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陕西蛇类新记录——横斑丽蛇

时间:2024-05-24

吴逸群,王开锋,任锦利

(1.渭南师范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渭南714099;2.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32)

横斑丽蛇Euprepiophisperlacea为我国特有种,分布十分狭窄。2019年6月,在对陕西省平河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旬阳坝林场进行动物资源调查时,采集到1号蛇类幼体标本(108°30′E,33°33′N,海拔1 422 m),经鉴定为游蛇科Colubridae丽蛇属Euprepiophis横斑丽蛇,经查阅相关文献,确定为陕西省蛇类新记录(方荣盛,宋鸣涛,1981;赵尔宓,2006)。

该蛇全长295.80 mm、尾长67.90 mm、头长10.96 mm、头宽8.84 mm、头高6.02 mm、眼间距7.40 mm,全长约为成体长度的1/4,因此确定为幼体(赵尔宓,2006)。背部体表基底以茶褐色为主,腹部污白色,混杂有灰黑色斑块。体背有20个黑色横斑,宽度不一,尾部横斑13个,愈到尾端越窄。横斑内鳞片土黄色。身体中段相邻横斑两端在腹鳞处靠近,甚至连接在一起,其他部位多与腹鳞接触。在头背前部有2个黑色横斑,眼睛后方为2个彼此相连的“V”形横斑(图1)。背鳞19-19-17,腹鳞187枚,左、右上唇鳞均为 7枚,其中第6枚较大,无上唇鳞参与围成眼眶;左下唇鳞8枚、右下唇鳞7枚,其中第1、4、5枚较大;鼻鳞2枚,结构完整,无明显鳞沟。需要指出的是,该标本左、右上唇鳞与左、右下唇鳞数目与文献记载基本一致,而腹鳞数目明显偏少,与其属于幼体发育阶段有关。

本次发现地海拔低于四川西部横斑丽蛇发现地(1 600~2 400 m;干少雄等,2017),但位置明显较川西的发现地纬度更高。据方荣盛和宋鸣涛(1981)及对当地村民调查,在同生境下还生存有菜花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jerdonii、秦岭腹Gloydiusqinlingensis、王锦蛇Elaphecarinata、黑眉锦蛇Elaphetaeniurus、玉斑丽蛇Euprepiophismandarinus、乌梢蛇Zaocysdhumnades等蛇类。横斑丽蛇属于横断山型(张荣祖,1999)。本次采集地位于秦岭中段南坡,较大拓展了该蛇东北部分布区,增加了对其地理分布的认识,表明其分布不再局限于横断山区,与横断山区毗邻的秦岭西段也可能是该蛇的潜在分布区,从而形成了一个横断山区-秦岭的连续分布区。由于2个分布点距离较远,是否为2个种群甚至形成独立亚种,需要进一步研究。

图1 横斑丽蛇Euprepiophis perlacea幼体 (吴逸群 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