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国养蜂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与对策建议——基于产业内外部效应的视角

时间:2024-05-24

高芸,赵芝俊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我国蜂群数量、蜂产品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是名副其实的蜂业大国。但也存在诸如从业人员老龄化、生产方式落后、机械化水平不高、出口均价持续走低、良种商业化市场还未建立、产品市场“劣币驱除良币”现象严重等突出制约。蜂业是典型的正外部性产业[1],但在许多国家蜂农与种植业农户授粉合约受产品价格补贴、机会成本等因素影响,处于互利并博弈的关系,蜂业与种植业如何协调发展,达到增加整体社会福利目标,仍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2-4]。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专业化和便于机械化耕作的单一、连片的大规模种植模式逐渐增多,农业生产化学品投入和设施农业比例增加,使得自然界授粉昆虫数量大幅减少[5-6],授粉服务需求增 加。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成本逐年上升,水果、蔬菜等价格比较优势明显下降。另一方面,以转地放蜂为主要模式的“精耕细作”的养蜂方式已将蜜蜂的生产潜能发挥到了极限,这些矛盾的交织使中国养蜂业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尴尬局面。中国养蜂业和种植业都需要转换思路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探索协同发展模式和绿色生产方式,为养蜂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构筑新的发展动能。

从蜂农的利益角度来看,他们急需扩展蜂产品以外的收入渠道,降低蜂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在提供授粉服务时,获得农作物农药使用和花期信息,保障蜂群的安全和后续生产能力。从种植农户的利益角度来看,要看到授粉对农作物实实在在的增收作用,才愿意向蜂农支付授粉费用或同意蜂农进场采蜜授粉。而现实中,由于蜜蜂的飞行范围无法控制,存在临近种植农户“搭便车”的现象[7],只有连片且一定规模种植业业主达成统一意见,授粉合约才能付诸实施。此外,若蜂农为种植户授粉,但不生产蜂产品,那么蜂农是正外部性的生产者。若授粉时也生产蜂产品,蜂农和种植农户互为外部性生产者。

鉴于当前蜜蜂授粉在自然界授粉昆虫减少和单一作物连片种植模式推广的形势下增产效果越来越明显,有必要兼顾养蜂业产业内、外部效益,并对内、外部效益实现面临的挑战统筹研究解决。明确其产业定位,研究激励各利益方达成授粉合约的机制和措施,将对整个社会福利带来的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基于外部性理论,分析我国养蜂业现状、特征和发展成就,研判养蜂业面临的挑战,从农业全产业的战略高度研究涉及蜂业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明确产业定位和相关政策目标。

1 理论逻辑

如果用蜜蜂授粉价格来弥补正外部性提供者成本,不同蜜源作物的蜂产品和植物产品的产出价值、生产特征、机会成本等因素,导致大多数外部性成本收益不可分,并形成蜂农和种植业农户利益博弈甚至对立,而非合作。因此,政府的管理职能应着眼于社会总福利的提高,支持政策应着力开展授粉技术研发,形成规模化授粉服务市场,促进授粉服务的可获得性,产业定位应兼顾内部挑战和外部需求(图1),而不是陷入复杂的外部性成本收益测算。

2 我国养蜂业发展现状

2.1 养蜂业基本情况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蜂产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但作为蜂产业生产端的养蜂业,其经济效益和产业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蜂产品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养蜂业不仅依赖当地的气候与植被条件,也取决于农户的养殖习惯、蜂群管理技术和蜂病防治经验等。大多数蜂产品不需要复杂的加工环节,经过简单分类、分级、过滤、包装后即可成为上市商品,因此保障生产端的效率和质量以及蜂农的养蜂积极性,对蜂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现有蜂农30余万人,一半以上的蜂农为兼业生产。根据国家蜂产业经济课题组蜂农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结果,蜂农平均年龄为49岁,最年长者超过80岁,30岁以下的蜂农还不到5%,60岁以上的蜂农占总数的43%。全国饲养蜂群由1949年的50万群发展到2019年的928万群,约占世界蜂群数量的十分之一。2018年我国蜂蜜产量为44.7万t左右,位居世界第一,约25.5%出口;蜂王浆产量约2 820 t,出口量约为30%~45%[11];蜂胶毛胶产量约700 t,蜂产品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从蜂群平均产出量来看,加拿大、巴西、中国和德国的单群蜂蜜产出较高,分别达到56.2 kg、49.4 kg、41.6 kg和30 kg[12]。

