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刘 靖, 胡泽方, 程志杰, 王仕沁, 王玉兵
(三峡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 宜昌 443002)
曲茎石斛(Dendrobiumflexicaule)为兰科石斛属(Dendrobium)多年生草本植物,零星分布于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和重庆等地,多生于海拔1 200~2 000 m的悬崖石壁上[1],曲茎石斛因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而作为西枫斗的原植物之一。曲茎石斛生境特殊,分布范围狭窄,加之药农的无节制采挖,其野生资源日趋枯竭,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定为濒危种[3]。目前曲茎石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组织结构[4]、实名认证[5-7]、组织培养[8-10]和室外移栽[11]等方面,而其种子萌发的研究还属空白。曲茎石斛与其他兰科植物一样,种子不具胚乳,在自然条件下萌发困难,因此开展曲茎石斛的种子萌发研究对其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曲茎石斛种子为研究材料,研究其萌发过程和最佳无菌萌发条件,其结果可为曲茎石斛的保育和快速繁殖提供参考依据。
曲茎石斛蒴果于2018年11月采自湖北省神农架国家公园,为自然授粉的果实,果实饱满且无病虫害。
1.2.1种子活力检测
四唑测定法(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测定种子活力,称取约2 mg曲茎石斛的种子于5%次氯酸钙中浸泡2 h,无菌水洗3次,蒸馏水浸泡24 h,去掉蒸馏水,置1%TTC溶液黑暗浸泡48 h,无菌水清洗3次,最后1次留1 mL水制成悬浮液。吸0.1 mL种子悬浮液于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随机观察3个视野,记录每个视野的种子总数及胚染成红色的种子数,以胚染成红色计为有活力的种子,重复10次,计算种子活力[12]。
1.2.2外植体消毒
将曲茎石斛蒴果先用流水洗净,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中用75%酒精浸泡120 s,并用0.1%的HgCl2灭菌16 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
1.2.3不同培养基对曲茎石斛种子萌发的影响
将灭菌后蒴果用手术刀纵向切成两半,将种子接种在1/2 N6(N6、1/2 MS、MS)+100 g·L-1马铃薯泥(香蕉泥)+ 0.5 g·L-1活性炭+30 g·L-1蔗糖培养基上,每个处理接种10个皿,重复3次。培养21 d后用体式显微镜(Leica MA 125)统计萌发率,以种子出现原球茎计为萌发[13-15],在体式显微镜下取不同视野统计50~100粒种子中的萌发率[9]。
曲茎石斛种子经TTC染色后,发现其种子活力较高,但染色程度不一,其中绝大部分种子染色较深,表明种子活力较强(图1-a);极个别种子未被染色(图1-b);少数种子染色较浅,表明活力较弱(图1-c)。以种子成功染色计为具有活力,统计结果表明,曲茎石斛种子活力为93.52%。
注:a为染色较深的种子活力强;b为未染色种子无活力;c为染色较浅的种子活力弱。
成熟的曲茎石斛种子呈纺锤状,两端稍尖,中间较粗,有一个极细小的种胚,外部被一层透明状的种皮包被(图2-a)。其种子萌发大致会经过4个阶段,吸胀阶段为从播种至播种7 d时,种子开始慢慢吸水,种子在一定程度上由黄绿色转变为淡绿色(图2-b)。原球茎形成阶段是播种的14~35 d:播种14 d后,种子持续增大,种胚挤压种皮,致其破裂,露出部分种胚即为萌发(图2-c);播种21 d后,种胚膨大由椭圆形变为圆形,突破种皮的种胚逐渐变绿,原球茎逐渐形成(图2-d);28 d后,种皮渐渐消失,表现出一定的极性,即原球茎有明显的根底部(图2-e);播种35 d后,原球茎的顶端细胞分裂出现凸起,且基部出现纤毛状假根(图2-f)。叶形成阶段是播种后的42~56 d:播种49 d后,成熟的原球茎两极性明显,原球茎顶端隆起部位不断伸长分化成幼叶(图2-g)。生根阶段是播种后的56~84 d:播种56 d后,基部开始长出幼根(图2-h),随后基部根逐渐伸长,至84 d时,幼苗平均生长2条根,叶片延长展开形成幼苗,此时苗高1 cm左右,根长1~2 cm(图2-i)。
注:a为有胚的未发芽的种子;b为种胚吸水增大;c为种胚增大引起种皮破裂(萌发);d为原球茎的形成;e为长有“纤毛”的原球茎;f为幼叶形成;g为叶片的形成;h为幼苗初步形成;i为幼苗;CI为纤毛;SA为茎尖;FL为第1片幼叶;YR为幼根。
曲茎石斛种子在不同培养基中均能萌发,并表现出较高的萌发率(表1)。从萌发率来看,基本培养基为1/2 N6,外源添加物为马铃薯泥或香蕉泥时种子萌发率最高,分别为98.8%和97.7%,并且萌发速度最快,可在14 d内开始萌发;而未添加外源添加物的1/2 MS培养基中萌发率较低,但仍然在80%以上,表明外源添加物对曲茎石斛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具有显著性差异;马铃薯泥和香蕉泥对曲茎石斛种子萌发影响的差异不显著。结果还表明,外源添加物对根的分化具有显著影响,马铃薯泥可促进根的形成,而香蕉泥对促进根形成的影响并不明显,当香蕉泥为外源添加物时,其成苗过程中几乎没有根的形成。
