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邓文,刘英,谭杰扬,金龙新,王剑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家庭农场是我国源于家庭承包制的一种适度规模经营组织形式[1],具有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不仅直接参加生产劳动,而且是家庭经营的主体[2],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不长期雇工、适度规模经营等特征[3]。由于具有适应农业自然属性、发挥农业社会属性、农业生产与家庭特点高度契合、信息决策快速有效地预见和规避风险等优势[4],特别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地位后,家庭农场得到较快发展。2014年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家庭农场已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要重点鼓励和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绩效,是家庭农场作为“理性经济人”进行粮食规模生产决策和政府扶持的主要依据[5]。家庭农场经营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特征[6]。有研究表明,虽然粮食类家庭农场收益低于经济作物或养殖类农场,但由于资金投入少、省时省力、补贴政策等原因,多数处于起步阶段的农场愿意选择种植粮食作物[7],规模较大的家庭农场更倾向于较高比例种植粮食作物[8]。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研究家庭农场不同规模稻作绩效对于促进家庭农场和水稻生产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成本收益率是家庭农场稻作绩效评价的主要指标[9-10]。水稻生产在不同目标导向下存在差异化规模标准,种植利润和产出水平区域差异明显[11]。曾玉容和许文兴[12]分析福建家庭农场经营效率与土地规模之间呈“U”型关系,高阔和甘筱青[13]则实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稻经营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呈“倒U型”曲线,二者结论刚好相反。张悦和刘文勇[14]发现,与小农户相比,家庭农场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土地生产率略有下降,成本收益率和人均年纯收入差异较大,土地租赁和雇工费用是主要原因。丁建军和吴学兵[15]调查影响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与效益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禀赋、土地流转、雇工状况、农场主的管理水平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等。翁贞林等[16]调研生产成本是影响土地收益率的主要因素,提高稻作复种指数、单产、稻谷价格,降低租金是提高绩效的重要途径。齐振宏和綦校海[17]认为对稻作绩效影响最大的是肥料施用,其次是种植面积,补贴政策和稻谷收购价格对绩效具有显著作用。张德元等[18]分析了家庭农场经营者个人特征和管理经验对绩效的影响。可见,家庭农场规模稻作绩效差异较大且影响因素众多,由于各地水稻生产条件差异较大,已有研究结论不尽相同且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地区,有必要针对不同区域水稻家庭农场深入开展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
湖南是我国家庭农场和水稻生产大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本文以湖南省家庭农场为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由CCR模型、灰色关联度和相关分析模型、SBM超效率模型组成的“三步模型法”,分析家庭农场不同规模稻作绩效及影响因素,对于丰富我国家庭农场绩效研究理论,促进水稻家庭农场发展提供依据和决策参考。
参考李然和冯中朝[19]、孔令成和郑少锋[20]等学者的三阶段DEA模型,克服构建相似SFA模型较为繁琐且需对投入数据进行调整的缺陷,构建由CCR模型、灰色关联度和相关分析模型、SBM超效率模型组成的“三步模型法”,借助DPS9.50软件,对水稻家庭农场不同规模稻作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第一步选择面向投入的CCR模型,第二步运用灰色关联度和相关分析模型,第三步采取基于松驰变量测度的SBM超效率模型。CCR模型主要是考虑投入产出的比率最大化,比较各决策单元效率值不大于1情形下的综合效率及DEA有效性。灰色关联度和相关分析模型用于研究各环境变量对稻作产出绩效的影响。SBM超效率模型主要考虑投入产出的利润最大化,计算出来的相对效率值可大于1,能实现对所有决策单元的排序。
CCR模型是在投入产出框架下对同类决策单元的综合效率进行分析的,投入产出变量的选择较为重要。结合张忠明和钱文荣[21]、袁小慧等[22]、郑少锋[23]的研究成果,利用实地调查数据,选择播种面积、成本费用(包括种子费、雇工费、机械费、农药费、肥料费、其他生产费用、租田费)、稻作工日作为投入变量,总纯收益(包括生产纯收益、稻作补贴)、稻谷总产作为分别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产出变量。
