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气象服务信息分类及科学获取途径

时间:2024-05-24

秦 璐,董 平,张 争,林婧君,马法峰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气象局,山东 牟平 264000)

天气预报与农林果业生产、交通、防灾减灾和人民生活等息息相关。近年来生产力的大力发展推进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空前扩大了人类活动范围,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极大影响,因而天气预报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获取气象信息的途径多、速度快,但在目前各种天气预报app 满天飞的时代,合理选择可靠的app,获取贴近需求的气象信息,还需认真区分、仔细鉴别。

1 天气预报的种类

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利用动力气象学、应用天气学、统计学的原理及方法,对某地点或某区域在未来一定时段内的天气状况定性或定量作出预测。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或一个地区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风向和风力、最高最低气温以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有以下几种分类标准:

形势预报:预报各种天气系统的生消、移动以及强度在未来某一时间段内的变化。

要素预报:即预报在未来某一时段内天气现象、云、风、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形势预报作为要素预报的预报基础。

按地域范围划分的预报:区域性华东、华南、华北、西南、西北等区域的预报;各省天气预报;市县天气预报;旅游景区、机场、港口等特殊区域天气预报。

按时效长短划分的预报:短时、临近预报,短时预报指未来0~12 h 内的预报,其中0~2 h 称为临近预报,短期预报,3 d内的天气参量的描述为短期预报;中期预报,时间范围在4~10 d 为中期预报;长期预报,时间跨度在10 d 以上的对月、季、年进行的预报称其为长期预报。

2 天气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当前国家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发布遵守2016 年11 月7 日第三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简称《气象法》)。在《气象法》第四章第二十二条[1]中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职责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 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补充或者订正。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

3 气象服务信息

气象服务[2-5]主要是指气象部门向社会发布气象信息,向人民群众提供天气预报和灾害性预警,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和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涉及到为社会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民经济建设等方面提供有利保障。

3.1 针对服务对象进行分类

决策气象服务为面向各级党政部门在指挥生产、组织抢险救灾、重大活动保障及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科学决策提供的气象服务。

她不再说什么,等着我从她家中走出去,我觉得她希望我立刻就走,我朝门走了两步,我说:“我先去一下你们家的卫生间。”

公众气象服务是围绕人民生产、生活需求,不断优化气象服务供给,满足公众多种气象信息;提高获取渠道的多样化,气象服务由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的转变。

专业气象服务针对经济社会,面向不同行业为用户,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需求与保障。

3.2 气象服务信息的发布途径

3.2.1 决策气象服务

内容有重要天气预报、汛期气候预测、防汛抗旱、防火专题、周旬月天气预报等。地点包括辖区大范围预报,也可以是定点预报。决策气象服务通过传真、政府专网、书面呈阅件、手机短信发送到相关部门手中,随着现代沟通手段的发展,建立相关的微信工作群组、QQ 工作群,便于相关机构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同时掌握最新气象信息,为防灾抢险决策提高效率。

3.2.2 公众气象服务

包括未来3 d 天气预报、上班天气预报、节假日天气预报、生活气象指数预报、为农气象服务预报、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旅游景点天气预报等。公众气象服务传统发布渠道是电台、电视和报纸三大传统媒体,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电视和报纸受到了时间、地点限制及预报更新时效多重因素的影响,使得观众越来越少。随着私家车普及,广播电台的听众越来越多,它具有信息更新快、传播快等优点。

随着新媒体发展,各级气象主管机构陆续创建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抖音、微博官方账号及开发手机app 等,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最新天气预报、实况、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等。当地的主流网站也开设天气预报的板块,转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发布的最新天气预报信息。当有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发布时,12379 国家预警发布、今日头条、抖音、微博、应急广播、电视、户外显示屏、12121(或96121)等平台、媒体都会及时刊发或播出,方便公众及时获取信息。

3.2.3 专业气象服务

主要特点是社会需求广泛但各行业需求差异大,坚持以行业需求为引领,以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经济效益为宗旨,依托基本天气业务,与有关部门联合,打造精细化、专业化、个性化的预报服务。可与当地专业气象服务机构,订制专业的一对一的服务。

3.3 获取使用气象服务信息注意事项

(1)自媒体快速发展,存在少数缺乏职业道德的媒体人为吸引读者,夸大或歪解气象信息给公众带去恐慌。《气象法》[1]要求气象主管机构发布天气预报时要注明发布时间和发布台站。遇有重大天气过程时查看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发布的天气预报。

(2)有重大事情需要选择适宜天气时,跟踪关注最新天气预报。天气形势在移动过程中不断在发生变化,天气预报不断在滚动订正发布。

(3)气象是以20 时为日界,以日总降水量为例,其统计时段为前日20 时——次日20 时,该时间段出现的降水量总和为该日总降水量;天气预报中的“今天白天”是指8 时——20时、“今天夜间”为20 时——次日8 时。

(4)根据所在省市拨打气象预报热线12121(或96121)能够最便捷获取到最新天气信息。气象预报热线内容包括未来3 d 天气预报、上下班天气预报、各县市区天气预报、周(旬)天气预报、海区天气预报、洗车指数预报、台风预报与预警信号等栏目,专业气象台的预报员根据天气变化随时更新预报内容,是内容最丰富、更新最便捷的发布渠道。一般地市级的12121 设有200~500 条线路可以同时自动接入服务,少数地方设有人工服务。

(5)在重大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前,各级气象台站根据天气影响的时间及紧急程度发布“消息”“报告”“警报”“预警信号”。

“消息”:指某种灾害性天气系统将于48 小时后对本地产生影响,或难以确定有无重大影响,可先发“消息”,比如“台风消息”等。

“报告”:多在某种灾害性天气将在48 小时内出现,有一定的影响,比如“高温报告”。

“警报”:预测某种灾害性天气系统在48 小时将对本地产生较大影响或危害,发布“警报”,例如“大风警报”的发布。

“预警信号”:多以各种预警信号发布。

(6)当收到各级政府、街道、社区等转发来的天气预警预报时,仔细阅读,提前做好灾害天气的防范措施,避免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

(7)作为单位有长期特殊天气需求保障时,可以与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取得联系,开展专业有偿服务保障。

(8)在出现气象灾害造成财产或人员伤亡时,如有保险,可到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开具有灾害性天气的气象证明用于理赔。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