蜂业生产中的主要成本包括人工成本、蜂药和饲料成本、蜂王和蜂群购置成本、蜂机具购置成本、蜂蜜桶及包装等耗材成本、转地运输成本等。据国家蜂产业体系经济岗课题组固定观察点数据显示,2018年蜂农户均养殖规模129群,每群蜂纯收入为467元/群,平均成本为322元/群,其中饲料成本占比最大为56.8%,其次为运输、占地和检测成本占24.1%,人工成本(仅包括雇佣人工成本)占8.7%,蜂机具、蜂群和耗材成本占7.5%。根据蜂产业技术体系蜂业经济岗位课题组固定观察点数据,养蜂业成本利润率约为80%~120%,远高于生猪(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汇编2018年成本利润率为-12.6%)、肉牛(28.1%)、肉羊(7.7%)和粮食(44.0%)。但养蜂业年际间收入波动较大,且加上养蜂人需要常年奔波在外,对技术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蜂农多为家庭传承或师傅带徒弟方式进入养蜂行业[13],目前行业雇佣人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蜂农老龄化问题仍然严重。

2.2 养蜂业生产模式

以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养蜂业也不例外,多数蜂农为养蜂数量100群以下的定地和小转地蜂农。定地养殖要求当地蜜源植物每年花期在4个月以上,冬季最低气温高于零度,蜂群可以过冬生存。由于中蜂抗寒和抗病性能高于西蜂,以及定地养殖省工、不用迁徙、投入少的特点,定地中蜂养殖在近年取得了快速发展,不少农民加入了养蜂行列。目前蜂农的主要收入依旧来自常规蜂产品: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和蜂蜡。蜂蛹、幼虫和蜂毒等由于其下游加工品较少,产品收集储藏和物流条件要求较高,还未形成规模化生产[14]。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蜂农授粉收入比例非常小,根据国家蜂产业经济课题组蜂农固定观察点数据,仅有7.76%的蜂农曾出租或出售蜂群给作物进行有偿授粉,且每年授粉平均收益不超过总收入的1%。

从平均养殖规模来看,定地养殖规模最小,其次为小转地和大转地蜂农。定地蜂农劳动力和物质投入低,单群收益平均能达到600元以上。转地蜂农的户均养殖规模为定地蜂农的2~3倍,产量约占总产量的65%~70%,是蜂业生产的主力军。其中大转地蜂农每年在外转地的时间超过300天,年转地运输距离约0.6~1.5万km[15],年采集蜜源数量6~10个(表1),平均收入高于其他放蜂模式。大转地养蜂多为夫妻模式,户均规模达到188群以上,年纯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因此,大转地蜂农对其职业忠诚度很高,通过常年的技术积累,大转地蜂农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普遍高于定地蜂农。

随着正畸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成人错颌畸形患者开始接受正畸治疗。然而,成人患者的口腔情况相对复杂,大多数成人都存在龋坏的牙齿,随着光固化复合树脂在龋坏治疗的广泛应用,许多固定矫正都需要将托槽直接黏结在有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的牙齿表面上。由于龋洞大小形状不同,光固化充填的树脂面也各不相同,往往是托槽底板一部分黏结在树脂面上,一部分黏结在牙齿表面上,由于牙齿表面黏结托槽一定要进行酸蚀处理,且长期存在于口内的树脂充填物在黏结前也同样需要进行相应处理,故本实验未进行无表面处理的光固化树脂面抗剪切强度的阴性对照。

