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例肥育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治报告

时间:2024-05-24

赵海忠,李良华,宋忠旭,孙 华,彭先文,梅书棋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64)

猪增生性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是由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猪常见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腺上皮细胞发生腺瘤样的增生和肠黏膜上皮细胞增多、肠管增厚为特征。猪增生性肠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猪增生性肠炎感染规律随日龄的增加而升高,呈现一种持续性感染状态[1]。近年我国养猪业受非洲猪瘟和饲料“禁抗”双重影响,猪增生性肠炎感染比例极高,因临床表现隐蔽,不易被发现,很难被清除,给我国养猪生产带来较严重的经济损失[2]。

湖北某猪场肥育猪出现腹泻、猝死等疫情,笔者经过严谨了解发病情况,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剖检,采样送实验室进行病原学检测,综合诊断结果为猪增生性肠炎。采取综合防控措施10 d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具体诊治情况如下,供养猪同行参考借鉴。

1 流行病学调查

2020年12月末,该场30%肥育猪出现腹泻,发病猪被毛粗乱,食欲减退或废绝,皮肤苍白,眼窝凹陷,精神萎靡,喜卧栏舍边角处,呈渐进性消瘦,整齐度差。部分猪只表现急性出血腹泻,病程稍长时,粪便由出血红染发展到黑色柏油样黏稠稀便,近期2头猪只发生血便猝死。部分猪只呈间歇性下痢,有的呈水泥样腹泻(图1),有的呈暗黑色水样稀便,仔细观察粪便偶有出现血丝或肠道坏死组织碎片。该场先后使用过抗腹泻药物庆大霉素、硫酸黏杆菌素、安普霉素等基本没有效果。

图1 水泥样腹泻

2 临床剖检

选择3头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病猪进行解剖,其主要病变为:回肠黏膜增生性病变,在回肠末端50 cm处和结肠前1/3处的肠黏膜增厚,有的整个肠壁变厚、变硬,肠系膜肿胀似橡胶管,有的还可见溃疡,肠黏膜表面覆盖有黄色、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严重的小肠末端出现血凝块与坏死,结肠内充满带血的水泥样粪便,内有很多未消化饲料。部分病例大肠内有黄色的水样稀便,混有黏液。采集发病猪肠黏膜、粪便等病料3份冷藏保存后,立即送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进行检测。

3 PCR检测

将3份送测样品进行胞内劳森氏菌PCR检测。样品处理后通过常规PCR扩增胞内劳森氏菌(aspA)基因,当样品中含有胞内劳森氏菌时会扩增出319 bp的阳性片段。PCR引物为:上游引物:5'-TATCAACAAATTCTCGGCAT-3',下游引物:5'-CTCTCAAGTGGTCCTCG-3'[3]。PCR检测扩增产物电泳结果见图2。结果3份样品中均扩增出319 bp的片段,检出胞内劳森氏菌阳性比例为100%。

图2 PCR扩增产物电泳结果

4 诊断结果

根据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以及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猪增生性肠炎。

5 综合防控

5.1 药物治疗

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猪,使用10%恩诺沙星注射液(喘痢康),肌注每千克体重0.05~0.1 mL,2次/d,连用3 d。发生严重出血性腹泻患猪,另侧颈部肌注止血敏,用量为每千克体重0.1~0.2 mL,2次/d,连用3 d。同时在饲粮中添加药物,每吨分别添加80%延胡索酸泰妙菌素(支原净)400 g+50%盐酸多西环素600 g+复方黄芪多糖500 g+电解质多维1 000 g,脉冲式给药(用1周停1周再用1周);恢复阶段饲粮中每吨添加益生菌科益肽1 000 g,同时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电解质多维,提高肠道的修复能力,增强猪只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加快机体恢复。

5.2 生物安全措施

首先,隔离发病猪,及时淘汰无治疗价值病猪;饲养人员禁止串栋,彻底清除发病猪栏内外的粪便,用10%聚维酮碘溶液1∶100稀释后对猪舍、猪体、饲槽、用具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每两天1次,避免病原菌在猪舍间传播。其次,实行全进全出,批次化生产管理,猪群单向流动,有条件猪场实行分点饲养。第三,发病单元清空后,及时清洗消毒,消毒液含0.1%聚维酮碘和1%烧碱,干燥后再用甲醛熏蒸,空栏7 d以上。第四,坚持自繁自养,尽量不引种,必须引入时要做好隔离驯化工作,采取必要的药物保健后经过检测病原菌阴性才可混群。最后,做好灭鼠、灭蚊蝇、驱鸟等,减少媒介传播。

5.3 精细化饲养管理

首先,改善饲养环境,营造舒适猪舍小环境。加强防寒保暖,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其次,加强消毒,选择高效消毒剂聚维酮碘溶液带猪消毒,每周2~3次。栋舍门口设置2%烧碱溶液消毒桶,进出时靴子底部彻底消毒,降低交叉传播风险。最后,做好饲养管理,提供优质饲料和洁净饮水,减少转群和并栏次数,降低饲养密度,尽量减少应激。

5.4 免疫接种

健康猪群免疫接种猪回肠炎活疫苗1头份,仔猪灌服,种公猪、种母猪、后备猪拌料。免疫前后各3 d禁止使用抗生素。间隔16周,加强免疫1次。

6 讨论

6.1 病因初步分析

猪增生性肠炎属于受应激多发疾病,通过发病情况调查,饲养管理不善、气温骤变、卫生条件差、湿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换料等,前期存在胞内劳森氏菌,多应激造成猪增生性肠炎疫情发生。

6.2 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治

选择适宜药物和科学给药是关键。优先选择能够在肠道上皮细胞内聚集较高浓度的敏感药物,如:泰妙菌素、泰乐菌素[4]。猪胞内劳森氏菌主要生长在肠道黏膜,用药不合理不能有效杀灭病原菌,容易出现停药后病情反复的问题[5]。脉冲式给药方式可有效杀灭肠道黏膜病原菌[6]。

6.3 科学合理免疫

免疫接种是预防猪增生性肠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在禁抗的大背景下,疫苗免疫成为长期预防猪增生性肠炎最有效的方法。口服减毒活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高水平猪免疫球蛋白IgA,通过中和作用,减少感染猪的黏膜损伤和脱落[7]。但使用减毒活疫苗到形成保护性免疫,存在3~4周的滞后期,应结合本场母源抗体水平、猪群健康状况、抗菌素使用规律等,制订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以达到最佳免疫效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