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王银花,申丽霞,梁 鹏,陈建琦,李锦涛
(太原理工大学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太原 030024)
根系是吸收水分和土壤养分的主要器官。作物根系生长状况对地上部分叶、茎和产量有较大影响[1]。农业生产实践表明:要使辣椒产量提高,必须保证辣椒根系发育良好。微润灌溉技术是于2011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灌溉技术,灌溉水通过半透膜管壁上的微孔持续向外呈发汗状渗水,实现了在作物整个生长周期中的连续灌溉。微润灌溉能有效减少地面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2,3]。目前已有众多学者对在微润灌溉条件下,各种蔬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进行了大量研究:不同的压力水头、管带间距和埋深对蔬菜的土壤水分利用率、植株生长及产量有较大影响[4-13]。
关于微润灌溉的研究目前大多数主要集中于叶菜类植物,为了对微润灌溉技术有更深刻的认识,本试验选取茄果类作物辣椒作为研究对象,将微润灌溉技术与大棚种植技术相结合,探究其在不同灌水方式下的根系发育情况,以及根系发育与辣椒产量的关系,探讨通过培养发达的根系,来提高辣椒的产量,为优质作物生产提供参考。
试验地区位于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校园内,属于典型的温带性大陆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日光充足,霜冻期一般从11月到来年4月,常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7月和8月。本试验从2017年3月29日至6月17日在温室大棚中进行。试验种植辣椒品种为皇鼎一号,种植于90 cm×45 cm×40 cm(长×宽×高)PVC材质的箱子,土壤初始含水率为30.23%,种植土体质量为0.70 g/cm3。试验设备主要有高位水箱、种植箱、PE输水管、微润管和阀门等。试验过程中保持高位水箱出水口水压稳定,灌溉水为城市自来水,并加装过滤装置以避免堵塞。
本试验共设置了A~F 6组处理,每种试验处理重复试验3次,一共设置18个种植箱。A~E处理均为双管布置如图1。采用双管布设的种植箱微润管埋深为20 cm,两管之间的间距为30 cm,辣椒苗种植于微润管上方,故苗间距同为30 cm。F处理为普通对照不布设微润管,根据辣椒的生理状态进行不定期浇水灌溉。辣椒移苗后,为了提高幼苗存活率,A~E处理双管同时打开进行灌水,同时给F灌水9 L。4月6号开始,A~D处理关闭右管,同开左管,A处理和B处理每隔4d换另一边微润管灌溉,C处理和D处理每隔8 d换另一边微润管灌溉,F处理双管一直同开。辣椒的整个生长周期过程中,A~E处理高位水箱的阀门一直处于开启的状态。
图1 试验装置图(单位:cm)Fig.1 The figures of experiment installing
1.3.1植株茎粗
茎粗测量选用0.01 cm的电子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在每个处理的每行辣椒中随机选取3株长势均匀的辣椒进行测量,每隔12 d测量一次。
1.3.2植株根长
植株根长用精度为0.01的米尺测定,在每个处理的每行辣椒中随机选取3株长势均匀的辣椒进行测量,然后取平均值,每隔24 d测量一次。
1.3.3植株根重
植株鲜重测量用电子秤测量,其中辣椒干重测量采用烘干法,将辣椒植株放入烘箱中先用105 ℃杀青处理20 min后,调温至80 ℃烘6 h左右,称其干重,每隔24 d测量一次。
1.3.4植株鲜重及干物质积累量
植株鲜重测量用电子秤测量,其中辣椒干重测量采用烘干法,将辣椒植株放入烘箱中先用105 ℃杀青处理20 min后,调温至80 ℃烘6 h左右,称其干重。6月17日,每筐选择4株植物收取辣椒,并且称其鲜重,计算产量。最终的试验数据采用Excel制图与分析。
根据试验过程中测得的辣椒根茎数据平均值进行Excel表拟合得到图2。
图2 单株平均根茎的变化Fig.2 The change of average root diameter of individual plants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对根茎的发育有一定影响。各个处理的根茎随着时间的推移增粗,前期除了B处理外其他各个处理的根茎没有太大差异,且根茎直径没有明显的增加。种植1个月后,A~F处理的根茎生长发育明显,除C处理外,其他处理根茎直径迅速增加,但在不同的交替灌溉周期下,各处理的平均根茎在交替上升,只有C处理的根茎呈缓慢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是辣椒生长中期,作物根系开始迅速增长,故需水量较大,而C处理的压力水头较小,且轮灌周期较长,不能充分满足辣椒根系发育的要求,根系发育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抑制,呈平稳增长。最终E处理的平均根茎最粗,且E处理根茎在种植后期较中期增长更加迅速,说明辣椒在开花结果时期,需水量再次增加,E处理双管同开,相比其他处理更加能够满足辣椒的需水要求。
各处理不同时期的植株平均根长对比如图3所示。
图3 单株平均根长的变化Fig.3 The change of average root length of individual plants
