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陵川县香菇种植产地环境的评价及改善建议

时间:2024-05-24

王月琳

(陵川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山西 陵川 048300)

陵川县地处太行山南端高海拔地带,森林覆盖率达到52.07%,林木资源丰富,东部最高海拔1 797.9 m,南部最低海拔691 m,平均海拔1 058 m,东部为石山区、中部为土石丘陵区、西南部为平川区。陵川气候温暖偏寒,大陆性气候较为明显,无霜期160 d,年平均降水量为600~700 mm,≥10℃的有效积温为2 755℃,年平均气温为7.9℃,冬冷夏凉,为发展香菇种植产业提供了天然的资源和环境优势。

陵川东部山区属纯农业区,条件适宜,加之本地林木资源丰富,特别适宜食用菌生长的椴木林众多。2010 年,山西省全面启动了以产业开发为核心的扶贫开发新举措,陵川县依靠其独特的地理自然优势,被列入全省重点片区开发项目县,包括陵川县东部4 个乡镇的34 个贫困村的设施香菇产业种植,此举进一步促进了陵川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全方位提升了陵川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速度;之后,陵川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立足陵川县情,精确定位陵川东、中、西部产业发展,在各乡镇大力推进“一乡一产”“一村一品一主体”。2013 年,夺火乡以陵川县水章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陵川县欢乐谷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陵川县昊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为引领,立足本地香菇种植产业,借助优惠扶持政策,全心全力乘势而为,持续扩大产业规模,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从湖北引进专业的食用菌种植科技人才,研发菌种,建立培训基地,进行香菇烘焙加工,结合乡村旅游做成特色香菇旅游产品等,逐渐形成了以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为引领,以促进本乡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带领本乡农民走出一条以种植香菇带动脱贫致富,以产业兴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幸福之路。

1 产地概况

1.1 产地规模

陵川县香菇种植模式为立体层架大棚种植,栽培季节为春夏两季,与河南、湖北的冬季种植香菇正好形成反季生产,市场发展前景良好。目前全县有香菇种植大棚500 余栋,以合作社规模化种植为主,产值近3 000×104元,总面积60 hm2,主要分布在陵川县东部的夺火、马圪当、六泉、古郊等4 个乡镇的34个村,其中以夺火乡的香菇种植最为典型集中。

1.2 产地地理状况

陵川香菇主产区位于距陵川县城东南37 km 处的夺火乡,该乡东南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焦作市修武县接壤,是山西通往中原的捷径,全乡面积248.5 km2,合2.49×104hm2,为全县乡镇面积之最。耕地800 hm2,林坡1.33×104hm2,牧坡1.07×104hm2,森林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占84%,其中林地80%以上为椴木林。为保持县域内林木资源健康发展,在县林业局的统一规划和科学指导下,每年对全县林场分区域

进行修枝抚育,这些修枝抚育下来的枝杆,为生产种植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提供了最优质充分的原材料。

1.3 产地环境状况

香菇种植产区周围为传统的农业种植区,位于深山之中,地下水源充足,远离交通主干道3 km 以上,周围5 km 范围内没有污染企业,主导风向的上风向20 km 以内没有明显工矿企业污染源,无“三废”排放污染源。

1.4 香菇种植情况

根据陵川当地气候和市场需求,陵川香菇品种选择为长菌龄(130 d)的硬质香菇808;母种来源为自繁,利用组织分离法从香菇808 菇体提取菌丝体,经过提纯、复壮,作为母种来源,配方:土豆200 g、木屑100 g、麸皮100 g、糖20g、蛋白肽3 g、水100 mL,pH 值为7.5;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成为原种;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成为栽培种,配方:木屑71%、麸皮25%、白糖1%、石膏3%,含水量58%PH值自然。木屑的选择为多年生的椴木叶枝、树干粉碎成木屑;麸皮选择无霉变、无虫蛀、不含农药或其他化学成分;石膏选择食用菌专用石膏,水选择山上的山泉水。

培养料的制作工艺:将木屑72%、麸皮25%、白糖1%、石膏3%,含水量58%的配方取料,先将木屑、麸皮、石膏干料搅拌均匀,然后逐渐加水,边加水边搅拌,培养料含水量达到58%左右为止。

香菇装袋:香菇袋选择聚乙烯筒膜,规格宽为18 cm、长为60 cm、厚0.08 cm,装袋质量要求松紧度适中、菌棒无微孔、菌棒一头有专用扎口机封口,质量控制在3.025 kg,长度42 cm,装好的菌棒在4 h之内开始灭菌,防止酸变。

菇棒灭菌:选用蒸汽灭菌法,猛火烧到100℃并开始计时,稳火使温度保持在100℃不掉温,维持36 h,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

接种棚消毒、冷却、接种:接种棚提前3 d用生石灰地面消毒,用三氯异氰尿酸气雾剂空中消毒,使接种棚处于相对无菌的环境,并密封通风口。把灭菌好的菌棒转入接种棚自然冷却,当菌棒内的温度降到25℃以下,当天晚上用三氯异氰尿酸气雾剂进行空中消毒,接种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

采用实地调查法和抽样调查法,将选定的调查范围细分为若干段,从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路面展开实地调查并进行详细测量。主要测量项目有裂缝的长度与宽度,长度采用卷尺测量,裂缝宽度用游标卡尺,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度。对于面积这样的破损,在现场根据其真实形状近似处理为相近的规则几何图形以便于计算。

