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10种物理诱黏剂对3种实蝇的诱集效果评价

时间:2024-05-24

李磊 马华博 牛黎明 张方平 韩冬银 符悦冠

摘 要 瓜实蝇、南瓜实蝇以及桔小实蝇是为害果蔬的重要检疫性害虫。物理诱黏剂可用于多种实蝇的监测和防治,但缺乏对3种实蝇的诱集效果评价。田间开展了10种物理诱黏剂对3种实蝇的诱集效果评价。结果表明,10种诱黏剂对桔小实蝇的诱集作用最强,其中佳果多诱集的桔小实蝇数量最多,其次为黏王和神捕。研究还发现,诱集的实蝇大多为雄虫。佳果多、黏王以及神捕可用于桔小实蝇的监测和防治。

关键词 物理诱黏剂 ;实蝇 ;诱集

中图分类号 S482.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5.015

Abstract The melon fly Bactrocera cucurbitae, oriental fruit fly B. dorsalis and pumpkin fruit fly B. tau are important quarantine pests which can damage fruits and vegetables. The physical attractant adhesives can be used in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many fruit flies. However, the evaluation of physical attractant adhesives for trapping the three fruit flies has not been examined yet. The effect evaluation of ten physical attractant adhesives for tapping the three fruit flies in field was mad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n adhesives have strong trapping effects on B. Dorsalis,‘JiaGuoDuoattractes the most B. Dorsalis,‘Nian Wangand‘Shen Buthen followed.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male fruit flies were trapped by the ten physical attractant adhesives easily. Physical attractant adhesive (Jia Guo Duo, Nian Wang and Shen Bu) can be used in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B. dorsalis.

Keywords Physical attractant adhesive ; fruit fly ; trapping

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 (Coquillett)]、南瓜实蝇[B.tau (Walker)]、桔小实蝇[B.dorsalis (Hendel)]3种实蝇隶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果实蝇属(Bactrocera),是多种水果和蔬菜的毁灭性害虫[1-4]。3种实蝇均通过成虫将卵产于果实表面或内部组织中,幼虫孵化后果实内部蛀食,往往造成果实黄化、畸形、腐烂、脱落等[1-3],严重影响果蔬的品质和质量。马兴莉等[5]通过构建实蝇为害损失的评估模型,发现3种实蝇每年仅对广东省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就高达33.67亿~129.87亿元。由于3种实蝇为害的严重性,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把它们列为重要害虫检疫对象[2-3,6]。

诱集或诱杀是监测和防治3种实蝇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1)蛋白饵剂或食物饵剂诱集或诱杀。主要是以实蝇在羽化初期或繁殖中需要摄取大量的蛋白质、糖等营养物质或嗜好取食的某些寄主食物为主料,辅以少量杀虫剂配制而成,通过喷施或挂瓶诱集的方式达到监测或防治的目的[1,3,7-10];(2)雄虫诱剂诱集或诱杀。主要利用瓜实蝇和南瓜实蝇的雄虫诱剂诱蝇酮(CUE)以及桔小实蝇的雄虫诱剂甲基丁香酚(ME)为引诱源,通过挂瓶等方式诱集或诱杀而达到监测或防治的目的[1,3,7,11];(3)色板诱杀。主要是利用3种实蝇对某种颜色或波长的偏好性制成相应颜色或波长的色板,通过涂胶挂板的方式达到监测或防治的目的[12-14]。物理诱黏剂是一种近些年推出的喷涂剂或喷雾剂,主要成分为天然黏胶、植物香料、溶剂以及推进剂,通过将黏剂喷涂在废弃的矿泉水瓶、塑料袋或树干等上面诱粘害虫而达到监测或防治的目的。黄庆文等[15]建议,将物理诱黏剂“稳黏”喷涂在矿泉水表面用来监测和防治南瓜实蝇。目前,市场的物理诱黏剂种类繁多,但诱黏剂说明书中大多只写明应用于实蝇防治和应用的寄主范围,缺乏详细的效果评价。鉴于此,本研究以目前关注度较高的瓜实蝇、南瓜实蝇、桔小实蝇为对象,评估了10种常见诱黏剂对3种实蝇的诱集效果,为3种实蝇的监测和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物理诱黏剂

