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姜丽花 刘惠芬
(1.高青和润丝绸有限公司,山东高青 256300; 2.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山东烟台 264002)
从20世纪40年代第一个化学合成农药DDT投放市场以来,农药的工业化生产经历了以有机磷、有机氯为代表的第一代农药,以氨基甲酸酯类、除虫菊酯类为代表的第二代农药,和以生长调节剂为代表的超高效第三代农药。第一、第二代农药被称为传统农药,第三代农药被称为现代农药。随着农药的更迭换代,特别是第三代农药的作用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在活性更高、毒性更低、对环境更友好、使用更方便等[1]。
近年来,由于林业和农田治虫的需求,农药使用的频次和用量逐年增加,由于施用不当,导致越来越多的家蚕农药中毒事件发生,轻者产量低茧质差、重者不结茧无收益,严重影响蚕茧生产的产量和质量[2],特别是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的广泛使用给蚕桑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3]。对家蚕带来严重危害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主要有: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保幼激素、蜕皮激素等几类农药。
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作用是抑制昆虫体内几丁质的生物合成[4],几丁质主要是用来支撑昆虫身体骨架和对身体起保护的作用,几丁质含量的降低,使家蚕皮肤韧性下降,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症状。
1.1 灭幼脲
据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灭幼脲属低毒杀虫剂,其对家蚕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无熏蒸作用,无论是小蚕期还是大蚕期,家蚕均不表现传统农药中毒症状,中毒症状为皮肤破裂、咀嚼障碍[5]。
由于灭幼脲中毒后家蚕均不表现常规中毒症状,因此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灭幼脲在家蚕的生长过程中通过抑制几丁质的合成,造成家蚕体壁组织脆弱,轻者血液外渗出现病斑,重者造成体壁破裂内脏流出而死亡。由于中毒时期不同,家蚕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比如4龄末中毒,5龄起蚕会因口器未硬化而失去咀嚼功能发生死亡,4龄起蚕中毒会因几丁质含量少导致新皮肤脆弱,在眠期新皮肤破裂流血造成包裹着的家蚕氧化发黑,而起蚕食下灭幼脲会造成盛食期皮肤破裂、内脏流出。短时间添食和连续添食对家蚕的毒性有很大差别,如果从2龄起蚕连续添食,即使稀释3 200万倍,仍可导致家蚕100%死亡,也就是说即使有微量灭幼脲飘落到桑叶上,也可能对家蚕造成严重危害[5],林木治虫时要特别注意。
要避免在桑园上风头的果园、棉田、菜园使用灭幼脲类的药物,防止药物顺风飘入桑园引起中毒,桑园要尽量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发现蚕儿中毒,应马上处理,如加网、除沙,更换新鲜良桑,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眠起等。经一周左右后,一般可基本恢复正常生长发育[6]。
1.2 氟啶脲
氟啶脲属典型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和灭幼脲相同,氟啶脲对家蚕无明显的熏蒸毒性。但其毒性强,属剧毒农药,50 g/L氟啶脲乳油对家蚕3龄起蚕的LC50为0.1785 mg/L。50 g/L氟啶脲乳油4 000倍处理的桑叶,65天仍可使3龄蚕死亡率达到100%,使5龄蚕或死亡或不能吐丝结茧、不化蛹[7],桑叶中残留期长。
保幼激素类农药具有保持昆虫幼虫性状的特性、具有调控成虫滞育的功能[8]。吡丙醚、苯氧威等均属此类药物。
2.1 吡丙醚
吡丙醚引起的中毒在蚕业生产上很常见。近年来广西各地家蚕农药中毒事件中,吡丙醚是最严重的农药品种之一[9]。