表1 不同培养基中曲茎石斛种子萌发情况
种子活力指标作为反映种子萌发速度、幼苗发育潜力的重要因素[16-17],是播种育苗前的必要检测指标,而TTC法作为测定种子活力最主要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且不受种子休眠限制的优点,被列入ISTA和我国的种子检验规程[15,18]。本研究利用TTC法测定曲茎石斛种子活力为93.52%,而无菌萌发结果表明,其种子萌发率最高可达98.8%,表明TTC法对于曲茎石斛种子活力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后期可在TTC浓度、次氯酸盐浓度及处理时间等方面进行条件优化,以探索最佳TTC法检测曲茎石斛种子活力的方法。石斛属植物的无菌培养多用人工授粉的种子,并有较高的萌发率[18-19],但林爱英[20]将细茎石斛(D.moniliforme)的自然授粉、人工异花、人工异源3种授粉方式的种子活力进行了对比,发现自然授粉种子活性最强,其结果与本实验结果相似,自然授粉的种子也有较高的种子活力。
兰科植物种子无菌萌发可能与胚的体积有一定关系,不同兰科植物形态变化也不尽相同,如黄花白芨(Bletillaochracea)种子吸水胀大,种胚从种皮一侧突破形成偏长的原球茎,叶原基是在未完全突破种皮时形成的;独蒜兰(Pleionebulbocodioides)种子萌发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种胚变绿突破种皮形成椭圆形原球茎,另外一种则为种胚吸水逐渐成为淡黄色的胚体,胚体胀大从种皮一端突破而萌发,刚突破种皮时形成叶原基[21];流苏石斛[21](D.fimbriatum)、无距虾脊兰(Calanthetsoongiana)种子[22]则种胚吸水膨胀,从椭圆形逐步变为圆球状,然后从种皮的中央或一端突破形成球形原球茎,种皮褪去形成叶原基;春剑(Cymbidiumtortisepalumvar.longibracteatum)种子在无菌萌发时,种子吸水胀大形成原球茎,继而膨大形成根状茎,再逐步成苗[23];而Dendrobiumaqueum的种子在萌发时,其种胚吸水胀大形成原球茎,顶端逐渐长出幼叶,随后原球茎继续膨大,形成完整植株[14,24]。同样,曲茎石斛种子萌发也是经历从吸胀突破种皮,逐步变成原球茎,然后形成叶芽、生根成为完整植株,与Dendrobiumaqueum的种子在萌发成苗过程基本一致。
兰科植物因种子细小,果实成熟时种胚未成熟,被透明状种皮包裹的种胚,无胚乳,故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极低,但可通过利用培养基进行非共生培养以促进种子快速萌发[25]。现有研究表明,不同兰科植物的非共生萌发所需基本培养基不尽相同,常用的基本培养基为MS、N6、B5等[26-27]。如铁皮石斛(D.officinale)、鼓槌石斛(D.chrysotoxum)、齿瓣石斛(D.devonianum)等种子在N6基本培养中表现较高的萌发率[26];而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roxburghii)种子在1/4 MS培养基上萌发最快,萌发率也最高,且萌发得到的原球茎最健壮[28]。高立献等[29]对曲茎石斛的无菌播种进行了初步研究,其结果以MS为最佳培养基,而本实验通过多次摸索发现1/2 N6为曲茎石斛种子萌发的最佳基本培养基,与N6、1/2 MS及MS作为萌发基质曲茎石斛萌发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萌发率可达98.8%。
外源添加物也是影响石斛种子无菌萌发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香蕉或马铃薯汁均对金钗石斛(D.nobile)和铁皮石斛种子无菌萌发具有促进作用,且马铃薯因含有重要的维生素(B1和B6)和矿物质元素(如钾、铁、镁,以及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对种子萌发促进效果更佳[30-31],本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果。Miransari和Smith[34]认为,种子在发芽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氮,故添加有马铃薯的培养基中发芽率会更高。本实验在基本培养基1/2 MS和1/2 N6中添加马铃薯泥之后,种子萌发时间不仅缩短,且萌发形成的原球茎既大又壮,有利于幼苗的形成以及根的生成,表明马铃薯泥不仅可促进曲茎石斛种子萌发,而且对分化也有促进作用。但白芨种子萌发过程诱导培养基中添加马铃薯泥之后,萌发率反而降低[26]。说明兰科植物萌发需要的条件不尽相同,即兰科不同种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也有研究表明外源激素对兰科植物种子的无菌萌发有促进作用[31,35-36],但本研究表明,在不添加外源激素的情况下,曲茎石斛种子萌发率依然很高,并且不添加外源激素,不仅可简化操作步骤,还可节约成本。
该实验摸索了曲茎石斛种子萌发过程及萌发最佳培养基质,曲茎石斛种子在最佳萌发培养基中,萌发率不仅高,而且原球茎又大又壮,可为后期曲茎石斛扩繁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