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张 娟 ,王茂军
(1.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焦作 454000;2.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 100048)
农村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不仅是居住、就业、景观以及独特生活方式的空间载体,更是传统文化、农业经济、社会资本、民族根源的形态表征。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以及全球化下延背景下,中国农村地域人地关系快速变化,村民、文化等农村地域内核系统以及城市、资本等外缘系统相互交织[1],共同促使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空间格局等发生剧烈变化。城市系统中各类商品和资本向农村的传送[2],造成资源、住宅、聚落等呈现出资本化和多元化倾向[3]。在“后乡村”语境下[4],居民乡村消费需求日益强烈,中国部分农村尤其是毗邻大都市的农村不仅成为缓解城市资本积累的理想场地,而且成为吸引城市居民休闲消费的最强有力因素,休闲旅游、租种土地、第二家园、艺术写生等多元化利用正在成为农村农业新的发展方向[5],农村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演变特征的精准研判,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随后相继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等多项政策,旨在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因此,如何振兴乡村、实现农村功能及利用方式的多元化成为当前及未来中国农村空间研究的新议题。
张娟等[6]借助CiteSpace 从研究热点识别和热点推移两大方面厘清国内外农村空间多元化的研究动向和发展历程,并基于研究成果间的共生关系,识别出不同时期国内外研究热点,研究表明国际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有着大量学术积淀,理论体系成熟,研究热点大致经历了1985—2001、2002—2009、2010 年以后 3 个时期,研究视角不断由农业生产导向向现代消费导向乡村转移。而囿于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发展阶段的制约,中国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相对迟缓,虽然当前国内学者已经超越了空心村[7]、农村整治[8]等新农村建设的主线,出现了多功能转向[9-10]、乡村振兴[11-12]、农村空间商品化[13]、社会文化分化[14]等多元化研究倾向,但研究视角仍聚焦于传统生产导向维度,第二家园、乡城移居等现代休闲消费导向成果相对有限;研究内容以实证现象判别为主,乡村性、乡村空间再生产等理论研究成果相对不足,其研究思想与国外早期基本一致[6]。因此,国际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历程为国内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向。然而,该文重在识别研究热点的时间推移,尚未触及热点期刊、研究布局、研究主题等具体内容,缺乏对理论内涵和研究内容的深入解读与全面把握。鉴于此,本文在文献[6]的基础上,进一步追踪研究进展,分析热点期刊,探讨研究区域布局,深度挖掘研究主题,以期推进农村空间多元化的深入研究,为中国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Holmes[15]认为,在城市居民消费需求驱动下,农村地域不断由生产的单一导向向生产、消费、生态等多元导向转变,据此提出“多功能农村转型”理论,认为农村空间逐渐多元化。基于农村空间多元化特征,本文分别以“Rural capitalization”“Rural settlement”“Rural transformation”“Rural reconstruction” 和 “Rural space”等多个主题词,在Web of Science 核心库中的SCI 索引和SSCI 索引中进行检索,为了尽可能保证文献获取的全面性,检索时段设为所有年份,文献类型为article 和review。结果显示,“Rural transformation”“Rural reconstruction”和“Rural space”3 个主题词在SSCI 索引中的检索相关度最高,涵盖文献最多。基于此,对获取数据进行筛选,截至2018 年12 月,共得到与本文主旨相关的有效文献2 092 篇,其中,最早年份为1985 年。
为了保持研究结果的一致性,本文仍借助 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利用其可视化算法和直观展示效果优势,绘制科学知识图谱,把握研究领域,提取研究热点。研究历程与研究热点的判别主要通过节点的大小和颜色进行区分。为了更加全面识别和把握研究进展及前沿,在软件分析基础上,采用传统阅读方法对热点文献进行精读,并提炼出研究主题。
