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王景妍
(衡水学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大学时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的“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育青年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使其在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总书记强调,办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1]。
高校师德水平的高低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教育管理、校风学风、学生成长成才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师德关乎学校的未来发展。党建工作与师德建设互相影响、紧密相关。党建能够推动师德建设,师德反之可以促进党建,将党建和教学有机结合、齐抓共管。
1.1 高校党建与师德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高校党员教师的先锋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体现在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之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忠于真理、无私奉献的精神,党员教师应该成为教师队伍中的模范与表率。
1.2 搭建党建与师德建设的工作平台。现在高校实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制度,教研室主任担任党支部书记,党建与学术“双带头人”,于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在组织生活中引领担当。党建+育师、党建+教改、党建+科研等“无缝对接”。“双带头人”的工作是发挥组织的引领作用,做好师德建设工作,确保每位同志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同志们排忧解惑,让大家满怀激情地投身工作。要时时提醒同志们,牢记教育报国的初心,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同时师德考核一般采纳党支部意见,从制度方面为师德建设提供了保证,党建与师德建设融合在一起。
校风和学风是大学的灵魂和气质,它体现着学校文化传统、管理水平和办学理念,是学校创品牌、树形象的重要保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校风和学风是大学的立校之本。高校党建对校风、学风具有引领作用,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它规范着校风、学风建设及发展的方向和内涵。
为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风、勤学笃行的学风,高校党建对党员教师提出明确的师德要求,既要具备为人师表的道德修养、博大精深的学识修养以及勇于探索的科学修养,以高尚的职业精神和道德追求、道德情感去引导影响学生。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勤学笃行的优良学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在优良校风学风的熏陶下,大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克服社会发展中的种种诱惑,端正学习态度,培养求真务实、一丝不苟、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的精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殊不知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同一学习心理定律支配的。如果我们强为分家,必致教知识的不管品行,管品行的不学无术。所以,我们希望担任训育的人,要打破知识、品行分家的二元论,而在知识品行合一上研究些办法出来。”[2]这能够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佐证。高校党建工作应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通过一系列的组织活动、主题教育等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全方位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大学生在认同、理解、内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自觉外化于个人行动,这是进头脑所达到的效果。
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助力进学生头脑的进程。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队伍、理论课教学队伍、专业课程教师队伍、职能服务部门教师队伍等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通力合作,共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2 加强课堂文化建设,打造师生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师可采用对分课堂的形式,选择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启发学生自觉自主学习。比如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等,在课堂中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做一位有温度的教师,推介自己,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倾注心思、密切沟通、走近学生、用心评价。
3.3 利用好实践教学,将教材理论变活。在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校外实践三者中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实现以动促学、以动促教、以动增情、以动增信、以动筑魂、以动增能[3]。学生在亲身体验与动手操作中,活化了理论知识,达到入脑效果。
3.4 营造见贤思齐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依托学生组织,发挥其在大学生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优势,将学习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客观要求内化为学生成长成才的自觉意识,并积极宣传。比如衡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本校实际情况,创立品牌项目“学思践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宿舍”活动。邀请专兼职教师、学生党员进入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景——宿舍去传播新时代、新思想,有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大学生宿舍、进入大学生头脑。通过在宿舍中办讲堂、做交流、写心得、办手抄报等方式,让新思想在学生心中扎根。
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之本,是我国高等教育在长期实践探索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理论创新,不仅符合当前国际国内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动向、新特征,更是我国在大学人才培养领域向世界发出的中国声音[4]。”因此,高校要在党委的领导下,与“三进”协同育人,使当代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时代新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