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刘名菊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党和国家对我国新经济形势下社会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精准扶贫工程也是这一号召的具体体现。创业是发展的根本,是经济繁荣的基础,国家积极鼓励并支持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可以说,农民工的返乡创业已经成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返乡创业,传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格局被彻底打破,同时也形成了农民工双向流动创业和就业的新格局,特别是通过开展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援助,激发了广大农民工的回乡创业热情,为当地的致富脱贫、扶贫攻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利于加快了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就地合理化配置,实现了当地农民的就近劳务转移就业。传统的农民劳务输出,一段时间以来为改善农民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但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工程的深入开展,广大的农民工看到了农村地区发展的希望,更愿意回到家乡创业发展。农民工外出的就业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外来资金、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从而也实现了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各地工业园区的建设积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也是符合城乡一体化战略发展布局的要求。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消除城乡差别,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过程中,包括项目的立项、建设和经营与发展,实现了与城镇相同产业发展的同步。另外,农民工创业的企业带动了城市周边乡镇的发展,所涉及的人口、土地当资源,实现了新的流动和转移,有力的推动了当地的农村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在一些城乡结合部的地方,本身受城市的辐射影响较大,通过农民工的创业项目发展,推动了当地地域经济发展,城乡格局出现新的变化,项目产业的集中化以及人口的城镇化,开辟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途径,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
农民工返乡创业带来的先进创业思想和管理理念,直接影响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思维模式。农民工在外的工作经历,无时无刻受到所在城市文化的影响与熏陶,包括经济发展的理念、思想意识的改变,这些变化潜移默化的已经影响到农民工创业者自身,形成了农民工创业者自身的改变。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企业家、经纪人以及农村合作社的领头人,他们的发展理念打破了传统的固步自封的落后农村发展理念,在发展的观念、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都对当地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也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的劳动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使其更加适应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对农民素质的要求。
农民工的返乡创业加快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农民工与普通农民比较,具有文化水平较高、接受新事物较快、思维创新意识较强的特点,这是农村地区发展经济的必备条件。这些自身的条件,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过程中,对当地的社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和冲击。同时,农民工群体的乡土意识,促使他们能够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奉献农村。另外,农民工自身所带来的资金、技术、管理、理念等有利因素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这些因素的综合叠加,形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者的无形巨大的创业动力与热情,激励和鼓舞他们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当即的经济发展中来,积极为当地经济发展发挥自身的作用,加快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
农村的产业化和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实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农民工返乡创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市场发展信息,他们将不会专注于传统的种植农业发展,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运用自身掌握的市场信息和先进经营管理手段,来积极发展农村地区的第二、三产业,特别是服务类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同时为农村的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新的思路与平台,这样就改变了农村地区传统的农业占主导的经济结构格局,刺激农村地区经济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农村地区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农民工的返乡创业,巩固了农村地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农民工的在外现代城市文明的长期影响,形成了比较自觉的权利、民主和法制意识。农民工的返乡创业,带动了当地农民的权利、民主和法制意识,引导农民能够自主维权,遵纪守法。同时,农民工也受到城市生活的影响,现代文明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被他们带到乡村,改变了农村一些传统的陈规陋习,破除了一些陈旧观念,这样也顺应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倡导的魅力乡村、魅力家园目标,在提高村民自治能力的基础上,极大的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1]。
农民工返乡创业,打造了农村地区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一些创业的典型和模范,对周边的农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们都是农民身边真实的人和事,这些典型的创业经历,是对农民自身创业意识培养最好的教材。通过农民工返乡创业者的真实经历,可以渐渐培养起广大农民自主创业的意识,激发广大农民的创业热情,引导他们去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了解和掌握自主创业的相关内容,从当地和自身的实际条件出发,自愿融入到农村创业的大环境中来,实现脱贫致富,同时也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自身的能量。
农民工返乡群体有着其自身回乡创业的优势,也成为很多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有利条件。但在实际的创业过程中,受到各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很多农民工即使条件具备,在选择创业和实现农村地区脱贫的过程中还有一定的实际困难。综合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村脱贫的实际情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创业资金的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也可以说是普遍现象。很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各种条件都具备,往往在资金的问题上受到影响。农村的特殊客观环境决定了创业融资难,农民工多具备的身份也满足不了一些金融融资的审核条件,这样就形成很多好的项目还没上马就面临停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一直困扰着农村地区农民工的返乡创业,实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输血和造血是我们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农村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当地的政府部门相对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但政策的大部分集中于招商引资等方面,相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援助很少,这就形成了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援助的盲区和真空。同等条件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无法获得相应的政策援助倾斜,在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政府服务的项目上、配套资源的利用上,都没有与外部投资企业竞争的优势。另外,部分政府部门的不作为,服务职能的不落实,也是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客观因素。
