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江西省豆类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时间:2024-05-24

柳开楼,张景云,黄庆海*,王志美,吴 艳,张大文,袁丽娟,王春娥,周会汶,陈红兵,王水兴,曾招圣,黄天宝,朱德彬

(1.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酸化土改良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1717;2.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蔬菜花卉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200;3.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6;4.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200;5.九江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6.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8;7.永丰县农技推广中心,江西 永丰 331500;8.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江西 萍乡 337000)

豆类泛指所有能产生豆荚的豆科植物。可栽培的豆类作物约为20种,涵盖了蛋白(油料)豆、菜用豆、杂粮豆等类别,主要包括大豆、绿豆、红小豆、蚕豆等[1]。长期以来,豆类作为蛋白和脂肪的主要供应食品,在满足人类粮油需求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豆类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红壤改良的先锋作物之一[2]。我国是大豆等豆类作物的发源地,栽培历史距今已有6000余年,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最大的大豆净出口国,大豆总产量与出口量占世界的80%~90%。1995年,我国首次成为大豆进口国,随后呈逐年上升趋势,2000年大豆进口总量突破1000万t,2010年突破了5000万t,2017年为9553万t,2020年超过了1亿t[3]。

豆类作物作为一种重要的高蛋白农产品,在我国食用、饲用和医疗以及工业等领域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我国人体膳食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提升大豆等豆类农产品的自给能力是我国重要的一项战略措施。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种大豆等豆类作物势在必行。

1 江西省豆类产业的发展现状

江西属亚热带气候,具有丰富的温光水热资源,而大豆等豆类作物喜温暖,属需水较多的短日照作物,江西的气候条件较适宜大豆等豆类作物的生长[4]。同时,豆类作物作为粮食生产重要的补充作物之一,能够充分利用江西省的红壤旱地和气候资源,在不与水稻争地的情况下进一步补充全省的粮食产量。

1.1 江西种豆历史悠久,是南方高蛋白食用大豆的重要栽培区域

江西种植大豆等豆类作物的历史悠久,早在1500年前,东晋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中就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描述。南宋辛弃疾闲居上饶,在《清平乐·村居》中也有“大儿锄豆溪东”。距今700年前,江西已广泛种植大豆等豆类作物。豆类既是江西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红壤改良利用的先锋作物。江西大豆等豆类作物主要是高蛋白大豆[5],可用于直接食用和加工食用。

1.2 江西豆类种植种类繁多,以大豆为主

江西豆类种植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大豆、绿豆、红小豆、蚕豌豆、白玉豆等,其中以大豆种植为主,种植面积约占豆类面积的80%,在2020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为11.35万hm2,总产量达到27.75万t[6]。

1.3 种植相对分散,全省各地均有分布

江西省的土壤和气候均适宜豆类种植,各县市区均有豆类种植。豆类种植面积超过1.3万hm2的地市有宜春、吉安、赣州、上饶、九江和抚州市,其中以宜春市的种植面积最大,接近3.3万hm2,产量约为7万t[6]。豆类种植面积为0.33万hm2以上的县市区有丰城市、袁州区、高安市、进贤县、鄱阳县、吉水县、于都县、修水县、泰和县、吉安县、万载县、余干县。

1.4 可周年种植,种植模式丰富

江西一年四季均可进行豆类种植生产。春、夏、秋可种植的主要有大豆、绿豆、红小豆、白玉豆等,大豆主要有春、夏、秋3种不同类型,以春大豆为主(占80%以上)[7]。其中春大豆主要分布在红壤丘陵旱地,以进贤、高安、丰城、鄱阳、吉安等市县区为主产区,耕作制度主要以麦类、高粱、玉米或甘蔗套种春大豆,收获后种芝麻或红薯等。夏大豆种植比较分散,除长江、鄱阳湖一带有少部分以麦/油—豆连作外[8],主要集中在双季稻地区,一般种在水稻田埂上,俗称田埂豆。秋大豆是水旱轮作换茬的主要作物之一,耕作制度主要有早稻—秋大豆—绿肥(油菜)或早稻—秋玉米间作秋大豆—冬作物(冬闲)[9]。冬季主要种植蚕豌豆,既可作杂粮,又可作蔬菜,还可作绿肥,主要分布在泰和、永丰、乐平、瑞金、会昌、都昌、铅山等市县。

