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赵云翔,朱琳,黄志强,江科,陈清森,刘小红
(1.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2.广西扬翔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广西贵港537100;3.安福武功山农业有限公司,江西安福343200)
仔猪生产
大白初产母猪背膘厚对产仔性能和断奶再配间隔的影响
赵云翔1,2,朱琳2,黄志强3,江科2,陈清森1,2,刘小红1
(1.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2.广西扬翔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广西贵港537100;3.安福武功山农业有限公司,江西安福343200)
母猪背膘厚是母猪体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与母猪的繁殖性能密切相关。利用超声波对美系大白母猪第1胎妊娠105 d背膘厚及断奶背膘厚进行测定统计,分析其对断奶至再配间隔及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白母猪在妊娠105 d背膘厚>18 mm时,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都极显著低于妊娠105 d背膘厚10~14 mm时;显著低于105日龄背膘厚在14~18 mm;断奶背膘厚在15~17 mm之间时,断奶至再配间隔天数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妊娠105 d至断奶背膘变化为-4~0 mm之间的断奶至再配间隔明显低于其他2组,且断奶7 d内的发情率也明显高于其他2组。表明母猪背膘厚对其产仔性能和断奶发情率有显著影响,膘情适中的母猪繁殖性能最强。
母猪;背膘厚度;繁殖性能;发情间隔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母猪繁殖性能及终生生产力的高低是影响养猪生产效益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衡量猪场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和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根本手段[1]。而母猪背膘厚能有效反映母猪总体脂肪含量[2],与母猪繁殖性能密切相关,是母猪繁殖性能良好的预测指标[3]。母猪的膘情受到品种、营养水平、胎次、不同生理阶段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母猪繁殖性能[4]。因此易于测量的背膘厚度成为了母猪繁殖性能良好的预测指标[5]。青年母猪在哺乳期的体重变化对以后的繁殖性能影响很大。所以,本研究结合初产母猪背膘厚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其对配种间隔和繁殖性能的影响,为后期指导母猪生产提供了依据。
1.1 试验材料与分组
试验选用扬翔农牧1胎后备猪场2014年3—9月美系纯种大白母猪,其中妊娠第105天背膘厚度测定记录有895头,断奶背膘厚度测定记录有613头,同时进行妊娠第105天背膘厚度和断奶背膘厚度测定记录有613头。
试验中采用运高背膘测定仪(Renco,Lean-meter)测定大白母猪第1胎妊娠105 d背膘厚度、断奶背膘厚度,根据妊娠105 d背膘厚,将猪群分成A1组(10 mm≤妊娠105 d背膘厚<14 mm)、B1组(14 mm≤妊娠105 d背膘厚≤18 mm)、C1组(妊娠105 d背膘厚>18 mm);根据断奶背膘厚,将猪群分为A2组(断奶背膘厚<11 mm)、B2组(11 mm≤断奶背膘厚≤14 mm)、C2组(14 mm<断奶背膘厚≤17 mm)、D2组(断奶背膘厚>17 mm);根据妊娠105 d至断奶前背膘变化,将猪群分为A3组(背膘变化<-4 mm)、B3组(-4 mm≤背膘变化≤0 mm)、C3组(0 mm<背膘变化);分别统计各组猪数。
1.2 试验方法
1.2.1 母猪饲养管理怀孕母猪饲养:母猪全部采用人工授精,配种3次,在第3次配种当天转入妊娠定位栏。日喂料量:妊娠第1~30天1.8~2.0 kg,妊娠第31~95天2.25 kg,妊娠第96~107天2.8~3 kg,妊娠第108天至产前2.8~3 kg,产前2~3 d减料,日喂料2~2.5 kg,日喂2次。
