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藜麦SPP 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时间:2024-05-24

陈紫岩,林 参,2,尹 航,张豪杰,魏真真,余希文,吴传万*,李 茹

(1.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淮安 223000;2.江苏天丰种业有限公司,江苏 淮安 223000;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4.苏州市农业科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蔗糖是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最终产物,同时其作为主要形式参与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长距离运输[4]。蔗糖代谢在植物对非生物胁迫(如干旱、高温等胁迫)中扮演重要角色,对植物生长和产量形成有重要影响[5]。高等植物中蔗糖的生物合成由2步反应组成:第一步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EC 2.4.1.14)催化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和6-磷酸果糖形成蔗糖-6-磷酸;第二步则是磷酸蔗糖磷酸酶(Sucrose Phosphate Phosphatase,SPP;EC 3.1.3.24)进一步水解蔗糖-6-磷酸形成蔗糖[6]。人们在对于SPP基因的研究日益深入的同时,对于SPP家族基因报道却少之又少[7]。前期的研究已经证明,SPP相关家族基因可以影响光合碳在不同储能物质间的分配[8]。2005年,研究者用RNAi技术降低烟草中SPP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随着SPP基因表达水平的下降,植株中各类糖的含量大幅下降[9]。作为蔗糖合成的关键基因,有关SPPs参与藜麦发育的研究十分欠缺。

为了进一步研究调控藜麦蔗糖代谢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藜麦基因组数据库,首先鉴定出SPP基因家族全部4个成员,然后对其蛋白的理化性质、模体、启动子元件、基因结构、进化以及表达模式等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后续的藜麦育种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藜麦SPP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

通过藜麦基因组数据库(https://www.cbrc.kaust. edu.sa/chenopodiumdb)下载藜麦基因组数据及注释文件。从Pfam数据库(http://pfam.xfam.org)下 载S6PP结 构 域(PF05116)和S6PP_C结 构 域(PF08472)的隐马尔科夫模型(.hmm)文件[10-11],并通过HMMER软件对藜麦的蛋白序列进行比对,获得同时拥有S6PP结构域和S6PP_C结构域的候选序列。手动剔除冗余序列后,将获得的候选序列提交至NCBI网站的CDD软件(https://www.ncbi.nlm.nih.gov/Structure/bwrpsb/bwrpsb.cgi)进行结构域验证。

1.2 藜麦SPP基因蛋白的二级结构和理化性质分析

使用在线分析网站SOPMA(https://npsa-prabi.ibcp.fr/cgi-bin/npsa_automat.pl?page= npsa_sopma.html)对藜麦SPP蛋白序列进行二级结构分析[12]。使用ExPASy 网站的在线预测工具(https://web.expasy.org/protparam/)对藜麦SPP家族成员蛋白质的分子量、理论等电点和亲水性等理化性质进行预测[13]。

1.3 藜麦SPP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和跨膜结构域预测

使用在线工具PlantmPLoc(http://www.csbio.sjtu.edu.cn/cgi-bin/PlantmPLoc.cgi)进行亚细胞定位预测[14]。使用在线工具TMHMM-2.0(https://services.healthtech.dtu.dk/)进行蛋白跨膜结构域预测[15]。

1.4 藜麦SPP家族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和蛋白保守基序分析

利用TBtools对CqSPP家族的染色体定位及基因结构进行可视化处理,处理后得到图片[16]。利用MEME(https://meme-suite.org/meme/doc/meme.html?man_type=web)网站对SPP家族的蛋白保守基序进行分析,获得的结果用TBtools进行可视化[17]。

1.5 6个物种SPP基因家族的系统发育分析

为了阐述藜麦SPP基因家族各成员的系统进化关系,将获得的6个物种(拟南芥、番茄、藜麦、水稻、高粱和玉米)的基因的候选序列存为Fasta格式,使用ClustalW软件对其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然后利用软件MEGA 7.0 将多序列比对结果选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NJ)构建系统发育树,其中bootstrap设置为1000,其余参数设置为默认参数。

1.6 藜麦SPP基因启动子分析

取各成员基因序列中转录起始点上游2000 bp序列,将其储存为Fasta格式,使用PlantCARE进行顺式转录元件预测。预测结果用TBtools进行可视化。

两组在进行治疗过后,临床症状都得到一定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据统计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有效率为76.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7 藜麦SPP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分析

