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优质抗病粮用大麦青稞新品种龙稞1号引种鉴定及适应性分析

时间:2024-05-24

尚佳薇, 刁艳玲, 孙 丹, 刁鹤楠, 王秀君, 于 洋, 孙 岩, 刘文林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 哈尔滨 150086)

大麦青稞在许多发达国家作为主要作物,具有非常独特的营养价值,低糖、低脂肪、高纤维、高维生素、高蛋白。近年来,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绿色饮食越来越重视,粮用大麦青稞的营养价值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随着大麦青稞产业的发展,目前展现出三个新方向:一是进一步提高大麦青稞的产量,持续青稞作为藏区主粮的地位;二是在提高大麦青稞籽粒的基础上,同步提高青苗和秸秆产量,实现“粮苗草”三高,达到以农促牧的目的;三是大力发展大麦青稞加工,促进提高大麦青稞附加值,带动整个大麦青稞产业的发展[1]。青稞正在逐渐由一个区域性的口粮作物发展为全球性药食同源作物[2]。

1 龙稞1号的来源及特性

1.1 品种选育经过

龙稞1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于2009年选育,母本为苏啤3号与垦啤麦9号杂交的F1代,父本为甘啤2号和青海多棱青稞08 N 1092杂交的F1代,进行有性复合杂交后利用系谱方法选育,于2015年决选育成,决选代号为2015 F 6-625。其母本为多棱皮大麦,中熟,高秆,株型紧凑,幼苗半直立,株高95.0 cm,千粒重43.0 g;父本为多棱裸大麦,晚熟,株高100.0 cm,幼苗半匍匐,株型半紧凑,千粒重48.0 g。2016年命名为龙稞1号,同年进行产量鉴定和异地鉴定试验。2017—2018年完成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的区域试验。2021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GPD大麦(青稞)(2021)230017)。

1.2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春性二棱粮用大麦。株型紧凑,植株半矮秆,平均株高85.0 cm,穗芒长直齿,平均穗长7.5 cm;叶色深绿,叶片蜡质中等,叶姿直立,叶耳紫色,幼苗匍匐;分蘖数中等,穗密度稀疏,单株穗数3.0~5.0个,每穗结实22~26粒,单株粒重3.0~4.0 g,千粒重40.0~50.0 g;籽粒较大,籽粒黄色,粒形椭圆。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80~85 d,属晚熟型大麦品种。

2 龙稞1号的引种鉴定结果

2.1 龙稞1号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引种鉴定

2.1.1引种鉴定结果

为了鉴定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对龙稞1号的种植适应性,选取北部地区克山和九三农场在2017年和2018年进行引种鉴定,并以适应区哈尔滨市的鉴定试验结果作为引种鉴定的对照。以甘垦6号为对照品种,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引种鉴定与适应区试验

由表1可以看出,黑龙江北部地区与适应区相比,播种期稍有延后,但生育日数变化不明显,对于条纹病、黄矮病、根腐病均呈较强的抗病性,植株高度适应区明显高于黑龙江北部地区,平均减少6.95~8.35 cm;适应区产量普遍高于北部地区,由于2018年克山雨水充足,产量稍有增加。

2.1.2引种鉴定结果分析

龙稞1号在2017年及2018年的鉴定试验中,表现出优良的抗性,虽然北部地区平均株高及平均产量与适应区相比略有下降,但是各性状变化幅度很小,甚至雨水充足的条件下,在北部地区的产量增加,说明龙稞1号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应用于大麦青稞生产。

2.2 龙稞1号在内蒙古引种鉴定

2.2.1引种鉴定结果

为了让大麦青稞在内蒙古地区具有更好的生产前景,提高大麦青稞在内蒙古地区的品质,2017年和2018年两年分别在内蒙古上库力农牧场、牙克石农牧场、红海种业公司开展了大麦青稞品种的引种鉴定试验。以甘垦6号为对照品种,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内蒙古引种鉴定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龙稞1号在上库力农牧场、牙克石农牧场、红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三个试验区均能够安全成熟,且对于条纹病、黄矮病、根腐病均呈较强的抗病性,平均生育日数81.5~87.5 d,平均植株高度60.0~77.6 cm,平均穗长7.7~8.5 cm,平均穗粒数21.5~22.2个,平均千粒重48.3~50.5 g,平均产量2 276.4~3 864.4 kg/hm2,平均比对照增产7.0%~12.5%。

2.2.2引种鉴定结果分析

龙稞1号在内蒙古三个试验区均能安全成熟,且表现出优良的抗病性,与对照品种甘垦6号相比均呈增产,因此说明龙稞1号在内蒙古三个试验区适应性较强,可以在当地生产及应用。

3 结 论

3.1 龙稞1号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的引种效果

黑龙江北部地区相比于适应区,播种期延后,植株高度有所降低,产量稍有下降,但变化幅度小,甚至北部地区在雨水充足条件下,产量较适应区有较大增加。说明龙稞1号 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均有很好的表现,可以作为大麦青稞生产的栽培区。

3.2 龙稞1号在内蒙古地区的引种效果

内蒙古地区的三个试验区虽然相比适应区产量有所下降,但是完全可以安全成熟,株高偏低,千粒重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呈增加趋势,因此对产量的影响减少,并且在三个试验区都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性。说明龙稞1号在内蒙古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4 讨 论

4.1 遗传基础

龙稞1号母本为苏啤3号与垦啤麦9号杂交的F1代,为多棱皮大麦,千粒重43.0 g,父本为甘啤2号与青海多棱青稞08 N 1092杂交的F1代,多棱裸大麦,千粒重48.0 g。

4.2 选择和鉴定

通过选择合适的亲本组合,进行有性复合杂交,通过对后代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选择以及预备试验、鉴定试验、品比试验的结果分析,在不同生态环境区进行的区域鉴定的结果分析等工作,使目标性状相结合,并可以在多地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及稳定性。龙稞1号是通过在适应区进行选择,进入稳定世代后在不同生态区进行区域鉴定育种策略,包括生态适应性鉴定、抗病性鉴定等鉴定方式。在不同生态区条件下龙稞1号的生育期、植株状态、抗病性及产量都有不同程度变化,但总体相对稳定。抗病性、产量及大麦青稞品质都有很好的表现。说明龙稞1号不仅在适应区可以进行推广及应用,同时在进行区域试验的鉴定区也具有良好的生产价值。

4.3 品种适应性

一个品种的区域性试验的目的是评价品种在目标性状上的表现和对环境田间的适应性[3]。新的大麦青稞品种想要在不同生态区推广并应用,除了在适应区要具有良好的品质和产量外,在其他生态环境下也要同样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及稳定性。首先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特性,选择明确的目标性状,在亲本的选择中也不要局限于现在的主要栽培品种,要加大选择范围,甚至可以从野生资源中进行选择,实现亲本来源多样性。同时可以选择多生态区的材料来提供新的基因源,拓展遗传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