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短盖巨脂鲤养殖技术

时间:2024-05-24

■ 文|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李琳娜 李奕雯 王莹

短盖巨脂鲤,俗称淡水白鲳。属脂鲤目、脂鲤亚目、脂鲤科、巨脂鲤属。短盖巨脂鲤为亚热带杂食性鱼类,观赏与食用价值兼备:种苗期间体色鲜艳,颇具观赏价值;成鱼期体色暗淡,无观赏价值,但可养殖为商品鱼。

淡水白鲳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2年被引入中国台湾,后人工繁殖成功并开始在淡水池塘推广养殖。1985年引入广东试养,1987年人工繁殖成功,遂逐渐推广至全国。

一、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

1.形态特征

体形侧扁呈椭盘状(似海水银鲳),背较厚,头小,头长与头高相近。口端位,无须。眼中等大,位于口角稍上方。体长为体高1.8~1.9倍,为头长3.3~3.4倍,为尾柄长13.6~14.8倍;头长为体厚1.8~2.1倍,为吻长4.1~4.2倍,为眼径的4.2~4.3倍。腹棱明显,自鳃盖下前方至肛门前方。体披细小圆状鳞片,自胸鳍基部至肛门有略呈锯状银白色腹棱鳞。鳍条无硬棘,背鳍18~19,较长;臀鳍16~18,较长;腹鳍8,短小;胸鳍6~8短小。侧线鳞80~98。尾分叉,下叶稍长于上叶。上下颌齿各2行,齿面呈刻缺状尖端突出。体色银灰,背部及腹部由银灰色渐变橙红色,胸鳍、腹鳍、臀鳍、尾鳍呈紫红色,尾鳍边缘略带黑色。鱼种期体表有黑色星斑,成鱼期黑色星斑消失,且成鱼的体色会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饲养在室内缺乏阳光的水簇箱中的短盖巨脂鲤体色较深、呈深灰至黑色,而放养在池塘中则是白身、银鳞、黑尾、红鳍,四色相配。

2.生态习性

淡水白鲳属暖水性热带鱼类,对水温较敏感;适温范围12~35℃,生长水温 18~33 ℃,最适水温24~32℃。16℃开始正常摄食,水温12℃时,成鱼失去平衡,8℃致死。水温持续两天低于12℃时,则有冻死的危险。栖息在中、下水层,具集群性;酸碱度适应范围6.2~7.5;耐低氧能力较强,在溶氧为0.5md/L的低氧状态下仍能生存;在盐度10‰以内的咸淡水中正常生长。

3.生长特性

淡水白鲳栖息于中下水层,具集群性,杂食性;其长速快,个体大,最大个体可达20千克/尾;养殖条件下,1龄鱼个体可达0.5~0.75公斤,2龄鱼个体可达1.5~2.5公斤。华南地区当年养殖的鱼苗,到年底可长到500克/尾以上,最大的可达1000克/尾;翌年可长至2000克/尾。

4.食性

淡水白鲳为杂食性鱼类,消化系统发达,具有肉食性鱼类所具备的膨大的胃和幽门囊,既摄食小鱼、虾和底栖动物等动物性饲料,又摄食水草、蔬菜、藻类等植物性饲料。人工殖养条件下,可投喂花生麸、豆饼和配合饲料。

5.繁殖习性

淡水白鲳三龄性成熟,繁殖季节为5-8月,繁殖水温25~32℃,最适水温26~30℃。一年多次产卵,怀卵量15~32万粒,漂浮性卵。人工繁殖时,催产后可自然产卵,也可人工催产,生产上多采用自然产卵繁殖。

二、与“食人鲳”的区别

1.“食人鲳”

“食人鲳”又称水虎鱼,是公众对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河的脂鲤科、锯鲑脂鲤亚科鱼类种群的统称,并非特指某一种特定的鱼类,该种群包括近56个属种。按食性和生活习性,可分为植食性、肉食性两种。通常说的“食人鲳”多指红腹锯鲑脂鲤(nattereri),即纳氏锯齿鲤,其肉食性、凶残,体长近30厘米(不计尾鳍)。主要分布于安第斯山以东至巴西平原的诸河流中,除亚马逊河外,库亚巴河和奥利诺科河也是其主要产地,现处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分布于阿根廷、巴西。

红腹锯鲑脂鲤体呈卵圆形,侧扁,颈部短,头骨特别是腭骨十分坚硬,尾鳍呈叉形;体呈灰绿色,背部为墨绿色,腹部鲜红色。牙齿锐利,下颚发达有刺,以凶猛闻名。雌雄鉴别较困难。一般雄鱼颜色较艳丽,个体较小,雌鱼个体较大,颜色较浅,性成熟时腹部较膨胀。

2.淡水白鲳与“食人鲳”的主要区别

淡水白鲳和“食人鲳”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两者原均属脂鲤科中的锯鲑脂鲤亚科,喜栖于热带淡水水域中,水温10℃以下停食,7℃时开始死亡。两者之间区别如下。

(1)食性不同。“食人鲳”肉食性。淡水白鲳植食性,经过驯化为杂食性;人工养殖,喜欢摄食植物蛋白为主的精饲料或配合饲料。

(2)体色区别。“食人鲳”全身灰绿色,腹部鲜红色,臀鳍鲜红色;淡水白鲳体呈银灰色,背部向腹部由银灰色渐变橙红色,臀鳍、尾鳍呈紫红色。

(3)牙齿区别。“食人鲳”口内有牙上下各一排,数量28~31枚,牙呈锐三角锯齿型,上下腭闭合后呈交错状。淡水白鲳口内有牙上下各两排,第一排12~14枚;第二排2枚,牙呈钝三角型,上下腭闭合后呈平行状。