文献[6]研究表明(图1a),2010—2015 年,西方国家农村空间多元化的研究热点集中于乡城移民、乡村绅士化、第二家园等休闲消费导向,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亦开始出现多功能性、休闲消费、乡村复兴等多元化趋向[6]。图1b 显示,2016—2018 年间,国际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延续文献[6]研究脉络,经过 3a 时间沉淀,“移民(migration)”“乡村绅士化(rural gentrification)”“第二家园(second home)”“旅游(tourism)”“治理(governance)”等关键词节点的年轮环厚度不断增加,表明这些关键词仍然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热点,研究主要聚焦于乡村绅士化理论与方法再探讨[16-18]、乡村绅士化的教训与分歧[19]、第二家园对旅游发展的引领[20]、拥有和出租第二家园的驱动因素[21]、旅游者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的形成[22]、传统旅游与隐形旅游对城市发展的差异化影响[23]、城市化与去城市化进程中循环移民的形式和空间结构[24]等。与前一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研究内容更加深化,更加注重探讨乡村空间内部群体行为的形成机理,以及对现有理论与概念的驳斥与修正,研究视角更为多元。因此,在国际农村全球化背景下,休闲消费导向下的乡村空间多元化议题持续升温,依然成为当前学界的主流研究领域。
图1 1985—2018 年国际农村空间多元化关键词知识图谱Fig.1 Keywords knowledge map of international rural spatial diversification in 1985—2018
在此基础上,2016—2018 年,新增了影响(impact)、城市化(urbanization)、中国(China)、土地利用(land use)、乡村转型(urban-rural transformation)、休闲(leisure)、景观(landscape)、流动性(mobility)等节点。新增节点侧重于探讨旅游加剧城市腹地、旅游热点地区以及衰退地区间不平衡[25],乡城移民对所在地区产生的影响[26-27],旅游团对海洋废弃物的感知和反应差异[28],季节性居住在人口再分配中的作用[29],世界乡村振兴的紧迫性与对策[30],长期城市郊区化、二次置业扩张对乡村景观的影响[31-32],城市扩张对空间形态及土地利用等的影响[33-34],发展中国家城乡转型的内在机制[35]等。从研究内容看,这一时期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中除西方发达国家的休闲化导向外,发展中国家学者开始聚焦于乡村重构与转型的反思与破解,研究力量逐渐增强。然而,由于问题研究需要时间沉淀,这些新问题由于受关注时间较短,尚未出现突现节点,一定程度上表明新问题尚未成为研究热点或前沿,能否成为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需时间检验。
期刊分析为该领域研究提供知识积累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价值[36]。根据施引文献期刊来源统计,国际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 903 个学术期刊上,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仅列举刊文量为前20 的热点期刊(图2)。图2 显示,1985 年至今,刊文量最大的期刊是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和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刊文量分别为577 篇和496篇;其次为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Geoforum、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World Development、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Sociologia Ruralis 以及 Urban Studies,刊文量均为 300 篇以上。然而,不同期刊研究重点有一定差异,如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研究内容较为广泛,涉及农村空间、社会关系、乡村文化、生活方式、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等内容,侧重从社会学视角探讨农村问题;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侧重于探讨城市化发展对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影响,如乡城移民的租金差距、农村空间再生产、绅士化进程中的资本积累问题、农民工迁移模式等;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更加注重从理论层面研究农村空间问题,如农村地理学研究的新重点、乡村性及全球化乡村界定、乡村地理学界限等;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着重于从理论、研究方法等层面分析农村空间,如构建农村聚落区位理论,量化分析农村聚落地图与模型化、农村社会生产与再生产关系、移民对农村空间的影响等问题。
从研究领域来看,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地理学、环境科学、规划学、城市研究、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其中,地理学类期刊文量最多,其次为环境科学、城市发展等,表明农村空间多元化已成为以地理学为主的诸多学科的研究热点问题,呈现出多学科交叉、多领域交融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热点期刊影响因子普遍较高,如Economic Geography、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影响因子分别为6.861、6.576 和5.144,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图2 1985—2018 年国际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热点期刊分布Fig.2 Distribution of hot journals on international rural spatial diversification from 1985 to 2018
