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猪用疫苗免疫应激反应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4-05-24

张 军,潘志明

(1.法国诗华动物保健公司,北京 朝阳 100102;2.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1 猪用疫苗免疫应激的概念

疫苗免疫涉及疫苗选择、免疫程序制定、运输储藏、注射操作等一系列程序(图1),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会造成免疫失败和免疫应激反应。

猪免疫应激反应是指猪只免疫疫苗后出现过敏反应:体温升高、厌食、呕吐、全身发绀、惊恐、痉挛甚至死亡的现象。应激反应涉及代谢改变如糖类利用增加,肝中糖原异生和糖原分解加速,氮排泄增加,外周蛋白分解,骨骼肌沉积降低,急性期蛋白合成增加等生理变化[1]。规模化养猪场中,疫苗应激反应时有发生,给正常养猪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需要科学合理应对。

2 免疫应激反应的原因

2.1 正常的免疫反应

疫苗免疫本质上说就是一次人为的模拟感染,其伤害程度是在健康动物和饲养者都可接受的、轻微的范围之内,我们称之为正常的免疫应激反应[2]。没有正常的免疫反应就不会产生免疫保护,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疫苗免疫观念,不要一味认为免疫后猪群没有任何变化才是正常的。绝大数猪场接种口蹄疫疫苗后都会有一定的免疫反应,但仍然会坚持免疫,原因在于口蹄疫疫苗对于疫病防控必不可少,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将应激降低到可控范围内。

2.2 猪群健康程度

亚健康的猪群接种疫苗发生应激反应的概率比健康猪群高出数倍。潜伏期感染的猪,接种疫苗后出现应激甚至发病,我们不能归因于疫苗问题。

2.3 疫苗储存不当

疫苗储存应严格按说明书要求进行,一般冻干弱毒苗要求存放在-15~-24℃,灭活油苗储存于2~8℃,不能低于0℃,以防冻结,油佐剂冻结后发生破乳,即使回温彻底也无法避免应激反应。

2.4 灭活苗的灭活问题

生产厂在生产灭活苗过程中,选用的灭活剂种类、剂量以及残留祛除等环节出问题会导致不合格疫苗进入市场,从而造成下游猪场使用时出现免疫应激反应。

2.5 疫苗杂蛋白的问题

疫苗生产过程中,细胞培养物碎片、残片等杂蛋白(异质蛋白)要经过离心、沉降、各种层析等方法进行纯化,如果纯化不彻底,杂蛋白随着疫苗注入猪体内,会造成应激反应,这属于疫苗厂家的生产工艺和质检工作范畴。

2.6 弱毒疫苗自身毒力

有些弱毒疫苗自身仍有一定毒力。丹麦Nielsen等曾经发现血清学阴性猪免疫蓝耳病弱毒疫苗后出现临床症状,从流产胎儿和死胎中分离到了疫苗病毒,疫苗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并向未接种的母猪传播,有些猪群还表现出急性蓝耳病症状[3]。蓝耳病存在ADE(抗体依赖增强反应)[4],国内猪场免疫蓝耳病弱毒疫苗出现应激反应甚至发病的现象时有发生。1963年,Mansop等通过猪骨髓细胞传代致弱的ASF弱毒疫苗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田间试验出现灾难性后果,免疫后的许多猪出现肺炎、运动障碍、皮肤溃疡、流产和死亡等疫苗免疫副作用。随后出现的非洲猪瘟疫情中分离的弱毒株可能也来自此次疫苗接种[5]。不成熟的弱毒疫苗需要谨慎使用。

2.7 疫苗佐剂

动物疫苗佐剂的种类包括矿物油、植物油、氢氧化铝、多聚合成树脂、左旋咪唑、维生素E、蜂胶、人参皂苷等[6]。根据成分性状不同,可将佐剂分为油性佐剂和水佐剂。油性佐剂包括油包水乳剂、水包油乳剂和水包油包水乳剂等。水佐剂应激小,油佐剂应激要大些,水包油佐剂应激适中。油佐剂用前需要做好疫苗回温,降低黏稠度,从而减少应激。佐剂各有自己的特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关键是看与什么疫苗相配、所针对疾病的特点及免疫对象而定。例如猪圆环病毒2型和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日龄越来越延后,目前主要集中在肥育期,如果是单针免疫,水包油佐剂是首选,水佐剂多用于双针苗。

2.8 疫苗回温问题

疫苗从冰箱中取出后,需要做好回温工作。回温没有做好,疫苗注射后的冷应激会造成副反应,油佐剂回温可以降低黏稠度,提高通针性,抗原与佐剂混合得更均匀,增加抗原的表面积,提升疫苗的免疫效果。

