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国海水鱼养殖业发展轨迹及技术变迁

时间:2024-05-24

周井娟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012)

0 引言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海水鱼营养丰富,肉质鲜嫩,除具备淡水鱼的优良特性外,其体内不仅含有钙、铁等矿物质和核黄素、尼克酸等维生素[1],还有益智健脑之营养素——DHA,以及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的ω-3脂肪酸与磺酸等,多食有益健康[2]。也正因为如此,海水鱼类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市场供不应求。而海洋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迫使人们转向人工养殖,以满足人们对优质高蛋白的需求。中国是海水养殖大国,产量占全球海水养殖总量的55%左右。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海水鱼养殖研究相对偏晚,竞争优势不明显(2017 年产量为141.94 万t,占全球养殖海水鱼总量的18.97%)。在近70 年的探索和实践中,中国海水鱼养殖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从已有文献来看,现有研究大多是基于生物学视角对海水鱼繁殖和养殖技术的介绍,从产业经济视角系统分析中国海水鱼养殖业发展态势则相对欠缺。基于此,本文借助于《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统计数据库,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海水鱼养殖业整体发展概况、品种结构和区域分布特征、养殖模式及其成本收益等指标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对海水鱼品种选育、病害防控、营养需求和饲料配方、精细化管理以及养殖工程设施等技术变迁的路径进行分析,以便深度挖掘产业发展演进规律,探寻产业发展关键突破点,为制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1 中国海水鱼养殖业发展轨迹

中国海水鱼养殖实践最早的史料见于明代黄省曾所著的《鱼经》中有关鲻鱼养殖的记载[3],但真正意义上的海水鱼养殖研究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其中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的“海鱼孵化热”,以及90 年代初以海水鱼网箱养殖兴起为标志的海水养殖“第四次浪潮”[4],在中国海水鱼养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1 产业发展概况

“海鱼孵化热”一个标志性的成果就是通过对沿海许多经济鱼类的育苗尝试,筛选出了可供养殖且效益较高的养殖品种,积累了在引种驯化、苗种培育、养殖模式等方面的经验,为后续的人工育苗和大规模养殖奠定了基础。

1.1.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产值稳步增长1984—2016年的33年间[5-7],拥有海水鱼养殖资源比较优势的沿海省市不断扩大海水养殖规模,养殖面积从1984年45.28千hm2增加到2016年84.98千hm2,增长了将近1倍;而同期海水鱼养殖产量从0.94 万t 增加到134.76万t,增长了142 倍;年产值从748.64 万美元提高到472148.35万美元,提高了630倍[8-9]。产量与产值的稳步增长是生产要素投入增加的结果,更是无数从事海水鱼养殖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长期奋斗的结果,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表1显示了自1984年以来国家每个计划时期中国海水鱼养殖面积、产量、产值的变动情况。

1.1.2 养殖空间增长受限,经济贡献逐渐显现图1 显示了不同阶段海水鱼养殖面积、产量和产值在中国海水养殖业整体发展中的地位。从养殖面积来看,1984—2012 年海水鱼养殖所占比例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2012年海水鱼养殖面积仅72.9千hm2,占海水养殖面积的3.34%(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一年,贝类养殖面积高达1474.89 千hm2,占海水养殖面积的67.63%)。此后,海水鱼养殖面积虽略有提高,但所占比例仍低于5%(2017年为89.92千hm2,占4.32%)。虽然养殖面积增加有限,但海水鱼养殖产量、产值所占比例呈现线性增长态势。尤其是2003年之后,伴随着出口贸易的不断推进,深受国际市场欢迎的海水鱼焕发新的生机,市场价格回升,产值占海水养殖总额的10%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1.2 品种结构与区域分布特征