10%吡丙醚乳油浓度大于1 000倍时,可引起小蚕死亡,不会引起大蚕急性中毒死亡[10]。
吡丙醚乳油对家蚕有熏蒸毒性,受到熏蒸的家蚕,龄期经过明显延长,家蚕营茧功能降低[10]。
低浓度的吡丙醚能影响家蚕结茧,例如5龄第4天添食1.00×10-3mg/L、5.00×10-4mg/L、2.50×10-4mg/L的吡丙醚24 h,到5龄第14天才能全部结茧;5龄不同时间添食1.00×10-2mg/L、1.00×10-3mg/L的吡丙醚,如果添食相同时间,则添食越晚,对家蚕结茧影响越大;如果从不同时间添食至上蔟,则添食时间越长,对家蚕结茧影响越大;从5龄第5天连续添食6.25×10-5mg/L(10%的商品药稀释1.6×109倍)的吡丙醚,也可造成家蚕100%不结茧。按使用浓度在桑树上喷洒稀释1 000倍的吡丙醚药液,其在桑叶上的残效期超过47 d[11]。
吡丙醚防治害虫的使用浓度为66.7~100 mg/L(1000~1500倍稀释液),是家蚕连续添食不结茧浓度的数十万倍,如果用药区距桑园较近,假如有万分之一的药量随风漂移到桑园,很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11]。
不同家蚕品种对吡丙醚的耐受性不同,有些品种差异较大。比如通过对30个地方性家蚕品种试验对比结茧率,1 μg/L吡丙醚处理组的春蕾、浙农一号等7个品种结茧率超过80%,而鲁黄10、大造等7个品种结茧率低于20%;5龄幼虫发育经过试验中,0.001 μg/L 吡丙醚处理组,鲁黄10龄期经过增加1.5 d,兰溪5号无变化[12]。
2.2 苯氧威
苯氧威对家蚕无熏蒸毒性,有触杀、胃毒毒性;随家蚕龄期增加,致家蚕中毒死亡的最低浓度相应增加。低浓度的苯氧威也具有较强的保幼激素活性,如从5龄第3天起连续添食稀释32万倍至16亿倍的3%苯氧威药液,可使家蚕龄期明显延长且100%不结茧,严重危害蚕茧生产,该药剂用于林木害虫防治应该远离蚕区[13]。
蜕皮激素能调节昆虫蜕皮过程,蜕皮激素类杀虫剂能促进害虫提前蜕皮,害虫最后因脱水、饥饿而死亡[14]。虫酰肼、甲氧虫酰肼、呋喃虫酰肼均为此类药物。
3.1 虫酰肼
虫酰肼对2龄家蚕96 h的LC50值为1.286 3 mg/L,属高毒级药剂;亚致死剂量明显不利于家蚕的生长发育,可使幼虫期缩短0.5~2 d;处理组眠期体重、全茧量、蛹重和化蛹率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对4龄幼虫体内多酚氧化酶和几丁质酶也有较明显影响,处理家蚕其6 h后对体内多酚氧化酶有明显激活作用,12 h后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家蚕体内几丁质酶有激活作用。虫酰肼对家蚕毒性高,对其生长发育和保护酶类均有不利性,不适合在桑园及其周边农田使用[15]。
3.2 甲氧虫酰肼
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悬浮剂对3龄起蚕的LC50值为0.060 9 mg/L,属剧毒级;1 000倍液(240 mg/L)对家蚕无熏蒸毒性;3 000倍液(80 mg/L)在桑树上的残毒期均>50 d;3 000倍液(80 mg/L)可通过内吸作用并传导到未喷药的桑叶上。建议桑园附近及养蚕区域避免使用此类农药[16]。
3.3 呋喃虫酰肼
50~1 000 mg/L呋喃虫酰肼药液对家蚕3龄幼虫无熏蒸毒性,但有一定触杀毒性和强烈的胃毒作用。采用食下毒叶法添食呋喃虫酰肼药剂,对2龄起蚕48 h后的LC50值为142.095μg/L;对4龄起蚕6 h、24 h后的LC50值分别为1.284 mg/L、0.274 mg/L;对5龄起蚕6 h、24 h后的LC50值分别为9.180 mg/L、1.431 mg/L。用LC10以下浓度的呋喃虫酰肼药液给3龄、4龄家蚕幼虫添食后,幼虫未出现蜕皮症状,熟蚕的上蔟时间也未改变。桑树喷洒100 mg/L呋喃虫酰肼药液至湿润,喷药后68天采摘桑叶连续24 h饲喂5龄起蚕仍会导致其全部中毒,头胸部出现与眠蚕相似的三角区,部分中毒幼虫的表皮剥落。由于呋喃虫酰肼对家蚕胃毒作用强烈,且在桑叶中的残效期很长,因此不能用于蚕区及周围的大田与森林害虫防治[17]。
目前对生长调节剂类农药中毒还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只能采取预防措施,一是业务部门加强联系、与管理部门主动沟通,共同制定农林治虫方案;二是如果发生问题,应及时查找原因,防止再次发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