已有研究表明,除直接投入变量对产出变量具有显著影响外,诸多环境变量对稻作绩效也有重要影响。环境变量是指那些能够影响农场稻作绩效但不受农场主控制或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因素[20]。根据相关文献和调查情况,选择农场主年龄、农场主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稻作率、租田费用、稻谷销售价格、稻作补贴作为环境变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和相关分析。
松驰变量直接反映决策单元投入过度或产出不足的程度,且这种量只受指定的评价决策单元的影响,与整个数据集中其他决策单元无关。与CCR模型比较,SBM模型优化更侧重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因此,选择与总纯收益和稻谷总产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的投入变量以及环境变量作为松驰变量,进行SBM超效率分析。
本文原始数据来源于2016年11-12月对湖南省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调查区域包括湘东山丘区醴陵、湘南丘山区隆回、湘中丘陵区涟源、湘北平原区鼎城4个水稻生产和家庭农场大县(市、区)的31个乡(镇)108个村(社区),4县市区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 094-22 419元,水稻生产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环境等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庭农场基本情况、不同季别(早稻、中稻、晚稻)水稻生产成本收益、土地流转、资金来源、社会化服务、存在困难,技术培训、惠农政策执行情况、稻谷销售价格、基础设施评价,以及希望政府优先做好哪些事等。原始数据的获得主要采取入户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法,共回收问卷120份。整理后的数据通过电话、微信、QQ、邮件等网络通讯法进行反馈核实。经异常值检验后,有效问卷115份,有效率为95.83%。
本文将变量分为投入产出变量和环境变量2类,各变量含义及样本统计特征见表1。从投入产出变量看,播种面积、成本费用、稻作工日、总纯收益、稻谷总产小于样本相应均值的农场分别占农场总数的 76.99%、78.76%、78.76%、75.22% 和 78.76%。从环境变量看,农场主年龄、农场主文化程度赋值(按初中及以下、高中、高中以上分别赋值1、2、3)、家庭劳动力稻作率、租田费用、稻谷销售价格、稻作补贴小于样本相应均值的农场分别占41.59%、34.51%、22.12%、79.65%、58.41%和71.68%。 利用DPS9.50软件对上述各变量的样本分布情况进行正态性检验,除农场主年龄总体呈正态分布外,其他变量均属于偏态分布。
表1 变量含义及样本统计特征Table 1 Variable definitions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the sample
为满足统计分析要求,更有效地揭示家庭农场不同规模稻作绩效规律,结合湖南省家庭农场发展和调查实际,依据水稻播种面积,以6.67 hm2为组距,将样本农场划分为6组,每组为一个决策单元,指标值为组内家庭农场相应指标的平均值。稻作规模20.00-26.67 hm2的家庭农场占比最高,达36.52%(表2),随着规模扩大,稻作投入和产出都明显增加,〉33.33 hm2的农场总纯收益、稻谷总产均值分别是〈6.67 hm2农场的15.07倍和21.21倍,但单位规模纯收益和稻谷产量均呈下降趋势,这与张悦和刘文勇[14]的结论一致,说明不存在规模效益。
表2 家庭农场不同规模稻作投入和产出Table 2 Inputs and outputs of family rice farms with different scales
相关分析表明,播种面积、生产成本、稻作工日与稻作纯收益、稻谷总产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选取的投入产出变量满足CCR模型测度要求。将上述分组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CCR模型测度,不同规模家庭农场稻作投入产出综合效率总体较高,其中第1、第2和第4组综合效率值均为1(表3),并列第一位,是处于DEA前沿面上的有效率单位,表明规模 <6.67 hm2、6.67-13.33 hm2、20.00-26.67 hm2的家庭农场有效利用了水稻生产要素,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达到最优。
第5、第6和第3组综合效率值分别为0.9663、0.9658和0.9609,排第4、第5、第6位,均为非弱DEA有效单位,有减少投入、增加产出的改进潜力,在保持产出不变的情形下,可分别减少3.37%、3.42%和3.91%的投入,因规模报酬递减,应适度控制规模。
表3 不同规模稻作投入产出综合效率Table 3 Comprehensive ef fi ciency of input and output of rice production from different scales
家庭农场不同规模稻作环境变量情况见表4。年龄在55岁以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场主分别占83.48%和64.35%,家庭劳动力稻作率达100%的农场占76.52%。农场主越年轻、文化程度越高、家庭劳动力稻作率越高的农场,水稻生产规模呈总体上升趋势。规模扩大,租田费用明显增高,稻作补贴也呈上升趋势,但与稻谷销售价格呈非线性关系。
调查发现,2016年早稻、中稻、晚稻当季补贴金额均值少于1 500元/hm2的家庭农场分别占36.63%、55.36%和59.41%,其中73.48%的家庭农场主认为政府补贴少。稻谷销售价低于当年国家最低收购价的家庭农场分别占79.21%、50.00%和74.26%,其中92.51%的家庭农场主认为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稻谷销售价格低。主要是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稻谷库存压力大等原因,导致相关部门执行补贴、收购政策不到位。