1.2.1 各类别发展齐头并进,品种结构不断优化目前,中国已经掌握40余种海水鱼的人工繁育和养殖技术,包括大黄鱼、鲈鱼(包括花鲈、加州鲈、河鲈、松江鲈鱼)、鲆鱼(包括牙鲆、大菱鲆)、金鲳、石斑鱼、鲷鱼(包括真鲷、黑鲷、黄鳍鲷、斜带髭鲷)、美国红鱼、魳鱼、军曹鱼、河鲀、梭鱼、眼斑拟石首鱼、鮸状黄姑鱼、鲽鱼(也称比目鱼)等品种[8-9]。从2003—2017年各品种产量变动趋势来看,大黄鱼、鲈鱼、石斑鱼、鲆鱼、美国红鱼等增长较快,魳鱼、河鲀、鲽鱼等虽有增长但增速略缓;其中大黄鱼自2014年起产量超过鲆鱼和鲈鱼,跃居中国海水鱼养殖量第一位置,且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主要养殖品种产量变动轨迹详见图2。

表1 中国海水鱼养殖规模在各个阶段的年均增长量和年均增长率(1984—2016)

1.2.2 主产区高度集中,但略有分散趋势海水鱼养殖对环境要求较高,且不同品种的生活习性差异较大,沿海各地基于区位特点,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摸索和总结出一套养殖经验,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势养殖品种[10]。从表2中国沿海地区养殖海水鱼的产量分布可以看出,产量高度集中在广东、福建和山东等地,虽然市场集中度有分散趋势,但这三省产量之和仍超过全国总量的3/4强。

1.2.3 广东投入规模最大,福建养殖效率最高广东是海水鱼养殖大省,产量一直位居前列。投入力度大,养殖面积广(1994 年海水鱼养殖面积高达47000 hm2,占当年全国海水鱼养殖面积的82.80%)[7],养殖品种类别也最为齐全,有石斑鱼、鲷科鱼、石鲈科、石首鱼科、鲈、尖吻鲈、鲳鲹属、鰤亚科、鲽亚科等,其中鲈鱼、石斑鱼、鲷鱼、军曹鱼、美国红鱼等品种年产量均为全国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的鲈鱼养殖业已经形成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和区域化分布的格局,作为鲈鱼养殖的核心区,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被誉为“中国海鲈之乡”[8]。

表2 中国海水鱼养殖主产区的年均产量及变动趋势(1984—2017)

福建省虽然养殖规模不及广东省,但发展势头迅猛,已形成以宁德大黄鱼养殖业为龙头,以真鲷、石斑鱼、鲈鱼等深海鱼类养殖为有效补充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从图3 中国海水鱼养殖的单产水平来看,福建海水鱼养殖效率最高,单产水平远高于其他省份;广东与全国平均水平不相上下,单产水平稳中有升。山东省则在大菱鲆(也称多宝鱼)养殖上形成了自身优势,单产水平波动幅度较大,且近年养殖规模、单产水平均略有下降。

1.3 养殖模式及其成本收益对比分析

海水鱼养殖是从捕捞经蓄养发展而来,夏威夷的潮汐鱼池、中国的鱼塭(或港养)和鱼栅等都是早期传统的养殖模式,其中港、塭养鱼被视为现代海水鱼类养殖的雏形[11]。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海水鱼养殖才逐步从传统渔业走向现代渔业,养殖方式也由过去的粗放粗养向集约化养殖转变。

1.3.1 养殖模式呈多样化发展根据养殖水域和养殖品种的特点[12],中国沿海地区海水鱼养殖模式演变轨迹主要以“池养→浮式网箱养殖→深水网箱”和“港养→池养→工厂化养殖”为主线,“池养→单品种养殖→立体化养殖”为辅线发展(图4)。为提高经济效益,2005年前后山东少数企业在大菱鲆养殖时开始尝试“陆海接力”,即利用南北季节差异,秋末至早春在福建沿海利用网箱养殖大菱鲆,与山东的工厂化养殖接力配制[13]。实践证明,利用“南北接力”模式养殖的大菱鲆生长快、成活率高。此后,“陆海接力”、“陆陆接力”等模式在大黄鱼、云纹石斑鱼、红旗东方鲀等品种养殖中开始尝试并获得成功[14-15]。

1.3.2 不同养殖模式成本收益分析海水鱼营养价值高,需求大,市场供不应求,但养殖周期长、风险大、成本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提高经济效益一直是养殖企业及利益相关者致力于探索和实践的焦点。这里对当前较为流行3 种养殖模式——立体化养殖、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等的成本收益做一比较和分析。

