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徐利岗,杜 历,鲍子云,苗正伟,张上宁,李金泽
(1.宁夏水利科学研究院,银川 750021; 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11; 3.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沧州 061001; 4.宁夏大学,银川 750021)
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属茄科枸杞属落叶灌木,是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和药食同源的名贵中药材,广泛分布于我国宁夏、内蒙古及新疆等多个省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1]。2005年,宁夏枸杞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枸杞产业是宁夏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和支柱性区域特色农业的代表。至2010 年,宁夏种植面积突破了4.67万hm2,总产量达到了8万t,占全国60%,出口量占全国90%。枸杞的适应性较强,对温度、光照、土壤要求不严格,可在干旱沙地、盐碱地上种植,对于荒滩、盐碱地较多的地区,枸杞可作为弃荒地利用的先锋植物[2]。目前,国内外对枸杞的研究主要从枸杞子营养与药用功效[3,4]、枸杞多糖的临床作用[5]、组成与提取技术[6]、枸杞叶成分及药理作用[7,8]、枸杞品种资源筛选[9]、不同水分亏缺[10]及温度处理对枸杞多糖及品质的影响[11]、微咸水灌溉[12]及不同覆盖材料[13]条件下枸杞生长发育的特征等方面展开,而对于枸杞灌溉,尤其是干旱区枸杞的高效节水灌溉制度研究极少。本文以大田滴灌枸杞为研究对象,依据枸杞根区土壤水变化、植株生理生态指标及产量品质等参数,确定合理枸杞滴灌灌溉制度,为枸杞种植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区地处西北干旱内陆地区,位于宁夏北部,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日照充足,积温较高。多年平均气温8.8 ℃,年日照时数为2 800~3 100 h,多年平均降雨量179 mm,蒸发量1 864 mm,无霜期155 d左右,年平均风速2~6 m/s,土壤冻结深度0.8~1.2 m。核心试验区位于中国灌溉试验宁夏中心站试验基地枸杞种植区(106°42′E 38°27′N,海拔1 115 m),选择一块长势均等,冠幅适中,无病虫害的片区(21 m×24 m)作为枸杞滴灌灌溉制度试验测定区域。试验区土壤类型为淡灰钙土,0~40 cm土壤颗粒组成为:粒径2.0~0.25 mm占49.4%,0.25~0.05 mm占31.6%,0.05~0.02 mm占2.0%,0.02~0.002占4.4%,<0.002 mm占12.6%,为壤质砂土。试验灌溉水源为地下水,矿化度0.46 g/L。
供试作物为3年龄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树,品种为宁杞7号,株行距为1 m×3 m。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共设6个处理,1个对照,3次重复,小区面积9 m×7 m=63 m2。灌溉定额分别为750 m3/hm2(CK),1 350 m3/hm2(T1),1 950 m3/hm2(T2),2 550 m3/hm2(T3),3 150 m3/hm2(T4),3 750 m3/hm2(T5),4 650 m3/hm2(T6)。自4月下旬至9月上旬共灌水14次,分别在萌芽期灌水1次(春水),营养生长期2水、盛花期、盛果期各4水、秋季生长期灌水3次。灌溉试验设计见表1。
(1)土壤含水率测定,在距测试样株树干水平距离20、40及60 cm处,分别埋设200 cm长TDR套管,利用TREM-TDR监测深度分别为0~10、10~20、20~40、40~60、60~80、80~100、100~130、130~160、160~20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率。生育期内每10 d监测一次,灌水前、后及降雨(>5 mm)后分别加测。每月对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同一剖面土层,采用烘干法对TREM-TDR测点测定土壤含水率,最终对器测数据进行校核。
表1 枸杞滴灌灌溉试验设计 m3/hm2
(2)枸杞生长量测定,选定典型植株,萌芽前及修剪后利用电子游标卡尺及卷尺测定植株地径、株高、东西冠幅、南北冠幅、每个枝条的条长及径粗。在东、西、南、北各选一条枝条,进行标记,然后每个生育期后期进行观测,落叶期后进行最后一次观测。