所供试的10种物理诱黏剂主要成分包含天然黏胶、植物香料、溶剂以及推进剂,商品名和生产厂家信息见表1。

1.1.2 供试虫源及试验地

供试的瓜实蝇、南瓜实蝇以及桔小实蝇采自海南多个果蔬园,带回室内多代饲养后备用;供试瓜实蝇和南瓜实蝇引诱剂诱蝇酮(Cuelure,纯度≥ 98%)、桔小实蝇引诱剂甲基丁香酚(ME,纯度≥98%)以及瓶式诱捕器均来源于广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试验地位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儋州丘凡试验基地,地理位置相对封闭和偏僻,周围2~3 km基本无3种实蝇的寄主植物,且基地四周建有高约2 m的水泥围墙。基地内主要种植苦瓜和番石榴,零星种植玉米、木薯、香蕉及南瓜等。

1.2 方法

1.2.1 试验前基地3种实蝇种群数量调查

将2种引诱剂分别滴于2个诱捕器中的高密度纤维板上,利用铁线将诱捕器悬挂于寄主植物搭架或枝条上,距离地面约1.5 m,每种引诱剂3个诱捕器,每天统计诱捕器中3种实蝇数量,连续记录7 d,7 d后取走所有的诱捕器。

1.2.2 10种诱黏剂对3种实蝇的诱集作用

利用红塑料绳将整块试验基地纵向划分为4个区域,使每个区域均包含基地内种植的各种作物,红塑料绳均距离地面1.5 m左右。试验前1 d约17:00取50~55日龄室内饲养的瓜实蝇、南瓜实蝇以及桔小实蝇雌雄成虫各约500对,随机释放在基地各处。第2天约7:30起,取350 mL废弃矿泉水瓶若干,将10种诱黏剂独立均匀喷涂在每个矿泉水表面,利用塑料绳或铁线将其悬挂在红塑料绳上,每个区域均包含随机悬挂的10种诱黏剂涂瓶。5 d后统计瓶上3种实蝇成虫的数量,并鉴定其雌雄。待试验完毕后,将含有2种引诱剂的诱瓶继续悬挂在基地,并全园喷施2.5 %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 500~2 000倍液1次。

1.2.3 统计分析

试验中实蝇雌虫比率为诱黏剂诱集的雌成虫数占诱黏剂诱集的所有成虫数的比例。所有图表均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绘制,所有数据均利用SAS 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3种实蝇种群数量动态

由图1可知,试验前供试基地的3种实蝇种群数量非常低,瓜实蝇、南瓜实蝇以及桔小实蝇7 d的诱集总量分别为5、4、5头。其中1 d诱集数量最多的为瓜实蝇第3天诱集的量,仅为2头。

2.2 10种诱黏剂对3种实蝇的诱集作用

由表2可知,10种诱黏剂对桔小实蝇的诱集作用最强,其中佳果多诱集的桔小实蝇数量最多,平均57.75头/瓶,显著高于其它9种诱黏剂对桔小实蝇的诱集数量;其次为黏王和神捕,平均约27.5和19头/瓶。此外,除尚介黏对南瓜实蝇无诱集作用以及神捕对瓜实蝇和南瓜实蝇无诱集作用外,其它的诱黏剂均对瓜实蝇和南瓜实蝇有一定的诱集作用,但诱集效果均不佳。其中诱集瓜实蝇最多的诱黏剂为轻松黏1号,诱集数量为3.75头/瓶;诱集南瓜实蝇最多的诱黏剂为保护神,诱集数量为2头/瓶。

由表3可知,诱黏剂所引诱的3种实蝇大多为雄虫,对雌虫引诱的比率偏低。其中,稳黏和猎蝇对桔小实蝇的雌虫引诱比率达到最大,分别为30.43%和31.25%。

3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在试验前对试验地3种实蝇的种群进行了监测,发现3种实蝇的种群数量均较低,不适合做10种物理诱黏剂效果评价,因此,通过人工释放等量的3种实蝇来进行试验。但这同时也排除了诱黏剂效果评价时可能因试验地3种实蝇种群数量差异太大而造成评价结果不准确。本研究之所以选择50~55日龄的实蝇作为释放对象,主要考虑该时间段的实蝇寿命短,产卵量和卵孵化率也极低,加之选择的试验地相对偏僻封闭,且试验后对试验地全园又喷施杀虫剂,从而把逃逸实蝇可能造成的为害降到最低。

