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时间:2024-05-24

张标,张领先,傅泽田,王洁琼

(1.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 100083;2.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3. 农业部农业信息化标准化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日渐匮乏,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理念将会不断增强,这必将进一步推进节约用水的技术创新、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1]。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提高灌溉保证率,是解决农业干早缺水、保证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措施。节水灌溉技术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当地供水条件,有效地利用降水和灌溉水,获取农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而采取的多种措施的总称[2]。长期的实践证明,节水灌溉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具有防御涝渍灾害、改善土壤盐碱化、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抑制水土流失、减轻风沙威胁等作用[3]。走节水高效农业发展道路,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是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和粮食安全战略共同作用的必然要求[4]。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土地流转政策的不断完善,农业经营主体已由改革初期相对同质性的家庭经营农户占主导的格局向现阶段的多种类型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转变,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生产基地、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逐渐增加,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未来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主体[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立于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之上,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生产力发展要求,从事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组织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3]。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与成长影响着农业发展的质量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水灌溉技术采纳应用对于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引领示范和影响作用,还能带动周围小规模农户应用节水灌溉技术[7]。因此,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对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节水灌溉技术是转变干旱半干旱地区作物栽培方式的客观要求,而生产者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意愿与行为是实施该项技术的关键[8]。但是在面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许多生产者仍然存在节水意识不强的情况,水资源受到了极大的浪费,提高生产者的节水意识,促进生产者采纳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是节水的关键[9]。由于节水灌溉技术种类较多,不同节水灌溉技术适应情况差别较大、成本高低不一,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仍需进一步加强[6]。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体系中,农业节水技术日益丰富而成熟,节水灌概技术的供给与设施设备制造已不是重点问题,关键是如何把这些优良节水技术推广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以产生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如何促进生产者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已引起了国内外多位学者的关注。在国外研究方面,Bjornlund等[10]通过研究找出促进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驱动因素,包括有在干旱区稳定供应水源、增产增效、节约成本等。Alam[11]通过计量分析发现较长种植经验、更好教育水平、更安全的终身权利、完善电力基础设施、应对气候变化意识等能够促进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Abdulai等[12]实证结果表明,年龄、参加农业组织、教育、种植模式等因素能够显著影响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Cremades等[13]认为资金补贴和推广服务政策对于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重要影响[13]。在国内研究方面,刘晓敏和王慧军[14]研究发现家庭年均总收入、地块面积、村里喇叭广播对农户采用咸水利用农艺节水技术的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经营规模和政府扶持则有负向影响。张学环等[15]通过研究发现,农民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块均耕地面积、农户风险认知、政府补贴以及信息渠道等因素对采纳节水技术有显著影响。乔丹等[16]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社会网络、推广服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水资源稀缺认知和技术的有用性认知可以促进技术采用。王昱等[17]运用Logit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土地规模、土地细碎化程度、农业种植结构、水利基础设施、兼业程度、投资风险和水费计价方式等对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有显著影响。龚大鑫和窦学诚[18]应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对农户采取节水行为主动性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耕地面积、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水费占种植业支出比重、农户对新技术的态度对农户采纳节水行为主动性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对农户采纳节水行为主动性程度有显著负向影响。

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推广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丰硕,为生产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也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从以往研究文献发现,虽然关于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多,但是大多数研究都是以农户为研究对象,极少文献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在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经营主体逐渐由小规模农户向大规模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转变。因此,本文基于北京市6个区125个蔬菜种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s采纳模型,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并探究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关键因素,以期能够为政府管理者在制定决策和农技推广部门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时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1 研究假说

根据相关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可知,农户在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时受到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技术认知、外部环境和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且采纳行为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8-19]。借鉴已有研究思路和成果,本研究选取经营主体特征、管理运营机制、技术认知和政策环境4个方面潜在因素,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受到这些因素共同影响(图1)。

