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树干注射法防治果树病虫害研究进展

时间:2024-05-24

张未仲,赵龙龙,胡增丽,刘朝红,韩 凤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山西 太谷 030815)

我国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分布广泛。近年来随着果树业的飞速发展,果树品种达到670 余种,总面积、总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但在果树生产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果品质量不佳,高档果少,丰产不丰收的问题尤为突出[1,2],而果树病虫为害是造成果实品质下降、果品商品率低的主要原因。

传统的果树病虫防治主要是化学防治。施用化学药剂大多采用喷雾法。即将药剂喷施在果树叶面或果园地面,对果树害虫起到杀灭的作用。喷雾法虽然在杀灭果树害虫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其缺点也日益突出。在喷雾时绝大部分药剂由于滴落于土壤和漂移在空气中而损失掉,药剂利用率有时甚至仅有0.4%[3],极大的影响了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极低的农药利用率促使果农不得不加大施用量与施用次数,从而增加了施药成本。此外,过量的药剂喷施引起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害虫抗药性等一系列的问题[4]。

随着“绿色植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农药使用法规的日趋完善,传统的化学防治施药方法将面临越来越的限制。因此,选择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制剂以及先进的农药施用方法就成为农药发展的必然选择。树干注药技术是一种高选择性树干施药技术。其原理就是依靠树体自身的蒸腾拉力或者借助外界压力将农药、营养物质、生长调节剂或其他物质输入到树体内,以达到防治病虫害、补充营养、矫治缺素症、调节植物生长的目的[5,6]。与传统的喷雾施药方法相比,树干注药技术具有药物利用率高、药效持续期长、不受环境影响、使用安全、经济有效等特点[7],特别是对于钻蛀害虫、维管束病虫害等常规方法难以有效防治的病虫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8]。由于树干注射法防治病虫害的诸多优点,近年来在果树病虫害的防治中所占比例也日渐上升。因此,本文对树干注射法在果树上的应用予以总结。

1 注射法对果树虫害的防治现状

由于树干注射法是将药剂输入树干导管,使药液随着蒸腾液流分布到整个树干以及枝叶上,因此该方法主要的防治对象为喜食植株汁液类刺吸式害虫,如半翅目昆虫蚜虫、蝽类等,所采用的药剂类型则多为内吸性,如烟碱类、三唑类等。如要防治食叶类害虫,鞘翅目、鳞翅目等则需要相应的注射菊酯、有机磷类等药剂。

姜中武等(1998)用树干打孔放置药膏的方法,将10%的毗虫琳按照50~60 g/0.067 hm2的浓度注入果树,防治苹果黄蚜效果很理想。不但杀虫率达到90%以上,而且持效期将近1 个月[9]。张鹏九等(2019)采用4 种常用内吸性农药为试验药剂,以传统喷雾施药为对照,系统评价树干高压注射和喷雾2种施药方式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杀虫剂中吡虫啉效果最好。树干注射法与传统喷雾施药相比较,传统喷雾施药的速效性好,树干高压注射持效性较好[10]。通过烯啶虫胺对苹果黄蚜的试验,表明喷雾法虽然见效快,但是对于天敌的的伤害明显高于树干注射法[11]。树干注射不仅对苹果树上的苹果黄蚜防效好,而且对蚧壳虫也有较好的效果[12]。尽管树干注射法对于苹果黄蚜的防效较好,但基于施药时间等方面因素的考虑,树干高压注射施药目前适用于小面积的大型乔化果园。关世彪(2002)对荔枝树干注射功夫乳油防治荔枝蝽,同常规喷药相比较,两种方法对于荔枝蝽成虫数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注射法施药后,荔枝蝽卵的寄生率明显高于常规打药,说明对天敌有保护作用[13]。刘付月清等(2017)通过研究3 种不同药剂防治龙眼树树叶中的残留分布。分析对荔枝蝽象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敌百虫分布速度最快,残留时间最长[14]。

在枣树上的树干注射试验表明,低毒药剂对于多种枣树害虫都有较好的效果,几种药剂配合注射就可以杀死大部分的害虫。树干注射药剂后,不但可以同时防治多种害虫,而且全年仅使用两次就能达到防治的目的,省时省工,在生产中可以大面积推广[15]。在梨树上进行试验也取得了类似的结果[16]。此外树干注射也用于防治核桃举肢蛾、舟形毛虫、栗瘿蜂幼虫、及椰心叶甲等多种果树害虫[17-20]。

2 树干注射法对果树病害的防治现状

树干注射法在控制病害方面不及虫害防治,但也有一定的探索和研究。唐光辉(2013)试验证明三唑类药剂对板栗疫病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室内与田间结果基本一致,其中戊唑醇的抑制作用最强[21]。戊唑醇不但对板栗疫病有作用,而且对核桃果实炭疽病病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样在室内外均有效果[17]。对于核桃霜点病,则是甲基硫菌灵效果好于戊唑醇[22]。细菌性病害可通过注射注射抗生素和植物激活剂进行控制,研究表明注射后,可有效控制由系统性病原体引起的柑橘黄龙病[23]。通过树干注射施用苯丙噻二唑和磷酸二氢钾可用于控制苹果的火疫病[24],而且避免了对环境敏感,易于分解的缺点。在12 月份即冬季清园时进行树干木质部注射0.3%溃注灵水剂施药,对猕猴桃溃疡病枝条的防控效果可达90%以上[25]。病毒性病害防治较为困难,一般采取根除病株的方式防治,对此,树干注射也提供了一种防治新思路。比如树干注射土霉素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枣疯病病情,防治效果优于四环素、螺旋霉素和红霉素[26]。

树干注射法不但防治病虫害有其突出的特点,而且防治树体缺素症也有效果。1995 年whiley 等在生长季节中,用含蟹合锌或硝酸的的膦酸酯溶液注射两次,可使叶片锌浓度提高到临界水平,但是注干法对于硼的含量提高不如喷雾法效果好[27]。

3 总结

如果从15 世纪达芬奇往树干注射药剂使苹果感毒算起,树干注射法技术已经500 余年历史。一般认为该技术起源于1926 年Muller 发表的《植物内部治疗》中提出的农药注入理论[8]。随着科技的发展,注射工具与药剂均在不断更新。已在枣树、苹果、梨、核桃、荔枝等多种果树上加以应用。根据树干注射的原理,一般选用药剂多为内吸性,如烟碱类,三唑类,也有有机磷,有机氮、菊酯类,对半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面等果树主要害虫均有效果。采取的注射方法有常压和高压两种。有打孔注入,虫口注入,自流注入等方法。

应用树干注射法,可大大减轻化学药物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天敌等其他益虫,提高生防效果,降低防治成本,增加经济收入。特别是在果树开花期间应用,能达到既放养蜜蜂,又防治害虫的双重目的。在树干注药时加入微量元素和生长调节剂等营养元素可以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达到追肥的效果。树干注射法不但可以防治果树害虫,对林业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效。

树干注射法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打孔时对果树组织造成损害,引起伤口感染或昆虫侵入。药剂在注入树干后,药液部分被分解或未能较好地被送到靶标部位,以及注药后,茎干上的注药孔口有药液渗出也会影响防治效果[28]。在生产实践中,苹果缺铁造成的黄化要根据树冠大小、黄化程度,注意用量和深度,使用不当容易造成肥害。崔美香(2006)研究了树干注射法矫正苹果缺铁失绿症的机理时,并提出了肥害的发生原因[29]。树干注射法对于果树病虫害仍有较大的潜力,实际应用时要根据果园的情况灵活选择注射方式,探寻最有效的药剂、最适浓度、用量和注孔深度等,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