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赵 瑾,郭利京
(1.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2.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新技术认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
——以菜农生物农药施用为例
赵 瑾1,郭利京2
(1.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2.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随着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的加剧,农户实施亲环境行为成为从源头上遏制农业污染的关键措施。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户新技术认知影响亲环境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在对江苏、安徽、山东三省九县区801户菜农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农户新技术认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新技术认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作用明显,其影响机制是新技术认知通过影响农户亲环境态度、主观约束和感观控制影响农户的亲环境意向,并最终影响农户亲环境行为;研究结果还表明,农户新技术认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在男性、较年轻、较低学历和较低收入农户组中更显著。
新技术认知;亲环境行为;结构方程模型;农户
随着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的加剧、居民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农户亲环境行为成为从源头上遏制农业污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农户亲环境行为是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从生产要素购买、使用及用后处理,到农产品采摘、运输、贮存等各环节,努力保护生态环境并使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化的行为。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动力来源于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性的愿景。此外,亲环境行为的动力还可能来自于农户的新技术认知。农户购买和使用亲环境要素不仅因为其更环保,而且更多的时候是因为亲环境的要素代表着一种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实现较高的市场回报。因此,有必要探索农户新技术认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从而深化对亲环境行为的认识,并为遏制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发展可持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农户亲环境行为能够从源头上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农户的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等特征对亲环境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1]。亲环境行为在年轻女性,特别是已婚并有小孩的女性人群中表现比较明显[2]。还有一些文献从态度、感知和责任感等心理意识方面,研究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Gifford等[3]认为,农户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对亲环境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Best等[4]的研究结果却不支持这一结论。Raymond等[5]研究表明,农户对亲环境行为的感知效力对亲环境行为产生影响。樊在义等[6]研究表明,农户对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要素过量施用危害的认知以及农户社会责任感都会对亲环境行为产生影响。总的来看,亲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如要指导遏制农业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则尚需深入研究。