图1 分析框架Fig. 1 Analytical framework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征主要包括技术服务、农资购买和统一销售3个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所带动的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农资购买和统一销售服务,则增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与引领示范效应,更倾向于采纳先进农业技术,即为农户提供这些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有可能采纳节水灌溉技术。

管理运营机制主要包括农户管理、销售情况和生产规范3个因素。在农户管理方面,如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带动的农户管理困难,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愿为农户示范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这对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阻碍作用。如果农产品存在销售困难,会造成巨大损失,致使利润减少,从而导致资金投入困难,阻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规模往往比较大,如果在生产中有统一生产规范,则降低了采纳节水灌溉技术难度,从而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技术认知主要包括示范效应、认知程度和成本感知3个因素。如果经营主体周围存在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应用,经营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就会有更直接的感知与认知,有利于增加采纳信心,同时基于农业技术采纳理论,经营主体在观察到较好应用效果时,就会倾向于尝试采纳。认知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基础,只有在充分了解技术属性和优势之后,在权衡比较后就会决定是否采纳。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时,投入成本是很重要因素,如果经营主体认为投入成本非常大时,就会降低采纳意愿。因此,本研究认为高投入成本会阻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

政策环境主要包括鼓励带动农户和资金补贴2个因素。如果政府有政策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那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会积极主动地采纳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为农户提供示范和指导,因此,在鼓励带动农户政策支持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有可能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时,如果政府能够给予一定资金补贴,不仅能够降低资金投入压力,还能增强技术采纳信心,降低采纳壁垒,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设计

为了更好地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问卷内容主要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信息,主要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管理、运营机制、带动农户情况等方面内容;第三部分内容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认知和采纳应用现状。此外,也调研一些农业支持政策相关的数据,这有助于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纳推广的分析。

2.2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课题组在2016年6-10月期间对北京蔬菜种植主体的实地调研,调研对象是以合作社为典型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区域选择北京蔬菜主产区,包括大兴、房山、怀柔、顺义、密云和通州。调研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市叶类蔬菜产业创新团队首席办、怀柔区综合试验站、大兴区综合试验站、顺义区综合试验站、密云区综合试验站、房山区综合试验站、通州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及6个综合实验站下属的田间学校工作站的支持与帮助。

本次调研总共发放问卷150份,在剔除数据异常、缺失、不真实等无效问卷后,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25份(表1),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3.33%。

表1 样本区域分布情况Table 1 Distribution of sample areas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只有14.4%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在2006年以前成立的;有76.0%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在2007-2012年期间注册成立,其中在2007年和2008年成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最多,分别占到总样本的20.0%和24.8%;2013年之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立趋势下降,只有9.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册资金差距较大,从最低的0.39万元到1 000万元规模不等,注册资金小于等于10万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占到28.6%,大于500万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占到10.9%。

2.3 分析方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行为分为“已采纳”和“未采纳”2种行为结果,且在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时同时受到经营主体特征、管理运营机制、技术认知和政策环境的影响。

则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纳的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其表达式为:

式中:Yi表示第i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行为,而x表示影响技术采纳的各种因素,pi表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行为的概率,α为常数项,β1,β2,β3,…,βn为待估参数。

最小二乘法(OLS)是普通线性回归的常用的估计方法,但是当因变量是分类变量时,由于本身非线性的关系,该方法就不能够进行有效估计,因此,需要使用最大似然估计(MLE)对Logistics模型进行估计[20]。Logistic回归模型的对数似然值为:

选取β1,β2,β3,…,βn的估计值,使对数似然函数的值最大。

2.4 变量选择

根据理论分析和实地调查情况,将11个自变量归纳为经营主体特征、管理运营机制、技术认知和政策环境4类,自变量在模型中所表示的含义、均值和标准差见表2。

3 结果与分析

3.1 新型经营主体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在125个被调查样本中,有8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率为71.2%。节水灌溉技术按照技术特征可分为工程节水技术、农技节水技术、生物节水技术和管理节水技术4大类。采纳工程节水技术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最多,达86个,占总数的68.8%,其次有41.6%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采纳农技节水技术,还有32.8%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管理节水技术,而采纳生物节水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较少(图2),这说明工程节水技术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的最主要节水技术类型。

