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徐黎源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嘉兴 314000)
1.1 课程体系理论化,没有体现高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性。高职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与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太大的区别,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没有体现高职教育强调实践性的特点。课程体系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操作部分明显不足。很多课程内容陈旧,学生所学内容不符合企业岗位的要求,无法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1.2 教师缺乏企业工作实践经验。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是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进行教学科研工作,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工商企业管理对于实践的要求非常高。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说:管理不在于“知”,而是在于“行”。工商企业管理的能力是需要在实践中获得,而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并没有这样的能力,自然也无法将管理方面的能力传授给学生。
1.3 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实践实训条件不足。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的主要场所,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并不理想。工商管理专业不像机电类专业可以通过具体的实验实训设备开展实践环节。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有自身的特点,那就是需要跟人打交道,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处理的问题往往是人际关系、信息决策、市场分析等内容。所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实践需要得到企业的帮助。校内的实训基地往往都是电脑机房,对于实践管理问题的模拟程度有限,所以校外的实践基地才是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的重点。然而企业往往因为利益关系,对于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并不感兴趣。校外实践基地的使用程度和学生的实践的效果都不理想。
2.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实践教学项目。目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的体系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虽然有部分安排,但是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在目前的高职工商管理的教学体系中,大部分课程与普通高校的安排相似。实践教学环节除了毕业实习外,更重要的是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与实践相结合。例如 《管理学基础》是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基础课,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不仅掌握管理学的理论知识,还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这就需要将管理理论通过一些现实的管理情景表达出来,并让学生参与其中。
2.2 提高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第一,在教师引进时要求要有企业工作的背景,不仅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第二,对于在职教师,要求寒暑假期间进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鼓励教师创新创业,主动接近市场。鼓励教师与企业共同合作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实践管理能力。第三,加强外聘教师队伍建设,聘请企业一线销售、管理、研发等部门负责人,为学生讲解现实的企业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2.3 利用各方力量,建立互利共赢的实践实训基地。目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企业无法从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中得到足够的利益,这不符合企业逐利的需求,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动力不足。建立校企合作,希望学校、学生和企业都能够各取所需,互利共赢。为了增加企业的合作动力,可以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政府补贴。例如:嘉兴市就对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教育型企业”评选,被评为“教育型企业”的公司可以得到一定的税收减免,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动力。学校也可以让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优先选择优秀的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