2.9 免疫操作,断针,注射部位,脓包等

人为的免疫操作至关重要,粗暴抓猪、野蛮注射、断针头、注射部位不当等原因都会增加免疫应激反应的可能性。

3 如何降低免疫应激反应

3.1 提高意识,健全疫苗免疫制度

疫苗免疫对于猪场防控疫病意义重大。需要合理分配工作,因为疫苗免疫涉及疫苗稀释、回温、包装更换、抓猪、跨栏、抽液、注射、更换针头、免疫记录等操作,一次免疫至少需要两个人,每次免疫数量不要过多,工作量要合理,否则容易出错。

3.2 关注猪群健康

夏季疫苗免疫选择在早晨凉爽时间,天气突变时不免疫。猪群腹泻或采食量显著下降时期不免疫。免疫抑制性抗生素添加期间不免疫疫苗,不饲喂霉变饲料,病猪康复后补免。

3.3 小批量试用

弱毒疫苗在本场首次免疫,先选择一栋猪群接种,观察一个潜伏期后再决定是否全群免疫。灭活疫苗群体注射时先注射3~5头猪,观察不出现反应后,再全群注射。疫苗免疫后2小时返回检查,发现个别应激反应的及时处理,降低损失。

3.4 加强疫苗管理

疫苗储藏在冰箱中不要贴壁,可以放置泡沫或纸板隔开,放置温度计定期检查。疫苗进场入库需要有专人检查并签字,使用出库也要检查并签字,检查疫苗颜色、形状、真空包装、有效期等。夏季从药房取出疫苗前往猪舍时,便携保温箱中放置的冰块不要紧贴疫苗瓶,可以用泡沫板隔离。

3.5 免疫前后减少应激

免疫前后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多维、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关注猪舍环境舒适度,通风、舍内温度、氨气浓度等环节要做好,做到清洁充足的饮水,减少操作。

3.6 疫苗回温

灭活疫苗回温时间与包装大小及温度有关,25℃室温条件下自然回温方式需要3~6个小时,大包装回温时间长一些。冬季油佐剂疫苗可采用35℃恒温水浴进行回温,20~40毫升疫苗回温20分钟,100毫升包装的疫苗回温50分钟,250毫升以上包装疫苗回温100分钟。疫苗回温后稍微放置一下,以手背贴瓶壁不应有冰凉感。从零下十几度的冰箱中取出的冻干苗应与稀释液一同在冰袋上放置一段时间,尽可能缩小与稀释液的温差,避免活疫苗死亡和免疫应激反应。稀释回温后的疫苗3小时内用完。

3.7 制订合理免疫程序

免疫前检测抗体,评估最佳的免疫时间,特别是仔猪母源抗体的检测,确定首免时间非常重要。疫苗接种后定期抽检免疫合格率,确保免疫成功。

3.8 及时总结

一旦出现应激反应,要及时找出原因。疫苗应激的问题大多出现在猪场内部日常管理上,从上文总结的各项环节回顾疫苗免疫的各个步骤,包括疫苗进场、储藏、回温、稀释、注射等,如果内部因素全部排查完仍找不出原因,或者出现严重的免疫应激,需要与厂家技术人员及时沟通,共同找到问题的症结,从制度上采取措施,从而避免以后再犯同类错误。

4 应对措施

4.1 一般的应激反应

只有个别猪注射疫苗后出现轻度精神萎靡或不安、食欲减少和体温稍高(上升0.5~1℃)等情况,一般不需要治疗,给与一些舒适性照顾,24小时后应激症状会减轻或消失,无需使用药物。

4.2 急性反应

应激猪群稍多,一些猪出现气喘、眼结膜充血、震颤、后肢不稳等现象,如不及时抢救很可能死亡。可以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5~15毫克,或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毫升。心脏衰竭的猪可注射安钠咖,将其置于安静通风处,给予充足的干净饮水[7]。

4.3 最急性反应

应激出现时间更快,反应更重。迅速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毫升,20分钟后根据情况缓解程度,可重复同剂量再注射1次。或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10毫克。可以针刺耳尖、尾根、蹄头等,放少量血。可以徒手或用木棍由前往后刮猪背部,促进血液循环。也可以采用冷水法,用水管对着猪头面部和全身冲洗。

4.4 肿块

有的猪在注射部位出现肿块,经5~10天会自行消散,注射操作失败的一些重要疫苗需要补免。如果肿块感染化脓,可按外科化脓创伤进行处理。切开硬块部位,用消毒液或生理盐水冲洗创腔,避免二次感染,直到伤口愈合。

4.5 发烧

注射疫苗后,体温升高1.5~2℃以上,可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每千克体重0.2毫升。也可以隔离并给予细心照顾。

5 总结

疫苗免疫是模拟天然的感染过程,激活猪体免疫应答,但不引起疾病的临床反应。产生免疫保护是疫苗接种的初衷,不能因为偶然的应激反应轻易放弃优质疫苗。疫苗免疫反应是正常现象,偶尔遇到一些较重的应激反应不要慌张,学会科学应对,善于总结,并形成制度。日常工作中有应激预案和相关药品,降低损失,发挥疫苗的最大功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