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虾稻综合种养模式技术要点

时间:2024-05-24

胡文亮 朱头秀

(江西省永新县水产站 江西 永新 343400)

小龙虾的原产地是北美洲,学名克氏原螯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蝲蛄科、原螯虾属,分布在全世界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小龙虾对所生存水质要求不高,生命力极强,然而对农药、渔药的反应却十分敏感。小龙虾是杂食性动物且贪食,更偏食动物性饵料,如水生昆虫、蚊子幼虫、蜻蜓幼虫、小鱼虾、蚯蚓、蝇蛆等。其蛋白质含量很高,还富含镁、锌、碘、硒等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微量元素。

1 虾稻综合种养模式的优点

虾稻共作是稻田综合种养的模式之一,是在稻田中同时养殖小龙虾和种植水稻(中稻),实现在一定时期内小龙虾和水稻在稻田中共生。经过一年的共作后,小龙虾可以自繁自养,不断循环。

1.1 虾稻共作的科学性。①科学地配置劳动资源。虾稻共作的稻田一般以一个劳动力的工作量40 亩为一个单元,能大大地降低劳动成本。②符合相关行业标准要求。围沟宽度4 m,以40 亩计围沟的面积所占比例在10%以内,配置合理。③合理解决养虾与种稻的矛盾。田面与围沟间筑仔堤,在整田插秧期间,通过调控水位就可以有效地隔离小龙虾和秧苗,一方面使小龙虾有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秧苗被小龙虾危害。

1.2 虾稻共作的先进性。①提高了稻田的经济效益。虾稻共作模式可产小龙虾200kg/亩,产水稻500kg/亩,年平均每亩效益约4000 元,经济效益得到大大提高,刺激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既提高了农田利用率,也提高了农民收入。②充分利用了稻田现有资源,建立健康的生态循环。虾稻共作模式对稻田浅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使稻谷的秸秆在物质和生态两方面均得到充分利用。稻谷的秸秆腐烂产生的有机质使大量浮游动物得以孳生和繁育,为小龙虾苗提供了丰富的开口饵料;水稻秸秆腐烂后提升了稻田的肥力,而留存的稻茬又成为小龙虾良好的栖所。稻田里丰富的有机碎屑、底栖动物和水草都是小龙虾饵料,小龙虾粪便是水稻的肥料,小龙虾的活动可以为水稻起活泥、除草的效果,通过这种良性循环,使稻田形成以稻养虾、以虾促稻的健康小生态系统。③是有机农业的典范。虾稻共作减少了虫害,降低了种养成本,减少农药和肥料使用量,提高了小龙虾和水稻的品质。

2 技术要点

2.1 稻田条件。虾稻共作宜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稻田进行。土质要求保水性好、肥沃的黏性土。

2.2 共作稻田改造。将准备养虾的稻田周边的田埂加宽、加高,使稻田可保持60 ~70 cm 的水面深度。在田面挖宽7 m、深0.7 m 的“U”形围沟(虾沟),同时加固田埂。围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10%以下为宜,过大对水稻产量会产生影响。以上工程完成后,每亩洒生石灰75kg 消毒,1 周后种植伊乐藻。

2.3 防护与配套设施。在进、出水口和周围的田埂处,采用宽50 cm 的加厚塑料薄膜下埋20 cm 防止小龙虾逃逸,以木桩、铁丝固定。进、出水系统分开设置,进、出水口安放在对角线位置,并用双层网防护,避免小龙虾逃逸以及敌害侵入。

2.4 小龙虾放养。共作前进行一年自繁自育,从上一年养殖的小龙虾中挑体型较大、较健壮的作为种虾,每亩投放35kg,平均规格为每23 只/kg,雌雄比为2∶1。

2.5 龙虾养殖管理。向上一年11月水稻收割完后的稻田注水,田面水位保持25 cm 为宜,冬季水位要保持稳定。3月上旬开始投喂黄豆浆,以每天每亩0.5kg 黄豆磨成的浆投喂为宜,每天1次,泼洒范围要遍布全池;连续投喂10 d 黄豆浆后,紧接下来投喂小龙虾专用饲料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0%,每天傍晚全池均匀投喂1次,初期每次投喂200kg,随小龙虾增长,逐渐增加投饵量,最高峰投喂量400kg/次,在6月中旬结束投喂,投喂时间约90 d,投喂的专用颗粒饲料总量约12 t。在投喂时期内,每天要对稻田巡查2次,观察小龙虾吃食和活动,及时调整投喂量。在稻田中安装增氧机,以保障水体充足的氧浓度,晴天短时间开机,阴天长时间开机,雨天全天开机,增氧的同时推动了水体循环,可以改善了小龙虾的生长环境,提高小龙虾产量。

2.6 稻种选择及插秧。选择优质稻种“晶两优534”,全生育期127 d,株高113.9 cm,秸秆坚硬,不易倒伏,分蘖力强,抗病抗虫害。插秧前每亩施45%司尔特复合肥25kg、尿素10kg 作基肥,在6月下旬栽插。水稻整个生长期不需要使用农药,10月上旬可收割优质稻谷。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