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段国庆,崔 凯,江 河,胡 王,胡玉婷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合肥 230031)
安徽虾蟹产业演化与发展趋势分析
段国庆,崔 凯*,江 河,胡 王,胡玉婷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合肥 230031)
从时空格局的角度,运用灰色预测分析,探讨了安徽虾蟹产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安徽虾蟹养殖经历了人放天养到人工繁育、养殖的演变过程,并随着时间逐渐形成了较明显的空间聚集,沿江、沿淮地区成为虾蟹产业集中区域,产业时空分布差异明显。2003~2014年间,虾蟹养殖产量以年均7.4%的增长率持续增加,而捕捞产量却呈负增长态势。根据灰色系统理论预测分析原理和2003~2014年渔业统计数据,建立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2015~2017年全省虾蟹养殖和捕捞产量,据此判断出安徽虾蟹捕捞产量将趋于稳定,今后虾蟹产业的发展壮大,将主要取决于养殖产量的增加。
虾蟹; 养殖; 捕捞; 产量预测
上世纪80年代以前,虾蟹养殖是通过灌江纳苗的方式,将天然水体中的苗种引入较封闭式的环境中养殖,幼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完全依赖于天然饵料,属于天然生态养殖模式,其养殖成本和产量均较为低下。80年代以后,随着虾蟹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安徽省虾蟹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随着水产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方式也从简单的粗放养殖转变为精养模式,池塘、湖泊、水库等水面相继用于虾蟹养殖,养殖面积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接踵而来的是产业无序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水体富营养化、种质退化、养殖病害频发等问题。90年代中后期,这种负面影响达到了极致,虾蟹产业严重衰败。2000年以后,在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下,虾蟹产业逐渐摆脱困境,形成了多种生态复合养殖模式。2003年之后,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速,2003~2014年虾蟹养殖年增长率达到7.4%,2014年虾蟹总产量达到31.8×104t,位居全国第三,成为全国重要的虾蟹生产基地*数据来源:根据2003~2014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计算获得。。本文以2003~2014年安徽省虾蟹生产数据为依据,分析产业复苏之后的发展状况,为产业进一步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1.1 河蟹产业演变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sis),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各海域沿岸及各通海的河流、湖泊中。上世纪50年代前,人们从天然水体中捕捞野生河蟹,但由于天然水体生产力十分有限,产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后来由于兴建大坝和水闸等水利工程,阻断了河蟹洄游通道,影响了河蟹自然增殖。如安徽巢湖先前年产河蟹数万斤,建闸后却难见河蟹踪迹,迫使采用人工捕捞蟹苗的方法,将堵截在闸外的蟹苗移到湖泊、河道中放养,天然蟹苗迈向了人工增养殖的阶段[1-2]。80年代初,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导致天然蟹苗资源锐减,又迫使人工捕捞增养殖向人工育苗方向转变。因河蟹属于生殖洄游性生物,需在江河入海口的咸淡水中交配、产卵和孵化,而安徽省地处内陆,境内无海岸带,不具备繁育条件。为解决这一难题,赵乃刚先生经过十余载河蟹人工繁殖研究,于80年代初创造了人工半咸水繁殖蟹苗技术。正是赵先生前瞻性的工作,对全省乃至整个内陆省份河蟹增养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湖泊、水库生态环境良好,可为河蟹养殖提供丰富的饵料资源,围网养蟹迅速蔓延开来。长江流域的泊湖、武昌湖、白荡湖、女山湖、花园湖,淮河流域的八里河、沱湖、瓦埠湖等大水面掀起了围网养蟹潮,但这种掠夺式的养殖方式并未持续多久,很快就因为湖泊生态系统的破坏而衰败。90年代后期,大水面养蟹逐渐转向了池塘和河沟养蟹,在无为、宣城和当涂等地率先出现了池塘养蟹,而在阜阳、亳州和蚌埠出现了河沟养蟹。养殖方式多样化,“大养蟹”蔚然成风,对蟹苗的需求量剧增。商贩利用蟹苗紧俏的机会,将辽蟹、瓯蟹等销往安徽省,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还最终导致河蟹种质混杂。
“大养蟹”并未持续多久,大规模、高密度的养殖方式超越了水体承载能力,破坏了水体资源,污染了水域环境,河蟹养殖渐入困境。2000年之后,在上海海洋大学王武教授团队的策划和技术指导以及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承担的行业专项和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撑下,当涂、无为等河蟹主养区的养殖观念开始转变,从原来的“大养蟹”逐渐转变为“养大蟹”,走出了以“种草、投螺、稀放、混养、控水”为核心的“当涂模式”为代表的“养大蟹”之路[3]。养殖模式也日益丰富,合理利用蟹塘生态位空间,在蟹塘中套养鳜鱼、鲴鱼、鳙鱼、青虾、龙虾、塘鳢等经济鱼类,从而形成了多种生态套养模式,提高了经济效益。
