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冬枣病虫害防治主要误区及对策

时间:2024-05-24

张洪梅 丁 强

(黄骅市农业农村局 河北 黄骅 061100)

冬枣病虫害防治是枣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预防为主是冬枣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只有严格遵循这一原则,才能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剂量,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农药残留,降低果品污染,提升冬枣品质。目前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普遍存在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防病治虫前紧后松

1.1 主要病虫害。冬枣从发芽、展叶、开花、结果至果实成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类型病虫害发生,各种病虫害都有固定的发生时间和发生规律,要了解这些病虫习性和规律,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防治。前期主防虫害有:绿盲蝽象、甲口虫、蓟马,一般在3月下旬~5月中旬防治,后期是枣粉蚧、桃小食心虫等。病害有:炭疽病、细菌性疮痂病、枣锈病、缩果病等。

1.2 防治对策。应严格按照管理规程,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增施有机肥、补充微量元素、及时疏花疏果等,强壮树势,提高抗病能力。采取灯光诱杀、性诱剂诱杀等物理防治方法。化学防治应优先选择环保药剂,如代森锰锌、多宁、甲基托布津等优质灭菌剂替换运用。冬枣采摘后应采取清园、喷石灰水、灌封冻水等措施杀死越冬虫卵和病菌。

2 重虫害防治轻病害防治

2.1 存在误区。很多枣农看到绿盲蝽象、甲口虫为害,心急如焚,积极治虫,而对病害防治心存侥幸,到病害成灾时后悔晚矣。殊不知,虫害发生后尚可挽救,如果病害发生尤其是侵染性病害,很难挽救。

2.2 防治对策。病虫同防,防病更重,掌握病虫发生规律,选用环保药剂,贵在提前预防。在进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根据病虫害发生的时期和发生条件,以及枣树的生长时期,挑选最适宜的时段用药。病虫防治的最佳时段通常在病害发生之前、虫害低龄期间,此期间病虫对药物最灵敏,防治效果最好。如预防枣锈病就应从幼果期开始预防,可以替换运用30%戊唑·多菌灵(龙灯福连)1 000倍液或43%戊唑醇2 000倍液等灭菌剂进行预防,一般就能有效防止枣锈病发生,若前期不进行预防,错过了最好用药时期,等后期枣锈病爆发时再用药,就很难挽救了。

3 多种药剂复配使用

3.1 存在误区。很多枣农在给枣树喷药时喜欢药剂复配使用,想一次施药达到多种防治效果,打所谓的“保险药”、“全能药”,最多时7~8种药剂复配。随着复配药剂种类的增多,药害发生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轻则减产,品质降低,重则造成枣树死亡。

3.2 解决对策。每一种病虫都有对应的防治药物,在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时,应挑选防效好、不伤天敌、低毒高效、无污染低残留的农药使用,一次配药不要超4种,应分别给杀菌剂、杀虫剂、杀螨剂稀释成母液然后再混合,这样既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又能防止由于稀释不均匀而发生药害。切记不要轻易尝试新药复配。

4 配药浓度无计量

4.1 存在误区。很多枣农在喷农药时,为减少作业量,通常多加药少用水。用药不是用量杯或是针管作计量,而是依靠瓶盖量药配浓度,并且通常会多加1~2盖,其结果是浓度过大,给果树或果实造成伤害。在喷施杀虫剂、灭菌剂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用水量,由于虫卵、幼虫多集中于叶片反面、土壤中、附近的杂草上,用水量少很难做到喷密、喷透,漏杀的残卵、残菌很容易再次爆发。另外过度加大农药使用浓度会增强病菌、害虫的抗药性,超越安全浓度界限,容易发生药害。

4.2 解决对策。严格按照规定的浓度,使用量杯或针管按药瓶上的倍数进行严格配比。

5 药剂混放标签不清

5.1 存在问题。枣农一般会有专门存放农药的房间或药柜,但在存放时却把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调节剂等一同混放,药剂散乱,有的甚至标签缺失,配药时稍一疏忽,将除草剂与农药混用造成很大损失。

5.2 解决对策。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等应当按类存放;保持药剂标签完整、清晰,没标签的药和标签辨认不出的药宁扔勿用;用药时要详细看标签说明,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