(4)口裂与下颚区别。“食人鲳”的口裂比淡水白鲳口裂大,牙齿也更尖锐,下颚比淡水白鲳的下颚发达。

构造作用、人工开挖边坡、坡脚冲刷浸润等造成边坡失稳变形,形成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构造作用、人工开挖边坡改变了坡体原始的应力状态,使得坡体内应力重新分布,在坡体前缘易产生张拉裂缝,在暴雨地震等工况条件下可导致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长期坡脚冲刷淘蚀坡体下部,形成空洞使其上部失去支撑,随着时间的发展最终导致边坡失稳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坡脚浸润,使得土体的天然休止角减小,从而导致边坡失稳发生破坏。

三、商品鱼养殖技术

淡水白鲳生长快、个体大、抗病力强、病害少、耐低氧、易捕捞,养殖产量高,且肉质鲜美嫩滑,肉厚剌少,有较好的养殖前景。其消化系统发达,性杂食,食谱广,商品鱼养殖与鲤、鲫相仿,可主养,也可混养。华南地区普遍采用池塘混养淡水白鲳,放养水温应在20℃以上。

1.池塘混养淡水白鲳

如在主养四大家鱼等品种的池塘混养淡水白鲳,在不改变四大家鱼的放养密度、投饲方式(不专门投放淡水白鲳饲料)和日常管理的条件下,增加投放8~10厘米规格的淡水白鲳鱼苗200~300尾/亩,年增加淡水白鲳商品鱼产量160~200千克/亩。淡水白鲳还可在小型农用水库中混养,粤西地区养殖企业改造山塘和小型农用水库,主养草鱼、鳙鱼、罗非鱼,混养淡水白鲳,年产量达100~200千克/亩。

2.池塘主养淡水白鲳

(1)池塘条件。池塘环境符合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4)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NY5051(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土质适中,周边无污染源;交通畅顺,供电便利,排灌方便,不受洪涝影响;设施设备齐全;单个池塘面积8~15亩,水深2.5~3.0m,底池淤泥<30厘米,配置增氧、清淤等渔机具。

(2)池塘准备。参照四大家鱼成鱼养殖池塘准备方法,池塘清整、消毒与施基肥培育浮游生物饵料。

(3)苗种投放。投放全长4~5厘米的当年鱼苗2500~3000尾/亩,或投放全长8~10厘米的鱼苗1300~1500尾/亩。搭配大规格鲢鱼种50尾/亩、鳙鱼种150尾/亩、鲫鱼种200尾/亩,放种前应对苗种进行消毒。

(4)饲料投喂。淡水白鲳杂食,粗食,养殖商品鱼可投喂米糠、花生麸、豆粕、玉米等植物性精料(每天投饲量掌握在池鱼体重5%~6%左右),也可投放粗蛋白含量28%~30%左右的配合颗粒饲料(每天投饲量掌握在池鱼体重2%~3%左右),视天气和池鱼摄食状况灵活掌握,以池鱼食到8成饱为度。当年鱼苗可长至0.5~0.8千克/尾,产量达1000~1200千克/亩。

(5)养殖管理。淡水白鲳食得多,排得多,有机质残留得多,主养淡水白鲳水质容易变坏。为此,养殖池塘要配备增氧机、水泵等渔机,每天清晨与下午开机增氧,平常每7d加注新水15~20厘米,夏天每3d加注新水15~20厘米;溶氧量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每15d全池泼洒生石灰20毫克/升,既调节酸碱度又消毒水体。

(6)病害防治。淡水白鲳在越冬期间,特别是水温低于22℃时容易发病。为此,在养殖过程中首先要控制好水质,其次管养操作时应细心轻快,减少鱼体受伤和感染病原而发病。常见病防治如下:

①白皮病。病原:白皮极毛杆菌或鱼害粘球菌。发病季节:尤其越冬池水温15~20℃时,或鱼体损伤时,苗种易感染发此病。症状:病鱼体表鳞片脱落且有白斑,鱼体失去平衡,在水中打转。

防治办法。一是养殖操作时应小心轻快,避免鱼体肌肤损伤,感染病菌。二是在越冬池四周及食场附近挂若干个药袋(每袋装漂白粉100克)。三是用全池泼洒1克/m3漂白粉(含氯20%以上),每天1次,连用3天,治疗效果显著。

②小瓜虫病。病原:多子小瓜虫。发病季节:夏末到冬初,水温25℃以下,鱼苗、鱼种期容易发生此病。症状:病鱼突发性不摄食,离群独游,游速减缓,体背发黑。体表尤其背部形成许多小白点,分泌大量黏液;虫体寄生鳃片的鳃丝,黏液增生,充血、脱落,发生烂鳃。

防治办法。一是冬闲期干塘将池底曝晒至龟裂,消除塘底多余淤泥,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小瓜虫;二是加强养殖管理,保持良好水质,增加鱼体抵抗力;三是对发病的池塘水体可用20~30毫克/升福尔马林溶液全池遍撒,2~3小时后冲换一半池水;第三天再用药一次,剂量同前。

淡水白鲳对敌百虫、锌硫磷、菊酯类药物十分敏感,养殖全过程不得使用。

(7)轮捕轮放

养殖后期可通过捕大留小(即将长至0.75~1.00公斤的个体捕捞上市,小的留池再养),稀疏密度,促进生长,均衡上市。池塘主养淡水白鲳,年内可将当年鱼苗养至体重0.7~1.0千克/尾的商品鱼,年单产可达1.5吨/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