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马小芬 高悦玲 贾志勇 高月霞
(河南省国有西华林场河南周口466600)
桑树紫纹羽病和细菌性黑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马小芬 高悦玲 贾志勇 高月霞
(河南省国有西华林场河南周口466600)
本文介绍了桑树紫纹羽病和细菌性黑枯病的发病症状及规律,总结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桑树;紫纹羽病;细菌性黑枯病;发生;防治
1.1 桑紫纹羽病。病菌一般先从幼根侵入,然后扩展到主根。根部被害后,根皮失去光泽,渐变为黄褐色,最后成黑褐色。严重时皮层腐败,木栓层和木质部很易分离,呈笔套管状。被害根表面缠有紫红色的根状菌索,并向露出地面的根颈部扩展形成厚紫红色的绒状菌膜,5~6月间膜上生出子实层。在腐朽的根部除菌丝索外,还生有紫红色的菌核。根部受害后,芽叶生长缓慢,叶形变小,叶色褪绿,气温较高时,芽叶迅速凋萎,随着病情的加剧,桑芽不发,枝梢枯萎,以致全株枯死。
1.2 细菌性黑枯病。以幼嫩叶片发病较早,最初叶片发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油渍状斑点,逐渐扩展成黄褐色,病斑周围叶色稍褪绿变黄,气候干燥时中部破裂。严重时叶片大部分发黄,很易脱落。病梢的叶片多变黑腐死,形成烂头现象。叶脉和叶柄被害,常使叶片皱缩,生长畸形。枝条被害,常出现粗细不等稍凹陷的棕褐色点线状病斑,在气候潮湿时病斑上产生大量蜜黄色球状细菌溢脓,溢脓干燥后,成为有光泽的小粒。
2.1 桑紫纹羽病。病菌以菌索和菌核在病根和土中越冬越夏,病菌可生存多年,当环境适宜时,产生营养菌丝侵入桑根。主要通过病根、流水及农具等接触传染。桑园地势低、排水不良以及酸性土壤和砂砾土质发病较多。苗圃地连作或桑地间作带病作物常为发病的诱因。有病桑苗是远距离传播的重要原因。
2.2 细菌性黑枯病。病菌在枝条上形成越冬病斑,第2年春暖潮湿时,病斑里的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溢脓,借风、雨和枝条接触,传播到邻近桑树的幼芽、叶片上,从伤口和气孔侵入,引起初次发病的新病斑大量溢脓,扩大为害。高温多湿有利病菌繁殖,尤其风雨袭击和虫害造成的伤口,病菌更易侵入为害,引起再次侵染。该病在高温25℃~30℃,相对温度85%以上发生严重。相对湿度在80%以下,无风雨发病则轻,桑品种对该病的抗病力差异很大。此外,酸性土壤、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及抬风地段桑园发病较多,容易诱发此病,偏施氮肥,枝叶徒长有加重病情趋势。
3.1 桑紫纹羽病。①加强检疫,发现病苗及时挖除,就地烧毁,对疑病桑苗需在45℃温汤中浸20~30min,或用含有效氯0.3%的漂白粉药液浸渍30min进行消毒,以杀灭可能附着在苗上的病菌。对新辟的桑园应进行土壤检查,将30cm长的桑条插于土中至1/2处,经40~50d检查桑条上有无紫红色的病菌,无病菌时才可种桑。桑园内严禁间作易染病的作物,对易积水桑园做好开沟排水工作。②对零星发病的桑园,应将病株及时挖去烧毁,并在周围开宽30cm、深1m的沟,以防病菌菌丝蔓延扩展,再用2%福尔马林进行土壤消毒,消毒后应用旧席或塑料薄膜等覆盖一昼夜,增强消毒效果,揭盖后过半月才可种桑。也可每亩施用石灰氮50~75kg进行消毒。对发病严重的桑苗地应改种水稻、玉米、麦类等禾本科作物,经3~5年后再种桑树或育苗。③土壤处理:用氯化苦熏蒸消毒或氨水灌浇消毒。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25kg拌土撒匀翻入土中。
3.2 细菌性黑枯病。①注意检疫,病条不可作接穗,苗地发现病苗及时拔除烧毁,并用0.6%~0.7%波尔多液喷苗地,防止蔓延,及时剪除烧毁病条。对发病严重的幼龄桑树,可降干春伐,重新发条。新种桑园可选种大种桑、湖桑197、湖桑199、荷叶桑等抗病高产品种。②加强常年肥培管理,早施夏肥,多施有机质肥料,防止桑园过湿或土壤酸度过大。夏、秋期用叶,应摘叶留柄,防止损伤冬芽。③在发病初期用100单位农用链霉素或300~500单位盐酸土霉素药液喷雾杀菌,10d喷1次,连喷2~3次,为节省药液,也可先将病部剪去,后再将药液喷于顶梢嫩尖部及伤口,防治效果良好。
[1]中南林学院.经济林病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
[2]张素敏,刘春雨,徐少锋.园林植物病害发生与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
[3]伊建平,贺杰,单长卷.常见植物病害防治原理与诊治[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
[4]陈延熙.植物病害的发生和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1.
[5]张俊楼,修先平,林威.北方林果树病虫害防治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