至此,安徽河蟹养殖经历了天然蟹苗人工增养殖阶段、人工繁殖蟹苗养殖阶段、河蟹增养殖高速发展阶段以及河蟹生态健康养殖阶段,形成了一个产业特色明显、经济与环境效益兼顾的河蟹产业。
1.2 虾类产业演变
安徽虾类养殖主要涉及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e)、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等多个品种,以日本沼虾和克氏原螯虾养殖为主,占虾类总产量的97%,其养殖主要分布在滁州、合肥、安庆、马鞍山和芜湖等地。
日本沼虾,又称青虾,广泛分布于我国江河、湖泊、池沼之中,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虾类之一。60年代初,我国青虾养殖开始起步,当时养殖户采用虾笼、拖网等工具捕捞天然水体中的虾苗进行养殖,由于天然苗种十分有限,养殖产量不高。进入70年代之后,青虾养殖形成一定规模,大多数采用套养的方式养殖,且人工育苗技术也有所发展[4,5]。90年代,一方面由于超强度捕捞和水质污染,青虾资源量急剧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虾类消费量增加,成虾价格大幅度上涨,安徽省青虾规模化养殖才真正起步,最初的养殖技术引自浙江湖州,且大多数采取池塘主养方式,养殖户采用“留大放小”的方式实现虾苗自繁自养。但年复一年的存塘虾近亲繁殖,导致种质退化,出现了性早熟、生长优势不明显、上市规格偏小等问题[5]。2000年中期,随着新品种引进和养殖技术进步,养殖结构也发生改变,由原来主养模式发展到虾蟹混养、鱼虾混养以及双季虾养殖等模式,经济效益提升明显,成为池塘养虾的主要模式。
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1929年经日本传入我国江苏南京和安徽滁州地区,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很快在当地建立了自然种群[6]。随着自然种群的扩展和人工养殖活动的开展,现广泛分布于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7]。近年来其食用价值被挖掘出来,成为重要的经济养殖品种。安徽小龙虾养殖始于90年代中期,最早养殖地点位于长丰县下塘镇,因其繁殖能力强,人工养殖较为简单,目前已在合肥、滁州和安庆等地形成了集中养殖区,并发展了稻田养殖、稻虾连作、虾鳜混作等多种养殖模式[8,9]。但关于小龙虾的生物学研究开展较晚,虾苗商业化生产尚未形成,养殖病害也是制约小龙虾集约化养殖的重要因素[10]。因此,小龙虾产业发展壮大必须要解决苗种和病害问题。
表1 安徽省虾类养殖品种及分布
2.1 总体生产状况
渔业产业发展与水域资源密不可分,安徽省沿江、沿淮流域湖泊、河流星罗密布,可供发展水产养殖的水域众多,是安徽省渔业生产的主要区域,养殖产量在全省渔业总产量中占较大比重。从2014年安徽渔业统计数据来看,滁州、马鞍山、芜湖和宣城河蟹产量均超过了1 000×104t,产量分别占到全省总产量的27.6%、18.3%、14.9%和10.8%。四市均享有得天独厚的沿江、沿淮和水库资源,总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71.6%。虾类产业优势区域集中在合肥、滁州和安庆,产量分别占到全省总产量的23.7%、18.3%和16.7%,三市总产量占全省一半之多,总体上呈现出南强北弱的格局,这与自然水域资源和养殖品种导向密切相关。
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3~2014年间,安徽省虾蟹总产量稳步增加,12年间总产量以每年5.0%左右的速度增加,其中养殖产量年增长率达7.4%,2014年总产量达到31.8×104t,占全国淡水甲壳类总产量的11.0%,2014年养殖产量达到25×104t,约占全国养殖总产量的10%,占全省虾蟹总产量的78%,产业地位毋容置疑。捕捞产量增长率为-0.25%,2014年捕捞产量为6.8×104t,占全省虾蟹总产量的22%,约占全国捕捞总产量的20%。从产量构成上看,2003~2014年间,虾类捕捞产量略有下降,由占虾蟹捕捞总产量的91.3%下降到85.2%,而河蟹捕捞量有所增加,年均增长率为5.12%。这可能得益于长江河蟹资源保护和增殖放流,以及近年来全省范围内开展的“退网还湖”工程使得湖泊生态系统得以恢复,从而河蟹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所致。
2.2 苗种生产状况
安徽作为内陆省份,虽不具备天然半咸水育苗的条件,但扣蟹培育产业较为发达。2014年全省年产扣蟹1.34×104t,占全国扣蟹总产量的24.5%,仅次于辽宁,位居全国第二。宣州区水阳镇已成为闻名全国的“蟹苗之乡”,2013年蟹种培育面积达3 334hm2,产量达2 784kg/hm2、规格为120~160只/kg、效益达43 350元/hm2。当涂县乌溪镇万亩连片的蟹苗培育基地初具规模,占全镇耕地面积的93%之多,成为“中国优质河蟹苗种第一镇”。从虾蟹苗种生产量来看,2003~2014年扣蟹苗种生产量稳步增加,增长率达17.6%。而2003~2014年,虾类苗种产量下降趋势明显,近三年来,增长率为-17.5%。
2.3 虾蟹加工状况