新技术认知源于农户对新农业生产模式和高市场回报的追求,是农户比其他农业生产者更早接受农业新技术的程度,是认知需要这一人类基本动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体现。从以上文献可知,年龄、性别、收入以及兼业化程度等因素,均影响农业生产者的新技术认知,而关于农户新技术认知对亲环境行为影响的问题,目前已有研究并不充分。认知是行为的前提,行为是践行认知的结果。因此,农户对亲环境要素的认知,是农户实施亲环境要素的基础,本文应用计划行为理论,研究农户亲环境要素的认知对农户实施亲环境生产行为的影响。农业亲环境行为的受益者是全体社会,而实施成本主要是由农户承担,即农户实施亲环境行为具有外部性。那么,在农业环境保护具有外部性的条件下,农户对亲环境要素的认知是怎样的,农户是否有动力实施亲环境生产,其实施亲环境行为的动机是什么?探究以上问题,对普及农业亲环境要素,鼓励农业生产中农户的亲环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是由Ajzen[7]提出的,是心理学中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能显著提高经济主体行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不但是理性的,而且受客观条件和环境的制约,因此,农户亲环境行为特别是环保要素购买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计划和有目的的行为。农户的态度、认知对其行为具有明显作用,并最终决定了农户的行为模式。多数文献认同农户亲环境行为受客观和环境条件限制的特征,并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对农户亲环境行为进行研究,如仇焕广等[8]和童霞等[9]分别用计划行为理论研究了农户的化肥和农药的施用行为。
农户的新技术认知会影响其亲环境行为。亲环境生产要素除了具有保护环境的特征外,往往还蕴含了较为先进的技术,因而具有了新的功能特征和较高的市场回报。亲环境生产要素的这些特点,可以较好地满足农户发展农业生产和追求高市场回报的需要,农户对亲环境生产要素的购买和使用就是受到新技术认知的驱动。农户新技术认知影响亲环境行为的观点得到了一些学者的支持,如Spaargaren[10]以农药施用行为为研究对象,发现对化学农药危害和低毒农药优点认知比较充分的种植者更愿意施用低毒农药。因此,新技术认知影响农户亲环境行为的机制是:农户新技术认知通过影响农户亲环境态度、主观约束和感观控制影响农户亲环境的意向,并进而影响亲环境行为(图1)。该理论模型包括如下假设:
图1 农户新技术认知影响亲环境行为的理论模型
假设1(H1):农户新技术认知正向影响亲环境的态度。
亲环境态度是农户对亲环境行为接受或支持的程度。由于亲环境要素通常采用了较新的技术、具有较高市场回报等特点,能够迎合农户追求高市场利润和社会环境保护的诉求,所以比较容易受到农户的偏爱。因此,亲环境要素更易受到农户的偏爱,新技术认知越强的农户越偏爱亲环境的生产要素,农户新技术认知和农户亲环境态度是正向相关的[11]。
假设2(H2):农户新技术认知正向影响农户亲环境主观约束。
亲环境主观约束是农户对社会规范或风俗主观认知,是农户实施环境行为时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例如,过量施用化学农药对农产品安全及周边环境会造成破坏或污染,会引起他人的非议,有损农户的声誉[12]。比较强的新技术认知使农户能敏感地认识到化学农药对农产品质量以及环境的危害,从而招致的社会压力,因而农户新技术认知对亲环境主观约束的影响是正向的。
假设3(H3):农户新技术认知正向影响农户亲环境的感观控制。
亲环境感观控制是农户主观上意识到环境行为实施的可能性或容易程度,是农户对实施环境行为的促进或阻碍因素的认知。新技术认知会引导农户关注具有亲环境、高技术特征的农业生产要素,并为未来亲环境行为实施进行知识、能力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必要准备;新技术认知越强,农户为亲环境所做的准备越充分,亲环境的感观控制也越强[13]。
假设4(H4):农户亲环境的态度正向影响亲环境的主观约束。
依据计划行为理论,经济主体的行为态度会影响其主观约束。亲环境行为作为农户的一种理性行为,农户的态度也会影响其主观约束,农户对亲环境的态度越积极[14],感受到的环境污染约束也越大,亲环境态度对亲环境行为的主观约束影响是正向的。
假设5(H5):农户亲环境的态度正向影响亲环境行为的意向。
行为意向是经济主体想要实施某一行为的心理倾向,是某种行为进行前的决定。经济主体对某种行为的态度会影响其行为意向[15]。多数情况下,农户亲环境行为是受客观条件限制且理性的生产行为,农户对它的态度越积极,亲环境行为实施的意向也越强烈;农户亲环境的态度对农户亲环境意向具有正向的影响。
假设6(H6):农户亲环境的主观约束正向影响农户亲环境的意向。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农户对环境行为的主观约束会正向影响其行为意向。在农业生产中,农户感知的环境污染压力越大,亲环境的意向就越强。农户亲环境的主观约束会对农户的亲环境意向产生影响,而且其影响是正向的。
假设7(H7):农户亲环境的感观控制正向影响农户亲环境的意向。
经济主体对某种行为的感知控制正向地影响其行为意向[16]。这是计划行为理论与理性行为理论最重要的差别。亲环境行为同样如此,农户对生物农药的防虫原理、施用方法掌握越全面,障碍越少,就越愿意施用生物农药。因而亲环境的感观控制对亲环境的行为意向具有正向的影响。
假设8(H8):农户亲环境的意向正向影响农户亲环境的行为。
通常行为是意向的直观表达[17]。亲环境行为同样也是农户亲环境行为意向的直观表达;亲环境的意向越强烈,农户越有可能实施亲环境行为。农户亲环境意向对其亲环境行为具有正向影响。