从图3可以看出,种植前期的1个月中,F处理生长最为缓慢,B处理和E处理长势相对较好,究其原因B处理压力水头大,故出水量较多,而E处理双管全开,灌水量一直比较稳定;对比D处理,虽然压力水头大,但因轮灌周期较长,而幼苗的根对水分需求敏感,故前期非灌溉行处于缺水状态。生长后期,E处理和D处理根长优势明显,其他4组处理均呈缓慢生长趋势,到收获期时根长基本趋于稳定值。对比A处理与B处理,C处理与D处理,相同灌溉周期时,1.5 m压力水头更有利于辣椒根系生长。究其原因压力水头较大时有助于微润管出水,开花结果时期,作物需水量提高,适当提高灌水量有助于作物生根,而E处理在整个生长周期中供水充足,直至辣椒生长后期,其根长一直在增加。
试验过程中,各处理不同时期的单株平均根重如图4所示。
图4 单株平均根重的变化Fig.4 The change of average root weight per plant
由图4可以看出辣椒种植前期,各处理的根重没有太大差异,且长势比较平稳缓慢。种植1个月后随着辣椒植株的生长,各处理的根重开始呈现较明显的增长趋势,种植约2个月后,各处理的根重均迅速增加,其中E处理的根重一直优于其他处理,D处理的根重其次,A处理和B处理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没有太大差异,C处理和F处理的生长状态最弱,且到后期根重趋于稳定。
图5显示了最终的辣椒单株产量。
图5 不同处理单株产量Fig.5 Different treatments yield per plant
从图5中可以看出,对比不同处理的植株产量,与根长和根重的生长趋势大致相同。E处理的产量最高,D处理其次;对比A处理和B处理、C处理和D处理发现1.5 m压力水头下辣椒长势和产量均优于1 m;F处理的产量最低。结合前面根系生长情况分析,辣椒产量与辣椒根系的生长发育呈现一定的正相关。
表1为不同微润灌溉处理和普通灌溉处理下的灌溉水分生产率,虽E处理的灌水量相对最高,但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也最高。A、B、C、D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均优于普通灌溉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
表1 不同处理灌溉水分生产率Tab.1The water use of efficency of every process
综合上述试验结果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辣椒根系的发育与合理的灌溉水头和轮灌周期有密切的关系。从上述试验可知双管全开处理,最适合辣椒根系的生长,究其原因辣椒在整个生长周期都处于水分充足的状态,及时补充植株需水,故保证灌水量,可有效改善根系的生长状况,促进了根系的发育。从节水方面考虑,对比A~D处理,均开单管,相比之下1.5 m压力水头和8 d轮灌周期处理下的根系生长状态和最终的产量均优于其他三个处理,说明选择合适的压力水头和轮灌周期,有助于作物根系生长。
(2)普通灌溉虽根据植物的生长状态及时浇水灌溉补充水分,但其根系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最终的产量均明显不如其他5组处理。
(3)对比A~D处理,1.5 m压力水头下的辣椒根系发育明显优于相同灌溉周期下1 m压力水头;而1 m压力水头、8 d轮灌周期处理下的根系生长情况和最终辣椒产量均微优于普通灌溉,说明当压力水头不足且轮灌周期过长的情况下,会使辣椒处于缺水状态,影响辣椒根系发育,减少产量。
(4)辣椒根系的发育情况与最终作物产量和果实干物质积累量密切相关。根系发育良好,有助于辣椒产量提高。
本试验仅对部分辣椒根系与产量关系进行了研究,其他相关试验望今后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齐德海.河西地区辣椒节水高产栽培技术[J].蔬菜,2016,(4):55-56.
[2]尹玉娟,申丽霞.不同间距交替微润灌溉对大棚空心菜生长的影响[J].节水灌溉,2017,(7):1-4.
[3]李朝阳,夏建华.低压微润灌灌水均匀性及土壤水分分布特性 [J].节水灌溉,2014,(9):9-12.
[4]张子卓,张珂萌.微润带埋深对温室番茄生长和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33(2):122-129.
[5]雷涛,毕远杰.微润管埋深及压力水头对青椒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农机化研究,2017,(8):104-110.
[6]雷明杰,孙西欢.微润灌压力水头对土壤水分及青椒生长的影响研究[J].节水灌溉,2016,(6):16-19,25.
[7] 杨文斌,郝仲勇.不同灌水下限对温室茼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94-98.
[8]张国祥.基于微润灌溉技术的大棚白菜生长状况试验研究[J].节水灌溉,2016,(7):6-12.
[9]高亮靳,军英,李尚蔚,等.不同灌水方式对辣椒生长、生理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 298-1 299,1 317.
[10]郭京衡,李尝君,曾凡江,等.2种荒漠植物根系生物量分布与土壤水分、养分的关系[J].干旱区研究,2016,1(33),166-171.
[11]李波,郭向红.山西省果园节水灌溉现状、对策与建议[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9):1 037-1 037,1 045.
[12]候加民,张忠锋.烤烟根系发育与烟叶产量质量关系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03,(2):16-18.
[13]杨建昌.水稻根系形态生理与产量、品质形成及养分吸引利用的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36-4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