表2 变量设定与统计描述Table 2 De fi nition and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of variables

图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不同节水技术采纳行为Fig. 2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entities’ adoption behaviors of different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ies

从表3可以进一步发现,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的工程节水技术中,有6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滴灌技术,在所有节水技术中采纳比例最高。其次是微喷灌技术、喷灌技术、低压输水管道和地下滴灌技术,其它工程节水技术采纳相对较少。在农技节水技术中,田间覆盖技术和田间耕作技术是最主要的节水技术,抗旱新品种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生物节水技术中最多的技术,但是生物节水技术采纳率较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合理灌溉制度在管理节水技术中最多,其它管理节水技术采纳较少。

3.2 新型经营主体节水灌溉技术采纳影响因素分析

利用SPSS21.0对样本数据进行Logistics模型回归分析,模型卡方统计量(Chi-square)为34.069,且P〈0.01(表4),说明自变量能够较好解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行为。此外,模型的 -2Log likelihood为 65.793,Cox-Snell R2和Nagelkerke R2统计量的值分别为0.304和0.465,表明模型整体有效。模型的整体预测正确率为84.8%,表明模型预测能力较强,综合判断所设定的模型能够充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行为进行解释。

在模型中,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采纳Wald检验法进行,在引入的11个自变量中有6个自变量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其P值(即Sig.)均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表明模型中这些自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不为0,即这些自变量在模型中都是显著的,说明这些因素能够显著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行为。

表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具体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Table 3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entities’ adoption behaviors of speci fi c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ies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征方面,农资购买和统一销售2个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这2个特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可能的原因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只是为农户购买部分农资,还有一部分农资是由农户自己购买;同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只是在某些时间段内帮助农户销售产品,其他产品则需要农户自己销售,这就降低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购买农资和销售产品方面的影响力,从而未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效应。而技术指导变量的回归系数为2.075,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技术指导能够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从该变量的发生比率(Exp(B))为7.961可以看出,如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社员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发生比率是原来的7.961倍,可见该变量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影响很大。为社员提供生产技术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会更加关注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在经过综合判断就愿意采纳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的农业技术,并将这些较好的新型农业技术向农户示范推广,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技术指导服务的功能。

表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纳Logistic模型回归结果Table 4 Logistic model regression results of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entities’ adoptions of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在管理运营机制方面,农户管理变量的回归系数为-2.420,且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农户管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认为农户管理越困难,越不愿采纳节水灌溉技术。从发生比率为0.089可以看出,农户管理困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一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0.089倍。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需要对农户进行一定的培训指导,且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存在一定的采纳风险,对农户管理困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鼓励引导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过程中,存在向农户宣传不好、培训观摩困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精力有限等阻碍因素。

销售情况变量的回归系数为-2.693,且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销售情况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销售农产品越困难,越不愿采纳节水灌溉技术。从发生比率为0.068可以看出,农产品销售困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一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0.068倍。农产品销售是农业生产的末端环节,但也是实现农业生产向价值转换的重要环节,更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点,因此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产品的销售最为关心。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户销售农产品存在困难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需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会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很难有时间去引导农户采纳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即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农户示范推广,农户的主要关注点也不在技术的应用上。此外,由于农产品销售困难,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能够获取期望利润,导致他们没有足够资金购买节水设施设备。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运营机制中,生产规范没有通过模型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统一生产规范不能促进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可能的原因是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制定的生产规范差异较大,且执行力度不同,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虽然有着严格的生产规范,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并未严格执行,没有真正实现统一规范生产,从而导致生产规范并没有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技术的壁垒。

在技术认知方面,认知程度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888,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认知程度能够显著正向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纳,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技术认知程度越高越有可能发生采纳行为。从发生比率为2.430可以看出,对技术有一定认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灌溉技术的发生比率是不了解技术信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2.43倍。由技术采纳基础理论可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先通过了解新技术相关信息来对技术有个感性认识,然后再进一步主动获取更多准确完整的信息深入了解技术,形成对技术的认知,这决定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技术的态度,将直接影响是否采纳节水灌溉技术。

