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石泉县打造桑旅融合发展的优势和思考

时间:2024-05-24

文 霞

(石泉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陕西石泉 725200)

石泉县是西北地区重要的蚕桑生产基地,素有“金蚕之乡”的美誉。蚕桑产业作为县域农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脱贫攻坚战役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石泉虽有西北五省蚕桑第一大县的称号,但整个蚕桑产业链条处于全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面临着“大而不强”的现状。随着旅游市场需求更倾向于富有参与性、体验性、休闲性、主题性强的旅游产品,依托现有产业资源优势,开发以蚕桑为主体的生态旅游项目[1-2],以桑兴旅,以旅促桑,两者融合,既可推动石泉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和效益提升,又可丰富石泉生态旅游的文化内函,实现互利共赢。

1 石泉县蚕旅融合发展的优势

1.1 文化优势

据专家学者考证,早在秦汉时期,石泉所在的汉江河谷已是“桑柘遍地”了。盛唐之际,由于沟通秦、楚、巴、蜀的古子午道和汉江航道在这里交汇,石泉成了丝绸商贸的重要驿站。 1984年12月,石泉池河镇谭家湾村农民谭福全在池河(古时叫直谷口,与丝绸之路起点长安相连通)河畔谭家湾(西汉古直城遗址)淘金时,发现了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枚鎏金蚕(国家一级文物)[3],它是汉代开启丝绸之路最有力的史证,是中国古代养蚕业、丝绸工艺发展的考证依据,也是石泉重要的文化符号和标志,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为世人所广知。从古到今,石泉民间一直广泛流传着许多蚕桑丝绸方面内容的神话传说和民歌民谣、谚语及诗词,与蚕桑关系密切的风俗习惯也甚多,时至今日还保留关蚕门、开蚕门、祭蚕神、赶庙会等风俗习惯。

1.2 产业优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蚕桑作为县域传统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守正笃实,日新其力,实现了蚕桑产业跨越发展,已建立起农、工、贸、文、旅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成为石泉县一县一业主导产业。现有桑园4 667 hm2(7万亩),其中优质桑园3 333 hm2(5万亩),标准化蚕室0.8万间,省力化蚕台24万;蚕桑强村50个,蚕桑产业示范园区5个,蚕桑专业合作社19个。县内拥有年制种20万张蚕种场1家、茧丝绸加工及副产品开发企业12家,培育蚕桑龙头企业4个。已形成“天虹牌”蚕种、“雨花牌”蚕茧、“鎏金蚕”牌真丝绸、“富硒牌”桑枝食用菌、“博硒牌”桑椹酒和桑园土鸡(蛋)等六大主导产品[4]。其中 “天虹牌”蚕种和“鎏金蚕牌”蚕丝被荣获陕西省名牌产品,“石泉蚕丝”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5]。2016年5月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称号。

1.3 蚕桑旅游资源优势

“石泉蚕桑文化园”和池河“金蚕之乡展览馆”、“金蚕广场”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建设中的“中国金蚕小镇”,是古子午道上的重要城镇,自然风光十分独特,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农耕文化保留完好,小镇内打造的“万亩桑海”观光园体验园,为游客提供果桑采摘、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农业观光体验项目;饶峰镇胜利村的鲜果采摘园、千亩桑田花海观赏园等景点更是吸引了无数游客。

1.4 蚕桑社会效益和生态优势

蚕桑生产是一项依托自然优势,又不破坏生态环境的特色产业和绿色产业,对解决农民及贫困人口就近务工作用明显。初步统计,全县从事蚕桑产业农户1.94万户,其中:养蚕农户8 000户,栽培桑枝食用菌农户636户,桑园养鸡2 711户,桑园间套8 053户。丝绸工业等加工环节解决城乡就业近1 000人。在返乡农民创业就业增加的情况下,社会效益更加显著。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石泉、北京共饮一江水,在汉江两岸、退耕还林地、荒山坡地桑树栽植,即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又可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2 发展契机

2.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

***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目标、核心任务,这为蚕桑产业转型升级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2.2 乡村旅游的兴起