区域作为研究的空间载体,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研究偏好和关注重点在不同国家间的扩散与多元[37]。基于研究成果的区域分析可以看出,国际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成果高度聚集于美国、英国等少数国家,区域分异特征显著。国家合作网络图谱显示(图3),1985—2001 年,节点数量极少,农村空间相关研究高度集中于美国、英国,其中,美国发文量为56 篇,英国为49 篇,研究成果分布极不均衡,节点间联系强度较弱。2002—2010 年,美国和英国节点不断扩增,研究成果持续增加,发文量分别增加了207 篇和143 篇,中心地位进一步凸显,节点数量较上一时期有了一定程度增加,同时,不仅新增了西班牙、瑞士、挪威等发达国家,而且还扩展到了中国、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但新增节点圈层较小,研究成果相对有限。2011 年以后,美国、英国两大节点进一步增厚,表明这 2 个国家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成果丰硕,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集中地。由于这一时期农村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节点数量大幅扩增,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等发展中国家开始关注农村新问题,中国节点厚度增加明显,发文量增加了 112 篇。同时,节点间联系密度有了显著增强,表明新时期国际农村社会经济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国家间的合作渐趋紧密。
图3 1985—2018 年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国家合作图谱Fig.3 National cooperation map of rural spatial diversification study from 1985 to 2018
为深入探究国际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的地理格局,选取变异系数衡量研究者及研究机构的地理集中程度[38]:
式中 CV 为指标的变异系数,反映了指标的空间分异程度;S为样本标准差;X为样本平均值。经测算,得到研究成果数量、作者频次以及研究机构频次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032、1.986 和2.548,这一结果说明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存在着显著的地理集中性。
突现文献是指某一时间维度内引用频次突增的节点,这些文献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表征该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热点,其突现值和突现持续区间可共同描绘研究热点的演化轨迹[39]。混合网络图谱显示(图 4), 农村空间多元化热点文献数量众多,1985—2018 年,被引次数最高、影响最大的节点为Lefebvre的《The Production of Space》,被引频率达58 次,从被引历史来看,主要集中于2011 年以后,被引频次高达30 余次,尤以三重空间模型以及空间生产理念最受推崇,成为30 年来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中最具奠基性的文献。
图4 1985—2018 年文献共被引和突现文献混合网络图谱Fig. 4 Mixed network map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co-citation and the emergence literature in from 1985 to 2018
基于突现文献识别与校验不同时期研究热点,探测出国际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历程中 40 个深色节点, 即40 篇热点文献,其中,期刊成果为24 篇。因期刊文献更具时效性和延续性,更能体现研究进展,故选取突现值为4 及以上的期刊文献为基点(表1),结合施引文献内容,并经与相关专家深入探讨,最终提取出国际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的六大主题:乡村性、农村功能转变、乡村空间再生产、乡村社会表征、城乡移民、乡村绅士化。其中,“城乡移民”主题文献[6]已有触及,虽然2016—2018 年已取得部分进展,增加了循环移民的特征和空间结构[25]、生活方式迁移与潜在空间形成的关系[40]、年龄、性别对第二家园影响的差异性[41-42]以及欠发达国家移民问题[43]等问题的探讨,但研究内容总体延续文献[6]框架,在此不再赘述。
表1 1997—2018 年高突现性期刊文献及突现时间列表Table 1 List of high-emergent journal stakes and emergent time list during 1997—2018
1)基于“乡村性”的研究
