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鸭副伤寒病的诊治

时间:2024-05-24

王海丽

(河北省磁县农牧局 河北 磁县 056500)

鸭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危害3周龄以内雏鸭,病鸭以颤抖、喘气、眼睑肿胀和运动失调为特征。

1 流行特点

本病病鸭和沙门氏菌携带鸭是主要传染源,易感鸭通过接触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土壤以及饲养人员经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感染,垂直传播也是重要途径。

2 临床症状

消瘦,精神萎靡,喜饮厌食,羽毛污秽,两翅下垂,呼吸困难,闭目缩颈,眼睑肿胀,流泪,眼和鼻流出黏性分泌物,呆立,行走蹒跚,突然倒地,角弓反张或间歇性痉挛,脐部红肿,腹部膨大,拉腥臭味黏性稀便,“糊肛”。

3 剖检病变

肝肿大,充血,古铜色,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点,胆囊充盈,囊壁增厚,胆汁浓稠,气囊混浊不透明,有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

小肠后段和直肠肿胀,肠黏膜呈出血性或卡他性炎症,盲肠肿大,盲肠内有干酪样栓子,肾脏有尿酸盐沉积。

心包、心肌发炎、心包积液、心外膜出血,有时有肺炎、肺水肿、腹膜炎、卵巢炎等病变。

4 治疗

饮水中添加诺氟沙星(0.04%),饲料中均匀拌入清瘟败毒散(500 g/100 kg),2次/d,连用3 d。

5 预防

5.1 鸭场建设。在地势高燥、阳光明媚、通风良好、环境安静的地段建设鸭场,建筑设计、设施设备、工艺流程等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其与居民区、医院、生活饮用水源地以及相关场所的距离符合国家相应规定。鸭场内清洗消毒、通风换气、无害化处理等设施设备齐全,有病鸭隔离观察、治疗舍,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兽医技术人员,有相应的运输车辆,并有相应的防鼠、防虫和防鸟措施。

5.2 自繁自养。“自繁自养”基础上定期对种鸭进行沙门氏菌检测,发现带菌鸭及时淘汰。每天及时拣蛋,种蛋存放间清洁卫生且温度符合要求,并在种蛋存放间对种蛋进行严格消毒。入孵前种蛋和孵化器均需用甲醛和高锰酸钾以2∶1(40%甲醛10 ml/m3、高锰酸钾5 g/m3)比例进行熏蒸消毒。孵化时操作技术和孵化温度要符合相应的要求。

5.3 科学引进。引进种鸭时应事先搞好调查并从规模大、信誉好、种鸭符合要求的孵化场引进雏鸭,接运雏鸭的人员应有接鸭经验,运输雏鸭的车辆应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并在起运前依法取得相应 《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引进雏鸭时运输方式和路径应符合要求,陆路运输的还应注意防淋、防暑和防冻、防滑,为此冬季应选在环境温度较高时段进行,夏季则选在早晨或傍晚运输,需隔离检疫或观察的必须按要求执行。

5.4 饲养准备。“分批饲养,全进全出”基础上,每批鸭装栏前和出栏后分别进行彻底消毒,熏蒸前关闭所有门窗和通风口,然后将适量甲醛放入陶瓷或玻璃容器内,最后将计算称好的适量高锰酸钾倒入并均匀搅拌。熏蒸消毒时熏蒸消毒盆放在相应鸭舍入口处,熏蒸消毒开始后操作人员及时出来并关闭最后一个门,40 min后打开所有门窗及通风口进行彻底通风,通风一定时间鸭舍内空气新鲜后开始饲养。

5.5 开食开饮。雏鸭出壳24 h后将其放入有少量水的盆子中(5~10 min)开饮,开饮20 min后将拌湿的饲料撒在平铺的报纸上开食,开食后每4~6 h饲喂1次。

5.6 饲养管理。密度从第1周40只/m2每周减少5~6只/m2,后期为3~5只/m2,温度从28℃~30℃每天降低0.5℃~1℃,30日龄时17℃,光照从20 h/d每天减少约0.5 h,25日龄时停止补光,湿度(65%~55%)前高后低。

5.7 疫病预防。饲养期间每月清洗、清扫消毒鸭场内外环境和器具1~2次,带鸭喷雾消毒鸭舍内环境2~3次,并按相应免疫程序搞好相应疫苗预防,必要时可用药物进行相应疫病的药物预防。免疫接种时疫苗质量、用量及接种途径、操作技术等均要符合要求,免疫接种后3 d内既不能带鸭消毒也不能喂服相应鸭群药物。消毒时每2次消毒使用的消毒药物成分不能相同。清扫、清洗消毒时清除的废弃物以及消毒产生的废水废液要及时无害化处理,免疫接种的废弃物也要及时无害化处理。

5.8 工作管理。饲养期间严格管控和消毒进场人员和车辆的基础上,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养殖区或鸭舍,进入鸭舍的人员必须按照相应的消毒规定消毒合格,工作人员要求分工明确、技术熟练、坚守岗位、工作细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