农民工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返乡创业的群体素质差异化是客观存在的。在外的农民工大部分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明显对于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还有一定的差距。虽然部分农民工的素质较高,但是大部分的自身素质不够高。这种素质的差异化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后劲严重不足,持续开展综合素质的培训很有必要,只有实现农民工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才能使返乡创业真正的实现发展,并能够有能力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所谓的创业产业弱质化、同质化,指的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产业中,依托传统种植农业开展创业的较多,并且相对项目相似的较多。这种情况的后果就是农业本就是弱质产业,在没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扶持下,无法发展成特色农业产业。而同质化的结构就是无法突出品牌效应,造成产品的竞争已不强,更容易形成恶意的价格竞争,形成质高价低,直接影响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目前的农村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的结构规模偏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意识不强,还没有摆脱单打独斗的狭隘的发展格局,这种现状必须尽快加以转变[2]。
精准扶贫工程涵盖了整个农村地区的长期、健康的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体现 。返乡创业援助与农村脱贫是相辅相成的,这就需要我们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用全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思维来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援助以及农村脱贫工作,与精准扶贫的各项工作目标相结合,实现农村地区的扶贫攻坚战役的最后胜利。
各级地方政府要持续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精准扶贫是一政府为主导的重要工作,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农民工的返乡创业援助,要成为政府实现农村脱贫的工作重点。一是要重点出台针对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和投身农村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相关扶持政策措施的出台,是农民工顺利返乡创业的基本保障,通过相关的政策事实与落实,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工返乡创业成本,提高创业项目的经济效益,给予广大农民工创业的动力和支持。二是继续加快政府服务智能的转变。在相关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优惠政策的落实上,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开展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服务和政策引导,帮助返乡农民工解决在创业环节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三是完善农村创业社会保障体系。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创业农民工的后顾之忧,通过创业社会保障体建构,来发挥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创业的保障作用,为农民工创业提供社会保障的体制和机制服务,实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要积极破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融资瓶颈问题,拓宽创业融资渠道,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保障体系。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推行相关的金融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步伐,改进金融扶持发展的思路方法,鼓励并引导金融机构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信贷资金支持。在国家积极推行的农村土地确权制度基础上,积极盘活农村资产,采取多种质押方式,提高农村地区的创业资金信贷授信,提高农民工融资的自身条件。要整合各类金融资源,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运作,实现农村农民工创业融资的多元化,形成以金融政策扶持为引导,多种融资形式并存的农村农民工创业融资新格局,为农民工创业提供坚实的金融资金保障[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各级地方政府还要持续开展各类培训,全面要提升农民工适应创业发展的综合素质。在培训上,要特别注重国家扶贫攻坚政策方针的解读,让农民工创业者及时了解最新的政策扶持内容;要加强产业项目专业技术的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开展创业的项目市场动态;要开展市场管理的培训和学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使他们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并积极培养市场的风险意识,提高创业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各级地方政府要依据现有的实际条件,积极构建农民工创业培训平台,并坚持开展培训形成省、市县三级一体的培训网络,并实现培训的常态化。
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鼓励的返乡创业,要将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当地的农村脱贫紧密结合起来。要积极宣传,大力推广,通过典型的示范作用,来展示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农村脱贫致富带来的新变化。要大力弘扬返乡创业人员的扎根家乡、服务家乡和奉献家乡精神,农民工回乡创业。要合理配置各类资源,鼓励社会组织和团体的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农村创业良好氛围。对于社会企业的参与,要通过政策的激励和优惠,逐渐形成发展的规模,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企业来到农村,融入脱贫攻坚的工作中来。
针对目前的农村地区脱贫状况,要将大力改善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内外部环境作为工作重心。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是实现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村脱贫的根本性保证,要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保障平台。各级政府部门要组织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组织协调;要利用政府平台,为农民工提供返乡创业项目咨询、政策援助解读、市场信息知道等公共服务;要努力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后台保障,对于项目的审批、法律法规的解释、各项政策援助内容的落实,要实现全程跟踪,服务到位。通过这些具体的工作,真正体现出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全力支持和援助,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良性发展[4]。
改变农村地区传统的农业生产发展模式,鼓励并支持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实现并加快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村脱贫来讲,这一点尤为重要。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是实现农村地区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一步,因此在农民工返乡创业之初,各级地方政府就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来保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落实,这也是实现农村地区经济实现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的保障。政府部门对于创业项目的引导,直接关系到农民工创业立项的选择,这也是实现整个农村地区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农村地区脱贫的有效措施。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过程中,要大力扶持农村地区第二、三产业的创业,并以此为依托逐渐形成农村二、三产业集约化的规模发展,形成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促进农村地区产业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
党和国家精准扶贫工程的战略部署,为广大农村地区勾画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农民工的返乡创业,紧贴了创新发展的时代主题。农村地区的扶贫攻坚任重道远,需要来自于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农民工是农村的代表,农民工的返乡创业通过一系列的援助,一定会实现整体性的飞跃,将有力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实现我国步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1]彭琪.精准扶贫实践中的困境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19):127-128.
[2]赵振国.山东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7(6):16-20.
[3]仇芸荣.以创业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公共扶持政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10):216.
[4]张勇,林阳:“一箩筐”好政策助农民工就业创业[J].四川劳动保障,2016(12):5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