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施万喜,张 成,孟建军,刘自成,杨 虓,乔 岩
(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甘肃西峰 745000)
陇育11号是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以自育国审品种陇育5号作母本、太13907作父本,采用常规杂交育种,经系谱法连续选择育成的抗旱丰产广适冬小麦品种。其于2018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80005。
该品种属于冬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64~280 d,比陇育4号早熟2~4 d,幼苗匍匐,叶色浓绿。分蘖性强,春季返青拔节快,成穗率高,区试中株高93~109 cm。株型紧凑,穗层较整齐,穗圆锥型,结实性好。穗长芒、白壳、无茸毛,护颖卵形,颖肩斜肩,颖嘴鸟嘴型。区试中平均有效穗数504.35万·hm-2,穗粒数31.5粒,千粒重37.0 g,穗长7.5 cm。籽粒白色、角质。叶功能期长,灌浆速度快,耐后期高温。成熟期落黄好,籽粒饱满度好。
在2015、2016年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的11点次试验中,该品种有8点次增产,增产点率72.7%;平均产量4 761.00 kg·hm-2,比对照陇育4号增产0.7%~10.2%,平均增幅2.9%,增产显著,居11个参试验品种(系)第3位,其中2015 年在甘肃泾川高平试点产量最高,达到5 926.50 kg·hm-2。在2016-2017年度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3 572.25 kg·hm-2,比对照陇育4号增产10.7%,居5个参试品种第3位。2016-2017年在甘肃西峰区、镇原孟坝、宁县中村等地生产示范5.26 hm2,平均产量5 541.45 kg·hm-2,比当地主栽品种平均增产14.26%。
陇育11号2015-2017年在甘肃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抗旱性1~2级,抗寒性1级,抗青干1级,抗旱抗寒、抗青干性强。综合抗病性较好:经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2013年在兰州温室及甘谷进行接种鉴定,苗期对条锈病混合菌表现中度感染,成株期对供试菌系G22-9表现免疫,对其余菌系及混合菌表现免疫到中抗水平,总体抗病性表现较好;高抗黄矮病,中抗白粉病。
2017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容重831 g·L-1,粗蛋白质(干基)12.21%,湿面筋(以14%水分计)25.8%,Zeleny沉淀值23.5 mL,吸水量61.1 mL·100 g-1,面团形成时间2.4 min,稳定时间1.7 min,弱化度214 E.U,粉质质量指数36 mm,最大拉伸阻力121 E.U,延伸性148 mm,R/E比值0.8。该品种属于中筋小麦品种,适于制作馒头、面条等中式食品。
该品种适宜在甘肃庆阳、平凉及宁夏固原等旱地推广种植。耕地前施优质有机肥6万~7万kg·hm-2,底施尿素150.0 kg·hm-2和五氧化二磷150~225 kg·hm-2。播期以9月中、下旬为宜,播量山区保苗350万~375万株·hm-2,塬地保苗300万株~345万·hm-2,肥力较差地块可适当增加播量。返青后追施尿素150.0 kg·hm-2。生育期注意防治病虫害。生育后期开展“一喷三防”, 增加粒重,多雨年份注意防倒伏。在蜡熟末期至完熟期适期收获,防止穗发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