2014年我国水产品加工总量2 052.16×104t,加工比例33.9%,其中海水1 678.63×104t,淡水374.52×104t,淡水水产品加工比例从2005年的9.1%提高到2014年17.3%。而安徽省2014年加工总量为18.4×104t,比例仅为8.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虾蟹加工产业来看,2014年虾蟹加工量为3.48×104t,占虾蟹总产量的11.2%,高于全省水产品加工平均水平,但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加工企业类型来看,主要从事的是克氏原螯虾、青虾和秀丽白虾(Exopalaemonmodestus)等虾类加工为主,河蟹加工企业甚少,且以初级加工品为主导,如虾仁、干虾制品等,产品附加值提升有限。
图1 2003~2014年安徽省虾蟹产量Fig.1 Yield of shrimps and crabs during 2003-2014 in Anhui province
图2 2003~2014年安徽省扣蟹与虾苗产量Fig.2 Yield of young shrimps and young crabs during 2003-2014 in Anhui province
灰色预测是对“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系统进行预测,通过建立从过去引伸到将来的灰色预测模型,从而确定所研究系统未来发展的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本文主要采用灰色系统预测GM(1,1)模型,对2015~2017年的虾蟹产量进行预测。
灰色预测模型GM(1,1)的基本原理[11]:
GM(1,1)反映了一个变量对时间的一阶微分函数,其相应的微分方程为
(1)
式中x(1)为经过一次累加生成的数列;t为时间;a,u为待估参数,分别称为发展灰数和内生控制灰数。
1) 建立一次累加生成数列。设原始数列为
x(0)={x(0)(1),x(0)(2),x(0)(3),…,x(0)(n)},i=1,…n
按下述方法做一次累加,得到生成数列(n为样本空间):
(2)
2) 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参数a,u。设
yn=[x(0)(2),x(0)(3),…x(0)(n)]T
3) 求出GM(1,1)的模型:
(3)
4) 对模型精度的检验。检验标准为:Δ≤0.01时,精度达到1级;0.01<Δ≤0.05时,精度达到2级;0.05<Δ≤0.10时,精度达到3级;0.10<Δ≤0.20时,精度达到4级。
5) 如果模型精度较高,则可以用模型进行预测。即用
作为x(1)(n+1),x(0)(n+2)的预测值。
3.1 河蟹养殖产量预测*数据来源:2003~2014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根据2003年以来安徽河蟹养殖产量的变动情况,建立GM(1,1)灰色序列预测模型,预测其到2017年的预期产量。选取2003~2014年的产量为原始数据序列。
X(0)=(47776,52830,60132,67434,66202,71075,83505,90184,98655,105219,102605, 104412)
对原始序列作一次累加生成,得到新数列:
X(1)=(47776,100606,160738,228172,294374,365449,448954,539138,637793,743012,845617,950029)
构造累加矩阵B与常数项向量Yn,即:
(4)
经计算得:
a=-0.0677,b=52104.9020
将灰参数代入时间函数并求导得:
(5)
计算结果及检验:
从下表可以看出,实际值与拟合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13%,模型精度达到3级标准,可认为灰色序列模型对安徽河蟹养殖产量的预测是适用的。
3.2 其他产量预测*数据来源:2003~2014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同理,对安徽河蟹捕捞产量、虾类养殖产量和捕捞产量分别建立预测模型。对时间响应方程求导还原得:
(6)
(7)
(8)
从模型计算结果来看,未来3年内,虾蟹养殖产量稳定增长,年增长率达5.9%和7.0%。而河蟹捕捞产量较为平稳,年增长率仅为3.5%,且江河、湖泊资源有限,达到一定产量后将不再持续增加;虾类捕捞产量却呈负增长态势,增长率为-0.65%。可见,以后虾蟹产量的增加,将主要取决于养殖产量的增加。
4.1 虾蟹种质资源保护
上世纪90年代,安徽河蟹养殖蓬勃发展,对蟹苗的需求量激增,而长江水系蟹苗价格偏高,加上种质概念淡薄,盲目将低成本的辽蟹、瓯蟹等蟹苗引入养殖市场,使河蟹种质资源出现混杂,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味道鲜美的纯正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难觅踪迹。当务之急应该是寻找、鉴定纯正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并进行种质复壮。李思发[12]利用RAPD技术对来自荷兰、美国的中华绒螯蟹群体与中国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群体进行了遗传分析,认为移居到欧美的中华绒螯蟹是来源于中国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王武[13]比较了莱茵河水系中华绒螯蟹与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外部特征,认为莱茵河流域的中华绒螯蟹未受到相近种群的基因污染,可作为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种质复壮的亲本。因此,应及时开展中华绒螯蟹遗传育种工作,尽快恢复种质,促进河蟹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表2 灰色预测模型对2003~2014年河蟹产量的计算及检验结果
