源及分析方法

气象信息员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气象信息员网站四川地区2000—2016年数据,所得数据在Excel中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川省信息员队伍人数情况

截止2016年底,四川省拥有省级信息服务示范站415个,村级信息服务示范站129个,建成了一支由56787人组成,覆盖全省100%的乡镇、91%的行政村的气象信息员队伍。2000—2008年四川信息员人数较少,主要集中在成都等少数地区,处在零突破期;2009—2015年信息员总数接近线性上升(图1),进入快速增长期;2015年后信息员总数增长缓慢,增速仅为1.6%,出现平台期。信息员中男女人数情况与总人数情况基本相似,绝大部分信息员以男性为主,女性比例在2001—2004年内快速上升,2009年达到最高峰,占17.96%,之后缓慢下降,男女比例基本稳定在9:1附近,波动缓慢。

2.2 四川省信息员抽查及培训情况

图1 2000—2016年四川省气象信息员总人数、男女人数情况

2000—2008 年信息员总数少,培训和抽查信息员低,2009—2015年培训和抽查的人数快速上升,增速较快,2015年之后培训和抽查人数增长缓慢进入平台期。从培训和抽查比例来看,2000—2004年培训和抽查人数比例稳中略降(图2),二者分别维持在90%和80%左右,2005年急速下跌,2005—2007年比例趋于平稳,2008年快速上升至2004年之前水平。2008—2012年培训人数比例快速下降,之后趋于平稳,但仍维持在60%,而抽查人数比例在2009年急速下跌到25%,出现反转后一直维持在20%左右。

图2 2000—2016年四川省气象信息员抽查、培训比例情况

2.3 四川省信息员来源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类来源的信息员在2000—2008年增长缓慢,农业气象、农民个体、农业大户三类还未有零的突破,信息员的来源比较单一;2009—2015年各类别人员都有明显的增加,其中农业技术人员、农业气象人员、其他人员三类增速最快;2015后年农民个体人数不增反减,农村经纪人数量停滞不前,其余四类人员也增速缓慢。从六类来源人员的比例来看,信息员来源由单一到逐渐丰富,比例发生着巨大变化,从2009年之前各类人员比例变动较大,主要以农村经纪人为主(占59.5%以上),快速演变到2011年之后各类人员比例趋于稳定,农技和农气专业技术人员占比30%,以其他人员为主(占54%以上)。

表1 2000—2016年四川省不同来源气象信息员人数及比例情况

2.4 四川省信息员类别情况

图3 2000—2016年四川省不同类别气象信息员比例情况

四川省信息员类别十几年来发展以信息员为主,2000—2008年比例占到100%(图3),2009年人员逐步开始丰富,各村有了应急联系人和协理员,信息员比例迅速下降,协理员比例快速升高,2010年之后,各类人员比例趋于稳定,但信息员仍占90%以上。从各类信息员发展速度看,2008年之后发展迅速,特别是2008—2010年增速达到高峰,2011—2014年之后仍然保持有14%以上增速,2015年后信息员数量增速放缓,仅为2.9%,而应急联系人和协理员数量反而下降。

2.5 四川省信息员学历情况

2000—2008 年各类学历信息员数量增长缓慢,主要以初中、高中学历为主(表2);2009—2015年各类学历的信息员快速增长,其中大学、高中学历人数增长最快,出现了硕士及以上学历;2015年后各学历人员增长缓慢,其中初中人员增速仅为0.15%。各类学历人员比例在2008—2010年变化最大,初中比例人员快速降低,高中、大学人员迅速上升,人员知识结构迅速提高。2010年之后各类学历人员比例趋于平衡,变动较小,学历以初高中、大学为主,占比75%左右。

2.6 四川省信息员年龄情况

2000—2008 年各年龄段信息员人数较少,增长缓慢。2008—2015年各年龄段信息员数量迅速增加,特别是2008—2010年出现增速高峰,其中上升最快的是20~30岁、40~50岁年龄段人员。2015年之后,各年龄段人员增速明显放缓,维持在2%左右,50岁以上人员数量反而出现了下降。从人员年龄比例来看,2000—2008年信息员主要以老龄化人员为主,50岁以上人员比例达到68%以上(图4),没有30岁以下人员。2008年之后人员年龄结构快速发生变化,50岁以上人员比例迅速下降到25%,其余各年龄阶段人员比例快速上升,30~40岁、40~50岁年龄段比例的人员成为主体,占比70%以上,各年龄人员比例在2010年之后趋于平稳。

