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雷云峰,龚建军,曾凯,杨跃奎,陶璇,何志平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66)
保育舍不同供暖方式的技术经济效果比较研究
雷云峰,龚建军,曾凯,杨跃奎,陶璇,何志平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66)
在四川境内选择5个规模化养殖猪场,6种不同的冬季供暖方式,对保育舍的保温及技术经济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运行成本最低的是便携式热风炉(内循环)系统,为0.073元/(m3·d);其次是空气能热源空调系统,为0.083元/(m3·d)。猪舍保温成本最低的是便携式热风炉(内循环)系统,为0.084元/(m3·d);其次是空气能热源空调系统,为0.119元/(m3·d)。单位成本最低的亦是便携式热风炉(内循环)系统,为0.007 1元/(m3·d·℃),其次为燃气锅炉+暖风机与空气能热源空调系统,分别为0.010 2元/(m3·d·℃)与0.010 3元/(m3·d·℃)。从技术效果方面分析,6种加热系统均可使舍内温度达到国家相应标准,能满足猪只生长要求,且试验期成活率均达97%以上,各系统之间差异不显著。
保育舍;供暖方式;经济效果
猪舍的温度控制技术一直是畜牧业研究的重点,而保育舍的冬季保暖又是猪舍温控的重中之重。目前西南地区广泛采用的采暖方式有以下几种:一种是用热风炉,将炉内空气加热,利用鼓风机将热空气吹入舍内;一种是集中式热水采暖系统,采用煤炭或天然气等能源加热锅炉,利用水泵将锅炉内的热水通过管道输送到舍内,再通过散热片、热风机或地暖管等方式,将热量带入舍内循环;一种是仅仅在舍内多悬挂点保温灯、电阻丝加热器等加热设备;当然还有烟道、太阳能、空调等各种采暖方式。而保温方式主要是通过设计建造时提高建筑的保温性等措施来实现,如:密闭式猪舍,增设吊顶,圈内增加木地板或麻袋,外墙增加保温层等各种保温措施[1-3]。保育舍有多种多样的采暖保温方式,在投资多少、运行成本、采暖保温效果等方面还缺乏系统研究。为此,我们针对四川省内主要供暖方式的技术和经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1 试验时间
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期间,选择四川省内具有代表性的猪场进行试验,各场的试验时间均为4周。
1.2 试验地点及供暖方式
模式1:燃气锅炉+暖风机,此模式位于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简阳猪育种基地内,其加热能源为天然气,加热设备为CLSG0.175-85/60-YQ锅炉;通过智能温控器控制水温,当水温低于60℃时持续加热,高于70℃时停止加热;热水通过3个循环水泵在锅炉、管道与舍内热交换器上持续循环;舍内暖风机与风管相连,每隔1.5 m开有风孔,通过智能温控器控制暖风机,当室内温度低于20℃时,暖风机启动将交换器上热量通过管道均匀送到舍内,当室内温度高于25℃时,暖风机将暂停工作。此模式为7个产仔单元和5个保育单元供暖,主要猪种为川藏黑猪,供暖体积为6 912 m3。
模式2:空气能热源空调,此模式位于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简阳猪育种基地,其加热能源为电能;工作原理为冷媒在蒸发器中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吸收空气的热量,在蒸发器中吸热以后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压缩机,由压缩机把这种冷媒加工成为高温高压的蒸气,然后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媒与水进行热交换,冷媒的温度下降,由高温高压的气态变成液态,释放大量的热量,而水就可以吸收这种热量,热水通过管道进入室内热交换器,单元内上方布有风道和10个出风口,通过风机将暖风均匀送入室内。此模式单独为一个保育单元供暖,主要猪种为川藏黑猪,供暖体积为614 m3。
模式3:便携式热风炉(外循环),此模式位于四川华亨泰丰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大石猪场,加热设备为LRJF-5型立式热风炉,通过人工加煤的方式持续供热;此模式进风口在单元外,单元内没有布置风道,将室外冷空气加热后直接吹入单元内。此模式单独为一个保育单元供暖,主要猪种为川藏黑猪,供暖体积为1 742 m3。