(3)测产,选定典型植株,在夏果及秋果成熟后分别采摘(成熟一批,采摘一批)称量鲜果重及百粒重,经处理后晾晒称量干果重及百粒重,计量粒度(50 g的枸杞干果所含颗粒的个数),整理测算典型植株产量水平,测算干鲜比。
(4)品质测定,委托专业机构检测枸杞干果的水分、多糖、甜菜碱、粗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等7个品质指标。
为了检验利用TREM-TDR监测得到的土壤含水量数据的可靠性,每月对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同一剖面土层,用烘干法对器测测点分别进行土壤含水率测定以校核器测数据。采用6-10月份烘干法与TDR对各处理0~200 cm土层检测的对应数据绘制散点图(图1)。从两种方法测定数据来看,TDR仪器测定数据普遍大于烘干法数据,偏大0.57%~29%。为了保证后续分析中数据的可靠性,根据图1中的校正公式对器测数据系列进行校正。
图1 烘干法与TDR监测数据相关性散点图
利用中国气象数据共享服务网(http:∥cdc.cma.gov.cn/index.jsp)及收集的宁夏北部地区分布的惠农、暖泉、陶乐、银川市、吴忠市、盐池、中卫及中宁等国家基准站及辅助气象站点1951年1月-2014年12月计64年的月降水资料分析宁夏北部地区不同频率下年降水量(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宁夏北部地区丰水年(P=25%)、平水年(P=50%)、枯水年(P=75%)年降水量分别为208.75、159.64及119.57 mm。2014年,宁夏北部地区降水量为175 mm,较多年平均减少2.5%,属于平水偏丰年型(P=40%)。
表2 宁夏北部地区不同频率年、月降水量分析表
利用垂直滴灌带并分别距枸杞样株树干20、40及60 cm处的0~200 cm土层剖面土壤含水率数据,将第一次测定土壤含水率的日期(即5月1日)设定为0日,监测期内共测定14次,依次类推将每次测定日期换算为距5月1日的日数,以处理4(T4)为例,整理绘制距树干不同距离处土壤水时间变化过程等值线图(图2),同时绘制灌水前后不同距离处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等值线图(图3)。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距离树干及滴头(滴头位于树干根部)越远,其土壤含水率越低,而不同距离处的不同剖面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由于试验区土质为壤质砂土表层10 cm处陆面蒸发强烈,土壤含水率相对较低,距树干水平距离20 cm处深度20~8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较大,说明水分入渗的深度基本保持在80 cm左右;距树干水平距离40 cm处深度位于20~70 cm深的土层含水率较大;距树干水平距离60 cm处深度40~70 cm土层的含水率较大,根据植物根系的向水性分析可知试验样株根系层主要位于深度为20~70 cm土层,该结论也被实际挖根试验所验证。以试验期间6月1日灌水为例,分别绘制灌水前(5月31日)、灌水后(6月3日)以及灌水前后土壤含水率变化量的等值线图(图3),由图3可知,由于试验区土壤质地相对均一,灌水前后0~200 cm土壤含水率空间分布较为相似,土壤含水率变化较为剧烈的土层主要分布在0~100 cm土层,变幅在0.15%~2.25%之间,尤其是在距树干40 cm处深度20~70 cm土层,变幅为1.10%~2.15%。说明干旱区枸杞土壤水分变化敏感区域为距树干40 cm的根层分布区。
图2 距树干不同水平距离的土层土壤含水率时间变化图
图3 灌水前后(6月1日灌水)距树干不同水平距离的土层土壤含水率空间变化特征
根据前文分析,滴灌枸杞土壤含水率的变化敏感区域为距树干40 cm处20~70 cm的土层,为了分析不同水分处理下枸杞根系层土壤含水率的变化特征,以距树干40 cm处土壤含水率为主,绘制不同水分处理下枸杞根层(20~70 cm)土壤含水率变化过程线(图4)。从图4可以看出,各处理在不同监测期的土壤含水率变化不是十分剧烈,变幅在3.68%~6.68%。处理T6的土壤含水率在不同时段均为最高,T5次之,CK土壤含水率较低,在初始含水率相近的条件下,T6及T5的土壤贮水量相对较多,为枸杞根系提供可吸收利用的土壤水分较多。以试验期间6月1日灌水为例,分别绘制灌水前(5月31日)、灌水后(6月3日)距枸杞树主干不同水平距离(20、40及60 cm)处的各水分处理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变化过程(图5)。从图4可以看出,总体来看,灌水前后,距树干不同距离处各处理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变化过程基本相似,则可以说明试验区土层质地基本均一,在灌水前后土壤水入渗受到影响不大。灌水前后,距枸杞主干20 cm处土壤含水率变幅在0.2%~5.5%,其中T2在10 cm处的变幅为5.5%。距枸杞主干40 cm处土壤含水率变幅在0.2%~4.3%,其中T6在20 cm处的变幅为4.3%;距枸杞主干60 cm处土壤含水率变幅在0.1%~3.4%,其中T4在40 cm处的变幅为3.4%。