表2 2000—2016年四川省不同学历气象信息员人数和比例情况

图4 2000—2016年四川省不同年龄段气象信息员比例情况

3 分析与讨论

3.1 信息员队伍发展原因分析

从整个气象信息员队伍十几年的发展来看,其过程主要可以分为3个阶段:零突破期、快速增长期和平台期。零突破期时间为2000—2008年,气象信息员队伍特点是:人员少,发展慢、来源及类别单一、年龄大、学历低。这一时期信息员主要以零散志愿者为主,没有管理制和人员经费,按照“自愿、自建、自管、自用”的原则,承担灾情收集和开展气象知识普及和宣传等任务[9]。信息传递方式比较单一,硬件设备诸如电脑、网络、大喇叭,电子显示屏覆盖率低,各级领导部门也没有足够重视,信息员队伍发展缓慢不前。

2009—2015 年气象信息员队伍进入快速增长期,人员增速快,基数大,来源和类别逐渐丰富,人员学历逐步提高。原因首先是随着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级政府发文为气象信息员队伍快速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0]提出要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11],要求各地加强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基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同年中国气象局下发了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的意见[12],要求县级气象部门要组织村干部和有经验的相关人员组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四川也出台相应文件[13]加大信息员发展力度。其次各级部门加大了对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投入为信息员队伍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2010年中国气象局提出了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落实气象信息员培训、通信补助等财政投入,保障信息员队伍的稳定等一系列要求[14],四川根据具体情况密切重视各市、县级政府和气象部门合作,加大经费投入,增加农村高音喇叭、乡村气象电子显示屏、电脑数量,强化基层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手段。部分地区结合“两个体系建设”[15]将部分专项资金和地方政府匹配资金用于信息员培训,乡镇信息示范站建设,保证气象信息员队伍的正常运行。再次组织管理的不断发展也信息员队伍壮大奠定了制度基础。早在2008年四川就在现有队伍基础上制定了信息员管理试行办法[16],重视和加强信息员管理,根据国家局的要求,加强气象信息员管理平台的使用[17],并于2014年修订四川省气象信息员管理办法,逐步完善管理制度。

2015 之后信息员发展进入平台期,四川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主导,气象牵头,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信息员队伍管理体系,气象信息员队伍基数不断扩大,但增速明显放缓,有些类别人员总数还出现了下降,各类人员比例变化较小,年龄学历也基本固定。一方面由于此时信息员人数业已覆盖全省100%的乡镇,再要增加人员也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到2015年信息员人数也达到55848人,基数庞大,增加人员数量占其比例也低,增速放缓。

3.2 存在问题及建议

3.2.1 信息员数量发展瓶颈制约 四川现有的乡镇、村数量有限,信息员村村覆盖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增加,图1显示2015年之后信息员总数已经进入平台期,覆盖91%行政村,其数量快速增加受到制约。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要提高信息员队伍服务水平,建议一方面需要加大力度发展剩下的9%行政村信息员。未覆盖信息员的地区很大一部分是贫困乡村,需要大力支持驻村扶贫干部参与气象信息服务工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引导和培育各类涉农经济组织参与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全面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把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纳入地方政府防灾减灾建设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加硬件设备投入,健全川内基础设施。对于已建好的基础设施如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出现的在终端无人管理,缺乏专业的设备维护保障人员[18]等问题,要及时跟进和解决。合理制作电子显示屏、大喇叭预警信息发布时间,建立完善的预警信息传播体系[19],进一步完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和渠道。另一方面需要转换思路,重点从发展信息员数量转变到质量上,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四川气象信息员除协助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协助当地群众防灾避灾外,还要为当地农经网收集各类信息,协助传播农业气象和农业技术知识。除人员自主学习外,省、市、县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规划和安排,重点开展以信息服务、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组织信息员参与编制社区(村屯)气象灾害易发点和逃生路线指示图,不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工作,不断提高信息员综合水平。

3.2.2 信息员管理监控不到位 从图2可以看出,四川信息员抽查力度在2008年之前高于60%,2009年明显下降,虽然2013之后有所上升,但仍然只有20%左右,信息员的考核以及管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松散状态。建议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办法,在农村建立基于激励理论的农业气象信息员考核评价机制[20],实现人员动态化管理,推行岗位竞争机制和考评结果激励并与绩效补助挂钩,做好信息员的考评内容、考评小组确定、考评方法等准备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好信息员岗位调动、级别变动。另外要加强气象信息员管理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开发信息员电脑端和手机端应用平台及管理后台[21],与阿里钉钉等轻松办公软件相结合,实现气象信息员日常所需的预警信息接收、灾情现场上报、活跃度统计等功能和各地管理员对辖区的气象信息员的个人信息管理、活跃度统计、通知公告发布等工作。对现有气象信息员进行一次审核和筛查,对川内道办事处及行政村、社区的气象信息员重新进行登记、聘任工作,剔除已经解聘信息员,及时更新数据,确保信息员数据真实可靠。

