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谭吉众
(庄河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大连 116400)
柞蚕(Antheraeapernyi)属鳞翅目大蚕蛾科,是起源于我国的一种重要泌丝昆虫。柞蚕不仅用于生产纺织原料茧,还可作为优质的昆虫食品资源[1]。我国是世界柞蚕业发源地,目前年产柞蚕茧9万吨,占世界柞蚕茧总产量的90%以上[2]。辽东半岛是柞蚕二化二放地区,春柞蚕良种繁育关系到秋季柞蚕商品茧的产量与质量。柞蚕种繁育是一项程序繁琐、技术严格、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就会造成良种繁育的失败。一般地,春季柞蚕种繁育包括制种准备、制种、雌蛾显微镜检验、保卵暖卵、卵面消毒和蚁蚕孵化等技术环节。
1.1 制种室
制种室是制种的场所。制种室包括发蛾室、晾蛾室、晾对室、产卵室、镜检室、保卵室。一般每1 000粒种茧,需制种室2.5 m2左右。发蛾室要求能快速升温,能较好的保温和通风换气。雌蛾晾蛾室要求保温效果好,空气流通便利;雄蛾晾蛾室要求温度较低,阴凉通风的半地下室或者背阴房屋,不需要加温设备。晾对室要求保温、光线均匀、空气流通。产卵室要求保温、空气清新,方便控制黑暗光线。保卵室要求保温,光线易控制;低温保卵室要求5~8 ℃低温。镜检室要求光线明亮,有上下水,墙体多电源插座[3]。
1.2 制种用具
制种用具规格尺寸要统一。需要的用具有:暖茧挂茧用具、产卵用具、装蛾用具、温度计、加温设备、补湿设备、晾卵用具、装卵用具、镜检用具等。消耗品如穿茧线、燃料等。
2.1 出蛾
暖茧期间要控制好温湿度,保证发蛾室空气流通。蛹体感受200~230 ℃有效积温后,便陆续羽化出蛾。蛾由茧柄基部破茧脱出的过程,叫出蛾。雄蛾羽化较早,一般雄蛾比雌蛾早羽化2~3 d,为延迟雄蛾早羽化,可通过挑选雌雄茧,分批加温,以调整雄蛾羽化时期。
通过温度可以控制出蛾。辽宁常用断火开窗降温法,每日18时前后断火开窗降温到12~14 ℃,此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开闭窗户,维持室内温度在13 ℃左右。24时关窗生火加温,待温度缓缓升至20 ℃时,闭火保温。这样控制温度可以使蛾羽化时间集中在13时后,避免上午出蛾,影响上午拆对选蛾。
2.2 捉蛾与凉蛾
出蛾时要及时捉蛾,防止雄蛾晾翅后满屋乱飞。捉蛾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蛾翅基部,将雄蛾放入筐中,每筐100头左右;雌蛾挂在晾蛾架上,每架80头左右。待雄蛾筐里的蛾翅完全伸展并且活动有声时,放置于0~5 ℃的空屋内控制,避免消耗体力。雌蛾挂于晾蛾室,最佳温度为18 ℃左右[4]。
2.3 交配
目前交配方法有当日交配和隔夜交配。当日交配时间多在22—24时进行,待雌雄蛾发育成熟时方可交配,交配前要震动晾蛾架,使雌蛾排尿,增进上对率。每架雌蛾对应一筐雄蛾,把雌蛾放入雄蛾筐后,置于20~21 ℃的屋内,待蛾筐内没有活动声音时,可以进行提对[5]。隔夜交配是指当日羽化的蛾,当日不交配,于翌日13时左右交配。隔夜交配的优点是避免夜间工作及增加蛾体内的成熟卵量,缺点是增加晾蛾室和晾蛾用具,并且雄蛾需有低温保护室。辽宁目前多用改良隔夜交配,13时前雌雄蛾符合交配标准的,全部进行交配,未完全展翅的留翌日交配。
2.4 提对与凉对
合筐后约25 min左右,框内声音渐小,说明大部分蛾已交配,即可着手提对。提对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雌蛾翅基部,挂于晾对框上。晾对室温度保持18~20 ℃,相对湿度75%左右,光线充足。注意保持晾蛾室安静,突然的光线变化和声音刺激容易造成开对。特别是夜间光线变化,如遇停电会引起大数量的开对,所以要准备后备电源以防停电。晾对室要安排专人管理,随时巡查,发现开对及时清理。
2.5 拆对
雌雄蛾在适宜温湿度下交配10 h以上即可完成受精过程,此时可以进行拆对。拆对时手要轻稳,一手轻压雌蛾腹背部,另一手持雄蛾往下拉即可[6]。拆对后雌蛾经目选装入产卵袋内,雄蛾淘汰。拆对时要轻稳,防止损失雌蛾产卵器官。
2.6 选蛾
目选是柞蚕制种过程中及其重要的环节,淘汰病蛾、弱蛾,以期提高蚕种质量,是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选蛾要选择外观体色鲜明,体型饱满,健壮活泼,鳞毛丰厚,四翅伸展,环节紧凑,血液清晰,无红褐色渣点,成熟卵多的雌蛾[7]。