模式4:煤炭锅炉+地暖,此模式位于四川龙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青龙湖养殖场内,其加热能源为煤炭,加热设备为CLHS0.35-85/60-AII锅炉,通过人工加煤的方式持续供热;热水通过3个循环水泵在锅炉与管道间持续循环;在单元内保育栏躺卧区水泥地面下布有地暖管,通过管道开关控制供暖区域。此模式为10个产仔单元和10个保育单元供暖,主要猪种为杜长大猪,供暖体积为6 872 m3。
模式5:煤炭锅炉+散热片,此模式位于四川茂华养殖有限公司生态养殖园,其加热能源为煤炭,加热设备为CLHG0.35-85/70-T锅炉,通过人工加煤的方式持续供热;热水通过3个循环水泵在锅炉、管道与散热片间持续循环;在单元内墙边安装有暖气散热片,通过管道开关控制供暖区域。此模式为20个产仔单元和22个保育单元供暖,主要猪种为杜长大猪,供暖体积为3 380 m3。
模式6:便携式热风炉(内循环),此模式位于特驱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岳池朝阳种猪场,其加热热源为煤炭,加热设备为WRJF-30型卧式热风炉,通过人工加煤的方式持续供热;此模式进风口在单元内,单元内还用帆布制成通风道,上面还均匀的留有出风口,将单元内空气抽出经热风炉加热后再均匀得吹入单元内。此模式单独为一个保育单元供暖,主要猪种为杜长大猪,供暖体积为786 m3。
6种模式的猪舍均为砖墙结构,墙面厚度均为0.24 m,且无保温隔热层,屋顶为5~10 cm的双层夹芯彩钢瓦,且均无吊顶。
1.3 试验内容
在不同的采暖方式下,针对各场的保育单元,记录其初期投资、运行、人工、维护及折旧成本,再根据保温区域的体积,折算成单位体积的投资成本。记录试验期内室内外温度、日增重、成活率等数据,并对其保温效果进行对比评价。
1.4 试验方法
1.4.1 统计资料供暖体积:根据各场保育单元的结构,测量其内部长宽高尺寸并算出供暖体积,集中供暖的猪场需记录所有使用中的保育单元的供暖体积,独立供暖的猪场则只记录所选定的试验单元。
初期投资成本:调查并记录各场保育单元涉及的所有供暖设备的购买、运输、安装等初期投资费用。
设备运行成本:记录试验期内所有供暖设备每日所产生的能耗(电、天然气、煤)及能源单价。所有用电供暖设备前端安装电表,用气前端安装燃气表,用煤量则每日称重、记录,若遇特殊情况如设备故障,停电停气时,记录好故障开始和再次正常运行的时间以便计算时排除误差。
人工成本:记录各场针对供暖设备使用所产生的人员工资或补贴。
维护及折旧成本:记录供暖设备产生的年平均维修维护费用和设备理论可使用年限。
温度记录:各场记录试验期内每日的7:00、12:00、18:00和22:00保育单元的室内外温度,其中室内温度记录点为舍内中间位置,高度与猪只活动空间一致。
生产性能记录:记录猪群品种及猪群进入和转出保育单元的日期、头数。
1.4.2 计算方法单位体积投资成本(元/m3)=初期投资/供暖体积
单位体积每日折旧成本[元/(m3·d)]=单位体积投资成本/理论可使用天数
单位体积运行成本[元/(m3·d)]=(平均单日电费+平均单日人工工资+平均单日燃气或煤炭耗用费)/供暖体积
单位体积每日保温成本[元/(m3·d)]=单位体积每日折旧成本+单位体积运行成本
室内(外)日平均温度(℃)=(7:00温度+12:00温度+18:00温度+22:00温度)/4
试验期室内(外)平均温度(℃)=试验期每日平均室内(外)温度之和/试验期天数
试验期室内外平均温差(℃)=试验期平均室内温度-试验期平均室外温度
单位成本[元/(m3·d·℃)]=保温成本/室内外温差
保育舍成活率(%)=单元内试验期结束存活猪只数/转入试验单元的总猪只数×100%
2.1 技术效果
由表1可知,从加热保温效果来看,模式6、模式2、模式1平均温度均在20℃以上,略微高于另外3种模式,模式2和模式5的温度稳定性略高于另外4种模式,模式5、模式6、模式1在试验期室内外温差相对较大,均在14℃以上。而仅从成活率方面分析,各模式间试验期成活率均在97%以上,差异不大。
表1 保育舍不同采暖方式的技术效果比较
2.2 经济效果
由表2可知,模式6保温成本0.084元/(m3·d)和单位成本0.007 1元/(m3·d·℃)均为最低,其次为模式1与模式2;其中模式2初期投资成本为105.625元/m3,投资成本较高,但其运行成本0.083元/(m3·d)较低;集中式热水采暖系统中,燃气锅炉的运行成本0.136元/(m3·d)低于燃煤锅炉运行成本0.202元/(m3·d)。
表2 保育舍不同采暖方式的经济性比较
从技术效果上来看,6种加热系统均可使舍内温度达到国家相应标准,能满足猪只生长要求,且试验期成活率均达97%以上,各模式之间差异不显著。燃气锅炉+暖风机、空气能热源空调、便携式热风炉(内循环)3种模式更接近国家标准中保育猪舍环境温度20~25℃的舒适范围[4]。
从经济效果上来看,便携式热风炉采暖系统,其内循环方式的运行成本远低于外循环方式,是由于减少了与外界空气交换而产生的热损失;集中式热水采暖系统中,燃气锅炉运行成本低于燃煤锅炉,原因为燃气锅炉为自动化控制,大幅减少了劳动力成本;其中空气能热源空调经长期运行发现其故障率高,技术有待成熟。