豆类作物的种植模式主要为净作、轮作、间套种和田埂种豆等,轮作主要是旱地大豆与芝麻或红薯轮作,水田大豆与水稻轮作,以旱地轮作为主,约占大豆播种面积的65%。间套作主要与幼龄果、茶、桑园套种为主,占大豆播种面积的25%左右。

1.5 品种良莠不齐,主栽品种不突出

豆类作物的栽培品种良莠不齐,主栽品种不突出。良种主推渠道不畅,供求链接不紧,农民多是一年买种多年种植。江西豆类种植的面积不大,但品种数量较多,既有新近推广的良种,也有地方的传统品种,区域性的主栽良种尚未很好培育和形成。大豆主要种植品种为天隆1号、天隆2号、华春6号、赣豆4号、赣豆5号、赣豆6号、赣豆7号、赣豆8号、赣豆9号、赣豆10号、南农99-6、南农99-10、中豆40、中黄37、中黄39、油春1204、中豆41、中豆57、徐豆18以及一些地方品种如进贤矮脚早、都昌黑大豆、七月黄、八月黄、绿皮豆、六月爆黑豆和八月乌黑豆等,鲜食毛豆品种有台湾292、台湾75、浙鲜5号、辽鲜1号、浙鲜9号、浙鲜85等。

蚕豌豆主要以鲜食为主,品种主要有日本大白蚕、慈溪大粒1号、利丰蚕豆、吉09-12、通蚕鲜7号及吉安大脚板;以籽粒为主的有启豆1号、吉安青皮蚕豆、云豆363及吉豆0823;豌豆品种主要有中豌4号、中豌6号、长寿仁、成豌7号及食荚大荚豌8号。

1.6 豆类制品品种繁多,加工主体遍布城乡

豆制品具有丰富的产品体系,并随着消费人群的细分需求而产生繁多的豆制品品类。传统的豆制品主要包括以豆腐为代表的生鲜类豆制品,以豆浆为代表的液态类产品,以豆腐干为代表的休闲类豆制品,以腐竹为代表的干燥类制品,以冻豆腐为代表的速冻类豆制品,以大豆冰激凌等为代表的冷饮豆制品,以毛豆、豆芽为代表的蔬菜类产品,以豆浆粉为代表的冲调代餐类食品,以大豆纤维饼干为代表的代餐类食品等。目前,江西省在豆制品加工产业中稳中求进,逐步迈入现代化发展轨道,在豆腐、腐竹、豆腐乳、豆皮、豆芽等众多豆制品加工行业都取得了较大发展,成效显著[10]。

2 江西省豆类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因素分析

2.1 种植面积下滑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扭转

20世纪50年代,江西豆类种植面积高达30.00万hm2,之后受国家大豆发展形势的影响,种植面积下降至21世纪初的10.00万hm2左右,2010年为9.91万hm2,降幅达66.9%。近10 a来,由于大豆轻简高效新技术的推广和高产创建项目的带动,大豆面积保持平稳,单产不断增长。据2021年《江西统计年鉴》[6]显示,2020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约为11.35万hm2,最高单产达到2445 kg/hm2,总产量达到27.75万t。进贤县是江西省的大豆生产大县,20世纪80年代大豆种植面积约为1.00万hm2,2015—2020年的年平均种植面积仅为0.52万hm2,下降了48.2%,年总产量不足1.00万t。

在认识层面上,豆类是主粮但在生产上没有获得主位。江西是水稻主产区,不是大豆主产区,大豆在全省一直处于从属地位,被视作小宗作物及主粮主作的间作套种、救荒救灾和补种作物,农民种粮就是种水稻,种豆兼业化、副业化情况普遍。在经济层面上,种豆的比较效益下降。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受国家大豆等豆类发展形势的影响以及国际市场价格的冲击,种豆的收益减少。

