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防治

时间:2024-05-24

陈 洁

(清河县农业局 河北 清河 054800)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以幼虫潜伏在麦粒吸食汁液,造成麦粒干瘪、空壳,影响产量。由于其隐蔽性强、难防治,所以造成危害严重,若防治不及时,一般可造成小麦减产10%~30%,严重的达70%以上,甚至绝收。

1 发生特点

在清河县发生的小麦吸浆虫为麦红吸浆虫。其成虫特征:体长2~2.5mm,通体橘红色,翅1对,膜质、透明,翅展5mm。5月上旬小麦抽穗前后,用手扒开小麦,看到橘红色飞舞的“小蚊子”,即是小麦吸浆虫成虫。其幼虫特征:末龄幼虫体长2.5~3mm,长椭圆形,体较扁,无足,蛆状,体橙色或金黄色。5月中、下旬小麦灌浆期,剥开败育或瘪瘦的麦粒,其内如有黄色“小蛆”即是小麦吸浆虫幼虫。

水利条件好、小麦产量高、土埌肥沃的地块利于吸浆虫的发生。被吸浆虫为害的小麦,其生长势和穗形大小不受影响,但由于麦粒被吸空,麦秆表现直立不倒,具有“假旺盛”的长势。出现“千斤长相,几百斤收成”是吸浆虫为害的结果。因此,“长势好而产量不高”的麦田是监测的重点。

2 防治方法

小麦吸浆虫的防治,要采取蛹期防治和成虫期防治并重的对策。蛹期防治适期为4月18~25日,成虫期防治适期为4月28日~5月6日。

2.1中蛹期。在小麦孕穗期(中蛹盛期),亩用3%甲基异柳磷粉剂2kg或5%毒死蜱颗粒剂0.6~0.9kg,拌细土20~25kg配成毒土,顺麦垄均匀撒施地表,撒毒土后及时浇水可提高药效。施药应在上午10:00以后田间无露水时进行,要将粘在麦叶上的毒土及时用扫帚、树枝等扫落到地上。

2.2成虫期。在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成虫盛发期),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ml,或25%乐果·氰戊菊酯乳油50ml,或40%毒死蜱乳油50ml,均兑水30kg,在上午7:00~10:00或下午4:00~7:00喷雾。视发生轻重,隔3~5d喷1次,共喷1~2次。成虫防治时要求小麦全株着药,可兼治蚜虫等害虫。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