2.1 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把农户亲环境行为具体化为生物农药的购买和使用,其原因为:首先,由于化学农药的过量施用,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且残留超标成为食品安全的隐患。生物农药能够从源头上杜绝化学农药残留,是实现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生物农药的购买不但要支付一定的价格,而且其市场回报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农户的购买和使用是一种理性行为。再次,生物农药有利于农产品安全和农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但价格高于化学农药,农户施用时需要考虑自身经济条件的约束。因而生物农药施用是一种亲环境行为。
问卷除了调查菜农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和家庭收入水平等基本信息外,共设置19个观察变量(表1)。Robinson等[18]认为,农户对生物农药的认知除了包括对生物农药的认可程度,还包括对其防虫原理、施用方法、技巧等信息的收集和获取。因此,调查问卷为菜农生物农药认知设置以下3类观察变量,分别体现菜农生物农药接受程度(X1)、生物农药信息收集(X2)和获取(X3)。X11、X12和X13为亲环境态度的观察变量,则是依据社会心理学理论分别体现菜农对生物农药的喜欢和赞成程度(X11)、重要性程度(X12)和支持程度(X13)。Horvitz[19]认为,主观约束由个人约束,即道德约束和自我规范,示范性约束和指令性约束构成。X21和X22为菜农的亲环境主观约束,表现为道德约束和社会规范,而变量X23和X24为示范性约束和指令性约束。变量X31和X34是农户感知行为控制的内部控制信念,体现菜农的个人支付能力和对施用生物农药效果的预期;而变量X32和X33揭示了农户对生物农药信息的获取能力。菜农动机形成阶段的亲环境意向强度用变量X41、X42和X43测量,而计划形成阶段的亲环境意向强度用变量X44测量。由于农户的行为普遍具有连贯性和一致性特征,因而本问卷为亲环境行为设置变量X51,通过测量菜农过去一段时间的生物农药购买和施用行为来替代其接受调查后实际的生物农药购买和施用行为。
表1 调查问卷问题设置
以上设置的19个观察变量,问卷问题回答采用李科特七点量表(Likert Scale)形式,赋值分别是1~7,分别代表:1=非常不赞同、2=很不赞同、3=不太赞同、4=难确定、5=比较赞同、6=很赞同、7=非常赞同,得分越高代表认同度愈高。问卷中设置的亲环境行为观察变量X51是个多选题,其赋值同样是1~7,分别代表:1=从未关注过生物农药、2=偶尔关注生物农药、3=关注过生物农药的信息、4=已购买并施用过一次生物农药、5=已购买并施用过两次生物农药、6=已购买并施用过3次及以上生物农药、7=曾经向亲戚朋友推荐生物农药,得分越高代表实施亲环境行为的愿望愈强。
2.2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除包括农户的户主年龄、性别等个人和家庭特征外,还根据农户新技术认知和亲环境的态度、主观约束、感观控制、行为意向和亲环境行为等共设置23个问题。为了避免调查问卷设计的不足,正式调查前本研究在安徽怀远县蔬菜生产基地城关镇、淝河乡进行了预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4份。在对预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完善后,正式调查于2016年7月6~30日,调查地点位于全国蔬菜生产大县,包括江苏阜宁县、金湖县、如东县,安徽宿州市埇桥区、肥东县、和县,山东寿光市、莘县、沂南县,每个县市区随机选择3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择2个蔬菜集聚区,在每个蔬菜集聚区随机选择15户蔬菜种植户作为调查对象。由调查人员入户与农户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10份,收回有效问卷801份,有效率98.89%。
3.1 数据信度与效度检验
以801份有效问卷为基础,用SPSS20.0软件对19个观察变量进行信度检验,所获得的信度检验指标克朗巴哈(Cronbach)系数α值为0.908。潜在变量新技术认知(X1、X2、X3)、亲环境态度(X11、X12、X13)、亲环境主观约束(X21、X22、X23、X24)、亲环境感观控制(X31、X32、X33、X34)和亲环境意向(X41、X42、X43、X44),分别对应的信度检验指标克朗巴哈(Cronbach)系数α值分别为0.748、0.838、0.841、0.687和0.872(表2),基本上达到或超过了0.7的信度值,表明观察变量具有比较好的信度。
为了测试观察变量与潜在变量之间的理论关系,运用AMOS22.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结果表明,新技术认知和亲环境态度分别对应的3个观察变量,亲环境主观约束、亲环境感观控制和亲环境意向分别对应的4个观察变量,亲环境行为对应的一个观察变量的标准化估计值均超过了0.5的基准值,且均在P<0.001水平上显著(表2),表明本研究的潜在变量具有较好的聚集效度。因此,由实证检验结果可以得知,本研究的调查数据通过了效度检验(表3)。
3.2 模型拟合和假设检验
运用AMOS22.0软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结果进行拟合。检验结果(表4)表明,卡方值与自由度比χ2/df为4.256,大于理想边界值3但小于宽松边界值5,这是因为本研究调查样本以及卡方值较大(627.152)引起的。当结构方程模型样本数较大时,通常会导致卡方值偏大,因而不能仅依据卡方值与自由度比偏大而判断模型拟合不佳,因此,还需参考其他指标。近似误差的平方根(RMSEA)是最重要的拟合度评价指标,本研究的RMSEA值为0.073,属于良好范围。其他几个拟合度检验指标NFI、GFI、CFI、RFI、IFI和AGFI均大于0.9,拟合检验结果较好。因此,综合来看,本研究的假设模型和调查数据拟合效果良好。
