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谭方颖,郑昌玲,宋迎波,张 蕾
2020年夏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谭方颖,郑昌玲,宋迎波**,张 蕾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2020年夏季(6−8月),全国气象条件总体特征是:农区大部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5℃,热量充足;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干旱影响偏轻;平均日照时数较2019年同期偏多,但较常年同期偏少。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包括:天气晴好,墒情适宜,夏收顺利,夏种偏快;光温适宜,降水充足,利于秋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主要不利气象条件有:强降水过程多,长江流域暴雨洪涝灾害偏重,农渔业生产遭受损失;南方高温持续时间长,江南中南部和华南6月中旬−8月中旬持续高温导致早稻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果树、茶树等正常生长也受到一定影响;东北地区西南部出现夏伏旱,影响玉米等作物产量形成。
气象条件;农业生产;影响评价
2020年夏季(6−8月),全国平均气温21.7℃,与2019年同期持平,较常年同期偏高0.5℃,其中江南南部、华南东部和南部、西南地区东南部及辽宁西部、内蒙古西部、甘肃中部、西藏西部等地偏高1~2℃;新疆中部、甘肃东南部和黑龙江东北部的局部地区偏低1~2℃。全国平均降水量372.0mm,较2019年同期偏多39.0mm,较常年同期(323.2mm)偏多15.1%,为1981年以来同期次多年(图1),仅次于1998年(396.1mm),偏多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黄淮中南部、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华南西北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其中江淮、江汉地区平均降水量为198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华南南部及辽宁西部、新疆南部、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西藏西部等地偏少20%~80%,局地偏少80%以上。全国平均日照时数为672.7h,较2019年同期偏多44.3h,较常年同期偏少13.6h。从地理分布看,大部地区日照时数接近常年略偏少,仅东北地区、山西、陕西、山东、四川、云南等地日照时数偏多。此外,2020年夏季生成(8个)及登陆中国(4个)台风个数均偏少,6月14日“鹦鹉”为2020年首个登陆台风,7月无台风生成和登陆,为1949年以来首次“空台”的7月,8月生成(7个)及登陆(3个)台风个数均较常年同期(5.8个和1.9个)偏多。
综合来看,2020年夏季全国大部农区降水充沛,光温适宜,气象条件总体利于秋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长江流域暴雨洪涝、东北地区西南部夏伏旱、江南中南部和华南持续高温影响农业生产。
图1 1981−2020年全国、江淮和江汉地区夏季平均降水量
2020年全国夏收工作于5月中旬自西南向北陆续展开,6月下旬接近尾声。夏收期间,大部地区以晴好天气为主,未出现明显连阴雨天气,无雨日数普遍有25~50d,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3~8d,夏收进展总体顺利。西南地区东部、江汉东部和南部、江淮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5~8d大到暴雨天气,但持续时间较短,对夏收影响有限。
由于夏收顺利,腾茬及时,夏种进度同比偏快。2020年5月中旬−6月中旬,夏种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1~2℃,光照正常偏多,光热充足;5月下旬−6月中旬,华北西南部、黄淮、西北地区东部、江淮、江汉等地降水量有50~250mm,有效补充了土壤水分,大部土壤墒情较好,夏玉米、夏大豆等作物播种出苗以及一季稻栽插顺利,幼苗长势较好,至6月下旬初,全国夏播完成近90%,同比快0.8个百分点。
夏季,全国大部农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北方大部及江淮西南部、江汉大部日最高气温≥35℃高温日数较常年和2019年同期均偏少,其中北方农区高温日数为近10a同期最少,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季稻高温热害发生程度偏轻,热量条件利于水稻、玉米和大豆等作物营养生长、授粉结实和灌浆。8月20日作物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华北大部夏玉米穗生物量较上年同期略偏多。全国大部农区光照适宜,未出现明显阴雨寡照天气,尤其是东北地区平均日照时数为841h,较常年同期偏多21%,为1981年以来同期最多;长江中下游地区出梅(8月2日)后光照充足,利于秋收作物干物质积累和千粒重提高,也抑制了作物病虫害发生蔓延,大部水稻产区“两迁”害虫和玉米产区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发生程度总体偏轻。