表3 安徽虾蟹产量的预测
安徽虾类养殖具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青虾规模化养殖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池塘养殖青虾,长期近亲交配、累代养殖,导致遗传多样性下降,养殖群体出现生长速度放缓、抗逆性减退、饲料转化率降低等种质衰退现象。而在野生环境下,青虾种质资源保护相比于鱼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14],在安徽仅有泊湖秀丽白虾、青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城西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嬉子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将青虾列为主要保护对象。因此,青虾种质资源保护必须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设立禁渔期。另外,严防不同地理种群青虾混杂,扰乱原有的遗传特性。开展种质复壮工作,对青虾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选育,筛选出经济性状好、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4.2 天然虾蟹资源增殖
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对安徽虾蟹养殖和捕捞产量进行预测,其结果可以看出,捕捞产量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虽然河蟹捕捞产量呈小幅增长,但整个甲壳类捕捞量依然呈现下降趋势。河蟹产量微增,可能与长江河蟹人工放流和渔业管理政策实施有关。为了恢复长江河蟹资源,沿江多个省市举行了多次人工放流蟹苗和抱卵蟹活动,人工放流使得长江河蟹资源得到恢复,捕捞量有所回升。“退网还湖”工程的实施,使得湖泊天然河蟹资源量有所恢复,也促使了河蟹捕捞量的小幅增长。此外,长江河蟹专项捕捞管理的实施,有效地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切实保护了长江河蟹资源。但是,虾类野生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特别是捕捞技术不断进步,加之虾的生存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虾类总体捕捞量呈下降趋势。
4.3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从2003~2017年虾蟹养殖产量变化来看,总产量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大规格河蟹依然属于高档水产品,家庭消费十分有限,近年来餐饮业消费也有所减少,导致价格大幅度下降,养殖户增收放缓,承担的养殖风险大大增加。在此情况下,养殖户在决定下期生产时往往只考虑上期的价格与供需情况,盲目缩减生产规模,可能陷入“蛛网模式”的事后调整陷阱。为此,有必要改变养殖结构,增加养殖品种,降低养殖风险。举例来说,蟹稻共生、虾稻连作等养殖模式,利用虾蟹改善稻田环境,提升了稻米的品质,若将虾田稻米、蟹田稻米作为特色产品加以包装销售,种养殖综合经济效益显著,能够有效地控制单一形式养殖风险。
4.4 产业链延伸与深化
开展虾蟹类产品深加工是提高虾蟹产业经济效益、解决产品结构性过剩问题,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安徽省虾类加工的主要产品以活虾速冻、虾仁、干虾制品为主,河蟹加工以分割加工保鲜为主,企业规模小、缺乏创新能力,产品趋同严重,副产品高效利用困难,产业效益低,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无序,致使效益流失。可见,虾蟹加工产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缺乏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因此,虾蟹加工必须重视基础研究和技术的原始创新,提高精深加工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的加工比例,提升产品档次,实施品牌战略,以提高加工技术、加工质量和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培植和创建加工龙头企业。从而完善虾蟹产业链,降低产业风险,推动渔业产业结构调整。
[1] 叶永烈. 浙江科学精英[M].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280.
[2] 王武,李应森. 河蟹生态养殖[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2-3.
[3] 陈涛. 从“大养蟹”到“养大蟹”的环境社会学分析——兴村个案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24 (4): 25-29,95.
[4] 唐建清. 淡水虾规模养殖关键技术[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1.
[5] 龚培培, 宋长太. 青虾健康养殖百问百答[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3.