表4 家庭农场不同规模稻作环境变量Table 4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of family rice farms with different scales
灰色关联度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环境变量与总纯收益、稻谷总产的关联系数排序均为租田费用〉稻作补贴〉家庭劳动力稻作率〉稻谷销售价格〉农场主年龄〉农场主文化程度(表5)。其中,产出绩效与租田费用、稻作补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租田费用、稻作补贴是湖南省家庭农场稻作产出绩效的最主要环境影响因素,这与调查的结果一致;与农场主年龄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农场主越年轻,干事创业的动力可能越足,稻作绩效越高;与家庭劳动力稻作率、农场主文化程度呈不显著正相关,说明在家劳动力越多、农场主文化程度越高,吸收、掌握水稻生产经营新技术的能力也就越强,对稻作绩效具正向作用;与稻谷销售价格呈弱负相关,可能的原因一是稻谷销售价格存在地区差异、各家庭农场稻谷销售渠道多样,二是规模较大的农场往往稻谷产量较多,为避免积压和减少储损,有时存在低价抛售现象。
根据第一步、第二步模型分析结果,选择与总纯收益和稻谷总产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的播种面积、成本费用、稻作工日、农场主年龄、租田费用、稻作补贴作为松驰变量,进行SBM超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农场稻作绩效相对效率总体也较高。不同规模稻作相对效率值排序为第1组(1.7333)〉第6组(1.4206)〉第5组(1.0916)〉第2组(1.0301)〉第4组(1.0107)〉第3组(0.8398),生产规模与稻作绩效之间呈“U”型曲线关系(图1),最佳相对效率主要存在于小规模和超大规模家庭农场,这与曾玉容和许文兴[12]的结论相类似。
表5 环境变量对不同规模稻作绩效的影响Table 5 In fl uence of environment variabl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family rice farms with different scales
图1 家庭农场不同规模稻作相对效率Fig. 1 Relative ef fi ciency of family rice farms with different scales
研究表明,不同投入产出和环境变量分析框架下的家庭农场稻作绩效存在差异。湖南省家庭农场稻作规模在〈13.33 hm2、20.00-26.67 hm2范围内的投入产出综合效率达到最优;稻作规模〉26.67 hm2的家庭农场,应适度控制并缩减规模;稻作规模为13.33-20.00 hm2的家庭农场,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稻作规模〈6.67 hm2、〉33.33 hm2的家庭农场相对效率较高,6.67-33.33 hm2的家庭农场相对效率较低。对家庭农场稻作绩效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租田费用和稻作补贴,其次为家庭劳动力稻作率和稻谷销售价格,农场主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关联度较低。
研究也表明由于我国各地水稻生产条件、种植利润和产出水平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很难界定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全国稻作规模标准。因此,本文认为根据目标导向和区域特征,研究制订且不断完善差异化的区域性水稻规模适度动态标准将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基于以上结论并结合调查的其他相关情况,为进一步提升家庭农场稻作绩效,促进水稻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制订完善水稻家庭农场经营的“适度规模”指标。经营规模既是家庭农场认定和登记的基本指标,又对家庭农场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水稻家庭农场是湖南最主要的种植业家庭农场,虽然当稻作规模超过13.33 hm2时,规模报酬呈总体递减趋势,但综合效率仍然较高,且稻作规模〈6.67 hm2、〉33.33 hm2的家庭农场相对效率高于其他规模农场,建议制订水稻家庭农场经营的“适度规模”指标,现阶段指标范围以3-80 hm2为宜,放宽对农场主的资格限制,逐步形成职业农民的自由准入机制。
2)规范稻田流转管理与服务。租田费用对家庭农场稻田流转意愿及稻作绩效具有直接影响。租田费用超过农场主预期,将成为稻田合理有序流转和水稻生产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议针对目前湖南水稻家庭农场存在租金太高、稻田不能集中连片,少数农户存在挟地要价、擅自毁约现象,在完成土地确权的基础上,建立乡、村农田流转服务站,规范流转程序,统一合同格式,及时协调和帮助解决“流转期不长、稻田碎片化、租金成本高、履约不严格”等问题。
3)增加稻作补贴。各类政策和项目补贴的多少及能否执行到位,对调动农场主从事水稻生产的积极性作用十分明显。建议实施新一轮湖南省“百千万工程”对水稻家庭农场的财政补助。同时加快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落实水稻生产支持保护补贴。
4)加强价格扶持。稻谷销售价格高低是农场主最关注的因素之一,在目前我国稻谷收购价难以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建议政府要求中储粮购销公司等国有企业优先按不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的标准收购家庭农场生产的稻谷,同时鼓励稻米加工企业进行“优质优价”订单收购,以促进家庭农场水稻规模生产发展。
