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乡村振兴战略下活用农村资源的经济效益分析①

时间:2024-05-24

覃梦妮 贾 磊

(1 广西财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广西南宁530003;2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上海201403)

近年来,我国正在从传统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业规模日益壮大,质量效益大幅提升,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新引擎。然而,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性因素作用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乏力,城乡贫富差距明显,乡村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为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三农”建设和发展目标,在坚持乡村基本功能、保留乡村特色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打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的乡村产业,充分挖掘乡村多功能性,争取农村内部要素与人才、企业、资本等外部驱动力有机结合,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流通业和乡村新型服务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提供可靠稳定的收入来源,为乡村居民创造更多与城市相类似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维系并优化基层社区的自治与管理职能,逐步带动当地居民关注生态治理、乡风建设、秩序建立问题,最终实现乡村全面提升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政府加快推动高效优质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分散经营的传统小农户集合起来形成集群优势,以集体的形式融入农业产业链纵向分工。在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的基础上,深挖乡村的独特价值和多元功能,将乡村的农业、生态、人文、景观等特色资源进行全域化整合,促进资源禀赋多元化增值,实施“农业+”制造、康养、旅游、文创的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用兼容生活生产生态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激活乡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提振农民利用现代生产要素致富增收的信心,为基层社区增添“人气”,打造乡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

目前,我国对农村资源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劳动力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等五个方面[1],但在利用过程中存在农村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管理紊乱、智力资源缺失、资源回报率偏低、优质资源缺乏等问题[2-3],需对农村内部和外部彼此关联却彼此分散的资源要素重新组合和利用,以获取农村全面有效的发展[4]。农村资源整合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村落为单位,即继承型整合、选择型整合、外延型整合以及攀升型整合,另一种是超越村落单位的,即在县域范围内、在考虑村与村之间在资源利用水平上的差异性的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多样性、分散性和流动性上的管理[5-6]。现有研究对活用农村资源的内涵与模式讨论较多,但缺乏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活用农村资源如何激发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的系统分析。因此,本文围绕乡村振兴的实施与乡村特色产业的打造,尝试从经济带动的角度分析活用农村资源后所产生的各种效益,并对将来如何提高农村资源的活用效益提出几点建议。

1 乡村振兴战略下活用农村资源的内涵梳理与方法分析

1.1 活用农村资源的内涵

20 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日本、欧盟为首的国家和地区提出,农业、农村除了能提供作为生存必需品的农产品外,还有着多种功能,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态、防止山体滑坡和洪水等自然灾害、传承农耕文化、打造农业景观等。鉴于乡村拥有与城市完全不同的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农业资源、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特色要素,在挖掘农业农村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的理论指导下,利用乡村的产品和服务在生产过程或价值形成过程中为乡村产业的组织、结构、体制和运行创造出的新特点,助力乡村形成与城市资源优势互补、功能分工合理的经济发展格局,将能增加乡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生存和发展能力。长期以来,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的我国传统农业是“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的高排放及能源的低效利用”的单线型经济结构,对农村资源进行的是破坏性的开发利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提出了绿色发展的要求,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广绿色技术,实现农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持续提升农业生产环境质量。与此同时,我国的自然条件优越、气候环境多样且农业资源的区域差异较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立足于各地资源禀赋,开发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根植于乡村的生态观光、休闲娱乐、农耕体验、健康养老等多样化新型产业,推动生产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推动农业与非农产业进行资源的优化重组和交叉渗透,打造农村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实现农村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1.2 活用农村资源的方法

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农村资源的经济利益转化过程一共涉及4 个步骤。第1 步,产业链各环节需要有相应的经营者开展生产。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成利益联结关系,分别承担着生产资料供给、原材料生产、协调组织、物流运输、加工制造、商品和服务销售的责任,彼此间就产品、技术、市场等信息进行充分沟通与交流。第2步,由于农村资源的利用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生态和文化的综合系统,需开展资源存量调查与评估工作,研究资源的差异性、多样性和稀缺性,协调好各行业各部门制定资源开发规划,对资源的利用进行合理的组织与经营。第3步,经营者对农村资源的物质形态进行加工、转化和开发,生产地方名特优农产品,整合气候、植物、水、生物质能等自然要素开发生态产品,挖掘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底蕴打造文创产品,融合自然风光和人文建筑建设农业景观。第4步,特色产品在规模经营后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特色产业经规模化、市场化的开发建立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完成资源优势向经济效益转变、打造乡村特色优势产业的农村资源价值创造过程。

2 乡村振兴战略下活用农村资源的经济效益分析

2.1 提高土地利用和产出效率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具有多功能性,如生产功能、就业功能、经济功能、资源供给与维持功能、作为一种财产的保值增值功能,以及通过流转产生收益的资本功能等,兼容“资源”和“资产”双重属性的特质使土地成为农民最珍贵的财富[7]。近年来,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农业生产,离开农村进城务工,但还一直保留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农民不再种地却抓住土地不放的行为,一方面是出于根深蒂固的“守田为安”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是因为土地承载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在农民失去非农就业机会时能回乡务农,保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同时土地还是大部分农村家庭留守老人唯一的收入来源。缺乏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碎片化的土地难以顺利接纳资本和技术,使农业生产率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阻碍农户的家庭经营向适度经营的延伸,形成的农产品供应市场狭小而零碎,导致分工和专业化也很落后,影响农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和商品化转化的进程。