(1)立体化养殖。立体化养殖是在海水养殖生产实践中,根据生物间多级营养生态共生互补特点摸索出的养殖模式,是池塘养殖的延伸。如辽宁省东港市北井子镇临海村养殖户将海蜇、中国对虾、牙鲆、缢蛏等进行混养[16],就是利用这4 种水生动物对温度、盐度、pH值等生态环境要求相似,生长空间分隔有序(从表层到底层依次是海蜇、牙鲆和中国对虾、缢蛏),且食性存在差异等特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详见表3)。总体而言,立体化养殖能够充分利用土地、水资源,提高饲料的合理摄食率,降低了养殖成本以及单一品种养殖风险。

(2)网箱养殖。网箱养殖是一种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开展海水鱼养殖的生产形式,适合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经济价值高的名特优品种,如大黄鱼、花鲈、军曹鱼、青石斑鱼、紫红笛鲷等。表4 显示了廖红梅等[17]、杨卫等[18]在不同的年份分别对“大黄鱼之乡”福建宁德市三都湾、白基湾、城澳、孟澳、斗帽、倒帽等地区大黄鱼成鱼养殖的成本-收益进行调研,从中可以看出,虽然时间跨度将近10 年,调研对象(即养殖户)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不同年份大黄鱼养殖的各项成本构成结构几乎相同,饵料成本约占70%~80%,且利润空间收窄。

(3)工厂化养殖。工厂化养殖在大菱鲆、牙鲆、鲈鱼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水鱼养殖中较多被采用,较为典型的有流水养殖和循环水养殖2 种类型。2013 年6—8 月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编号NYCYTX-50)产业经济岗位团队对辽宁、河北、山东等大菱鲆养殖主产区140 户工厂化养殖户进行了入户调研,研究发现(见表5 成本收益分析)[19],工厂化养殖基础设施投资大、管理要求高,目前产业接受度较低;其中循环水养殖固定成本投入、能耗更高,但饲料利用率、成活率也高,单位成本反而略低于流水养殖。

表3 立体化养殖中不同养殖品种成本收益分析

表4 大黄鱼养殖成本、收益分析

2 海水鱼养殖技术的进展

技术进步是第一生产力。海水鱼养殖技术进展从品种选育、病害防控、营养需求及饲料配方、精细化管理以及养殖工程设施等5个技术环节分别陈述。

2.1 品种选育

品种选育即按人类所希望的遗传性状(即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耐低温或高温、繁殖力旺盛等),培育海水鱼类品种或品系,使之保持稳定,繁衍后代[1]。中国海水鱼人工繁育的尝试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模拟梭鱼亲鱼生理生态环境,成功孵化梭鱼幼体为标志。此后对牙鲆、鲽、鲷、鲀、梭鱼、大黄鱼等多种经济鱼类的早期发育和仔稚期的培育进行了探索,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海水鱼养殖的苗种培育的质量和数量得以显著提高。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除了传统的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之外,中国在海水鱼全雌化、抗寒品系选育苗种繁育技术也逐步成熟[20-22];染色体倍数育种(包括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逐渐成为培育海水鱼类不育系和单性苗种的主要技术手段[23];基因转移育种等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并用于规模化商业生产研究[24];细胞工程育种也进入探索阶段[25]。中国海水鱼品种选育主要技术类型及特征见表6。

2.2 病害防控技术

对鱼病防治的记载最早见于中国北宋时期苏轼所著的《物类相感志》,提到“鱼瘦而生白点者名虱,用枫树皮投水中则愈”,这里“虱”就是指鱼体寄生虫“小瓜虫”[1]。总体而言,海水养殖鱼类病害主要由致病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寄生虫或非寄生性因素引起。随着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养殖品种常见病害,引发这些病害的病原、病因和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症状已逐步明朗,这为各类病害能够及时做出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依据[26-27];而鱼病的鉴定和检测技术的不断革新,也使得一些疑难病症的快速诊断成为可能[28]。表7 和表8 综述了中国主要海水养殖品种常见的鱼病类型、临床症状及诊断措施。