哺乳母猪饲养:湿拌料投喂,每日3次,时间分别为早上7:00前、下午5:00后、晚上10:00。待母猪吃完湿拌料后再往料槽投干料保证料槽不断料,以确保母猪自由采食。还可于料中人工拌入5%白糖,增加适口性。
猪场生产工艺:采用两点式生产,后备舍→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为一点,保育舍→肥育舍为一点,配有独立的公猪站。根据猪不同生长阶段组织生产,实行全进全出制。其中空怀配种舍母猪小群饲养,妊娠母猪舍为单体限位栏、全封闭水帘降温猪舍,分娩舍采用离地高床分娩栏、全封闭水帘降温及水泡粪工艺,保育舍采用高床保育全漏缝结构,肥育猪舍采用传统的半敞开栏舍及人工喂料、清粪工艺。
1.2.2 母猪活体背膘厚度的测定在妊娠105 d和断奶当天采用超声波测定母猪活体背膘厚,测定部位为最后一根肋骨向上距背中线4~6 cm处(P2点)。剪毛涂油测定,待背膘仪显示读数稳定后读取数据并记录。
1.2.3 母猪再配时间的记录仔猪平均23日龄断奶。记录母猪下次配种日期(发情静立反应当天),根据再配日期和断奶日期计算断奶至再配间隔天数,并记录。
1.2.4 数据分析采用Excel 2007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1 妊娠105 d背膘厚度对产仔性能的影响
由表1可知,妊娠105 d时背膘厚与窝产仔数的关系为A1组>B1组>C1组,且C1组窝产仔数显著低于B1组(P<0.05),极显著低于A1组(P<0.01),而A1组和B1组没有显著差异;妊娠105 d时背膘厚与窝产活仔数的关系同样为A1组>B1组>C1组,且C1组窝产活仔数显著低于B1组(P<0.05),极显著低于A1组(P<0.01),而A1组和B1组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妊娠期母猪背膘不宜过厚,过厚会导致母猪产仔数下降,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
表1 妊娠105 d背膘厚与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的关系
2.2 断奶背膘厚度对断奶至再配间隔的影响
由表2可知,断奶背膘厚与断奶至再配间隔的关系是C2组<B2组<A2组<D2组,且C2组断奶至再配间隔天数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7 d内发情比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说明断奶背膘厚与断奶至再配间隔存在显著性关系,当断奶背膘厚在14~17 mm时,断奶至再配间隔最低,7 d内发情比率最高。因此断奶背膘厚较适中时,母猪的繁殖性能最强,生产效率最高。
表2 断奶背膘厚度与断奶至再配间隔和7 d内发情比率的关系
2.3 背膘变化对断奶至再配间隔的影响
由表3可知,断奶背膘变化与断奶至再配间隔的关系是B3组<C3组<A3组。B3组7 d内发情比率最高,断奶至再配间隔与A3组、C3组差异较大。说明妊娠105 d至断奶前的背膘变化对母猪断奶至再配间隔和7 d内发情比率有影响:当背膘变化在-4~0 mm时,断奶至再配间隔最短,7 d内发情比率最高,母猪非生产天数少。因此,在哺乳期间应注意母猪的营养调控,将母猪膘情减少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其正常繁殖的关键。
表3 背膘变化与断奶至再配间隔和7 d内发情比率的关系
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盈利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猪群的繁殖性能,因此研究影响母猪繁殖力的因素显得至关重要。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初配日龄[6]、气温[7]、营养[8-9]等。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偏低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断奶至发情间隔长,二是产仔数少。这两大问题给养猪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本研究针对这两大问题,测定和收集大量美系大白初产母猪妊娠105 d背膘厚和断奶背膘厚数据,对其产仔性能、断奶至再配间隔,以及断奶7 d内发情比率进行分析。