表1 不同养蜂模式成本收益情况Table 1 Costs and benefits of different beekeeping patterns

2.3 养蜂业布局与特征

我国适宜蜜蜂采集的蜜源植物数量多、分布广、花期长和分泌花蜜量多,形成了洋槐、椴树、荆条、大枣、油菜、向日葵、荞麦、龙眼为蜜粉源的大宗品种,以及山花、茶花、荷花、枸杞、紫云英为蜜源的特色品种。从每年1—2月份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油菜和紫云英始花期开始,一直到11月份四川茶花和广西、云南荞麦花结束[13],我国蜜源花期由南至北、再由北到南依次延续不断,为蜂农规模化、周期性转地饲养提供了条件。因此,蜜源植物分布和花期,各地蜂农养殖模式和习惯,西蜂采集连片集中蜜源和中蜂善于采集零星蜜源的特点,以及当前交通、支持政策、作物种植规划等因素,形成了南方蜂群多于北方,各地均有特色产品的养蜂业布局。

从产量来看,河南、浙江和四川是我国传统的养蜂大省,蜂蜜产量居全国前三位,其产量之和超过全国总产量的一半。其中四川蜂群量最大,占全国的10%以上,专业蜂农也较多。广东、浙江、云南、重庆、湖北和河南蜂群数量都超过了60万群。从产品来看,浙江和江西一带蜂农生产蜂王浆比例较高,河南、山西和甘肃一带蜂农以生产蜂蜜为主,四川和湖北蜂农以生产蜂蜜和花粉为主。经过多年发展,养蜂业优势区域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秦岭和太行山洋槐蜜,大小兴安岭椴树蜜,北疆山花蜜,蜀鄂湘油菜蜜(粉)、内蒙古向日葵和荞麦,蜀渝茶花粉和枇杷蜜等具备一定规模的优势产区,这些地区蜜源集中连片和产品特征明显,相应的物流、集散、收购和加工等服务完备。

3 蜂业内外部效应及发展成就

3.1 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和组织化水平明显提高

养蜂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化蜜蜂饲养劳动投入主要集中在以蜂群检查和调整、蜂王的培育和换王、分蜂、蜜蜂饲料的配制和蜂群饲喂、脱蜂和取蜜、蜂王浆生产、转地蜂箱装卸、蜂花粉生产等工作。目前,蜂机具(机械)的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转地人工投入大幅下降,脱蜂和取蜜基本实现了半机械化[15]。机械化水平提高促进了不同生产模式蜂农饲养规模逐年稳步增长(图2)。国家蜂产业体系经济岗课题组调研发现,从2010年至今加入养蜂合作社的蜂农比例逐年提高,为蜂农提供的服务范围从饲料、蜂药等投入品集中采购、产品收购发展到技术培训、质量监督和追溯、产品分级、转地协调等内容,服务质量和频次也逐步增加。

设施农业有偿授粉市场逐步形成,加上我国纬度跨度大开花期常年不断,黄河以南地区均可采取越冬自繁生产,一些技术水平高的专业蜂农调整经营内容,以繁育蜂群、蜂王以及定地生产为主,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形成了蜂群饲养环节分工,增加了授粉蜂群供给。

3.2 产品市场多元化、特色化与标准化

蜂产品兼具食品和保健品双重功能的特征,使之成为高性价比膳食营养补充剂。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产品供给种类更加丰富,质量不断提升,消费者选择空间明显增加。在产品种类方面,以蜂产品为原料的日化用品、酒类产品、保健品层出不穷。在品质方面,根据蜜源植物、地区分类的蜂蜜产品越来越多,顺应了农产品地理标识营销和差异化竞争趋势,如洋槐蜜、椴树蜜、东北黑蜂蜂蜜、新疆黑蜂蜂蜜、京西白蜜和中蜂巢蜜已经成为消费者熟知且有一定区分度的高品质蜂产品[16]。2018年蜂蜜总产量为56.8万t,国内消费量44.8万t,城镇人口年人均消费量约430 g,年产量、总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均保持稳步上升趋势。