2.2 管理粗放,单产水平不高

在豆类生产中,人种天养的情况还比较多,精细化耕作、集约化管理水平不高,江西大豆单产水平较低,2005年大豆单产超过1800 kg/hm2,2015年大豆单产超过2250 kg/hm2,2020年提高到2445 kg/hm2,但江西大豆产量的提高仍有较大潜力。

江西省豆类种植的土地立地条件基本较差,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大豆普遍种植在水利条件较差的红壤坡耕地及无法种植晚稻的望天田,个别年份春大豆因花荚期受伏旱灾害影响而严重减产,或由于鼓粒成熟后期遇连续雨天,在高温高湿的作用下导致豆粒在田间霉烂而严重减产。其次,栽培管理不够精细,如种子质量较差、基本苗不足,养分管理不科学、施肥量不足或氮磷钾肥比例失衡,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或缺失,如地老虎、斜纹夜蛾、豆荚螟等危害。另外,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紧缺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江西目前大豆种植面积较小,仍停留在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大豆生产方式,种植相对分散,不适宜以机械为主的大豆生产,新技术难以推广,社会化服务难以开展。2018年,我国豆类综合机械化率为84.10%,其中耕、种、收分别为86.75%、85.12%、79.56%[11]。相比之下,江西省大豆种植的机械化率还很低,因此急需提高机械化水平。

2.3 品种更新换代周期长,品种混杂退化较严重

在江西省豆类种植品种中,20世纪70—80年代推广的品种仍在种植,春大豆品种有:矮脚早、六月白;夏大豆品种有:南农73-935、上高八月黄、玉山青豆;秋大豆品种有:瑞金小黄豆、赣豆1号等,这些品种的种植年限较长,品种严重退化、产量低、抗性差。地方特色品种主要有七月黄、八月黄、绿皮豆、六月爆黑豆、八月乌黑豆、进贤矮脚早、都昌黑大豆等,缺少提纯复壮[12]。

究其原因,江西省对大豆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新品种的创制水平相对较弱。江西省拥有丰富的大豆种质资源,但对资源的鉴定评价、利用严重不足。亲本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决定品种产量、品质、抗性的根本,目前全省对大豆种质资源创新、评价、利用不足,育种亲本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导致品种的产量、品质的潜力提升较慢,很难选育出具有突破性的品种。江西省豆类育种工作起步晚,专业从事豆类研究的科研人员少,经费缺乏,育种进度缓慢,与国内育种单位和先进国家育种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缺乏自主选育、适于江西种植的豆类主导品种。

截至2020年底,我国大豆品种累计审定总数为3112个,其中通过国家审定的品种数为491个,地方审定的品种数为2621个,但江西自主选育的大豆品种不到20个。近年江西省自主选育的品种有赣豆6号、赣豆7号、赣豆8号、赣豆9号、赣豆10号、赣豆11号、赣豆12号、赣豆13号、赣豆15号、赣黑豆1号、赣黑豆2号、赣黑豆3号等。近3年审定的大豆品种11个,均为春秋豆,其中春豆6个、秋豆5个;自主选育品种7个,其中春豆5个、秋豆2个。夏大豆品种以及鲜食大豆品种选育基本空白,如赣北主要是大豆与油菜连作,种植的大豆绝大多数是夏大豆,但没有江西省审定的品种。尤其近年来棉花价格低迷,种植面积不断下滑,大多改种大豆,闲散种植农户,品种采取自留种或农户之间串换,而种植大户集中连片种植,在品种上选择性小,甚至有时出现无种可用。其次,专用型大豆的品种少,严重制约了种植与加工效益。江西省豆类主要是用于鲜食、加工豆腐、豆乳、豆参、豆豉、腐竹、豆芽等豆制品。蚕豌豆和鲜食大豆基本没有本省选育的品种,主要以外省引进或地方品种,以鲜食为主的蚕豆品种有日本大白蚕、慈溪大粒1号、利丰蚕豆、吉09-12、通蚕鲜7号及吉安大脚板;以籽粒为主的有启豆1号、吉安青皮蚕豆、云豆363及吉豆0823;豌豆主要有中豌4号、中豌6号、长寿仁、成豌7号、食荚大荚豌8号。