成本感知变量的回归系数为负,且在5%水平显著,说明成本感知能够显著负向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行为。从发生比率为0.283可以看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成本感知每提高一级,其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发生比将是原来的0.283倍,即比原来降低了71.7%,这种变化还是非常显著的。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如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认为投入成本较高,就会增加技术采纳风险,基于风险规避心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会采取谨慎态度而不愿采纳。此外,高成本的资金投入提高了技术采纳壁垒,对于规模不大或资金有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就没有富余资金购买设施设备,从而阻碍了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示范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说明示范效应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没有影响,可能的原因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具有生产示范功能,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行为是理性决策结果,并不会像农户那样受周围环境影响而产生明显的从众行为。

在政策环境方面,鼓励带动农户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当地政策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带动农户对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没有直接影响。可能的原因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得到带动农户资金补贴后,往往会带动农户采纳经济效益最明显的技术和生产模式,以实现政策效果最大化,但是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所带来的主要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经济效益不明显,这就降低了带动农户政策在促进节水灌溉技术方面的效果。资金补贴的系数为0.863,发生比率为2.370,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资金补贴能够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在资金补贴政策支持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发生比是原来的2.370倍。从调查结果可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认为目前节水灌溉技术的成本处于偏高状态,资金补贴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担了技术采纳风险,降低了技术采纳壁垒,促进了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资金补贴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措施,引导生产者进行生产方式转变,受到政府鼓励支持的技术往往是农业生产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为了以后更好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想在技术应用中占据制高点,取得发展优势,更愿意采纳节水灌溉技术。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研究表明,在样本蔬菜种植经营主体中,虽然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达到71.2%,但是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对不同类型节水灌溉技术采纳存在较大差异。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因素复杂多样,其中技术指导、认知程度和资金补贴3个因素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农户管理、销售情况和成本感知3个因素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有阻碍作用。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节水灌溉需求产生了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动机,进一步驱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生采纳行为,但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决策是以期望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不仅要考虑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所产生的效益,还要考虑成本和采纳技术壁垒。此外,政府资金补贴不仅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担技术采纳风险,降低技术采纳壁垒,而且还提升采纳信心,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应用。

4.2 建议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受到一些因素促进又受到部分因素阻碍,为了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及推广扩散,应降低阻碍因素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负作用,提升促进因素的牵引力作用。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提供丰富多样的技术宣传形式,拓宽节水灌溉技术信息覆盖面,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效、准确地获取完整信息,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了解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增强采纳信息。

其次,扩大示范推广区域。不仅要通过农技推广部门体系在广度上扩大覆盖面积,更要充分发挥基层推广单元的示范引领效应,增加推广深度,提高节水灌溉技术采纳率。

最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方面,给予采纳技术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补贴,减少前期投入成本,降低技术采纳壁垒;另一方面,对于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及时给予技术指导与服务,降低技术使用难度,提高技术应用效果。

[1]刘艳丽, 张建云, 王国庆, 等. 气候自然变异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评价中的贡献分析——I. 基准期的模型与方法[J]. 水科学进展, 2012, 23(2): 147-155.Liu Y L, Zhang J Y, Wang G Q, et al. Evaluation on the in fl uence of natural climate variability in assessing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water resources: I. Model and methodology in baseline period[J].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 2012, 23(2): 147-155.

[2]韩青.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经济分析[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04.Han Q.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D].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04.

[3]余根坚. 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盐运移与用水管理模式研究[D].武汉: 武汉大学, 2014.Yu G J. Research on water-salt migration and water management mode under water-saving irrigation conditions[D]. Wuhan: Wuhan University, 2014.

[4]翟治芬. 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节水技术评价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Zhai Z F. Integrated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saving technologies for adapting climate change[D]. Beij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2.