表2 模型的检验指标和拟合结果
表3 潜变量区别效度检验
表4 模型拟合度检验
假设模型与调查数据的拟合结果(表5)还表明,农户新技术认知影响亲环境态度、亲环境主观约束和亲环境感观控制的3个变量都在P<0.001水平上显著,农户新技术认知对农户亲环境的态度、主观约束和感观控制具有显著影响,假设1、假设2和假设3得到调查数据的支持。此外,本研究的假设4、假设6、假设7和假设8的变量也都在P<0.001水平上显著,说明菜农亲环境态度对亲环境主观约束具有显著影响,而亲环境的主观约束和感观控制对亲环境的意向影响显著,而菜农亲环境的意向显著影响着亲环境行为。但是假设5没有能够通过调查数据的检验,即菜农亲环境态度对亲环境意向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一结论和Halpenny[20]的研究结果一致。
表5 模型拟合和检验结果
为了探索新技术认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依据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和家庭收入水平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组。依据户主性别分成两组,分别是男性512份和女性289份;以45岁为年龄段分成两组:年轻组241份和年长组560份;依据受教育程度将调查对象分为两组,接受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274位划分为高学历组,初中及以下受访者527名划分为较低学历组;以家庭年收入4.2万元为界,分成高收入组110份和低收入组691份。在此基础上,对比新技术认知在不同组别间的平均值,然后运用分组数据进行拟合,并两两对比新技术认知对农户亲环境态度、主观约束和感观控制的影响,得出农户新技术认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具有如下特征:
4.1 男性、较年轻、较高学历和较高收入的农户组有较高的新技术认知
首先,男性人群组的新技术认知测量平均值更高。测量菜农新技术认知的3个变量X1、X2和X3平均值在男性人群中分别为5.771、5.896和5.868,明显大于女性组群中的平均值5.572、5.630和5.614。其次,菜农新技术认知水平在年轻人群组中更显著。测量农户新技术认知的3个变量X1、X2和X3的平均值分别为5.910、5.797和5.719,均大于较年长人群组的5.673、5.540和5.610。同时,较高学历人群组的菜农新技术认知测量值也较高。在本研究中,较高学历人群的菜农新技术认知变量X1、X2和X3的平均值分别为5.903、5.993和5.892,而较低学历人群组的相应值分别为5.678、5.594和5.749。最后,新技术认知在较高收入家庭组中表现更为明显。在较高收入人群组中,菜农新技术认知的3个变量X1、X2和X3的平均值为5.937、5.964和6.103,明显大于较低收入人群组的5.643、5.638和5.726。统计结果(表6)与孔凡斌等[21]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因此,与女性户主相比,男性户主对生物农药具有更高的技术风险偏好,并有较高的市场回报预期,因而对生物农药的认知较高;年轻户主往往比年长户主具有更高的新技术接受能力并更渴望改变现状,因而也往往体现出更高的生物农药认知;购买生物农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经济物质支撑,且施用生物农药也需要一个学习过程,因而较高的收入水平和学历为菜农购买和学习施用生物农药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表6 菜农新技术认知变量均值
4.2 新技术认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在男性、较年轻、较低学历和较低收入组中更显著
首先,男性组的新技术认知对亲环境行为决定因素的影响更明显。亲环境的态度、主观约束和感观控制是农户亲环境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男性人群中新技术认知对这3个因素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703、0.303和0.582,均大于女性人群组的0.559、0.153和0.561,且显著性检验结果也更显著(表7)。其次,年长人群组的新技术认知对亲环境行为决定因素的影响总体上比年轻人群组的显著。新技术认知对农户亲环境态度、主观约束和感观控制在较年长人群组的系数分别为0.852、-0.056和0.739,均大于较年轻人群组的系数0.613、0.328和0.617,而第二项即新技术认知对亲环境主观约束影响例外,其显著性检验系数也基本如此。
表7 菜农新技术认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