“乡村性”作为研究农村空间多元化的首要问题,一直被西方乡村地理研究所关注[57]。早在70 年代,“乡村性”就被广泛用来描述具体乡村特征,甚至被学者认为这就是“乡村性”[58]。随后,一些学者围绕“乡村性”概念进行了激烈讨论,尝试从语言[59]、统计[60]、城乡二元化[61]、土地利用[62]等视角对“乡村性”进行界定,但这些界定通常停留在对乡村特征描述上,忽视了“乡村性”本身的关注[63]。Halfacree 认为农村的“物质空间”一定是农村地区,“乡村性”需从地方性和社会表征角度切入[49]。乡村性作为解释村庄与城市差异性和冲突性的本源,是一个不可知的、复杂的社会构建和推论性类型。Murdoch 等[64]指出,“乡村”是被制造出来的,是一种包含利益、行动及组织的特殊社会关系,并将乡村划分为4 种类型,不同类型乡村发展导向存在很大差异。但这种乡村性的探究只是注重对发展过程与结果的描述,缺乏变化原因的探究。基于此,Philo[65]提出“乡村性”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地理性质、现象甚至行为组合,呼吁研究中应专注于那些被“主流”社会所建构、限制以及损害的特定人群,是乡村研究的一大进步[45]。对此,Murdoch 等[64]提出“后乡村性”,以突出对“乡村性”的反思,但“后乡村性”是仅仅是一种思想,无具体所指。然而,上述研究重在探讨乡村性的思想,对于不同群体对乡村性的认知尚缺乏深入探讨,Cook 等[66]认为农村地区中流动与否的土著居民对乡村性的认知存在很大差异。综上,乡村性研究大致基于三大理论视角:第一,功能角度,即通过独特的功能特性识别解决乡村空间;第二,政治经济学视角,即将农村定位为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过程的产品;第三,社会建构视角,即乡村性的重要性在于与农村空间及其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文化以及道德价值观,消费者通过各种乡村符号来识别“乡村性”[67]。
“乡村性”是一个不断因时、因地、因人而变动的概念,尤其在城乡界限逐渐模糊的现代社会,乡村空间已经作为超现实的商品,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场所,在这一空间中群体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城市居民、乡村居民、外来投资者、政府等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农耕场景、农村空间、村民关系等都已发生了重大改变,资本已成为联系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无形纽带。乡村利益相关者对于乡村地方性与资本关系的认知心态与意识不容忽略,这是对现代乡村的识别问题。因此,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性”界定需要综合考虑群体混杂性、文化特征以及资本元素。
2)基于农村功能转变的研究
基于技术、社会现代化驱动以及全球化强化的结果,农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和经济重构,它已不仅仅是粮食产品的生产之地,更代表着一种与农业相关的生活方式以及与城市完全不同的空间属性。基于此,城乡空间交融[68-69]、农村功能转向[56]、消费农村[70]等进入学者们的视野,并成为研究热点。随着农业非农化转型以及农村人口变化日益凸显[71],Smailes[68]使用“稀释农村”概念解释农村人口构成以及农村功能的变化,认为在城市元素不断植入农村背景下,传统农村功能逐渐淡化、新型功能逐渐多元化的稀释农村现象显化。在此基础上,Holmes[15]提出了更具普适性的“多功能农村转型”概念,认为市场驱动、资源利用等驱使农村空间的市场化转变,但忽视了资本、权力以及城市等外界力量的干预。农村空间中旅游、休闲等行为的扩张凸显了乡村的休闲功能,城市消费给予了农村空间新的发展活力,作为消费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家园是农村后生产主义时代的典型代表[72],尤其在欧美国家,第二家园现象更为普遍。但因城市居民与当地居民的生活背景、文化结构以及乡村愿景不同,在空间利用、休闲形式等方面表现出差异性,甚至产生利益冲突[73],致使农村景观呈现一定程度地退化[74]。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视角不断向乡村蔓延,发展中国家农村功能转变现象显现,旅游发展[75]、第二住房[76]等农村休闲现象开始受到关注。虽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所处城市化进程阶段的不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以及研究方法差距显著,但其共同之处在于关注了农村空间的消费转向,却忽视了消费转向背后城市元素的介入给乡村空间带来的资本化利用及其关系转变。
3)基于农村空间再生产的研究
农村地区多功能转型带来了空间变化,其消费角色和未来潜能被进一步挖掘,“乡村已成为一个排外的居住地,乡村社区可以买卖,其生活方式被殖民化,新的乡村景观不断被发掘”[77]。因此,学者们呼吁地理学研究应更加关注农村空间的社会文化转向[78]及乡村空间的生产意义[79]。
Lefebvre 认为,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是“空间生产”的最佳场所。然而,在农村空间转型已成为全球性现象背景下,很多学者以此理论为基础,探讨乡村空间再生产,如 Halfacree[56]最早注意到空间再生产理论中“乡村”维度的缺失,认为乡村空间不只是容器,更重要的是借助生产和消费不断地被制造与再制造,并从“乡村地区”“乡村表征”以及“乡村日常生活”层面构建了三重乡村空间模型,但该模型掩盖了农村空间中社会行为者的权力运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三重乡村空间模型中权力的掩盖,Frisvoll[80]以旅游业为基点,研究乡村空间生产中相互交织权力的表达形式,提出非物质中心、物质中心以及个人中心,认为3个中心中权力相互交织,从而延伸和拓展了 Halfacree的三重乡村空间模型。