有研究表明,中等背膘厚度的母猪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高于背膘厚较薄和较厚的母猪[10];范振先等的研究也发现,英系大白猪配种时标准体型的母猪情期受胎率、产仔数、产活仔数等繁殖性能表现最好,显著优于肥胖型母猪与瘦母猪[11];杨菲菲研究也认为,母猪断奶时背膘厚度适中繁殖性能最好[12];Skorjanc等通过检测母猪背膘厚度发现,妊娠后期膘情较薄的产活仔数显著降低,其哺乳期的断奶发情间隔、受胎率都会受到影响,导致母猪淘汰率上升[13];张守全等研究也表明,母猪适中的膘情体况是提高仔猪初生窝重的重要因素之一[3]。本研究表明,初产母猪妊娠105 d背膘厚最大组,母猪的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都最低,说明在母猪妊娠期间应进行适当的营养调控来控制背膘厚,防止母猪过肥,导致生产力降低。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此试验表明母猪背膘厚与产仔数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说明背膘厚是繁殖性能较好的预测者。
营养水平过低导致母猪生长发育不良,配种后胚胎容易发生早期死亡;怀孕母猪缺乏必需的营养,易引起胚胎死亡;相反,若妊娠期间营养水平过高,导致母猪过肥、背膘过厚,会导致子宫周围脂肪沉积过厚,影响子宫血液循环,也会导致胚胎死亡[14]。由此可见,妊娠母猪过瘦会导致胚胎发育缺少必需的营养成分;过肥会导致母猪机体机能障碍,血液中维持胚胎和母猪子宫协调发育的激素含量不足,母猪生产无力,腹腔空间变小,继而影响胚胎发育,导致胚胎死亡、仔猪出现疾病或畸形,甚至死胎数增加,降低了母猪的产仔数,影响了母猪的繁殖性能。本研究证明妊娠母猪背膘厚对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有影响。母猪过肥或过瘦都会导致母猪产仔性能下降。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有研究证明,母猪泌乳期体重减轻过多,则断奶到发情的间隔时间会较长,分娩率会较低,其后的窝产仔数也会减少[15]。本研究发现,背膘变化最小组断奶发情间隔最短,断奶7 d内发情率也最高,进一步证明哺乳母猪掉膘严重会影响断奶后正常发情和下一胎的繁殖性能。因此,母猪哺乳期间获得充足营养是缩短断奶至发情间隔、提高繁殖性能的关键。
母猪的断奶至配种间隔时间是母猪一个繁殖周期的组成部分,它的时间长短严重影响母猪的年产胎数,因而母猪断奶时背膘厚对断奶至配种间隔有影响[12]。有研究表明,断奶7 d内发情配种的母猪要比断奶7~23 d发情配种的母猪窝产活仔数多1头。对断奶背膘进行分析表明,母猪断奶背膘厚与其繁殖性能显著相关:当背膘厚适中时,母猪断奶7 d内的发情比率达最高,且断奶至再配间隔最短,从而降低了母猪的非生产天数,提高了母猪生产效率。
母猪体况偏瘦和过瘦,就意味着体内贮存脂肪的减少,体脂肪既是潜在的可动用能源,又可作为类固醇激素贮存、代谢和释放的一个活动器官[11]。研究表明,母猪过瘦会严重影响卵泡的正常发育和排卵数量,甚至影响胚胎在子宫里的附植,导致配种率和受胎率降低[4]。消瘦母猪常表现为不发情、卵泡停止发育、安静排卵或形成卵泡囊肿,从而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16]。而过肥会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和基础代谢水平降低,从而影响母猪发情和配种[4]。母猪的体脂水平存在一个阈值,低于阈值母猪就会发生繁殖障碍。母猪妊娠期间采用高能量饲粮或过度饲喂,会导致体重增加和体脂沉积增多,造成泌乳期体重和体脂损失严重,影响哺乳阶段的采食[9]。而哺乳阶段采食量降低将会导致母猪严重掉膘。大量研究及本研究结果表明,哺乳期背膘损失过大会严重影响其断奶发情率和断奶至再配间隔。因此,应针对不同生理阶段的母猪采用合理的营养控制方案来调控母猪背膘,从而提高母猪利用率,使其达到最佳生产性能。
研究表明,背膘厚度可作为一种有效监测母猪生产力和猪场经济效益的手段[17]。多数研究表明断奶背膘过厚会导致母猪,尤其是初产母猪再配间隔延长,怀孕率降低,胚胎存活减少[18-21]。因此,通过合理饲养控制母猪背膘厚,可以提高母猪的断奶发情率,缩短再配间隔,进而提高母猪产仔数,改善母猪繁殖性能,达到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目的。本研究为美系大白母猪的体况管理提供了借鉴。
[1]鲁春刚,李官兵,王丽丽,等.母猪配种时背膘厚对繁殖性能的影响[J].畜禽养殖,2013,22:44-45.