大豆良种繁育推广经营组织化体系不健全也是影响江西省豆类品种发展的因素之一。江西豆类良种引进繁育推广体系不全,生产中品种杂、乱、散现象突出。一方面,良种更新换代慢,品种混杂退化。全省选育或引进的大豆品种,基本可以自行留种,再加上豆类作物收获的产量较低、效益不高,从而导致种植户良种更新的积极性不高[13]。农户自行留种多,普遍是一年购种,多年使用,不注重品种更新,品种退化问题突出。另一方面,组织规模生产的良种购买存在困难。种子经营企业对大豆良种繁育和经营的积极性不高。

2.4 全省的加工工艺普遍比较落后,特色品牌尚未形成

总体来看,在大豆等豆类产品加工上,江西省的加工工艺较为落后,主要以小作坊为主,且安全和卫生条件普遍较差。同时,很多地方豆类产品的运输储存环节较为粗放,豆类产品的霉变问题时有发生。而省内一些较大的大豆加工企业则出于原材料价格等方面的考虑,常常从东北或其他沿海市场进口大豆等豆类,从而导致大企业未能有效带动本地豆类产业的发展,再加上大豆自身的价格较低,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此外,江西省现有的豆类加工品牌主要有高安腐竹、井冈豆皮、湖口豆豉和都昌豆泡等,但这些品牌层次较低,加工标准不一,从而严重限制了这些豆类产品品牌的影响力[14]。因此,江西省的豆类产业链不健全,特色品牌尚未形成。

豆类加工是以传统技术为主,但科技创新力较低。豆类是我国的大众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食疗价值。豆腐、豆腐干、豆豉和腐乳等传统豆制品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众所周知,大豆精深加工业的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也高。但目前江西省豆类精深加工的企业极少,大部分企业精深加工能力欠缺,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科技的合作很少。豆类加工产业不仅缺乏完整的科学技术创新体制,而且加工技术与省外先进技术相比差距较大,造成了副产品的浪费及原材料的综合利用率低,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同时,对副产品的功能性定位不明确,没有打开消费市场,导致豆类中蛋白质、磷脂和异黄酮等功能成分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功能性作用。另外,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的科技合作很少,豆类加工生产尚未建立较为成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制约了豆类产业的发展。

大豆基地规模也是限制江西省豆类加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是规模化、工业化、加工机械化。然而,由于经济发展落后,江西省豆制品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规模化企业仅14家,绝大多数都是小作坊生产,小作坊、小企业生产的产品仍然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虽然这种小作坊、小企业经营灵活、产品价格低,但其产量低、质量差,阻碍了工业生产的步伐,不适应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从国际豆类产业的布局来看,豆类加工厂一般设立在豆类种植的主产区,但由于江西省不是豆类种植的主产区,豆类加工与其种植结合不紧密,企业没有稳定的原料基地,增加了企业原料的收购运输成本;由于不少企业采取直接从外省采购原料,而当地农民的豆类产品不能及时销售,从而影响了农民的收入,也进一步削弱了农户种植优质大豆的积极性,豆类的质量得不到提高,反过来又影响了豆制品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造成加工企业也不愿意使用当地产的原料,最终导致当地的豆类产业链陷入恶性循环。

3 江西省豆类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保障好初级农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在粮食问题上不能忘记历史、心存侥幸,不能今天温饱无虞,就忘了昨天饿肚子的滋味;不能连年丰收,就看不到今后稳产保供的难度。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口数量仍在增加,一些品种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大豆等豆类作物占江西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较小,但它不与水稻生产争田,在目前全省产量约3亿kg的基础上,增加1.5亿~2.5亿kg的难度不会太大,是稳定粮食总产量的重要补充。同时,大豆是养地作物和土壤改良的先锋作物,与非豆科作物合理轮作,可以培肥土壤,提高土地产能。因此,加大江西大豆等豆类主产,既是顺势而为,也非常必要。发展大豆生产需要围绕粮食安全、种业要害、产业链发展等开展工作,在不与水稻争地的前提下,多途径发展豆类产业,逐步改变大豆是主粮没有主位的现状,为全省稳粮保供作出应有贡献。