同时,较低学历人群组的新技术认知对亲环境态度、主观约束和感观控制的影响系数比较高学历人群组中更显著。新技术认知对农户亲环境态度、主观约束和感观控制的影响系数在较低学历人群组中为0.634、0.214和0.598,大于高学历人群组的0.562、0.151和0.504,而且检验结果也更显著。最后,较低收入人群组的新技术认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比较高收入人群更显著。在较低收入人群组中,新技术认知对农户亲环境态度、主观约束和感观控制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627、0.198和0.630,大于较高收入人群的0.467、0.077和0.342,且检验结果也更显著。
因此,与女性户主相比,男性户主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风险承受意愿,因而对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责任具有较高的认同;与较年长菜农相比,较年轻菜农更易于接受生物农药,也乐于考虑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与高学历和高收入农户相比,学历和收入较低农户对农业依赖性更高,因而在农业生产中更倾向于关注农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生产问题。
本研究通过对江苏、安徽、山东三省九县蔬菜种植户的入户调查数据,实证探索了新技术认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技术认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作用机制是:新技术认知通过农户亲环境的态度、主观约束和感观控制,影响农户的亲环境意向并最终影响农户的亲环境行为。在这一作用机制中,农户亲环境态度对亲环境意向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其对亲环境主观约束具有显著影响,并间接作用于亲环境意向。研究结果还发现,男性、较年轻、较低学历和较低家庭收入农户的新技术认知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更显著。
新技术认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作用机制为激励农户实施亲环境行为、遏制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了新思路。通常,经济主体的态度对生产意向和行为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然而本研究发现,农户亲环境态度对亲环境意向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亲环境主观约束和感观控制对亲环境意向影响显著;农户亲环境行为的特殊性,可能源于农业生产中环境保护的外部性,也有可能源于农业亲环境要素信息的不足。因此,激励农业生产中农户亲环境行为的重点方向应该由亲环境的态度转向农户的主观约束和感观控制。对政府部门来说,应该从法律、制度上,制定和实施具体和合理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和行为约束,并使之成为农户思维方式和农业生产行为的习惯;从经济和社会服务上,降低农户实施亲环境行为的成本和提高亲环境行为的服务质量,通过低成本和便利性来改善农户亲环境的感观控制进而提升亲环境的行为意向。
[1] 郭利京,王少飞. 基于调节聚焦理论的生物农药推广有效性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4):126-134.
[2] 葛继红,周曙东,朱红根,等. 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行为研究—— 以配方施肥技术为例[J]. 农业技术经济,2010(9):57-63.
[3] Gifford R,Nilsson A. Personal and soci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pro-environmental concern and behaviour:A re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4,49(3):141-157.
[4] Best H,Kneip T. The impact of attitudes and behavioral costs on environmental behavior:A natural experiment on household waste recycling[J]. 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11,40(3):917-930.
[5] Raymond C M,Brown G,Robinson G M. The influence of place attachment,and moral and normative concerns on the conservation of native vegetation:A test of two behavioural model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1,31(4):323-335.
[6] 樊在义,宋兵魁,杨勇,等. 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探讨[J]. 环境科学导刊,2011,30(3):1-6.
[7] Ajzen I.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Handb Theor Soc Psychol Vol One,2011,1:438.