为了防止蜂产品造假、以次充好给产业和消费者利益带来损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卫生部《蜂蜜》(GH/T 14963—2011)国家标准基础上,制定了推荐性行业标准(GH/T 18796—2012),增加了与加工和贮藏条件相关的参数和碳4植物糖含量等蜂蜜真实性指标。2016年3月中国蜂产品协会实施《中国蜂产品协会团体标准蜂蜜》,针对市场的 “指标蜜”和“浓缩蜜”设定了水分、淀粉酶、糖类、 5-羟甲基糠醛、脯氨酸和甘油等蜂蜜分级指标[17]。同时,蜂产品协会和企业利用可追溯和认证等途径传递生产环境、蜜源和生产方式等信息,将产品差异化转化为比较优势,有效推动了“优质优价”市场机制建设。

3.3 产业功能外部性与多元化

蜂业对农作物授粉的外部性贡献在理论界早已被广泛认可,但因其授粉收益不可分割及度量,而一直作为“无偿的生产要素”[18-20]投入。近年,设施农业占比增加、单一作物连片种植规模扩大、自然界授粉昆虫数量减少,作物人工授粉成本和效益同时提高,才真正让种植业农户认识到蜜蜂授粉的经济价值。目前,蜜蜂授粉经济效益较为突出的主要是大棚生产的十字花科蔬菜、草本水果,以及大田生产的木本水果、油菜籽、向日葵、巴旦木和一些作物制种。蜜蜂授粉较人工授粉或授粉昆虫不足情况下自然授粉成本收益显著改善,主要节本增效来自授粉成本大幅减少,畸形果率下降、果实品质提升、产量增加等方面(表2)。

表2 我国主要蜜蜂作物授粉依赖度Table 2 Crops dependent upon bee pollination

养蜂业投入少、见效快、不占用耕地、不污染环境,可以采用定地饲养模式,劳动投入少,这些产业特征使蜂业成为多地扶贫攻坚的主导产业。目前,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和甘肃等地都开展了蜂业扶贫工作,根据当地蜜源植物情况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生产模式。探索出蜂业托管、外部技术支持、产业化联合体等发展模式。如四川省已有50余个贫困县将养蜂作为重要扶贫产业予以培育,自2015年以来,已有2万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靠养蜂脱贫[24]。

人类在认识蜜蜂、驯养蜜蜂、研究蜜蜂和利用蜂产品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蜜蜂文化,为蜂产业开展休闲农业和三产融合奠定了丰厚的文化基础。蜂业博物馆、体验式蜂场、蜂疗、授粉农产品采摘等商业模式蓬勃发展,发挥着生态和绿色发展、乡村文化传播和教育等功能。蜂产业功能向多元化、多功能方向发展。

4 蜂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4.1 蜂产品出口利润直线下降

我国自2019年对天然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蜂产品出口退税由5%增加为10%,增强了蜂蜜的国际竞争力,但依靠价格优势,并以大包装原料蜜的出口方式,在国际市场面临其他国家反倾销指控风险加大。我国蜂蜜出口额和出口量均稳居世界第一,近10年保持20%以上年产量出口规模。从油菜和洋槐蜜历年蜂农出售价格看,与当期出口均价保持密切关联,与丰欠收情况相关性不高。蜂蜜平均出口均价高于油菜蜜收购均价2倍以上,但低于或与洋槐蜜收购均价基本持平(图3)。蜂蜜、蜂王浆进出口已经形成低价出口、高价进口的尴尬境地,一方面说明我国蜂产品消费市场已经具备一定高品质蜂产品购买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国产蜂产品在国内市场中的口碑和质量都有待提升,在国际市场上也不具备话语权。我国蜂王浆年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但由于蜂场生产后达不到冷藏储存保鲜的要求,蜂王浆10-HAD含量达不到国标1.4%的较高要求[25],而收购价格长期处于200~500元/kg的低价,与蜂农高强度劳动投入不匹配,蜂农生产蜂王浆积极性不高。蜂蜜出口企业通常根据订单情况压低收购价格维持企业利润,不同蜜种蜂蜜出口均价高于油菜蜜收购价,远低于洋槐蜜收购价(图3),导致蜂产业面临外部低价竞争和内部低质低价的双重压力局面。