藜麦花、叶片、种子、幼苗和茎的RNA-seq数据下载于NCBI转录组数据库(项目号:PRJNA 394651),以此来分析藜麦各组织的表达情况[18]。使用TBtools软件绘制藜麦SPP基因表达的热图(表达量取log2FPKM 值)。

1.8 藜麦SPP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

供试藜麦品种为苏藜1号。对出苗30 d的藜麦幼苗进行逆境胁迫处理,设置3种试验处理:T1为幼苗喷施5.0 mg/L ABA后置于常温下种植;T2为将幼苗置于4 ℃培养箱中模拟冷处理;T3为幼苗喷施200 mmol/L浓度甘露醇模拟干旱处理。处理48 h后,取叶片进行qPCR检测,内参选取藜麦基因EF1-a,引物信息见表1。设3次重复,试验数据用2-ΔΔCt法处理。试验完成后,用Graphpad 8.0软件绘制柱状图。

表1 qPCR试验中用到的引物信息

2 结果与分析

2.1 藜麦SPP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编码蛋白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通过Hmmer软件从藜麦基因组中共鉴定到4个SPP家族成员,按隐马尔科夫模型匹配度分别命名为CqSPP1、CqSPP2、CqSPP3和CqSPP4 (表2)。其氨基酸数目在399~623之间;分子量介于45.24 ~70.77 kDa之间;理论等电点在5.64~6.93之间,均小于7,显酸性;不稳定指数介于35.25~41.73,除CqSPP3外均为大于40的不稳定蛋白。利用ProtScale在线工具分析藜麦SPP蛋白氨基酸序列的亲/疏水性,发现4个SPP家族蛋白均有多个达-2以下的亲水峰,且大于1的疏水峰较少,同时每个SPP家族蛋白亲水性氨基酸数量多于疏水性氨基酸数目,因此判断藜麦SPP家族蛋白表现为亲水性(图1)。

图1 藜麦SPP蛋白的亲水性预测结果

表2 藜麦SPP基因家族成员的基本信息和理化性质

2.2 藜麦SPP基因家族蛋白序列的结构分析

利用在线网站Swiss-model和SOPMA对藜麦SPP蛋白序列进行结构建模与分析,结果(图2、表3)显示,藜麦SPP基因家族蛋白都含有α-螺旋、β-转角、无规则卷曲及延伸链等部分,但各部分所占比例明显不同。藜麦SPP蛋白主要由无规则卷曲以及α-螺旋组成,两者之和超过空间结构总数的70%;其次为延伸链,而β-转角所占比例最低,在4个蛋白中占比均不超过10%。

表3 拟南芥、番茄、水稻、高粱和玉米SPPs的命名

图2 藜麦SPP蛋白三维结构的预测结果

表3 藜麦SPP蛋白的二级结构 %

2.3 藜麦SPP基因家族染色体定位分析

利用TBtools软件绘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图3),4个CqSPP基因分别定位于4条不同的染色体上。

图3 藜麦SPP基因家族染色体定位结果

2.4 藜麦SPP基因家族蛋白亚细胞定位及跨膜结构域分析

通过在线软件Plant-mPLoc对藜麦SPP基因家族4个成员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除了藜麦SPP2蛋白预测结果为不确定外,其余蛋白主要定位在叶绿体上(表4),这与预测的调控蔗糖合成功能是相吻合的。利用TMHMM在线工具对藜麦SPP蛋白的跨膜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藜麦SPP家族蛋白中只有CqSPP4蛋白存在跨膜结构域。

表4 藜麦SPP基因亚细胞定位及蛋白跨膜结构域预测

2.5 藜麦SPP家族的基因结构和模体分析

利用TBtools对CqSPP家族的基因结构作图(图4),结果显示,4个CqSPP基因均由外显子和内含子组成,并且每个基因所含的数量各不相同。其中CqSPP4的外显子数量最多,为11个,内含子数量为10个。对CqSPP家族模体分析发现(图5、图6),4个CqSPP蛋白均有8个排列顺序相同的模体,CqSPP1、CqSPP2、CqSPP这3个蛋白在模体2之前多了1个模体9,CqSPP3和CqSPP4蛋白在模体8后面多了1个模体10。

图4 藜麦SPP基因家族的基因结构

图5 藜麦SPP基因家族的模体

图6 模体信息

2.6 藜麦SPP系统发育分析

为了分析CqSPP与其他植物SPP基因(表5)之间的进化关系,我们构建了藜麦SPP家族与其他物种SPP基因的进化树(图7),结果表明,植物SPP基因可分为5个组,4个CqSPP成员被聚类到2个组,其中CqSPP1和CqSPP2被聚类到第5组(该家族包含最多的SPP成员),这2个基因与拟南芥AtSPP1、AtSPP2以及AtSPP3a的亲缘关系最近;CqSPP3和CqSPP4被聚到第4组,其与拟南芥AtSPP3b聚类在一起。系统发育树显示藜麦SPP家族基因与拟南芥相关基因的亲缘关系更接近。