随着城市居民对旅游新的需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石泉县独具特色的蚕桑民俗文化、传统技艺、 生产方式、乡村风光、历史遗迹等资源,本身就是乡村旅游的载体,旅游业和蚕桑产业相互融合发展,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能够产生“1+1>2”的效应,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2.3 石泉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意见》,“十三五”期间石泉县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着力构建“一心、三区、多点”的全景石泉空间布局。将以池河金蚕小镇为重点,依托鎏金铜蚕、子午古道地标文化,按照5A级标准建设池河金蚕小镇,辐射带动中池、迎丰乡村旅游发展,倾力打造“鎏金铜蚕”丝路文化体验区列入三区、多点之中。

3 桑旅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3.1 创新开发休闲农业旅游精品

依托石泉丰富的蚕桑资源,以蚕桑习俗文化为展示核心,深入挖掘多种功能旅游活动,重点开辟一条蚕桑旅游精品线路,广泛开展“祭蚕神观蚕俗”“扮蚕妇事农桑” “吃桑菜评蚕姑”“吟桑赋唱蚕歌”“采桑椹酿果酒” “游蚕乡茗桑茶 ”等吃、喝、玩、住、行一条龙为内容,让游客亲身体验农家的起居、体验劳作、采摘、养蚕等农耕文化的蚕桑主题体验游乐活动,拓宽蚕农的就业致富渠道。

3.2 精心筹办金蚕文化节

以产业优势为依托,以金蚕文化为旗帜,筹办“游金蚕故里,品金蚕文化”金蚕文化节活动,以蚕桑产业大户、蚕桑家庭农场、蚕桑示范园区、龙头企业为载体,开办蚕桑特色市集、蚕桑开心农场,蚕桑休闲乐、蚕业观光园等特色旅游,实现 “以游促产、以产兴游”的桑旅融合新格局。

3.4 开发休闲养生疗养基地

依托石泉山水美,景色美,生态美,旅游形象美,民俗民风美,人文传说美,特色饮食美等特色,以“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为主要元素,以山野田园风情休闲、乡土民俗深度体验、原生态养生度假、健康生活追溯为主要功能,辅以相应的娱乐休闲活动,打造石泉健康休闲养生度假示范区。

3.4 开辟学生暑期养蚕体验营

针对城市家庭对体验式教育的需求,设立夏令营、周末营、亲子营旅游产品,以“吃农家饭、住农家房、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体验农家的起居、劳作、生活。同时添加认养与租种桑苗,策划许愿树等农事农艺体验,增加典故传说等文化气息。

3.5 开发蚕桑健康特色宴

随着人们对于“绿色食品”这一概念变得极度推崇,桑叶作为植物之王,属于“药食同源”植物,被誉为“神仙叶”,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食品之一”。石泉富硒桑园资源丰富,开发以蚕桑特色土菜为主,如桑叶粥、桑叶面、桑枝养生汤、桑叶火锅、桑叶炒鸡蛋、凉拌桑尖、蚕蛹、蚕蛾等特色小吃,让桑叶变成变舌尖上的美味[6]。将蚕桑文化研究会出版的《鎏金蚕的传说》改编成情景剧,每逢节假日上演,通过持续效应拉动景区游客人数[7],让游客享蚕桑美食的同时,感受古典传说文化气息。

3.6 构建特色鲜明的品牌符号

围绕“鎏金铜蚕”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将鎏金铜蚕形象应用于生产机具、文具用品、生活用品类产品,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使旅游产品更多的融入游客的日常生活中。让游客可以随时回忆旅游时的美好情景。将“祈福纳祥”作为品牌的核心价值渗透到产品的设计及推广中[8],在相传的小满蚕神诞辰日开展“游金蚕故里,祭蚕神祈福”活动,满足人们追求和谐圆满生活的精神追求,打造石泉特色旅游品牌。

3.7 积极培育石泉知名地域品牌

将石泉蚕桑养殖系统申报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来保护,积极申报石泉为“中国蚕桑之乡”称号,通过创建知名地域金字招牌,来扩大石泉蚕桑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石泉蚕桑产业形象,从而带动产业腾飞。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