此外,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就地返乡创业、分类开展技术培训[24]、培育新型青年农场主、完善社会化服务、拓宽融资渠道、分级示范引领等也是政府应该予以重视的举措。
[1]伍开群. 制度变迁: 从家庭承包到家庭农场[J]. 当代经济研究,2014(1): 37-44.Wu K Q. Institutional change: From household contract to family farm[J]. 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2014(1): 37-44.
[2]杨成林. 中国式家庭农场——内涵、意义及变革依据[J].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5, 6(2): 66-80.Yang C L. Chinese family farm: Connotation, signi fi cance and the basis of revolution[J]. China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 2015,6(2): 66-80.
[3]杨慧莲, 王征兵, 霍学喜. 新型农业经营形式: 家庭农场界定标准探析[J]. 农村经济, 2014(9): 7-10.Yang H L, Wang Z B, Huo X X. The new forms of operating agriculture: Defining the criteria of family farm[J]. Rural Economy, 2014(9): 7-10.
[4]朱启臻, 胡鹏辉, 许汉泽. 论家庭农场: 优势、条件与规模[J].农业经济问题, 2014(7): 11-17.Zhu Q Z, Hu P H, Xu H Z. Discussion about family farm:Advantage, requirement and scale[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4(7): 11-17.
[5]尚欣, 郭庆海. 基于理性经济人视角下我国兼业农户行为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32(5): 597-602.Shang X, Guo Q H. Analysis of behaviors of part-time peasant household based on rational economic man hypothesis[J].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0, 32(5): 597-602.
[6]赵佳, 姜长云. 家庭农场的资源配置、运行绩效分析与政策建议[J]. 农村经济, 2015(3): 18-21.Zhao J, Jiang C Y. Resource allocation,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family farms[J]. Rural Economy, 2015(3): 18-21.
[7]程春丽. 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对策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南省十县(市)的抽样调查[J]. 改革与战略, 2015(10):1106-1112.Cheng C L.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 measure of family farms in Henan Province—Based on the sampling survey of 10 counties in Henan Province[J].Reformation & Strategy, 2015(10): 1106-1112.
[8]张宗毅, 杜志雄. 土地流转一定会导致“非粮化”吗? ——基于全国1740个种植业家庭农场监测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学动态, 2015(9): 63-69.Zhang Z Y, Du Z X. Would land transfer result in non-grain oriented? Evidence from 1740 family farms in China[J].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15(9): 63-69.
[9]何劲, 熊学萍. 家庭农场绩效评价: 制度安排抑或环境相容[J].改革, 2014(8): 100-107.He J, Xiong X P. The family farm performance evaluation: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or environmental compatibility[J].Reform, 2014(8): 100-107.
[10]李星星, 曾福生. 家庭农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以湖南为例[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8(6): 79-85.Li X X, Zeng F 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family farm and its design: A case study of Hunan Province[J].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5, 18(6): 79-85.
