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 文|汕头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汕头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 陈晓鹏 黄博晓
水生野生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是宝贵的海洋生物资源,更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随着社会城市化的发展及人口的不断攀升,环境污染、水生野生动物栖息地遭受破坏,我国水生野生动物的数量、分布范围正日益缩小,许多种类正在急剧减少,处境艰难。近些年,海豚、鲸、海龟等水生野生动物搁浅、受伤或遭误捕的情况时常发生,救护这些受困的水生野生动物,使其得到治疗并放归,不仅是抢救性的保护它们,更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需要。
汕头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是南海东北部黑潮暖流和南海暖流主要活动区,水质肥沃。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汕头海域生物的多样性,并且是许多具有国际生物多样性意义的生物如海龟、中国鲎和中华白海豚、江豚、伪虎鲸等海洋哺乳动物的洄游通道。近年来,受到全球气候变暖、涉海工程项目建设、环境污染及海漂垃圾等因素的影响,汕头海域频频出现水生野生动物受伤搁浅或遭误捕的事件。据统计,从 2010年至 2017年,汕头海域共发现搁浅或误捕的珍稀水生野生动物 26头,其中海龟 12头、海豚6头、鲸6头、鲸鲨1头、鲟鱼1头;成功放归大海的19头(有6头为民间放生活动放归),遗憾死亡的7头。
从统计数据看,汕头海域搁浅或遭误捕的水生野生动物种类较多且较为珍稀,以鲸豚类及海龟居多 ,发现海域涵盖汕头市辖区内六区一县所有海区。排除放生活动,救护失败遗憾死亡的数量超过总救护数量的三分之一,死亡案例均为受伤搁浅或误捕后的救护行动。可见,汕头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水平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一)民众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知识比较缺乏,亟待科普。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汕头民众已建立起较为清晰的“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爱护水生野生动物”共识,但在很多法律法规和应对知识方面仍存在较大空白。许多民众发现受伤搁浅或遭误捕的水生野生动物时不确定是否属国家保护动物,是什么保护级别,也不知道向哪些主管部门报告;更有甚者不清楚未经许可不得私自驯养及出售国家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谁发现谁占有的错误观念。而且,民众普遍缺乏必要的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常识,在实施救护的过程中极易造成动物二次受伤。
2010-2017年汕头海域水生野生动物救助统计表1(单位:头)
(二)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体系不健全。汕头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民间行为,主要是民众发现后自发组织救助或渔民误捕后放归。这种形式因民众缺乏救护常识和工具,外加好奇心理争相围观拍照,延误救护(或放归)最佳时机,同时也对搁浅(或误捕)动物造成伤害,救护效率很低。二是职能部门行为,主要是渔业主管部门接到民众报料后到达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放归或送往暂养场所救助。这种形式虽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基础,但常因路途遥远,赶赴现场时搁浅动物已生命垂危,或经长途颠簸至暂养场所后无力回天,时效性较差,救护效率往往事倍功半。这两种方式都属突发性行动,缺乏科学有效的应急响应,相关技术力量参与度不高,没能有效的整合现有资源。
(三)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投入力度不足,难以满足现实需求。目前汕头市尚未设立具备救护器械、暂养场所和治疗条件的水生野生动物专业救护机构,近些年发生的救护事件,或是当场放归,或是送至动物园进行暂养,救护效果大打折扣;其次,尚未组建水生野生动物专业救护队伍,承担该项职能的多为渔业主管部门,人员相对匮乏、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缺少业务培训和技术支撑,救护能力不强;第三,经费投入不足,据统计,2010-2017年,汕头市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专项经费合计仅30万元,全部来源于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市区二级没有补贴经费。
(一)积极开展水生野生动物科普宣传和培训活动。主要分三个层面进行:
一是面向市民群众:积极与本地电视台、电台、网络媒体或企业平台合作,利用他们强大的传播辐射能力,搭配图文信息和视频素材,用直观的视听资讯向民众宣传水生野生动物相关政策法规、生存现状、应急救护常识和保护措施等知识;同时,配合“海洋宣传日”、“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等主题活动,多举办科普展览、知识讲座、户外宣传咨询活动、专题征文、摄影比赛等,还可将科普知识融入潮汕灯谜会、花灯展等传统民俗活动,在与民同乐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民众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意识。
二是面向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主要通过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巩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一线人员救护工作的专业基础和急救常识。多邀请水生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赴汕开展培训班、讲座等。同时,派出骨干人员前往国内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较先进的保护区、救助中心等机构交流学习,参与急救、收治、暂养等工作,全面提升汕头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是面向决策层领导:平时要积极主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多邀请领导参与各类宣传科普活动,拍摄中华白海豚、海龟等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宣传纪录片,并请领导担任保护行动代言人或倡议人,引导决策层领导更加关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从而争取在人员配置、硬件及经费投入等方面获得更多倾斜。
(二)组建专业救助队伍。
可由市级渔业主管部门牵头组建具备一定专业基础和业务能力的救助队,专职负责水生野生动物的应急救护、暂养治疗和日常巡航等保护管理工作,并根据全市实际情况在各区县设立分站点和巡视岗。将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经费列入市级财政年度预算,每年安排固定资金投入,使救护工作的必备开支得以保障。
同时,加紧推进汕头市海洋宣传教育中心项目建设进度。该宣教中心设有水生野生动物暂养池,可对搁浅或受伤的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进行收治,还具备科普实验、标本展示、科教培训等功能。建成后可弥补当前汕头水生野生动物专业救护场所的空白,打造成一个集应急救护、科普展示、培训教育等为一体的平台。
(三)整合各方资源和优势,构建全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网络。
汕头市海洋与渔业局作为该项工作的行政主管单位,已被吸纳为“广东省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网络成员单位”、“全国海洋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救助网络成员单位”和农业部主导的“中华白海豚保护联盟”成员单位,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实施救护时能起到很好的组织牵头作用,还可通过救护网络获悉国内兄弟单位的工作资讯和先进经验;汕头渔政支队和下属各渔政大队在救护行动进行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船艇、车辆和人员等支援;此外,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汕头海洋与水产研究所、汕头市中山公园动物园、南澎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科研机构和单位也可根据自身优势配合救护行动。整合资源,成立汕头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网络,将相关单位吸纳为网络成员,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合理统筹各单位能调动的船艇、车辆、救护器械、药品等资源,开展救护行动时各单位能第一时间响应,并且做到无缝连接,增强职责感和使命感。
此外,还可与汕头各大义工组织和志愿者团体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取长补短,多方调动资源配合救护行动,使汕头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工作成为一项有预案有组织的全民参与行动,最大限度提升救护成功率。
(四)建立汕头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档案数据库。
将汕头市历年出现的水生野生动物救护行动的时间、地点,物种类型、体征、救护处理方式等相关信息整理收纳建档,制定详细的记录表和治疗表格,通过分析挖掘这些案例的伤病原因及相关规律,向决策层领导提出适当的建议措施,减少或降低水生野生动物的搁浅或误捕数量。同时建议对实施放归的动物进行标记监控,通过后续跟踪调查获取救护效果及该物种相关行为规律等数据,为进一步优化汕头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网络,提升救护工作效率提供更多数据积累。
我们当前所说的水生野生动物救护是指在动物受伤搁浅或遭误捕后进行救治或放归处理,属于被动的保护动物。如何从被动保护上升到主动保护,即在水生野生动物受伤搁浅或遭误捕前采取相关措施以避免或减轻这样的情况发生,将是海洋工作者必须要深思与探索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