活用农村资源、打造农村特色产品产业能促进农村社会分工和非农部门的发展,使部分农民可脱离土地、就地转移到非农岗位上,打造一批在本地生活的“兼业农民”或“非农居民”。从事非农工作能让农民完成职业上的转变,以工厂或企业职工的身份获得持续稳定的工资收入。当工资性收入高于务农收入且工作更为“体面”时,农户家庭缩小农业生产规模或彻底放弃农业生产的倾向增强,对土地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当土地的生存保障功能减弱,土地的资本功能凸显,使农民将土地流转出去并获得租金收入的意愿会越来越强[8]。与此同时,留在农业领域的农民,无论是继续农业生产,还是开展复合经营或“农业+”非农经营,为了获取经营规模效益,也会主动通过流转获得更多土地。据统计,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土地发布量呈直线上涨的趋势,土地发布类型也呈现多元化态势,耕地占比最大,其次是林地、园地、养殖地和闲置农房。从流转形式上看,“转让”占交易半数以上,其次是出租和转包;从流向上看,55%的土地流向了农业种植大户,32%的土地流向了农民合作社及农业企业。2018年,全国土地流转比例为26%,浙江、江苏、山东等农村第二、第三产业较发达地区的土地流转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知,在政策推动下农户流转土地的意愿得到增强,土地流转的供给和需求也呈现同向变动,且大部分土地集中到在乡村产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手中,对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2.2 创造农村非农就业机会

促进富余农村劳动力向收入较高的非农产业转移是让农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政府力图将农村地区打造成在生活与工作上具吸引力的场所,将农业延伸至二三产业,创造出更多非农就业岗位,实现农村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乡镇企业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渠道之一,曾在20 世纪80年代期间大量吸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然而,自9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营环境的恶化使乡镇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变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吸收能力逐渐降低[9]。若能活用农村资源,则能弥补了这一缺陷。

根据《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数据可知,2018年外出农民工有1.73亿人,月平均收入为3721 元。考虑到农民工在城市里面临的家计费用压力、子女就学困难、社会保障缺乏甚至是工作稳定性差等现实状况,“脱农”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城镇的境遇更好。如果农村的非农业部门能创造出比城镇工作更高的工资率,将能吸引农民工回流,为农村新产业提供劳动力支持。活用农村资源能促进多种特色产业落地,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将创造出许多新岗位,如在生产领域运用现代化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指导和管理,在加工流通领域对初级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并将之运送至消费端,在产业链下游发展乡村旅游,从事食、宿、娱乐等服务工作。此外,农村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还需要相关配套设施,如治安维护部门、医疗卫生部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部门等,这样一来又能创造出一批非农就业工作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转变和积累。安徽省、四川省、云南省等多个传统农民工输出省份的实践证明,得益于乡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2018年外出从业人员返乡发展呈增多趋势,就业方式转变为从事规模种养殖业、在农业产业园或工业园区打工、创办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相关的个体经济等,工资收入较外出务工增减明显。

2.3 增加涉农信贷的供给和需求

当前,我国适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发展的时期,经营者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流转土地、购买机械设备、雇用人手等。由于农民缺乏被认可的有效抵押品和信用记录,正规金融机构一直不能充分满足涉农信贷的需求。在试行了土地经营权证抵押贷款和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后,由于农地价值被低估、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农地抵押经营权权属不完备等原因,农民通常难以申请到所需资金的全款[10]。

与生产周期长、生产方式落后、受到自然、市场双重风险威胁的传统农业生产活动相比,活用农村资源所创造出来的新型农业生产活动及非农业生产部门的经营活动更为稳定且收益更高。首先,农民经营采摘果园、休闲农园,在农产品丰收的季节或在传统节日庆典里,能吸引众多游客到访,在短时期内获得较多的收入。例如,在2018年浙江奉化桃花节期间,奉化区共接待赏花游客100 万人次,创收近1000 万元,农户的日营业额大多超过万元,在半个月左右的花期内就能创造相当于一年的收入,使之资金利用率、资金周转率和偿还贷款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其次,目前试行的土地经营权证抵押贷款,因农作物收益不高且不确定性大,很多地方的金融机构并不考虑农地附着物的价值,导致农地价值被低估,降低了农地抵押贷款额度[11]。农民活用农村资源开展“农业+”非农经营活动,既能获得农业收入也能获得经营收入,使农地上的经营成果成为农地估值时不可忽略的因素,有助于增加农地抵押贷款额度。据实地调查,转让、出租给种养大户的土地流转价格约为10500元/hm2,而流转给休闲农庄、田园综合体等新型乡村产业开发项目的土地价格可超过18000元/hm2,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更是一度接近4.5 万元/hm2。最后,新型“农业+”非农经营活动大多是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开展起来,如2019年7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支持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通知》明确了中央财政将加大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强化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发展成型后的乡村特色产业也多处于政府的指导和监管之下,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望保持较高水准,经营风险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降低了逾期归还贷款的不确定性。

