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杨 攀 蔡爱武(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甘肃 兰州 7302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能够给养殖业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发展商机。皋兰县平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引进蚯蚓养殖技术,用于散养鸡的饲喂,提升散养鸡的产品质量,形成一个成本低、效益高、品质优的生态养殖模式,助推皋兰县畜禽养殖业安全、高效、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皋兰平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电齐全,具备养殖蚯蚓的条件。
蚯蚓养殖可利用城市生活垃圾,是一种新的垃圾处理方法。蚯蚓粪便可作为蔬菜等的有机肥料,经过蚯蚓处理的生活垃圾还可以还田,形成一个绿色有机生态蚯蚓养殖体系。蚯蚓饲喂散养鸡,在丰富餐桌美食的同时,又提高了食品的安全质量,达到保护环境和创收致富双赢。
在我国,由于耕地保护意识淡薄和开发利用不合理,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地板结、沙漠化和盐碱化日益严重。蚯蚓粪便能够改良土壤的化学性质,使板结贫瘠的土壤变得疏松多孔、通气透水、保墒增肥,加速作物根系生长,达到免耕或少耕,节省劳力,节约能源,助力增产。
采购自安徽省蚌埠市安徽胡江波蚯蚓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蚯蚓喜欢潮湿、黑暗的环境,投放前要选择适宜蚯蚓生存的环境。选好地块后,平整土地,起垄,垄高30~50cm,行距1m(可根据场地调节行距),用牛粪或猪粪上垄(蚯蚓喜食牛粪),盖上塑料布或草帘,定期浇水保持湿润。
3月份开始投放幼蚓,投放密度为2~2.5kg/m3,垄上牛粪或猪粪保持细碎、湿润、松散,一般牛粪5~10d、猪粪10~13d各需要更换1次。
随着蚯蚓的生长,每半月用铁叉松动1次,利于通气,同时清除蚯蚓粪并补料1次,每次补料厚度为15~20cm,确保饵料新鲜透气。每2~4d浇水1次。投放21d后,基本孵化为成虫,利用蚯蚓的趋光性,按垄采收。每年11月份蚯蚓开始冬眠,用草帘和塑料盖严保暖。特别注意在下雨天必须开灯,防止蚯蚓到处乱跑,天晴后被太阳晒死。干旱、暴晒、冻害是蚯蚓生存的最大隐患。
合作社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相关标准和要求,严格控制散养鸡饲料、投入品、兽药及疫苗的使用,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每年定期预防接种2~4次鸡新城疫和禽流感疫苗。养殖场生活区、鸡舍内每周消毒2次,消毒药品定期轮换使用,料槽、饮水器每天清洗1次,定期打扫场区卫生。
散养鸡按照传统饲喂和蚯蚓饲喂相结合的方式,蚯蚓每隔2~3d采收1次,每次约10~12kg(2 000条/kg),全部用于饲喂散养鸡,每次投喂量10~40条/只。
蚯蚓饲喂的散养鸡,相对于传统散养鸡饲养周期缩短、体重增长快、适应能力强、抗病力强、死亡率低。一般散养鸡4~5个月出栏,蚯蚓饲喂的散养鸡提前7~10d出栏,每只鸡较普通散养鸡平均增重0.15~0.3kg。皋兰县平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养殖蚯蚓饲喂散养鸡,前期牛粪(猪粪)、草帘、塑料、水电等共投入13.8万元,可实现年收入21.6万元,较传统养殖增收1.5万~2万元。
高效蚯蚓养殖与散养鸡饲喂相结合的模式,形成了蚯蚓为散养鸡提供补充饲料,同时为农作物种植提供有机肥源的良性循环,能够有效地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通过养殖带动周边地区农户从原有的传统养殖方式过渡到高效环保的现代养殖方式,为减少城市及农村的环境污染起到积极作用。这种绿色、天然、优质的养殖模式是提升生态农业水平,满足人民对优质农产品需求的必然趋势。产品销售直接从田间到餐桌,节省交易成本,实现销售渠道多元化。
4.3.1 营养价值蚯蚓饲喂的散养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口感极佳,所产出的鸡蛋个头大、品质好,胆固醇、卵磷脂及蛋白质含量均高于传统养殖散养鸡所产蛋的含量。
4.3.2 有机肥料蚯蚓粪便可以加工成绿色有机肥料,用于农田作物生长,也是花卉种植的极佳肥料。
4.3.3 提高农作物产量蚯蚓的养殖还能增加农作物产量,给种植业带来新的增值空间。使用有机肥种植作物,既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又可以实现种养结合的良性循环,农作物长势好,颗粒饱满,可实现玉米增产2 500kg/hm2,洋芋增产1 500kg/hm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绿色食材成为居民在选择食物时重点考虑的因素。蚯蚓养殖及饲喂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紧紧围绕市场和人们的食品需求变化,保障绿色优质鸡的有效供给。在传统养殖业的基础上,实现健康生态养殖,提高散养鸡产品质量,提升散养鸡养殖技术,扩大特色生态养殖,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开创生态养殖新局面。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完善粪污处理相关设施设备。拓宽市场销售渠道,通过联系农家乐定点销售、农村电商等途径,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销量。加强技术指导,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引导养殖户掌握蚯蚓养殖技术,带动辐射更多的养殖户。逐步实现传统养殖与新技术有机结合,在饲养管理、疫病预防、饲料配比、新品种引进与技术指导等各个环节要稳步推进,最终达到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