除此以外,还有大量学者基于空间再生产理论,对农村空间生产过程进行实证探讨,如教育[81]、网络技术[82]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等。然而,不同社会群体对农村空间再生产尤其是祠堂等神圣空间再生产有着不同的理解[83],甚至受到诸如家庭、宗族、宗教和性别动态等乡村文化的抵制,从而加剧了农村的混杂性[84]。商品化是农村空间生产转向的主要驱动因素,尤其是近都市区农村商品化现象更为显著,都市郊区农村土地利用的变更,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的多功能利用[84-85],城市居民迁移对乡村价值的重现等问题成为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焦点,甚至还将研究视角转移至偏远地区的乡村,探讨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布局与演变等商品化的过程及空间形态[86-87],研究尺度不断扩增。
综上,不同领域的学者们关于农村空间生产的研究及呼吁为研究新兴的农村消费空间提供了新的视角,但这些研究成果大多基于城乡差距不大的发达国家农村为实证对象,鲜有对新兴经济体业已出现的现代消费对农村空间再生产的研究。
4)基于乡村绅士化的研究
城乡移居给乡村社会带来了社会、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影响,英国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乡村绅士化过程,最早注意到乡村绅士化现象的是Parsons[88]。Parsons 以及后续学者对乡村绅士化概念进行界定,认为乡村绅士化是中产阶级以牺牲低收入群体利益为代价,侵入乡村地域的一种阶级导向的人口运动,并以此引起房价上涨、土地变更、人口阶层极化以及文化转型等乡村空间重构的过程[89]。由于其内涵和外延的复杂化和多元化,迄今乡村绅士化概念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在此基础上,
Darling[90]认为乡村绅士化具有乡村阶级结构转变、传统建筑贬值及被替换、后生产主义乡村资本积累以及乡村全方位变化等特点。Ghose[51]基于美国乡村绅士化过程的讨论,强调乡村绅士化一般发生在基础设施较好的乡村;Phillips 等[17]采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了英国、法国和美国乡村绅士化的“概念地理位置”和“现象地理位
置”,但López 认为从当前发展状态来看,乡村绅士化存在跨越时空变异的可能性[18]。随着乡村绅士化研究的不断深化,绅士化过程与机制[91-92]、乡村绅士化与逆城市化关系[93]、绅士化影响与效应[94]等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Nelson 和Mamonova 等认为移民和房地产市场是推动乡村绅士化的主导力量[95-96],在绅士化过程中引致房地产价格上涨、原住民与移民间冲突等[97]。然而,关于绅士化对农村发展的作用,西方学者们存在较大分歧,有的学者认为乡村绅士化已成为农业资源和乡村空间价值重现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城市资本回流方式流入乡村居住空间、零售及休闲设施[98];而有的学者则认为绅士化是中产阶级对新生活习惯的追求以及消费需求的满足[97],本质上是另一种“后殖民强加”[20],且随着城市中产阶层的迁入,迁入者和当地居民就社区认同、资源私有化、住房价格等问题产生了冲突,给乡村社区带来了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变化和影响[94]。
综上,西方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乡村绅士化概念、研究方法、形成机制、布局及影响等进行了有益探讨,但研究对象以西方发达经济体乡村为主,却忽视了中国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都市周边业已出现的乡村绅士化现象,缺少从村落空间、居住空间等有形物质景观维度的度量。由于不同国家乡村类型多样,其绅士化发展路径、机制等差异明显,因此,乡村绅士化特征与形成机制需进一步分析和梳理。
5)基于乡村社会表征的研究
法国社会学家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认为社会表征就是集体成员所共享的观念、价值与知识系统[99],产生于主观头脑的构想空间[100],而乡村社会表征则是通过与城市和郊区等其他空间相比较,构想出的乡村景观和社区[84]。在城市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城市居民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引发了乡村是理想居住地的遍在性认同,由此引发“理想乡村”的大讨论,即“理想乡村”如同英国传统的乡村景观,自然、怀旧、朴素、温文尔雅。Michael Bunce[101]明确指出人们赋予“理想乡村”过多文化概念以及生态保护主义行为,造成了对“景观”价值的错误理解。Halfacree[49]基于英国 6 个教区的调查,发现居民对乡村的认知除学者们普遍认可的“田园牧歌”式外,放松、传统、健康等社会方面表达更为强烈。乡村愿景和身份认同是乡村社会表征的另外两个表达形式,学者们对其相互作用及竞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学者们普遍认为当地居民和城市外来者对农村环境认知、乡村愿景存在显著差异[102-103],当地居民认为农村环境是基本的农村生活空间,而城市外来者却视为休闲空间,而这种乡村愿景的明显分歧可能会导致新的城乡差别。与此同时,性别对消费行为和偏好也产生重要的影响[104]。正是由于不同群体的身份结构建构、移民的行为及对农村的表征不同,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变迁和冲突,Bracey[105]指出,一个世纪前乡村居民一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明显的归属感,但是许多因素尤其是移民及流动性不仅改变了这些情绪的强度和方向,而且“屏蔽”了乡村文化,这是对乡村个性的“否定”[106-107]。