2.4 促进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

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农村领域,既能帮助农业农村获得紧缺的资金支持,也有利于工商资本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对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工商资本一向具有逐利性和风险厌恶性,必然不会投资于低效益的传统农业或是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而是希望寻找到已具规模、经营成熟、发展前景良好的经营者或产业为投资对象,活用农村资源打造出的多样化“农业+”非农产业项目恰好符合这一要求。

首先,针对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政府通常会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采取行政手段鼓励和促进农民扩大经营规模,指导并规范其经营行为,保证整个农村地区的各行各业有序的安排生产性和服务性活动。其次,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至今已有2年的时间,许多农民已经逐渐积累起经营经验,其生产、经营活动趋向成熟,能较稳健应对经营中发生的困难和风险,培养出注重长期利益的远见和意识,使得这些项目具有较强的潜力和较好前景。第三,农业向非农产业延伸的项目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一定收益,或是在持续时间内获得稳定收益,投资回报率较高。最后,比起单一的传统种植养殖产业,融合了农业、生态、人文等多种元素的经营活动横跨三大产业、涉及多个部门和多种行业,使工商部门能够对经营各阶段、各环节进行详细评估后作出稳妥的投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受优惠政策吸引、转型经营需要或是履行社会责任,工商资本下乡的规模总量不断增长,目前全国工商资本每年投入乡村产业的投资都在万亿元以上,工商资本流入的土地面积也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参与领域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业种养殖等与活用农村资源相关的产业领域,对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显著的带动效果[12]。

3 结论与建议

在我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需对传统农业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将农村打造成各部门齐头并进、多种产业蓬勃发展、充满魅力及活力的地区。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的自然、农业、生态、旅游、人文等特色资源,统合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作,创造和发展新兴产业和新商业模式,能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给农民和农村带来多种经济利益,是一种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值得一些地区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3.1 构建乡村振兴政策支撑体系

首先,在明确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立法先行”,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综合把握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分地区、分产业、分产品制定与农村资源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如《地区振兴法》《产业促进法》《特色农产品保护法》等,内容应涉及农业保护、用地保障、基础设施强化、资金支持和人才培育。其次,为规范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全产业链中的投入行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应制定鼓励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建立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打造区域农业共用品牌的支持政策,完善地方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开展农村资源存量调查与评估的基础工作,研究各地特色资源的差异性、多样性和稀缺性,协调好各行业各部门制定资源开发规划,对资源的利用进行合理地组织与经营,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提升特色产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2 科学规划地方产业发展模式

在活用农村资源初期,应以当地现有资源为基础,深刻认识“地方”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对本地固有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产品进行新企划、新包装、深加工,将之发展成为饮食、体验、文化、观光和教育等活动,实施地方资源的差别化和高附加价值化转变,将财政投资和财政补贴配套使用,发挥财政资金的以引导作用,逐步撬动居民自有资金的投入力度和产业参与积极性,打好“特色”牌。在产业链的构建和经营达到成熟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引入外来农产品品种和生产经营活动,与本地区的产品品种和服务融合成新项目和新商业模式,探索以“农户资金投入为主、政府奖补为辅”的产业发展资金的运作模式,提高地方产业的独立性,强化农民的主人翁意识。

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为消除“空心化”和“老龄化”对农村资源管理活动的影响,一方面,应灵活利用农村的留守劳动力,针对老人和妇女开展现代种养、手工制作、个体经营等知识技术的培训活动,帮助有就业意愿的农村弱势群体重回工作岗位,充实农村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有序引导农民工回乡创业,从政策引导、贷款支持、经营指导、大户带动等方面入手,营造出良好的创业环境,助其快速实现从“农民工”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将其在城市里积累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充分运用在农村资源的开发活动中[13]。同时,为推进乡村产业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可选取部分生产效益好、意识强的农户,以试点的方式开展农村资源的多元化开发活动,查看评估经营成果,调整发展方案,再将典型案例进行推广。与直接培训相比,推广能减少得到信息和理解信息必须的文化水平代价,对于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我国农民来说是更为有效的学习和传播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办法。

3.4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活动宣传

长期以来许多农村地区存在交通不便、道路基础施薄弱等弱点,制约了农村与外界城镇的沟通交流。想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吸引城镇居民到农村地区游玩与消费,需继续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农村地区的公共生活服务。活动宣传方面,在目前对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宣传所采用的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制作游览手册对当地农业生产、特色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农耕体验、人文旅游服务等活动进行详细介绍,加深消费者对农村资源的认识与兴趣,还可以制作农村地图,介绍景点、庆典活动、农家餐馆、民宿等分布情况,向消费者提供“定制型”的游玩方式,提高农村服务质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