夏季,全国大部农区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农业生产用水充足。6月中下旬,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南部、黄淮和江淮江汉等地出现明显降水过程,降水量普遍有50~250mm,确保了一季稻栽插用水,旱地作物土壤水分得到有效补充,玉米、大豆和棉花等出苗率高、整齐度好;7−8月,北方农区出现多次降水过程,为正值需水关键期的秋收作物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保障;8月上中旬,台风“森拉克”、“黑格比”、“米克拉”、“海高斯”先后给华南带来明显降水,有效缓解了前期旱情,保障了农业生产用水。农业干旱综合指数及干旱等级计算结果表明,2020年8月中旬,农业干旱面积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1%,较2019年和近5a同期平均值分别偏少7.0个和8.6个百分点(图2),良好的水分条件利于秋收作物单产提高。
图2 2015−2020年8月中旬全国不同程度农业干旱面积占比
根据《降雨过程强度等级》[1]统计,2020年夏季全国共出现18次较强−特强等级降水过程,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8%,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受强降水过程影响,全国有27省(区、市)2800余县次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其中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贵州、四川等省暴雨洪涝灾害偏重,部分农田被淹,玉米、大豆、露地蔬菜等遭受渍涝灾害,局部地区作物因灾减产或绝收;地势低洼棉田积水严重,植株损毁,部分棉田蕾铃脱落,出现烂铃现象;已成熟早稻无法收晒,未成熟早稻灌浆结实受阻,部分早稻反复受淹,出现倒伏和稻穗发芽的情况,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多强降水天气还导致晚稻播种期推迟,适龄秧苗无法按时移栽;部分鱼塘、果园、大棚设施等受淹或被冲毁,农渔业生产遭受一定损失。
2020年6月中旬−8月中旬,江南中南部和华南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有20~40d。其中,江西南部、湖南东南部、福建东部、广东东部等地部分地区达40~50d,局地50d以上,较常年同期偏多10~15d。福建、海南平均高温日数分别为32d和22d(图3),为198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广东为23d,比高温日数最多的2007年仅少1d。持续高温天气导致未成熟早稻灌浆期缩短或灌浆不饱满,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部分一季稻分蘖不足,花粉发育不良,蔬菜、茶树、甘蔗、百香果、香蕉、龙眼等正常生长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此外,江南南部、华南降水量偏少50%以上,部分地区旱情显现,导致晚稻移栽以及秋玉米、秋红薯、秋花生等播种推迟。
图3 2020年6月中旬−8月中旬福建、广东和海南平均高温日数与常年对比
2020年6−7月,东北地区西南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0%~80%,其中辽宁省平均降水量为1981年以来同期最少。降水持续偏少导致土壤墒情逐渐下降,6月中下旬辽宁省旱象陆续露头,主要受旱地区为中部和西部的盘锦、鞍山、辽阳、沈阳、阜新、锦州6市;7月,上述地区仍然高温少雨,旱情发展,7月中旬伏旱格局基本形成,干旱集中在辽宁中北部和辽西东部地区,与常年同期相比,中部平原地区、辽西东部、辽北、铁岭西部地区墒情明显偏差。6月中旬−7月下旬玉米水分适宜度[2]计算结果显示,各旬水分适宜度均低于近5a平均值和2019年同期(图4)。夏伏旱导致辽宁西部和中北部灌溉条件偏差地区的春玉米植株矮、茎秆细、叶片枯黄卷曲,进入孕穗抽穗期后普遍遭受“卡脖旱”,因无法抽穗而形成空秆,并造成抽雄吐丝期推迟,加之高温叠加影响,出现花期不遇,授粉质量差。进入8月,旱区大部出现明显降水,前期旱情有所缓解,但辽宁西部干旱持续时间长、旱情严重地区玉米产量受到的影响已不可逆。
图4 辽宁省玉米6月中旬−7月下旬水分适宜度
[1] 中国气象局.QX/T 341-2016,降雨过程强度等级[S].北京:气象出版社,2016.
[2] 谭方颖,宋迎波,毛留喜,等.东北地区玉米气候适宜评价指标的确定与验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34(5): 234-239.
10.3969/j.issn.1000-6362.2020.11.006
谭方颖,郑昌玲,宋迎波,等.2020年夏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20,41(11):744-746
2020−09−08
宋迎波,E-mail:songyb@cma.gov.cn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018YFC1507802);国家气象中心预报员专项(Y201914);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306038)
谭方颖,E-mail:tanfangying0803@163.com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