图4 不同水分处理下枸杞根层土壤含水量变化过程线
图5 距树干不同距离处各水分处理灌水前后不同深度土壤水变化过程线
根据试验设计于萌芽前(4月8日)至休眠期(10月28日)利用电子游标卡尺及卷尺测定不同水分处理下样株地径、株高、东西冠幅等生长参量,并整理各生长指标在全生育期内的变化量(表3)。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枸杞生长量表现不同。总体来说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枸杞树地径及株高随之增加,地径及株高年增量最大的是T6(4 650 m3/hm2),分别为0.59和12.22 cm;其次是T5(3 750 m3/hm2)分别增加0.52和11.16 cm。由于树形的修剪与结果期时枝条下垂,到落叶期时冠幅不够齐整,导致冠幅变化较大,规律性不强。从各方向条长及茎粗的变化量来看,西侧及南侧的枝条生长量明显高于东侧及北侧,究其原因认为一方面与修剪留枝有关,另一方面与太阳光照等气象因素有关。
表3 不同水分处理下枸杞生长量变化表 cm
对不同水分处理各试验小区进行考种测产,并测定鲜果百粒重、干果百粒重及粒度等产量特征指标(表4)。有表4可以看出,各处理的鲜果产量T5(3 750 m3/hm2)及干果产量均最高,干鲜比为1∶4.66,T4(3 150 m3/hm2)次之,鲜果产量3 384.45 kg/hm2,但干果产量相对较低,干鲜比近为1∶5.23。T6(4 650 m3/hm2)干果产量仅次于T5,为49.61,干鲜比最高为1∶4.24。从百粒重及粒度来衡量仍然是T5最高。将各水分处理选取500 g枸杞干果作为样品进行品质检测(表5)。从表5中可以看出,枸杞营养成分中较为重要的甜菜碱随水分处理不同而不同,T4含量最高,T5次之。枸杞多糖则是T5含量最高,T4次之,从醋蛋白及氨基酸总量来看,T5含量也最高。因此认为T5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且品质相对较好。
表4 不同水分处理枸杞产量特征
表5 不同水分处理枸杞品质特征表
注:检测氨基酸包括: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
基于前文分析,从枸杞根层土壤含水率贮存量、作物生长量变化及灌溉水利用效率及品质优劣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平水偏丰年型(P=40%)降水条件下枸杞滴灌灌溉制度(表6)为:灌溉定额为3 750 m3/hm2,灌水14次,分别在萌芽期灌水1次(春水),营养生长期2水、盛花期、盛果期各4水、秋季生长期灌水3次,其中6-7月份为枸杞关键需水期。
表6 宁夏干旱区枸杞滴灌灌溉制度
以宁夏为靶区,以大田滴灌枸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枸杞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株高、地径及冠幅等生长量变化以及水分对产量品质的影响,基于多因素综合确定合理的枸杞滴灌灌溉制度,主要结论有:
(1)随着距离树干及滴头越远,其土壤含水率越低,距离树干20 cm处20~8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较大,水分入渗的深度基本保持在80 cm左右;40 cm处20~70 cm土层含水率较高;60 cm处40~70 cm土层含水率较高,认为试验区根系层主要位于20~50 cm土层。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变化较为剧烈,变幅在0.15%~2.25%之间,尤其是在距树干40 cm处的20~70 cm土层,变幅为1.10%~2.15%,说明干旱区枸杞土壤水分变化敏感区域为距树干40 cm的根层分布区。
(2)各水分处理在不同监测期土壤含水率变幅在3.68%~6.68%。灌水前后,距树干不同距离(20、40及60 cm)各处理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变化过程基本相似。距枸杞主干20 cm处土壤含水率变幅在0.2%~5.5%,距树干40 cm处土壤含水率变幅在0.2%~4.3%,60 cm处土壤含水率变幅在0.1%~3.4%。
