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我国增强区域发展协同性、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进入新时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既要对原有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行完善和升华,也要着力破解新时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更要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和提升发展质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新的增长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之一,从平衡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优化城镇格局、协调东中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统筹海陆开发等,以全方位、系统化视角全面勾画了我国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蓝图。
★12月6日至7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和市长应勇率领上海市党政代表团先后赴安徽、江苏、浙江学习考察,共同谋划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文章。
★12月2日,国家发改委在上海召开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东部地区经验交流会,上海金山、浙江宁波等17个试点地区交流了典型经验。
★最近,国家发改委官员在有关论坛上表示,预计未来80%以上的中国人口将分布在19个城市群地区,城市群发展对全国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强化举措”“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引领”等一系列新的要求,这是新时代推动各区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化区际分工,以及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的重大举措,也是统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综合区域的空间竞争与合作的新路径。
【本文重要信源】
1.王一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高国力: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3.杜传忠:经济新常态下推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及对策
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从第一轮西部大开发至今已有17年时间。进入新时代,要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资源优势转化,更加坚定不移实施精准脱贫,拓展灵活多样的资金、项目、技术、智力等扶持方式,确保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现代化建设进程。全面推进多点多极发展战略,在提升首位城市的同时,着力次极突破,夯实低部基础,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多点多极共兴、同步全面奔小康的发展局面。
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地区要针对制约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体制机制难题,围绕人才流失多等突出问题重点突破,加快市场机制维护、营商环境改善、思想观念更新等,减少政府对市场主体的不合理干预。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真正确立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增强市场竞争力。
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按照《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至2025年)》,中部被赋予“一中心、四区”的新战略定位。其中一个定位便是“全国新型城镇化重点区”。作为我国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流出地,中部地区是落实3个1亿人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引领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要进一步强化城市群对中部崛起的拉动作用,加强互联互通,推进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从“一枝独秀”“一马当先”到城市群协同并进、多点开花的新阶段。
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东部要更好地发挥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大盘”作用,充分利用和拓展创新要素集聚的特殊优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尤其是要努力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方面力争取得突破,要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形成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尤其是要加快产业走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经济,更深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引领和推动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
【链 接】
构建点、圈、线、块区域协调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日前,国家发改委官员在“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五次专题研讨会上表示,要按照新的环境特征、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工作任务要求来优化区域空间格局的划分,着力推动形成点、圈、线、块区域经济协调联动的新格局。点,是指培育和建设新区、试验区;圈,是指经济圈、城市群等;线,是指依托大江大河和沿海沿江重要交通干线,培育壮大经济轴带;块,是指强化对现有区域板块的分类指导,优化区域板块的空间划分。“点、圈、线、块”区域联动的核心在于实现分类指导和一体联动的有机结合,从而把地方的自主创新发展和区域的协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资料来源:光明网2017年12月1日
城市发展的主流和大趋势是城市群。对于城市群的发展,理论上有过很多争议,但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城市群的主体地位,表明中国未来区域发展的主战略就是打造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核心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目前,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共有19个城市群。以这些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是破解我国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由之路,要以国家级中心城市群为核心,着眼于区域统筹发展,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和区位特点,积极推进类似大湾区、大通道、大带路、大圈线建设。
【决策看点】
●12月2日,2017年上海都市区新型城镇化研讨会举行。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透露,目前相关机构正在研究以上海都市圈为依托,打造中国第二个大湾区的规划课题。郑新立指出,以上海都市圈为基础,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一个“Σ”形的湾区,上海正好位于长江口与钱塘江口之间,以上海为龙头,通过沪杭甬、苏锡常宁两个方向的经济带形成两翼,可以吸引全世界的资本、人才、商业与货物在此集聚。