[2]Mullan B P,Williams I H.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ows during their first lactation[J].Anim Prod,1990,51:375-387.
[3]张守全,冯定远,麦月仪,等.母猪背膘厚度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J].养猪,2005(1):11-12.
[4]许栋,刘炜,李何君,等.膘情控制及在提高母猪繁殖性能上的研究应用[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2(5):54-55.
[5]华坚青,楼平儿,钟土木,等.超声波仪器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J].浙江畜牧兽医,2003(2):19-20.
[6]张元跃,黄灿,卓如意.长大杂种母猪初配日龄对繁殖性能的影响[J].养猪,2006(1):19-21.
[7]施振旦,孙爱东,严尚维,等.母猪配种前后气候因子与窝产仔数的关系[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95,20(4):8-11.
[8]张永泰.正确掌握现代瘦肉型母猪断奶前后的饲养水平[J].养猪,2005(1):12.
[9]张景琰,冀晓红,郭永升.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营养调控[J].浙江畜牧兽医,2005,30(1):6-8.
[10]邓立新,贺文.猪眼肌面积和背膘厚的B超测定技术[J].中国兽医杂志,2000,26(9):55.
[11]范振先,傅金恋,葛长利,等.英系大白猪母猪体况对繁殖性能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05,41(8):21-23.
[12]杨菲菲.母猪断奶时背膘厚度对配种间隔和下一胎繁殖性能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3,23:264-265.
[13]Skorjanc D,Hohler M,Brus M.Effect of backfat loss during lactation on weaning-to-oestrus interval of sows at gonadotropin application[J].Archivfur Tierzucht,2008,51(6):560-571.
[14]罗卫星,蔡惠芬,费佐元.妊娠母猪膘情对繁殖性能的影响[J].贵州畜牧兽医,2010,34(5):1-4.
[15]Frank A.泌乳母猪的饲喂[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1(4):30-33.
[16]张忠诚.家畜繁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69-270.
[17]Maes D G D,Janssens G P J,Delputte P.Back fat measurements in sows from three commercial pig herds:relationship with reproductive efficiency and correlation with visual body condition scores[J].Livestock Production Science,2004,91:57-67.
[18]Sterning M,Rydhmer L,Eliasson L,et al.A study on primiparous sows of the ability to show standing oestrus and to ovulate after weaning.Influences of loss of body weight and backfat during lactation and of litter size,litter weight gain and season[J].Acta Vet Scand,1990,31:227-236.
[19]Einarsso S,Rojkittikhun T.Effects of nutrition on pregnant and lactating sows[J].J Reprod Fertil Suppl,1993,48:229-239.
[20]Sterning M,Lundeheim N.Some factors influencing pregnancy rate and subsequent litter size in primiparous sows[J].Acta Vet Scand,1995,36:353-365.
[21]Whittemore C.Nutrition reproduction interactions in primiparous sow:a review[J].Livest Prod Sci,1996,46:65-83.
(编辑:富春妮)
S828.8
A
1002-1957(2016)02-0038-03
2016-03-03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赣科农发字2014(150)号];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36)
赵云翔(1981-),男,河南新蔡人,畜牧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养猪生产和遗传育种.E-mail:yunxiangzhao@126.com
刘小红,男,江西吉安人,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动物分子数量遗传学.E-mail:xhliu@163.ne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