培养管理:把接好菌种的菌棒按一字形摆放好,每排摆放控制在12 层,接种后30 d 左右开始翻堆、清杂之后每隔10 d翻堆1 次并摆放成井字型,温度控制在15℃~23℃,湿度控制在60%左右,无光照、早晚通风换气,经过100 d 左右菌丝达到生理成熟。

转色、脱袋:当菌丝体达到生理成熟开始进入转色阶段,首先刺孔增氧,每棒刺孔80 个左右,加大通风、增强散射光照,加大温差,转色期为30 d,当菌棒着色为咖啡色转入出菇棚管理。

出菇管理:将脱袋的菌棒放入层架,每格放7 个菌棒,每排六层整齐摆放好,棒与棒之间留10 cm的间隙,并每棒用注水机注入0.6 kg 的山泉水,加大早晚温差,保持在10℃以上,湿度提高到90%左右,早晚各喷水1 次,刺激香菇原基的形成,如皮管理7 d。当原基形成之后,温度控制在28℃以下,湿度控制在50%以下,加强散射光照,加大通风管理到时采收香菇,可出6潮,如此循环管理,直到6潮菇出完,培养料养分基本耗尽。

1.5 香菇产地监测点布点情况

陵川香菇栽培基质为非土壤的菌棒栽培,管理措施和水平一致。根据这一特点和NY/T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采用随机布点法,监测布点情况如下。

1.5.1 基质

共取基质6 个。其中夺火乡琵琶河村3 个(1 号基质:东经113°20′07″,北纬35°31′21″;2 号基质:东经113°19′53″,北 纬35°31′40″;3 号 基 质:东 经113°15′23″,北 纬35°32′47″),夺火乡寺铺章村3 个(4 号基质:东经113°16′09″,北 纬35°34′213″;5 号基质:东经113°22′16″,北 纬35°34′05″;6号基质:东经113°22′45″,北纬35°34′06″)。

1.5.2 灌溉水

共取水样2 个。夺火乡琵琶河地下水源为1 号水源:东经113°19′58″,北纬35°31′01″;夺火乡水章村地下水源为2号水源:东经113°16′09″,北纬35°34′23″。

2 产地环境现状评价

2.1 评价方法和标准

2.1.1 评价方法与模式

式中:Pi——环境中污染物i的单项污染指数;Ci——环境中污染物i的实测值;Si——环境中i的评价标准。

2.1.2 评价标准与结果判定

评价标准:NY/T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评价方法及结果判定:Pi>1 判定为不合格;Pi≤1 判定为合格。当所有项目指标均合格时,整体评价为合格;当有严格控制指标不合格时,整体评价为不合格。

2.2 评价结果与分析

2.2.1 食用菌栽培基质(非土培基质)各参数检测值与现状评价

食用菌栽培基质(非土培基质)检测参数为总汞、总砷、总镉3项,检测值与单项污染指数,见表1。

从表1 可看出,食用菌栽培基质(非土培基质)各参数的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均小于各标准要求,说明该区食用菌栽培基质符合无公害香菇种植基质标准的要求。

表1 香菇非土培基质各参数检测值与单项污染指数Tab.1 The measured values of parameters and single pollution index of Lentinus edodes non soil culture substrate

2.2.2 产地灌溉水质量各参数检测值现状评价

食用菌生产用水检测pH、总汞、总镉、总砷、总铅、(六价)、氰化物、挥发酚8项,检测值与单项污染指数,见表2。

从表2 可看出,食用菌灌溉水质量各参数的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均小于各标准要求,说明该区食用菌灌溉水质量符合无公害香菇用水标准的要求。

表2 灌溉水各参数检测值与单项污染指数Tab.2 The measured values of various parameters and single pollution index of irrigation water

3 结论

检测结果表明,陵川县香菇种植区域内食用菌非土培基质、灌溉水各项环境指标均符合农业行业标《NY/T5010-2016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中的各项环境指标的质量要求。

4 对策与建议

首先,食用菌产业是一个优势产业,但也是一个脆弱产业,从种植到加工,全行业都需要政策的扶持和调控,比如2021年陵川降雨过多的自然灾害,使全县的设施大棚遭到灭顶之灾,建议政府尽快研究出台老菇棚改造政策,支持菇农对2013 年以前的菇棚进行翻新改造,以稳定基本的种植面积,筑牢新农村产业基础,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快富民强县的步伐,不断增强地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其次,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好香菇产地的保护工作。严格禁止在产区附近5 km 范围内新建污染企业和项目,每隔3年进行1次产地环境监测,保持香菇种植产区环境良好,做好地下水源的保护工作。

再次,技术服务部门要加大香菇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力度,大力引进科技人才,积极培养乡土人才,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切实为菇农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提高单产,增加效益。

最后,建议县乡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香菇产业提档升级的链条上下功夫,抓住文旅康养“太行一号线”开发的契机,拓宽招商引资的渠道,早日实现由传统的香菇种植业向香菇产品系列加工业上的转型,借助已认证的“水章绿色香菇”“昊杰绿色香菇”“凤凰欢乐谷绿色香菇”品牌,提升陵川香菇向深加工上要品质,增效益,让陵川香菇真正实现由“脱贫产业”向“引领致富”的飞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