[6] 徐海根, 强胜. 中国外来入侵生物[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459.
[7] 陈昌福, 陈萱. 淡水小龙虾高效养殖技术图解与实例[M]. 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1: 2.
[8] 奚业文. 河蟹生态健康高效养殖安徽模式的研究[J]. 中国水产, 2014 (10): 73-75.
[9] 奚业文. 稻虾连作生态高效技术试验分析[J]. 中国水产, 2013 (6): 62-65.
[10] 周文宗, 覃凤飞. 特种水产养殖[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129.
[11] 陈新军. 灰色系统理论在渔业科学中的应用[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94-97.
[12] 李思发, 邹曙明. 欧、美中华绒螯蟹源于中国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遗传证据[J]. 水产学报, 2002, 26(6): 493-497.
[13] 王武, 张文博. 绒螯蟹三个种群形态判别比较[J]. 水产科技情报, 2005, 32 (2):81-83.
[14] 吕丁,傅洪拓,乔慧,等. 青虾种质资源研究与保护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 (11): 97-102.
Analysis of industry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rabs and shrimps in Anhui Province
DUAN Guo-qing, CUI Kai*, JIANG He, HU Wang, HU Yu-ting
(FisheriesResearchInstituteofAnhu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HeFei230031,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using gray forecasting analysis,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and trend of crab and shrimp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crab and shrimp industry has experienced two stages, from enhancement in natural condition to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and culture. Over time, development of crabs and shrimps has an obvious tendency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Huai River regions have become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reas, and spatial temporal differences are remarkable. The yield of cultured crabs and shrimps has increased continuously at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7.4% during 2010-2014. However, the yield of catching is extremely limited within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0.25%. In addition, through gray forecasting method and fishery statistics from 2003 to 2014, the yield of crabs and shrimps in 2015-2017 are analyzed in the artic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yield is tending to stability. Development of crabs and shrimps industry will mainly depend on the output of culture in the future.
crabs and shrimps; cultivation; capture; yield prediction
2095-3666(2016)01-0015-08
10.13233/j.cnki.fishis.2016.01.003
2015-11-06
2015-12-29
安徽省水产(虾蟹类)产业技术体系,安徽省农科院软科学研究项目(14A0539)。
段国庆(1984-),男,汉,安徽合肥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鱼类生物学与资源保护研究。E-mail:duangq2010@126.com
崔 凯,MBA,研究员。E-mail:cuikai66@163.com
S 9-9
A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