[5]黄祖辉, 俞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0(10): 16-26.Huang Z H, Yu N. New type agricultural business entities: Current situation, constraints and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An analysis taking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0(10): 16-26.

[6]国亮, 侯军歧, 惠荣荣.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机制与模式研究[J]. 开发研究, 2014(1): 43-45.Guo L, Hou J Q, Hui R R. Research on diffusion mechanism and diffusion model of agricultural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J].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2014(1): 43-45.

[7]朱萌, 沈祥成, 齐振宏, 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苏南地区种稻大户的调查[J]. 科技管理研究, 2016, 36(18): 92-99.Zhu M, Shen X C, Qi Z H, et al. The 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doption behavior influence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main body of new typ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scaled rice farmers in the south of Jiangsu[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6, 36(18): 92-99.

[8]刘持博, 韩晓燕, 吕杰. 半干旱地区农民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34个农户为例[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6(3): 257-261.Liu C B, Han X Y, Lü J. Farmers’ desire for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in semiarid regions and in fl uential factors:Taking 134 farmer households in Fuxin Mongolian Autonomous County as case[J]. 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4, 16(3): 257-261.

[9]赵文杰, 丁凡琳.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现状与对策研究综述[J].节水灌溉, 2015(4): 95-98.Zhao W J, Ding F L. A review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extension in China[J].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2015(4): 95-98.

[10]Bjornlund H, Nicol L, Klein K K. The adoption of improved irrig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A study of two irrigation districts in Alberta, Canada[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9, 96(1): 121-131.

[11]Alam K. Farmers’ adaptation to water scarcity in drought-prone environments: A case study of Rajshahi District, Bangladesh[J].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15, 148: 196-206.

[12]Abdulai A, Owusu V, Bakang J. Adoption of safer irrigation technologies and cropping patterns: Evidence from Southern Ghana[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1, 70(7): 1415-1423.

[13]Cremades R, Wang J, Morris J. Policies, economic incentives and the adoption of modern irrig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J]. Earth System Dynamics, 2015, 6(2): 399-410.

[14]刘晓敏, 王慧军. 黑龙港区农户采用农艺节水技术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 2010(9): 73-79.Liu X M, Wang H J.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mpact factors of farmers willingness to adopt water-saving technologies in Heilonggang region[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2010(9): 73-79.

[15]张学环, 李志刚, 韩晓燕, 等. 农户对玉米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通辽市科尔沁区实际调查为例[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4): 309-313.Zhang X H, Li Z G, Han X Y, et al. Factors in fl uencing farmers adopting the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ie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Keerqin district of Tongliao City[J].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tural Sciences),2015(4): 309-313.

[16]乔丹, 陆迁, 徐涛. 社会网络、推广服务与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J]. 资源科学, 2017, 39(3): 441-450.Qiao D, Lu Q, Xu T. Social network, extension service and farmers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in Minqin County[J]. Resources Science, 2017, 39(3): 441-450.

[17]王昱, 赵廷红, 李波, 等. 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黑河中游地区为例[J]. 节水灌溉, 2012(11): 50-54.Wang Y, Zhao T H, Li B, et al. Factors affecting farmers’willingness to adopt water-saving technology in northwest arid region of China: Case study of middle reaches of Heihe river[J].Water Saving Irrigation, 2012(11): 50-54.

[18]龚大鑫, 窦学诚. 河西绿洲灌区农户节水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 37(1): 130-136.Gong D X, Dou X C.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farmers’ watersaving behaviors in irrigated oases of Hexi Corridor[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6, 37(1): 130-136.

[19]黄玉祥, 韩文霆, 周龙, 等. 农户节水灌溉技术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18): 113-120.Huang Y X, Han W T, Zhou L, et a1. Farmer cognition on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in fl uencing factors analysis[J].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2012, 28(18): 113-120.

[20]王济川, 郭志刚. Logistic回归模型: 方法与应用[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Wang J C, Guo Z G.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