本研究评价了10种物理性诱黏剂对瓜实蝇、南瓜实蝇以及桔小实蝇的诱集效果,发现试验中的诱黏剂主要是针对桔小实蝇,对瓜实蝇和南瓜实蝇的效果较差;其中以佳果多诱集的桔小实蝇数量最多,其次为黏王和神捕,这说明桔小实蝇在10种诱黏剂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更偏好选择这3种诱黏剂。夏威夷多年以来一直实施地中海实蝇、瓜实蝇以及桔小实蝇雄虫灭绝计划,主要是利用3种实蝇的雄虫诱剂进行大面积的诱杀[11]。而本研究发现,佳果多、诱黏以及神捕诱集的桔小实蝇也主要为雄虫,说明这3种诱黏剂也可参考用于桔小实蝇的雄虫灭绝计划中。基于本试验研究结果,建议佳果多、黏王以及神捕可作为桔小实蝇监测与防治的物理诱黏剂。

参考文献

[1] Dhillon M K, Singh R, Naresh J S, et al. The melon fruit fly, Bactrocera cucurbitae: A review of its biology and management[J]. 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 2005, 5(40): 1-16.

[2] 黄素青,韩日畴. 桔小实蝇的研究进展[J]. 昆虫知识,2005,42(5):479-484.

[3] 安坤鹏,吴保锋,申 科,等. 南瓜实蝇特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J]. 长江蔬菜,2011(20):7-13.

[4] Singh S K, Kumar D, Ramamurthy V V. Biology of Bactrocera (Zeugodacus) tau (Walker) (Diptera: Tephritidae)[J]. Entomological Research, 2010, 40(5): 259-263.

[5] 马兴莉,李志红,胡学难,等. 橘小实蝇、瓜实蝇和南亚果实蝇对广东省造成的经济损失评估[J]. 植物检疫,2013,27(3):50-56.

[6] 马 锞,张瑞萍,陈耀华,等. 瓜实蝇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研究概况[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8):131-135.

[7] 王玉玲. 桔小实蝇的发生与诱杀防治研究进展[J].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2):253-259.

[8] 李小珍,刘映红,王泽乐. 检疫性害虫南亚果实蝇生物学及控制技术[J]. 植物保护,2006,32(6):141-145.

[9] 李国平,柳 凤,常金梅,等. 不同食物诱剂对苦瓜园瓜实蝇的诱杀效果[J]. 中国蔬菜,2012,252(2):79-82.

[10] Deguine J P, Douraguia E, Atiama-Nurbel T, et al. Cage study of spinosad-based bait efficacy on Bactrocera cucurbitae, Dacus ciliatus, and Dacus demmerezi (Diptera: Tephritidae) in Reunion Island[J].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2012, 105(4): 1 358-1 365.

[11] Vargas R I, Souder S K, Mackey B, et al. Field trials of solid triple lure (Trimedlure, Methyl Eugenol, Raspberry Ketone, and DDVP) dispensers for detection and male annihilation of Ceratitis capitata, Bactrocera dorsalis, and Bactrocera cucurbitae (Diptera: Tephritidae) in Hawaii[J].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2012, 105(5): 1 557-1 565.

[12] 周京花,商晗武,李红亮. 南亚果实蝇对颜色趋性及不同寄主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09(3): 555-558.

[13] Wu W Y, Chen Y P, Yang E C. Chromatic cues to trap the oriental fruit fly, Bactrocera dorsalis[J]. 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 2007, 53(5): 509-516.

[14] 薛皇娃,吴伟坚. 瓜实蝇对虚拟波长下不同颜色的趋性[J]. 昆虫学报,2013,56(2):161-166.

[15] 黄庆文,蒋团贵,陈斌艳,等. 捕蝇笼和昆虫物理诱黏剂与性诱剂诱集实蝇类害虫比较研究[J]. 广西植保,2013,26(3):7-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