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蒋孟多(甘肃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滩歌林场 甘肃 天水 741314)
小陇山天保工程区甘肃鼢鼠防治方法
●蒋孟多(甘肃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滩歌林场 甘肃 天水 741314)
甘肃鼢鼠(MyospalaxcansusLyon)隶属啮齿目仓鼠科鼢鼠亚科哺乳动物,是一种广泛分布在黄土高原的地下害鼠,主要栖息于农田、草原及林区,终生营地下生活,在林地开挖洞穴,以取食植物地下根茎、啃食林木根系为生,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林区生态建设。
小陇山滩歌林场位于秦岭西段北坡,渭河流域上游,地处武山县东南部,年均气温7~12℃,年均降水量490mm以上,无霜期140~218天;海拔1 700~3 330m,山体坡度多在22~40°之间;土壤以山地褐土为主,棕色土次之;区内植被繁多,是兼有南北植物特点的典型天然次生林区,也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实施区。
结合“西北林区鼠兔防治试验”项目,在小陇山林区滩歌林场南沟管护站66林班和70林班分别设置40m 40m监测和对照样方,调查分析甘肃鼢鼠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通过实施化学与人工捕杀相结合的措施进行防治试验,总结和探析甘肃鼢鼠可持续治理的途径。
甘肃鼢鼠多种群数量在该区域表现为单峰型变化规律,初春数量最低,4月份随着气温回升逐渐上升,至8月份最多,9月份起开始下降。在高山郁闭度较大的天然林和稠密的灌丛中数量较少,而在沟滩、荒山荒坡、未成林造林地及人工幼林中数量较多;在疏松多孔、质地均匀、土壤深厚的地块较多,而在土质坚硬易于板结或石块含量多的土壤较少。
通过观察,在该区域一年中有两个为害高峰期,第1高峰期出现在春季(4月上旬至5月下旬),林区土壤开始解冻内一个半月。第2高峰期出现在晚秋(9月上旬至10月中旬),第1高峰期较第2高峰期较为严重,为实施防治的最佳时期。在该林区,主要为害华北落叶松、油松、华山松、云杉、沙棘等树种,主要以啃食林木根系为生,常把幼苗根系咬断或把整株拖入洞穴啃食,造成幼林成片死亡,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
从调查资料看,甘肃鼢鼠在小陇山滩歌林场区域内1年繁殖1次,繁殖期为4~8月,雌雄比为1.15:1,胎仔平均数为2.12只;每年3月下旬鼢鼠进入性活动期,3~5月是取食、交配、繁殖的高峰期,每只雌鼠产仔1~4只,多为2~3只;春季以取食、繁殖为主,秋季以储存粮食为主,繁殖次之。
采用林区柔软且弹性较好的柳树等树木枝条(直径2~3cm、长度80~100cm为宜)制成弓形,然后用麻绳做成弓弦,选用竹棍或8号铁丝制作弓箭(长55~65cm),箭头削尖或磨尖,用绳子连接箭和垂石,安置在取食通道,一旦鼢鼠通过就会拥土,此时箭将射入鼠体。弓箭捕鼠制作简单、成本低、携带方便、防治率高,近年在该林区的鼢鼠防治工作中普遍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春季出蛰期和秋季储粮期采用开洞法、插洞法向鼠洞内投放毒饵进行诱杀。通过全面踏查后,确认鼢鼠取食活动的洞道,防治人员用一头削尖的木棍向地面扎开洞口,戴上手套或药物夹,将装入或伴有磷化锌、溴敌隆的药剂饵料投入洞道,然后将洞口用草薄封严,保证不透光,诱食灭杀,防效可达90%以上;确认洞内有鼢鼠居住后,也可把磷化铝片投放到鼢鼠的交通洞内并及时封闭洞口,当磷化铝吸湿后释放磷化氢气体进行熏杀,也可用氧化乐果等内吸性药剂在春、秋造林时蘸根防治。
一是坚持适地适树原则,科学营造混交林。根据林区造林地块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的乡土树种。二是加大针阔混交林营造比例,科学合理配置混交树种。三是在河滩、沟谷地带、土层深厚而疏松的荒坡及农林交错镶嵌分布地带,应栽植根系发达和抗鼠性较强的树种。四是加强林分抚育,及时清除林内杂草,改善林地卫生条件,减少鼠类食源,破坏鼢鼠的洞道和栖息环境,通过适时抚育,提高林木生长量,增强林木及林分抗逆性,促进幼苗提前郁闭成林,缩短甘肃鼢鼠对幼林的危害期。
据初步调查,该林区鼠类天敌很多,如地蛇、苍鹰、豹猫、艾虎、莺鼠、黄鼬及猫头鹰等,应积极保护林区野生动物,确保林区鼠类天敌的正常生长,维持各种物种间的生物链关系,利用生物之间的捕食、寄生的相互关系进行灭鼠,以自然因子控制甘肃鼢鼠的危害是对甘肃鼢鼠可持续有效控制的又一重要手段。
甘肃鼢鼠严重制约着林区生态建设,鼠害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鼠害监测和和防治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有效巩固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成果和森林资源安全保驾护航。
蒋孟多,男,汉族,1973年5月生于甘肃通渭,本科学历,林业高级工程师,从事林木育种及次生林经营管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