[11]李文明, 罗丹, 陈洁, 等. 农业适度规模生产: 规模效益、产出水平与生产成本——基于1552个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 2015(3): 4-17, 43.Li W M, Luo D, Chen J, et al. Optimal operating scale of farmland:Effects of scale, yield and production costs—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questionnaires to 1552 paddy rice growers[J].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5(3): 4-17, 43.
[12]曾玉容, 许文兴. 基于SFA的福建家庭农场经营效率实证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 2015, 30(11): 1106-1112.Zeng Y R, Xu W X. Marketing efficiency of Fujian family farm based on SFA: An empirical analysis[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5, 30(11): 1106-1112.
[13]高阔, 甘筱青. 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稻家庭农场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0):284-290.Gao K, Gan X Q. Optimum-scale family farm management: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rice family farm in Poyang Lake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5, 31(20): 284-290.
[14]张悦, 刘文勇. 家庭农场的生产效率与风险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 2016(5): 16-21.Zhang R, Liu W Y. Analysis of production ef fi ciency and risks of family farm[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6(5): 16-21.
[15]丁建军, 吴学兵. 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及其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省荆门市66家种植类示范家庭农场的调查[J].农业经济, 2016(10): 9-11.Ding J J, Wu X B. The factors of the scale and effectiveness of family farms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survey of 66 family farms in Jingmen city of Hubei Province[J]. Agricultural Economy,2016(10): 9-11.
[16]翁贞林, 朱红根, 张月水, 等. 种稻大户稻作生产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8县(区)619户种稻大户的调研[J]. 农业技术经济, 2010(2): 76-83.Weng Z L, Zhu H G, Zhang Y S, et al. Empirical analysis on large rice-growing farmers operation performanc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619 large rice farmers in 8 counties (districts), Jiangxi[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10(2): 76-83.
[17]齐振宏, 綦校海. 水稻生产经济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随州、武穴、孝感稻农的调查数据[J]. 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2): 20-26.Qi Z H, Qi X H. Analysis on the performance of rice production econom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Suizhou, Wuxue and Xiaogan rice farmers[J].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11(2): 20-26.
[18]张德元, 李静, 苏帅. 家庭农场经营者个人特征和管理经验对农场绩效的影响[J]. 经济纵横, 2016(4): 77-81.Zhang D Y, Li J, Su S. The impact of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rial experience on farm performance[J]. Economic Review, 2016(4): 77-81.
[19]李然, 冯中朝. 环境效应和随机误差的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分析——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我国农户的微观数据[J]. 财经研究, 2009, 35(9): 92-102.Li R, Feng Z C. The Study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rural household management with environmental effects and random error—Based on a three-stage DEA model and the micro-data of China’s rural households[J].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9, 35(9): 92-102.
[20]孔令成, 郑少锋. 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及适度规模——基于松江模式的DEA模型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16(5): 107-118.Kong L C, Zheng S F. Research on operating efficiency and moderate scale of family farm—Based on DEA model’s analysis of Songjiang model[J]. 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Socia1 Science Edition), 2016, 16(5): 107-118.
[21]张忠明, 钱文荣. 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与粮食生产效率关系实证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24(8): 52-58.Zhang Z M, Qian W R.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rmers’s land management scale and food production ef fi ciency[J]. China Land Science, 2010, 24(8): 52-58.
[22]袁小慧, 华彦玲, 王凯. 江苏省农户水稻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创新研究[J]. 江苏农业学报, 2014, 30(3): 645-653.Yuan X H, Hua Y L, Wang K. Innovative pattern of appropriate scale management of rice production in Jiangsu Province[J].Jiangsu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4, 30(3): 645-653.
[23]郑少锋. 土地规模经营适度的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1998(11): 8-12.Zheng S F. Study of moderate land scale management[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1998(11): 8-12.
[24]兰勇, 谢先雄, 易朝辉, 等. 湖南水稻种植户创办家庭农场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5, 35(11):142-148.Lan Y, Xie X Y, Yi Z H, et al. Analysis on willingness and in fl uencing factors of founding family farm by farmers in Hunan Province[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Technology, 2015, 35(11): 142-14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