2.7 产卵
选蛾后,应立即将雌蛾剪翅装入纱袋内产卵。产卵袋迅速进入产卵室,产卵室温度控制在20~22 ℃,相对湿度75%。黑暗条件下能激发雌蛾提早产卵,所以产卵室要维持黑暗环境,定时通风换气。产卵时间一般控制在48 h内。
雌蛾显微镜检验是检查雌蛾是否带有微粒子原虫,是预防传染微粒子病的最有效方法,也是提高蚕种质量,确保丰收的一项重要措施。镜检室内要求光线充足,人员固定。产卵袋要依次排列,确保每个产卵袋对应一个镜检点[8]。发现带有微粒子片子,要及时淘汰该袋蚕卵。镜检环节对人员要求较高,一定要稳中有序的进行。
4.1 保卵
由于镜检后的柞蚕卵未完成卵内精核和卵核的正常结合,需要进行24 h的保卵过程。保卵室温度控制在18~20 ℃,相对湿度75%,空气清新,无不良气味。保卵24 h后,经过30 min的温差调节,进入低温保卵室,低温保卵室温度控制在5~8 ℃。低温保卵的目的主要在于控制种卵发育,以期种卵的发育与柞树的发育相适应,确保适时收蚁。
低温保卵时间长,卵内胚胎不断呼吸而大量消耗营养物质,可降低卵内胚胎的生命力,甚至增加死卵而致孵化不良。收蚁后遇2~6级风的侵袭,低温保卵10 d,其蚁蚕遗失率为31.8%;低温保卵20 d,遗失率为60.6%;低温保卵30 d,遗失率为100%。由此可见,低温保卵周期越长,蚁蚕体质越差,抓着力亦差,故遗失率高。低温保卵时间越长,蚕期发病率也越高,如低温保卵20 d的蚕期发病率比低温保卵10 d的发病率高7.5%,蛹期发病率高11.4%,故低温保卵的天数越少越好[9]。试验证明低温保卵日数最多不超过15 d。
4.2 暖卵
暖卵是一项促使春柞蚕卵顺利发育,适时出蚕的生产技术。人工暖卵可以根据柞树发育情况,控制柞蚕收蚁时间,蚁蚕适时孵化,孵化率高,出蚕整齐,蚁体健壮。蚁蚕能食用适熟饲料,生长发育正常,结茧多,品质优。
暖卵采用温度递增法,从10 ℃开始加温,每天增高1 ℃,升至20 ℃时平温。10 ℃以上为有效积温,如12 ℃时,当天的有效积温为2 ℃,待有效积温达到120 ℃时即出蚕。暖卵有效积温80 ℃左右时,蚕卵开始叫籽。暖卵初期蚕卵由饱满变为有卵窝,卵窝逐渐变深,随着有效积温的增加,卵窝突然鼓起,发出轻微的“啪”的声音,称为叫籽。蚕卵叫齐后正常加温2 d就可以出蚕。
在正常情况下,按计划暖卵,蚕卵胚胎与柞园柞树同步发育,可达到预期收蚁的目的。可是,在暖卵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天气突变的情况,柞树生长速度随之变化。此时,如果仍按计划暖卵,蚕卵胚胎的发育就不能与柞树生长相一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应变措施。如在暖卵后期遇到天气变化,出蚕需要延后时,可在蚕卵叫齐后,移入7~8 ℃的环境中低温保卵3~5 d[10]。低温控卵应选择在蚕卵叫齐后,如在暖卵前期进行低温控卵会造成蚕卵孵化不整齐,由正常2 d孵化结束变成5~7 d孵化才能结束,这样就造成柞园内柞蚕生长期差距较大,不方便后期管理。
蚕卵叫齐后2天即可出蚕。蚕卵叫齐后根据柞树发育情况可以进行蚕卵卵面消毒。目前最常用的卵面消毒剂为氢氧化钠、甲醛和盐酸。选择柞蚕专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的步骤:按照使用说明配置氢氧化钠溶液,将纱网袋内的蚕卵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轻轻搓洗1 min,然后用兑好的温水洗净蚕卵表面残留的氢氧化钠溶液;将清洗后的蚕卵袋移入按比例温度配置好的甲醛盐酸混合溶液中浸泡30 min,浸泡过程中注意水温的变化,因为甲醛在23-25 ℃时才能发挥最佳的消毒效果。浸泡后的蚕卵用清水洗涤两遍,洗净表面残留的甲醛、盐酸溶液,在阴凉干净的地方用纱网摊开晾干,严禁在太阳下暴晒。晾干后的蚕卵及时移入消毒后的房屋内,根据柞园柞树发育情况进行出蚕准备。
暖卵有效积温达到120 ℃时,蚁蚕开始孵化。出蚕时如遇下雨等恶劣天气无法上山收蚁时,把出蚕盒放置在绝对黑暗的环境下,减少蚁蚕的爬动,防治蚁蚕相互抓伤。出蚕前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出蚕日期尽量避开雨水、低温等恶劣天气。因初孵蚁蚕抗逆性弱,此期遭遇恶劣天气对后期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