4.2 高品质蜂产品生产面临技术和市场双重考验

蜂产品主要是蜜蜂采制物和分泌物,以及蜜蜂发育的虫态躯体(蜂蛹)。蜂蜜就是蜜蜂从开花植物中采来花粉或分泌物,通过其体内多种生物酶转化,把花蜜中的多糖转变为葡萄糖和果糖。所以蜂产品是人类驯化蜂群并辅助饲养,采集而来的天然产品,而非标准化产品。蜂产品的质量和特征根据不同地区、季节、生产方式和蜜源植物的差别而各有特征,营养成分、气味、色泽等感官和理化指标也有一定差异。通过标准化、可追溯和认证等途径开展蜂产品优质优价体系建设,其难点就是将产品的特征和差异化用理化和感官指标反映出来。

近年来,业内对生产“成熟蜜”的呼声较高,成熟蜜虽然没有准确定义,通常被认为是经过在蜂巢中充分酿造、脱水并封盖,含水量≤18%,萄糖和果糖总含量≥60%,不添加或去除任何物质的蜂蜜[26]。但在实际生产中,一些地区由于空气湿度较大,即便是全封盖蜂蜜,其水分含量也超过了18%,容易发酵,这种生产条件下,如何提高蜂蜜质量,尚待探索。其次,非成熟蜜的水分、淀粉酶、糖类、5-羟甲基糠醛、脯氨酸和甘油等关键指标也可以通过收获后人为处理达到与成熟蜜同等水平。我国已经开始了相关指标研究并取得了进展,找到了封盖蜜的一些特定物质(如油菜蜜的多酚类物质)[17],期待这些研究成果尽早能够转化为检测便捷且成本低廉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产品标准。

从目前初级蜂产品收购价格来看,因品质造成的价格差异体现在油菜蜜上约为20.7%,洋槐蜜约为41.4%。若同时考虑蜂蜜波美度从38度提高到42度损耗约30%~40%,取蜜周期延长了1倍,那么产量损失可能高达65%~70%。因此在目前的价格差距和市场环境下,蜂农生产高品质蜂产品的积极性不高。

4.3 大田作物有偿授粉机制尚未建立

由于大田环境下的授粉服务具有非排他性,蜂农无法控制蜜蜂的飞行范围。我国以小农户小规模生产经营为主,地块分散且狭长,相邻种植农户“搭便车”现象阻碍了蜜蜂授粉绿色技术推广。以苹果授粉为例,种植行株距4 m×6 m,1群蜂可以为0.27 hm2果园授粉。按照蜜蜂的飞行半径计算,仅有4%的蜜蜂果园内飞行,其余的蜜蜂在以蜂箱为中心的0.8~1.6 hm2范围内活动[27]。也就是说,果农96%的租赁成本成为周边农作物的“公共产品”成本。此外,作物的花期时长、花期天气状况、是否有蜂产品收益、作物授粉依赖度等都影响种植业农户和蜂农是否能达成授粉合约(合作)。

因此,目前只有大棚种植的蔬菜水果形成了有偿授粉市场,由于授粉花期长,且无蜂产品产出,种植业农户购买蜂群自行授粉。还有一些大田作物,如油菜、向日葵、荞麦、油茶、柑橘和大枣等,虽然也存在“搭便车”现象,但蜂农可以获得的蜂产品收入大大高于授粉服务费用,蜂农愿意支付给种植业农户占地费用,用来补偿当地农户给予的生产和生活帮助。所以这类作物授粉给双方带来的收益不易精确度量,仍然可以达成授粉合约。猕猴桃、樱桃和梨这类大田作物(表3),这类作物授粉花期较短,约6~15天,不仅存在“搭便车”现象,还与其他大宗蜜源的时间冲突或接近,没有蜂产品产出。即便这类作物人工授粉费用高昂、操作繁杂,仍旧很难达成授粉合约。因此,根据不同作物特征探索相适应的授粉合约机制将是提高农产品品质,节本增效,发挥蜂业正外部性作用的关键。

