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天目溪非繁殖期小集群行为研究

时间:2024-05-24

李森浩,王伟波,李玟默,陈彦汲,鲁庆斌

(浙江农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浙江省畜禽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动物健康互联网检测技术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杭州 311300)

集群行为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动物为了躲避天敌或者更好地捕食猎物,往往会成群活动,如狮群的合作捕食,沙丁鱼聚集成群躲避天敌。集群对动物总是有利的(Hamilton,1971),不管个体是否从集群成员中获得直接的利益,集群生活是花费较少的(Johnson.,2002)。因此,集群协作往往能提高群体的生存能力(陈志鹏,李健,2018)。但集群生活也可能使个体在其他方面花费更大,如集群增加了个体间对食物的竞争性(Janson & Goldsmith,1995)、增大了与捕食者相遇的几率(Pulliam &Caraco,1984)等。

1 研究区概况

天目溪,因天目山得名,古名西溪。东关溪为天目溪最远之源,发源于临安与安吉交界的桐坑岗(海拔1 506 m)。在临安区境内长56.8 km,有7条主要支流汇入,流域面积788.3 km,天然落差1 010 m,平均流量11.48 m·s。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变化明显。多年平均降水量1 638.2 mm。流域以人工植被为主,主要有茶、桑、竹Bambusoideae sp.、杉 木、马 尾 松等树种组成的经济林或纯林和混交林。调查区域位于天目溪潜川镇河段,从扶西村到乐平村,涉及河段直线长度约36 km。

图1 天目溪小集群行为研究区域Fig.1 Study area on the flocking behavior of Tachybaptus ruficollis in Tianmu River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法

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每月进行2次调查(受新冠疫情影响,只采集到10月至翌年3月的数据)。晴天早晨常雾大观察不清楚,调查时间为09∶00—12∶00和13∶00—16∶00。

2.2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在Excel上处理,并进行绘图。运用SPSS 24.0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显著性水平设置为α=0.05。

3 研究结果

3.1 集群特征

图2 小集群变化的分布特征Fig.2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achybaptus ruficollis flocking changes

3.2 集群变化规律

观察到的集群数1月最多(114群),10月最少(25群)。每群平均只数2月最多(9.28只±3.39只),10月最少(2.48只±0.49只)。主要集群数(1~4只/群)占比11月最大(92.31%),2月最小(51.85%)。最大集群数占比2月最大(18.52%),3月最小(1.85%;表1)。

表1 小集群变化特征Table 1 Flocking characteristics of Tachybaptus ruficollis

表2 小集群的月间多重比较Table 2 Multiple monthly comparisons of Tachybaptus ruficollis flocks

图3 小各月的集群规律Fig.3 Flocking characteristics of Tachybaptus ruficollis in each month

4 讨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