图7 SPP基因家族的进化树

2.7 藜麦SPP基因启动子上顺式转录元件分析

本研究根据公开的基因组数据,获取SPP各成员转录起始点上游2000 bp的序列进行分析(图8)。结果表明,各成员启动子上均有多个与逆境响应相关的顺式转录元件,如MYB、MYC、G-BOX等。从数量上来看,CqSPP4启动子上的逆境响应转录元件明显比其他成员要多,这也预示着CqSPP4可能与其他成员有着完全不同的逆境响应模式。

图8 SPP基因的启动子分析结果

2.8 藜麦SPP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本研究利用藜麦的RNA测序数据分析藜麦SPP基因的表达模式。以热图(Heatmap)表示CqSPP基因在5个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CqSPP家族基因表达模式迥异(图9)。CqSPP1在所有测试组织中的表达量均较高,而CqSPP4的表达量则相对较低。CqSPP1、CqSPP2和CqSPP3这3个基因表现出相同的表达模式,即在种子(Seed)中表达量最高,这可能与SPP家族基因主要控制蔗糖合成的功能有关。

图9 藜麦CqSPP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

2.9 藜麦SPP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

本研究分析了藜麦SPP基因在ABA处理、低温处理和模拟干旱处理下叶片的表达水平(图10),结果显示:藜麦叶片中的SPP基因在受到不同胁迫时,表现出不同的响应模式。SPP家族基因在受到ABA胁迫时,表达量均有所下调。而当受到冷害胁迫时,CqSPP1和CqSPP2的表达量上调,CqSPP4的表达量下降,CqSPP3的表达量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在模拟干旱实验中,CqSPP1和CqSPP3的表达量下降,CqSPP2和CqSPP4则表现为上调。

图10 藜麦CqSPP基因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量

3 讨论

2017年藜麦高质量基因组数据的公布,为藜麦基因家族鉴定、功能基因挖掘和研究提供了便利。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共鉴定出4个藜麦SPP蛋白,多于已报道的水稻、玉米等作物的[19-20]。在4个藜麦SPP蛋白中,CqSPP1、CqSPP2、CqSPP3拥有类似的分子量等理化性质,而CqSPP4则显得有些特殊:其序列长度、分子量比其他的家族成员均更长、更大,但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上明显低于其他成员。这可能是因为家族成员在执行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分化。除CqSPP2外,其余SPP基因家族成员亚细胞定位均位于叶绿体上,这与在玉米、甜菜等作物上的研究结论定位在细胞质上有所不同[21]。这意味着藜麦SPP家族成员在调控蔗糖合成时与其他植物的功能模式并不相同。

对系统进化树进行分析发现,源自6种植物的17个SPP家族基因被分为1~5组。其中第1、2组包含单子叶植物水稻、玉米和高粱,第3~5组为双子叶植物藜麦、拟南芥和番茄。这样的结果证实了被子植物自单双子叶分化后,SPP家族发生了基因的扩张。同时,在结构上有着相似保守基序的序列分布在同一支上,从侧面也证明了本研究所建系统发育树的可靠性。

通过分析藜麦SPP基因家族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数据,发现藜麦SPP家族的基因在花、叶、种子、苗期和茎中均有表达,并且在种子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部位。这样的结果与先前其他植物的报道类似,也从侧面验证了SPP家族调控种子蔗糖合成的重要作用。同时,CqSPP1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家族成员,推测其在调控蔗糖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植物的蔗糖合成受不同的内、外在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分析藜麦SPP家族各成员的启动子序列发现,在转录起始点上游存在大量与环境响应有关的顺式转录元件,这预示着各成员的表达可能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随后对藜麦幼苗进行了不同类型的胁迫处理,发现:在受到ABA的影响后,SPP基因均表现出表达量下调的情况,这与脱落酸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认知是相符的。而当幼苗受到低温和干旱影响时,SPP基因家族成员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响应模式,这从侧面说明了SPP基因在执行生物学功能上并不完全相同。后续拟通过过表达、基因敲除以及染色质共沉淀等体内、外的验证方式更加深入地研究该基因家族成员的功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