5 养蜂业发展定位与关键措施

养蜂业是绿色、无污染、增收效果明显的“空中农业”,蜜蜂授粉是大多数植物繁衍生息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制种业、油料作物、蔬菜、水果和干果以及设施农业对蜜蜂授粉的依赖度更高。因此,养蜂业发展定位应坚持发展养蜂生产和推进农作物授粉并举,充分发挥养蜂业在农业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与授粉作物形成相互促进的耦合发展机制。开展蜜蜂饲养管理技术、蜂种培育、病虫害防治和授粉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和推广,特别注重不同作物授粉和不同蜂业生产耦合模式的实践和总结,发展定位要兼顾产业内外部效应,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贡献于农业农村经济与全社会福利。

5.1 扶持政策应着眼于专业蜂农生产技术水平提升

养蜂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在同样的条件下,蜂农的技术水平、养殖经验、生产模式和放蜂路线选择的差异会导致其盈收出现巨大差别。大转地蜂农是蜂业生产的主力军,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普遍高于定地蜂农,平均年龄在40~50岁以上,具备技术提升的素质和意愿。大转地蜂农不仅生产了60%以上的蜂产品,也是合作社带头人、繁蜂和管理能手,是先进生产模式的实践者和开拓者。因此扶持政策应瞄准这部分专业蜂农需求,提供繁蜂、蜂病防治、生产管理、秋冬季蜂群养护、授粉等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给予转场信息服务、车辆和场地安排等便利,提供蜂机具补贴和贷款优惠。支持有意愿的蜂农建立合作社,开展“传帮带”方式吸纳更多年轻人加入养蜂行列,发挥专业蜂农的示范带动作用。建议将大转地蜂农的转场行为、生产模式和政策诉求作为蜂业经济研究的重点,相应的蜂业支持政策、蜂业机械、野外生活生产设施、实用技术等也应以150~200群养殖规模的专业蜂农作为目标人群,作为示范和实验平台,开展成果转化和技术改造。

5.2 积极探索种植业与蜂业耦合发展的模式

蜂业对植物授粉的外部性贡献已被广泛认可,然而现实中,蜜蜂对作物的选择偏好、授粉服务组织模式、农药对蜂群健康的影响等技术和组织问题尚待解决。目前,油菜、柑橘、枣、南瓜、枸杞和向日葵等作物可以通过授粉使蜂农和种植户都获得收益,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但不同蜜源的产出价值因时节、气候、蜜源种类、生产方式有显著差异,给交易中溢出效应定价的测度带来了困难。授粉服务交易费用无法根据双方的收益增加进行精确衡量,作物农药使用造成蜂群损伤、生产场地使用费用等纠纷也时有发生。应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探索的宗旨,对于蜂农和种植户均获益的作物,建立信息平台对接授粉供需信息。对于授粉依赖度高、人工授粉成本高并且在授粉过程中无蜂产品产出的作物,政府部门应做好蜂农、种植户集中连片授粉的协调工作。可以将蜜蜂授粉纳入生产环节托管补贴,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方式,让种植户信赖蜜蜂授粉的效果,获得实实在在的节本增效收益,逐步建立蜜蜂授粉市场。

5.3 以标准分级推动优质优价体系

根据目前我国种植业和蜂业发展水平来看,蜂产品收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蜂农的主要收入。因此,夯实蜂产品质量,建立健康、规范、有序的蜂产品市场,是实现养蜂业和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许多国家通过蜂蜜等级标准,设定客观的理化指标为蜂蜜的成熟度和新鲜度背书。2015年9月中国蜂产品协会发布了《中国蜂产品协会团体标准蜂蜜》并于2016年3月实施,针对市场的“指标蜜”和“浓缩蜜”设定了理化要求。国产蜂蜜要打破目前粗放经营、低价竞销的格局,应开展市场细分前提下的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通过标准化、可追溯和认证等途径更多地传递有关生产环境、蜜源和生产方式的信息,将产品差异化转化为比较优势,培育和提高蜂蜜的竞争优势。可以参照新西兰麦卢卡蜂蜜的营销经验,挑选我国具有显著地域特色和品种特色的蜂蜜,将其特征指标筛选出来,以稳定理化指标作为基础,并辅以口感、色泽和纯净度等感官指标,构建单花蜜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破除“柠檬市场”实现优质优价,为不同需求消费者提供购买参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