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朱鸣明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服务中心,辽宁 阜新 123100)
阜新市引种、栽培树莓有近30 余年的历史,由于经济效益显著,在阜新市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大面积推广,截至2019年种植面积达到1 000 hm2左右,产量约3 000 t。近年来树莓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就其种苗繁育方式而言,由发展初期的根蘖繁殖逐渐被组培苗所替代。组培苗整齐度高,建园成活率高,第2年就进入盛果期,且组培苗是工厂化生产,适应大规模集约化种植需求,已成为树莓建园的首选。
多年来,阜新市政府加大对树莓特色产业政策扶持,制定多项扶持政策,免费为农户提供组培苗,使树莓种植走上规模化发展之路。但是,近年来随着政府财政补贴的取消,导致栽植根蘖苗建园的农户逐渐增多。由于组培苗建园成本较根蘖苗增加二三倍,果农心里不易接受。栽植根蘖苗成活率低,生长缓慢,三四年进入盛果期,经济效益低,挫伤了果农发展树莓的积极性。为解决树莓组培苗成本高和根蘖苗成活率低等问题,我们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林业科技示范林场开展营养钵苗繁育试验,即利用根蘖苗剪下的须根在温室内集中栽植,将幼苗带根移栽到营养钵生长,培育营养钵苗。2019年5月繁育2.2 万株,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3 个乡镇推广应用,栽植成活率100%,生长健壮,当年平均枝高152 cm,平均666.7 m2产量205.6 kg。
营养钵苗繁育具有时间短、成本低、成活率高和不受季节限制等优点,这一种苗繁育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改变了生产上传统苗木的种植方式,受到有关专家及广大果农的关注,具有一定的生产指导意义,现将树莓营养钵苗繁育关键技术简介如下。
选择的温室土壤以沙质壤土较好,666.7 m2施入腐熟有机肥1 000 kg,翻地深度30 cm,平整后备用。选用枝条粗壮、根系顺直、须根多、无病虫的树莓根蘖苗木,将其根上所有的须根于基部剪下,集中整理后备用。
剪下的须根于温室内开沟定植,开深4~5 cm、宽8~10 cm、行距30 cm 的定植沟。须根不分粗细,不要在中间剪断,直接平铺在定植沟底,相互间不重叠,喷布70%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覆土要均匀,不漏根系,压实后浇透水。
根蘖苗起苗时间在10月下旬,剪须根及栽植时间为11月上旬,也可10月下旬随起苗随剪须根栽植,种植28~30 d 后根芽陆续萌发出幼苗,集中萌发在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下旬。
选用专用软质塑料钵,上口直径7 cm,高7 cm,底部有1 个排水孔。基质材料为壤土、草炭及河沙,配制比例依次为1.0、1.0、0.5。壤土为果园、菜园的表土,避免在使用过除草剂的田地取土。配制前基质材料要过筛,并搅拌混匀,喷布50%多菌灵500 倍液,杀菌后备用。
营养钵装入一半左右的基质并按实,紧密摆放到整理好的苗床上面,苗床深8 cm、宽1.5 m、长6 m,营养钵前后排交错平行、相互紧挨,灌水沉实,待栽植幼苗。为便于后期管理及起苗方便,地面铺设一层地布,两幅地布之间应有10 cm 重叠,摆放营养钵高度低于地面2~3 cm。
萌发的幼苗,够标准的即可移栽到营养钵中,宜早不宜晚。一般在幼苗长出二三个叶时为最佳移栽时期,此时根系已初步形成,移栽成活率高。先将幼苗在地下3~4 cm 处剪断根系完整挖出,直接移栽于已备好的营养钵中,栽植深度4~5 cm,用混好的基质将营养钵填平,灌水、沉实,罩遮荫网,遮荫、保湿。
幼苗移栽过程中,要保证温室土壤湿润,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的70%以上。注意不要损伤苗木须根,否则会严重影响苗木的后期生长。移栽幼苗要根系完整,带土移栽,注意压实,防止漏风,提高移栽成活率(图1)。
幼苗萌发前温室温度20~25 ℃,相对湿度50%~60%,地温10~15 ℃;萌发期温室白天温度23~28 ℃,夜晚20~25 ℃,相对湿度50%~60%;苗生长期温室白天温度26~28 ℃,夜晚24~26 ℃,相对湿度50%~60%。温度过高,可增加遮荫网,或喷水降温;温度过低,可适当撤去遮荫网,或增加加热设施。
幼苗萌发期光照控制在3 000 lx,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遮荫网调节光照强度,达到合理的光照条件。营养钵苗30 d 内不宜接受强烈的阳光直射,遮荫率控制在70%左右;30 d 以后遮荫率控制在50%左右;40~45 d 后开始逐渐撤除遮荫网。
幼苗萌发期及时拔除杂草,切忌使用化学除草剂。
营养钵苗7~15 d,适应能力较弱,根部吸水能力差,水多极易烂根,水少则易脱水,每天需通风二三次,每次半小时左右。幼苗萌发期,对水的需求量相对较大,每天喷水二三次。每隔7~10 d 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叶面肥1 次,也可随着打药喷施叶面肥。4月下旬随着幼苗萌发数量的减少,停止施肥,并减少浇水次数。营养钵苗生长期,每天喷水一二次,切忌漫灌。每隔7~10 d 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叶面肥1 次,4月中旬以后停止施肥。有条件的温室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可有效保障营养钵内水肥需求。
营养钵苗生长超30 cm 时,掐掉顶部新梢,控制高度20~25 cm,促进苗干加粗。剪除苗干基部距离地面5 cm 以内的所有分枝。
幼苗萌发期的病害防治很重要,主要是立枯病对其影响较大,以0.1%敌克松、五氯硝基苯、多菌灵按1:3:1 的比例浇灌植株二三次,消灭土壤及枝叶中的病菌,起到预防作用;发病后可喷施96%恶霉灵粉剂3 000倍液,淋洗状喷布植株及地表,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营养钵苗生长期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灰霉病等,喷布10%多抗霉素1 000倍、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二三次。主要虫害有蚜虫、潜叶蛾等食叶性害虫,喷布10%吡虫啉4 000~6 000倍、25%灭幼脲3号1 500~2 000倍、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 000~4 000 倍液二三次。
高温时不宜喷药。药剂要交替使用。如遇降温天气应及时增加取暖设施,可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要加强田间观察,及时发现病虫害,随发现随防治,确保苗木健壮生长,达到一级苗标准。
5月中旬以后,营养钵苗在温室达到以下标准时即可出圃。地径0.20~0.25 cm,苗高18~23 cm,根系长15~18 cm,根数8~10 条,枝叶完整,无损伤、无病虫害,生长健壮。营养钵内土球完整、无破损。按照苗木质量标准进行分级整理,挂上标签,标明品种及苗木规格等信息。
起苗前1 周浇透水1 次,从苗床的一端开始起苗,逐个把营养钵挖出,剔除发育不良、枝叶短小及病虫害的苗木。营养钵苗要依次交错水平放置,相互挤紧,保证安全运至定植地点。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