2.3 营养需求及饲料配方技术

均衡的营养摄入不仅能够促进鱼类健康生长,同时也能节省投入成本,进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实现该目标的前提是明了所养殖品种的营养需求,并能按最佳比例配制饲料。研究表明[29-32],海水鱼的营养需求包括蛋白质和氨基酸、糖类、脂类、无机盐与微量元素、维生素等5类;但不同的养殖品种,其个体大小、摄食习性、摄食方式和对营养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养殖品种,在不同发育阶段,其摄食习性、摄食方式和对营养的需求也不同。因此,虽然目前中国对海水鱼主要养殖品种的营养需求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系统性的营养需求研究仍显不足,存在许多制约瓶颈因素亟待破解,比如最适营养需要的配方问题;“营养→工艺→养殖模式→投饲策略”等环节如何紧密衔接问题;特定品种、特定养殖模式下营养平衡的饲料供给问题等等。

表5 中国大菱鲆工厂化流水养殖和循环水养殖的成本结构比较 元/kg

表6 海水鱼品种选育主要技术类型及特征

表7 部分海水养殖鱼常见的病害、症状及诊断:病原微生物类

表8 部分海水养殖鱼常见的病害、症状及诊断:寄生虫类及其他非寄生性因素

2.4 精细化管理

细节决定成败。海水鱼养殖周期长,对养殖环境要求高,精细化管理尤为重要。在人工繁育中,亲鱼(种鱼)的选择、暂养驯化、催产和孵化等都直接影响亲鱼的产卵效果、卵子的质量和孵化率、仔鱼的存活率;幼体培育时,合适的开口饵料选择以及幼体饵料的营养强化有助于提高仔、稚鱼的成活率,降低水肿病、卵黄囊肥大等现象的发生,仔、稚、幼鱼个体间生长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为避免自相残杀,及时分苗培养尤为重要[4,10]。

在养殖环节即成鱼的养成阶段,首先考虑的是养殖模式的选择,不同的养殖模式其对应的养殖技术细节不同,不同养殖品种其具体的养殖方式也会有所差异。尽管如此,几种养殖模式中其精细化管理的技术要领仍存在许多共性[33-34],具体见图6所示。

2.5 养殖工程设施

海水鱼繁育和养成过程中的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是生物技术和非生物技术融合发展的结果。这里的非生物技术就是指养殖工程设施。养殖工程设施的持续革新为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养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也使得海水养殖的鱼类品质接近野生鱼成为可能。不同的养殖模式其养殖工程设施的工艺流程和技术细节上有显著的差异[35];即使是同一种养殖模式,鉴于海域环境、养殖品种的生活习性(如底栖性或游泳性)、作业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在外观形状、材质选择、配套设施和装备也会有差异[36-37]。海水鱼养殖工程设施的攻关点就是竭力营造原生态的养殖环境,促进海水鱼养殖业高效、低耗、健康发展。

3 结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水鱼养殖业得到较好发展,但与渔业发达国家相比,竞争优势仍不明显。笔者从产业发展整体层面系统分析了中国海水鱼养殖业的演进规律和发展脉络,从技术变迁微观层面剖析了中国海水鱼繁殖和养殖中技术细节及关键突破点,这对中国海水鱼养殖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微观决策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由于多方面限制,文章未能与海水鱼养殖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进行横向对比和纵向分析,以明了差距,明晰方向。

总体而言,目前中国海水养殖中较多资源集中在虾类、贝类、藻类养殖,在海水鱼类养殖上投入相对薄弱,这与海水鱼养殖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等直接相关;同时,中国海水鱼可养面积有限,种质资源退化严重,鱼病频繁发生,鱼类生长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及饲料配方技术尚存在很多盲点等,诸如此类问题的存在极大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建议:(1)加强现代化的海洋牧场的开发力度,拓展养殖空间;(2)增强养殖企业生态养殖理念,强化细节管理;(3)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扩大海内外同行交流沟通,共同把脉重点难点问题;(4)发挥行业协会“桥梁”优势,整合资源,疏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症结,提质增效,增强中国海水鱼养殖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海水鱼养殖业的发展是市场需求与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