[8] 仇焕广,栾昊,李瑾,等. 风险规避对农户化肥过量施用行为的影响[J]. 中国农村经济,2014(3):85-96.
[9] 童霞,高申荣,吴林海. 农户对农药残留的认知与农药施用行为研究—— 基于江苏、浙江 473个农户的调研[J]. 农业经济问题,2014(1):79-85.
[10] Spaargaren G. Theories of practices:Agency,technology,and culture:Exploring the relevance of practice theories for the governance of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practices in the new world-order[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1,21(3):813-822.
[11] Mills J,Gaskell P,Ingram J,et al. Engaging farmers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roug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behaviour[J].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2016:1-17.
[12] 蒋杰贤,万年峰,季香云. 基于地统计学和GIS的化学农药胁迫下桃树桃蚜与草间钻头蛛种群空间格局[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23(7):906-913.
[13] McQuail D,Windahl S. Communication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s[M]. Routledge,2015.
[14] Han H. Travelers'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in a green lodging context:Converging value-beliefnorm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Tourism Management,2015,47:164-177.
[15] Dinev T,Albano V,Xu H,et al. Individuals’attitudes towards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a privacy calculus perspective//Advances in healthcare informatics and analytics[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6:19-50.
[16] 宋慧林,吕兴洋,蒋依依. 人口特征对居民出境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 一个基于 TPB 模型的实证分析[J]. 旅游学刊,2016,31(2):33-43.
[17] Weingart L R,Behfar K J,Bendersky C,et al. The directness and oppositional intensity of conflict express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5,40(2):235-262.
[18] Robinson D K R,Huang L,Guo Y,et al. Forecasting Innovation Pathways(FIP)for new and emer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ies[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3,80(2):267-285.
[19] Horvitz E J. Reasoning about beliefs and actions under computational resource constraints[J]. arXiv preprint arXiv,2013,13(4):57-59.
[20] Halpenny E A.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urs and park visitors:The effect of place attachment[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0,30(4):409-421.
[21] 孔凡斌,廖文梅. 基于收入结构差异化的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11(8):89-96.
(责任编辑 杨贤智)
岗梅枝枯病病原鉴定(内文第111~114页)图版
图1 田间病害症状
图3 分离物在岗梅上接种引起的症状
图2 病原菌形态
杜洛克×陆川猪杂交F1代MC1R基因型分析(内文第122~127页)图版
图1 陆川猪和杜陆猪毛色表型
图4 测序Chromas图谱分析
基于信息熵的山西太谷植被指数最佳分辨率尺度分析(内文第167~171页)图版
图2 太谷县影像图(RGB543假彩色合成)
图4 不同分辨率下的植被指数图像
海南岛橡胶风害的重现期预测(内文第172~175页)图版
Influence mechanism of farmers’ new technology cognition on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A case study of farmers’ application of biological pesticide
ZHAO Jin1,GUO Li-jing2
(1. Management School,Anhui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Fengyang 233100,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 233041,China)
With the aggravation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farmers’environmental behavior is a key measure to control agricultural pollution from the source. We studied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farmers’ new technology cognition on pro-environment behavior,and constructed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801 vegetable field investigation in nine counties of Jiangsu,Anhui,Shandong provin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farmers’cognition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on new technologies,the cognition of a new technology ultimately influenced farmers’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by farmers’ pro-environmental attitudes,subjective constraints and sense of control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effect was more significantly in male,younger,relatively low education and low income groups than female,older,high-education,high-income groups on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new technology cognition;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farmers
图2 5年一遇橡胶风害损失
图3 10年一遇橡胶风害损失
图4 20年一遇橡胶风害损失
图5 30年一遇橡胶风害损失
图6 50年一遇橡胶风害损失
F062.6
A
1004-874X(2017)01-0183-10
2016-11-08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Q2016D105);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项目(2016CX024);安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5A307);安徽科技学院校级科研项目(SRC2014374)
赵瑾(1982-),女,硕士,讲师,E-mail:njynxz@163.com
郭利京(1981-),男,博士,副教授,E-mail:guolijing0379@163.com
赵瑾,郭利京. 新技术认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7,44(1):183-19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