城市群是人口大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要坚定不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即:第一,城市化的特征是开放,只有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才能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第二,城市化的本质是流动,城市人口越来越向大城市和附近的都市圈集中;第三,城市化必然产生集聚,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随着服务业的发展,人口正在回归中心城区;第四,城市之间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演变为彼此联系、不平衡发展,再到紧密联系、一体化融合发展。按照这样的规律,在加快城市群发展的同时,还应依托航空港、铁路枢纽、交通节点等要素优势,围绕这些城市群形成若干个和“全球城市”量级相当的以超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让超大城市和周边其他中小城市的一体化程度进一步加强。其中,要继续做大做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拉动区域经济多点、多极增长。同时在中西部、东北等地区培育一批城市群,形成更多支撑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加快关中平原、滇中、天山北坡、呼包鄂榆等跨省级城市群规划建设,加紧完成全国城市群规划工作。
目前我国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在经济规模上已经具有世界级体量,但在经济联系与分工上,与国外世界级城市群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其内部也存在很多脱节、失衡和相互抵消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接下来,要从区域合作的大战略大和大趋势入手,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和改革联动,提升重大专题合作质量,加快建立统一开放协同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更有力的合作机制、推进机制,尤其是要强化基础设施互联化、区域发展联动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生态保护协作化、联系交往常态化,联手发展世界级产业集群,联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实现区域融通共享。
【链 接】
“七管齐下”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新格局
最近,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在有关专题会上表示,中国区域发展要建立点、线、面、体、能、质、制框架,“七管齐下”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一是点域,因群施策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二是线域,坚持交通导向,交城融合的发展,完善国家经济发展重点轴布局。三是面域,形成以大区为主体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四是密度或者体量,引导人口从近流域东部主要城市群向近流域弧线,以东内地或者关外城市群转变,构建疏密有致的城市格局。五是功能,实现全国范围内城市功能体系的转型升级。六是品质,以城市群为依托着力构建美好生活圈。七是机制,着力构建共同但有区别的城镇格局制度。
资料来源:中国发展网2017年11月27日
针对我国城市群发展质量不高,城市间分工协作不够,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问题,要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摒弃所谓疏散“低端人口”的思维方式,畅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通道,全力做好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使农民工市民化建立在稳定的就业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围绕人、业、钱、地、房五大要素有序推进,避免城市群推进中的“拉美式陷阱”。以都市圈为抓手,通过三四线城市与中心城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社会事业共建共享,提高三四线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推进职住平衡,疏解中心城市人口压力。
【决策看点】
● 12月 2日,2017年度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四省一市围绕解决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共同签署《2017年深化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合作机制备忘录》。根据合作机制备忘录,四省一市将在开展商业创新联合研究、推动商业设施投资合作、共促供应链区域平台建设、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共建、联合培育区域重点展会、推动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加强市场应急保供协作、实施长三角互联网打假、推进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等九方面深化务实合作。
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别是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是打造京津冀世界级都市圈战略的一个新标志,是内陆开放的新高地。各周边地区和城市要主动对接,积极参与、抢抓机遇,在与京津冀和雄安新区联动发展中调整和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和形成城市创新发展的新格局。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着力在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城市互动合作上下功夫。要加强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市场准入、要素流动、沿江产业、城镇布局等方面的协调互动力度,加快内陆开放经济建设,形成高端要素加速集聚,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价值分配的良好态势。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正确认识工具理性与价值目标的关系,通过深化改革,形成经济发展工具理性与价值目标的相容机制。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补偿机制,打造区域合作利益共同体。
健全市场机制,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积极探索区域发展工具理性与价值目标的相容机制,进一步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破除限制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促进资源在各区域间的优化配置,完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的联动机制。
完善合作互助机制,提高区域间的协作互动水平。完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支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区域合作,支持产业跨区域转移和共建产业园区等合作平台,鼓励有条件地区发展“飞地经济”,推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创新优化特色小镇发展机制。完善对口支援制度,创新帮扶方式,加强教育、科技、人才等帮扶力度,促进对口支援从单方受益为主向双方受益深化。
建立共享补偿机制,促进区际利益平衡。建立健全流域上中下游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依托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健全资源开采地区与资源利用地区之间的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际利益协调平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