乡村社会表征是乡村特性的具体体现,异质化群体对乡村社会空间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性,甚至引发一定冲突。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在乡村日益全球化、群体日益混杂化语境下保持乡村特性,维护乡村文化的乡土性与混杂性,是构建乡村社会表征的关键,也是乡村经济持续发展、乡村文化得以延续的基础。然而,在城市资本下延和农村群体混杂的语境下,当前研究较少触及探讨乡村社会表征的构建与维护。
本文在前期关于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基础上,补充2016—2018 年国际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进展,对热点期刊、研究区域、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研究发现:
1)研究热点和议题不断扩展。2016—2018 年,西方国家休闲消费导向下的农村空间多元化议题依然成为当前学界的主流研究领域,与此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声音不断增强,乡村重构与转型的反思与破解等新议题开始受关注。
2)发文期刊和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集中性。虽然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涉及地理学、环境学、规划学等等诸多领域,研究成果涉及 903 个学术期刊,但刊文量主要集中于Journal of Rural Studies、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等部分期刊,尤以地理类期刊最为集中,且不同期刊研究重点存在一定差异。
3)研究力量区域分异显著。研究成果一直高度聚集于美国、英国等少数国家,区域分布极不均衡,但近年来中国、南非等发展中国家研究成果数量增速较快,研究实力不断增强,国家间的合作渐趋紧密。
4)研究主要围绕六大主题,即乡村性、农村功能转变、农村空间再生产、乡村社会表征、城乡移民、乡村绅士化。其中,乡村性研究侧重于概念界定的探讨,但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性”界定需要综合考虑群体混杂性、文化特征以及资本元素;农村功能转变和乡村空间再生产研究主要围绕城乡空间交融、农村功能转向、消费农村等,探讨发达国家消费转向给农村空间带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构与影响;乡村绅士化研究热点集中于乡村绅士化的内涵界定、过程与机制分析、对农村发展的诊断与识别等方面;乡村社会表征研究主要关注于不同群体的身份构建、当地居民和城市外来者对乡村社会的认知差异等。
鉴于农村发展的理念与轨迹具有全球相似性,国际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热点推演有助于对接国内农村空间多元化和乡村振兴研究,未来应深入探讨以下内容:
1)构建中国农村空间多元化理论体系。借鉴国际研究理论与方法,系统梳理中国农村空间多元化的研究框架,结合当前中国“三农”问题以及新时期乡村振兴总任务,围绕乡村性、乡村空间资本化、乡村空间再生产等理论问题,以及乡村振兴的逻辑体系、乡村振兴路径与模式、农村空间多元化模式及类型识别等当前尚不明确的概念深入探讨,构建中国农村空间多元化的理论基础与方法体系。
2)强化农村空间多元化过程与机理剖析。及时捕捉当前中国已经存在的消费农村、第二家园、乡村绅士化、农村功能转变等新现象,强化农村空间的多元化模式、类型识别、利益博弈、内在机制等问题的深度探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借鉴。
3)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视角下沉。突破当前以中观和宏观尺度探讨中国农村多元化发展的主要研究范式,研究视角不断下沉,以更加贴合乡村实际的微观视角,强化对聚落、个体、农耕资源、乡村振兴等内容的解剖,紧密结合全球化及城市化进程,及时将城乡关系变化、农村空间变革、关系网络变更等注入到农村研究中,体现出更加明显的研究时效性。
综上,西方国家深入系统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成果,尤其是人口、土地、资本流动引发的乡村要素重构及地域功能转型等共性问题,为中国开展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提供了基本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然而,西方国家农村空间转型与重构是在后工业化和“逆城市化”背景下完成的,农村已经处于发展利用的高级化阶段,城市居民、资本、权力成为农村空间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中国在长期城市主导话语体系下,农村发展区域性差异显著,乡村文化对农村变化的制约作非常明显,社会因素、政策体制、思想观念等作用尤为强大,乡村空间多元化的演变过程、发展特征以及动力机制必然明显不同于西方国家。因此,在对接国际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热点,如乡村性、农村功能转变、乡村空间再生产、乡村绅士化等的同时,应立足中国农村发展实际,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形成适合于中国农村空间多元化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