(3)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枸杞生长量表现不同,随灌水量的增加枸杞树地径及株高随之增加。由于树形的修剪与结果期时枝条下垂等原因,冠幅变化较大规律性不强。西侧及南侧的枝条生长量明显高于东侧及北侧。
(4)处理T5(3 750 m3/hm2)鲜果产量、干果产量、百粒重及粒度均最高,干鲜比为1∶4.66,T4(3 150 m3/hm2)次之,鲜果亩产量225.63 kg。T6(4 650 m3/hm2)干果产量仅次于T5,为49.61,干鲜比最高为1∶4.24。T4甜菜碱含量最高,T5次之。枸杞多糖则是T5含量最高,T4次之。认为T5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且品质相对较好。
(5)根据枸杞根层土壤含水率贮存量、作物生长量及灌溉水利用效率及品质优劣等因素考虑,平水偏丰年型(P=40%)降水条件下枸杞滴灌灌溉制度为:灌溉定额3 750 m3/hm2,灌水次数14次,分别在萌芽期灌水1次(春水),营养生长期2水、盛花期、盛果期各4水、秋季生长期灌水3次;6月份为枸杞关键需水期,7月份次之。
[1] 匡可任, 路安民.中国植物志: 茄科[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8: 24-27.
[2] 李惠霞, 何文寿, 王晓军. 盐渍化土壤枸杞叶养分变化规律研究[J].北方园艺, 2011,(9):179-182.
[3] Harunobu A, Farnsworth N R. A review of botanical characteristics, phytochemistry, clinical relevance i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ycium barbarum fruit (Goji) [J].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1,44(7):1 702-1 717.
[4] Harunobu A, Sun B X, Carmia B. Lycium barbarum (goji) juice improves in vivo antioxidant biomarkers in serum of healthy adults[J]. Nutrition Research,2009,29(1):19-25.
[5] Xin Y F, Wan L L, Peng J L,et al. Alleviation of the acute doxorubicin-induced cardiotoxicity by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 through the suppression of oxidative stress[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11,49(1):259-264.
[6] 王战勇,闰 松,高丽颖,等.枸杞多糖的提取纯化及组成分析[J].氨基酸与生物资源,2008,30(1):22-24.
[7] Kim S Y, Lee K H, Chang K S,et a1.Taste and flavor compounds in box thorn(Lycium chinense Miller)leaves[J].Food Chemistry,1997,58(4):297-303.
[8] 马婷婷,张 旭,饶建华,等,枸杞叶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1,13:194-196.
[9] 梁海永,刘兴菊,杨敏生.利用RAMP-PCR技术对枸杞10个品种资源的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6):61-64.
[10] 张 萍,郑国琦,郑国保,等.亏缺灌溉对枸杞果实糖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干旱区农业研究,2009,27(6):160-163,178.
[11] 赵游丽,冯 美,康建宏.不同温度处理对采后枸杞果实呼吸强度和品质的影响[J],农业科学研究,2010,31(4):34-36,45.
[12] DOU C Y, Kang Y H, Wan S Q,et al. Soil salinity changes under cropping with Lycium Barbarum L and irrigation with saline-sodic water[J]. Pedosphere, 2011,21(4):539-548.
[13] 张广忠,王有科,樊 辉,等.不同覆盖材料的保水效果及其对枸杞生长发育的影响[J], 干旱区农业研究, 2010,28(2):49-5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