3.1 加大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强发展豆类种植的政策支撑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引导豆类作物生产的力度,将豆类生产纳入全省稳粮保供的主渠道,与抓水稻生产一样,同谋划、同组织、同部署、同落实。因地制宜,分区域落实豆类生产布局,稳步增加种植面积,提高总产量。加强政策支撑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豆类生产,在耕地地力补贴、良种补贴、产品价格保护和农业保险等方面对豆类生产进行支持。同时,完善江西省豆类良种育繁推体系和产业链建设。

3.2 改善旱地基础设施,提高豆类生产的稳产保收能力

红壤旱地是江西大豆生产的主阵地。豆类是旱地作物,目前,江西大豆生产以春大豆为主,约占全省大豆种植面积的80%,旱地轮作占大豆播种面积的65%左右。但目前全省旱地生产基本处于雨养农业阶段,靠天吃饭、伏旱严重等问题制约着大豆单产的提高,是江西省大豆单产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同时,农民种植大豆保收系数不高,影响了农民种植和投入的积极性。应加大旱地基础设施建设,做到路渠电配套,水源有保障,提高稳产保收能力,发挥土地的生产潜能。

3.3 因地制宜,扩大豆类种植面积

扩大大豆等豆类种植面积是增加豆类总产量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目前,江西豆类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两个百分之八十”,即大豆产量占豆类总产量的80%,春大豆占大豆种植面积的80%。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扩大豆类种植面积。具体主要措施包括:一是稳定和增加红壤旱地的种植面积,提高单产。红壤旱地是江西春大豆种植的主阵地,种植类型有大豆单种和间作套种,间种亦可获得较好的大豆产量。二是红壤新垦果茶园行间套种。新垦果园前3年行间,一般可用40%~60%的面积套种大豆,既可以获得短期收入,又可以培肥地力[15]。大豆秸秆覆盖树盘,还可以提高果树抗旱能力(延长耐旱期3~5 d)。三是充分利用全省秋闲田(望天田)种植秋大豆,江西许多地方都有早稻收获后种植秋大豆的习惯,在缺乏水源灌溉及其他不适合种植二晚的秋闲田发展早稻—禾根豆种植模式。四是充分利用冬闲田发展蚕豌豆。在双季稻区发展双季稻—蚕豌豆种植模式,既粮菜兼用,又可作绿肥。

3.4 调整结构,拓展大豆种植新模式

赣北地区油菜—夏大豆的种植模式发展迅速,九江市一直是江西省棉花种植的主产区,是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近年来随着棉花市场价格的低迷,规模化订单的生产量减小,成本不断上涨,棉农效益低,导致棉花种植面积不断下滑。2020年,棉花播种面积较2014年下降了63.3%,棉花退出土地改种玉米、夏大豆、蔬菜等。种植模式由棉花—油菜调整为油菜—夏大豆、油菜—玉米等。2021年,湖口县大豆—油菜轮作面积为0.2万hm2。另外,赣西、赣中地区鲜食毛豆产业蓬勃发展。鲜食毛豆生长期较短,茬口安排柔性强,可与蔬菜、粮油多种作物接茬,效益好。据调查,萍乡市鲜食毛豆播种面积200~300 hm2,并呈逐步增长趋势,鲜食毛豆平均鲜荚产量7500 kg/hm2,市场销售期为5月底—11月中旬,在5月底—6月上旬刚上市时的批发价可达12元/kg,大量上市时一般在5~6元/kg,产值可达3.75万元/hm2。

3.5 重视产业延伸,带动豆类基地发展

江西是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省部共建省,产地环境优良,大豆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但好产品没有卖出好价格,创造出好品牌,大多是自产自用或小规模作坊加工(约15万t),而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如甘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南昌稻香园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江西省鑫农康食品有限公司、江西友泉食品有限公司等没有在江西建立自己的大豆生产基地,原料主要靠外调。据调研发现,全省相关企业(不包括个体户)生鲜豆制品每天用豆约1000 t,腐竹用豆约150 t,腐乳用豆约50 t,豆豉用豆约20 t。因此,加强产业链建设对扩大大豆种植基地的规模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