3.2.3 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文化层次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从表1可以看出,农技和农气专业技术人员来源的信息员十几年来发展从无到有,占比30%左右,但比例仍然较低,表2显示,尽管在2008年之后初中、小学比例人员降低,高中、大学人员上升,但高学历人员仍然不足。人员文化层次不高,专业知识水平和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限,都制约着信息员队伍服务水平的高低。建议除了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外,还要建立健全气象信息员选拔机制和激励制度,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尽量多地把关心气象工作、热心公益事业的“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和农气和农技专业人员吸收到信息员队伍中来。四川气象信息员承担着气象、农业技术等信息服务工作,可以建立省和县(市、区)农技、农气信息特派员专项计划,将本地的信息站逐步办成为专门从事农村信息服务,具有法人资格的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微型企业,优先支持农技、农气信息科技特派员个人创业[22],探索由信息科技特派员承担政府各级部门下达的相关信息服务工作,由其买断服务的新机制。另外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每年下拨一定的专项资金,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对确实优秀的气象信息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以调动广大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其在基层气象防御工作中的作用。

3.2.4 信息员性别、年龄结构有待优化 图1显示绝大部分信息员以男性为主,女性比例在最初的3年内快速上升,之后缓慢下降,女性信息员比例明显较低。建议应摒除男女偏见,利用妇联组织网络优势,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妇女热心、周到、细致的工作特点[23],尽可能地吸收更多女性加入到气象信息员队伍中,建立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发布传播绿色通道。另外图4也显示信息员年龄结构老年化问题,尽管在2008年之后50岁以上信息员比例显著下降,但仍然达到25%以上,主要集中在稍偏远和贫困地区。建议一方面国家政策要向偏远贫困地区倾斜,全面强化这些地区气象信息服务工作,构建适合贫困地区特点的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吸引年轻专业人员,设法减少县乡这部分人员的外流,尽可能更换村级年龄偏大的人员,并注意调动31~50岁人员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用。另一方面在思想上鼓励老年信息员再生一种朝气,以其老当益壮的形象示人,形成一种虽老但不服输的精神,要鼓励他们老有所为、老有作为。

3.3 趋势

未来,四川气象信息员队伍发展将全面向偏远和贫困地区延伸。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4]和***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扶贫开发系统工作指出,要减少贫困地区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避免因灾致贫,因灾返贫、因灾积贫。贫困地区气象信息服务工作在贫困地区脱贫摘帽过程中有“趋利避害,减负增收”的独特作用,信息员队伍建设也将在这些地区全面铺开,建立适合贫困地区特点的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和机制,推进两部门基层组织和资源对接融合势在必行。

气象信息员队伍人数增长日趋缓慢,逐渐趋于饱和化。由于乡镇村社数量有限,随着信息员村村覆盖规划的发展,信息员队伍人数将进入成熟期,这一阶段人数也有所增长,但增长的幅度越来越小,直至进入饱和期,信息员队伍人数基本达到饱和,增长缓慢。

气象信息员队伍人员更趋于年轻化、专业化、复合化。随着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年轻人在快速掌握信息技术并将其灵活运用于信息员日常工作,对预警信息的理解以及服务的敏锐性和及时性等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大量的吸收大学生村官,农气和农技专业人员进入信息员队伍,有利于整体创造力的稳步上升和知识结构的快速更新,信息员的年轻化、专业化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另外,信息化时代,各学科之间的知识更加融合渗透,学科界限日渐淡化,气象科学、农业科学也与其它学科研究之间更加深层次地相互交叉融合渗透,这些变化,要求信息员不仅要掌握气象、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才能适应信息时信息员工作发展的需要。

气象信息员队伍管理更趋于智能化。全国将建立基于国、省、市、县四级组织架构设计的全国智慧气象信息员管理平台,最大程度利用阿里钉钉钉消息、电话会议等交流协作功能,方便各地针对气象信息员的属地化综合管理、个性化定制等工作[25]。未来将针对全国各级气象信息员管理需求的共同功能进行组织开发;将气象为农服务的有关管理和服务功能进行嵌入;从整体层面与阿里钉钉以及其他应用开发商为各级组织机构获得更多的免费资源和应用,实现信息员管理的智能化和工作的多样化。

4 结论

四川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十几年来从无到有,发展迅猛,各类人员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特别是2008—2015年期间更是接近线性上升。信息员来源和类别从单一逐步到丰富,人员学历结构不断提高,以初、高中为主转变到初高中、大学为主,人员年龄结构也从老年化向多结构化和年轻化发展。信息员培训和抽查力度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抽查比例较低。信息员队伍发展过程中存在总数限制、管理不到位、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都制约着信息员队伍服务水平的高低。相关工作者和管理决策者应重视农村气象信息员培养、管理工作,努力提高信息员队伍综合素质,加强部门合作,合理调配硬、软件设施,制定相应发展计划,促进信息员可继续发展,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农业增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