综上,我们认为燃气锅炉+暖风机、便携式热风炉(内循环)这两种模式在经济效果上优于其他模式。由于条件有限,本试验选择的不同采暖方式的保育猪舍在地域、时间、猪种、饲料、饲养周期、建筑结构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对试验结果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但经此初步摸索亦希望能为西南地区规模化猪场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1]白林.仔猪采暖和保温的方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2(2):10-11.
[2]龚克勤.对几种幼猪保温设施的评价[J].养殖技术顾问,2004(12):10-11.
[3]李陆钦,施正香,周道雷.我国猪舍冬季采暖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12):28-29.
[4]GB/T 17824.3—2008,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S].
(编辑:郭玉翠)
增加户外活动可降低近视率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9月16日报道】题:世界近视危机以及为何儿童应花更多时间参加户外活动
近视已成为全世界的一个大问题。
美国和欧洲的年轻成年人近一半都近视,比例是其祖父辈同样年龄时的两倍。在中国,这一问题更为惊人,青少年和年轻人中80%到90%都近视,而60年前这一比例是10%到20%。
以前,研究人员往往认为,有些人会近视而有些人一直到老还保持双眼2.0视力的主要原因在于基因。而现在,他们的关注点落到了环境因素上,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特定的环境因素—一个人长大过程中待在户外的时间。
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新研究报告称,孩子每天在户外多待40分钟,近视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该项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广州市多所中小学校的1 903名青少年。其中一半的学校增加了40分钟的户外活动时间,家长们也被鼓励在放学后和周末多带孩子去户外。剩下的学校则作为对照组仍执行学校原本的安排。
由中山大学的何明光牵头进行的该项研究发现,经过三年时间,前一组学生近视率为30.4%,后一组为39.5%。也就是说近视率降低了23%。
不过该项研究的成果还不像研究人员想象的那么显著。根据以前更小规模的研究,他们本来认为近视率应该降低50%。这可能是因为此次研究的户外活动时间只增加了40分钟。而以前的研究是增加80分钟。
国立澳大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伊恩·摩根认为,要想降低近视率,儿童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要达到3小时左右。
问题是很多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要比这少得多。比如在美国,公立学校的课间休息时间只有20分钟,而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学校的上课时间要比西方国家多两小时以上。
(转自参考消息[N],2015-09-22)
S828
A
1002-1957(2016)01-0073-03
2015-12-27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猪鸡全环控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3NZ0030)];国家现代农业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四川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生产工艺岗位(SCCXTD-005)]
雷云峰(1987-),男,四川渠县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畜牧工程与环境控制方面研究.E-mail:leiyunfeng777@vip.qq.com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