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梁家河的记忆

时间:2024-04-24

安可

新天新地新气象,红红火火过大年。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社长办公室新添了一幅油画,这是旅美画家曹勇的新作,作品用纪实风格,记录了***总书记2015年春节前夕“回家”探望父老乡亲的历史画面,做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标题——《黄土地的儿子回来了》。

关于这幅作品的诞生,有一段难忘的记忆。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还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陕北一个小村庄当农民,一干就是七年。那时,中国农村的贫困现状给我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当时和村民们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要让大家的生活好过一些,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这是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演讲时一段推心置腹的道白。

时光留不住岁月,却能留下记忆。习总书记所说的那个陕北“小村庄”叫梁家河。2015年2月13日,春节前夕,***赴陕北调研,第一站便来到地处延安市的延川县梁家河村,看望这里的父老乡亲,给村民们送年货、唠家常,话都是老话,情却是真情。

总书记没有忘记梁家河,梁家河同样没有忘记当年的下乡知青***。

回顾40多年前的那段难忘经历,***深情地对父老乡亲们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我1969年插队到延安,1975年离开,在延安经历的很多事情历历在目,现在的思维行动也都和那个时候有关联,就像诗人贺敬之所说的那样: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在梁家河插队七年,在梁家河入党,在梁家河当过村支书,在梁家河上大学……经历就是财富,这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他终生不会忘记。就是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使他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进贫困;就是这段艰苦生活的磨砺,使他有了爱民之心和亲民情结。习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演讲时,深情地说:“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时间最多。我到过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广西、西藏等地。这两年,我又去了十几个贫困地区,到乡亲们家中,同他们聊天。他们生活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的生活每好一点,我就感到高兴。我记住了一位中国古人说过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之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经历,有些经历随着岁月的流逝淡出记忆,有的经历却随着岁月的增加而增强。梁家河,自己当年住过的窑洞还在吗?那条通往县城的路修通了吗?那里的贫困面貌改变了吗?40年后再相聚,总书记最牵挂的是那里的父老乡亲的生活状态。他一户一户地走,一家一家地访。吃的是农家饭,坐的是农家炕,说的是贴心的话。现任村支书石春阳当年和习总书记一起劳动过,他回忆那天的情景时激动地说:“习总书记来得很突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原以为是民政部门的慰问活动,车停在村口,我们惊喜地发现是总书记回来了。这消息传得很快,全村在家的村民260多人,老老少少一起涌到总书记身边拉家常。总书记参观了他当年住过的窑洞,看了坡上新栽的苹果树,和每家每户合影留念。”

“开会来了。”村民巩振富,60开外了,小名叫“开会”,总书记依然清晰地记得,边开玩笑边主动上前握手。村民吕候生,是总书记在这里插队时的农民朋友,20年前,吕候生患骨髓炎截肢,习总书记帮他安装了假肢,这次来,依然关心他的那条腿。习总书记站在村委会的院坝里对大伙说:“我这次来梁家河是私事,是回家来看看。”当支书告诉他,村民的纯收入已经达到9600元,明年就能过万时,***欣慰地笑了。

梁家河的人不会忘记2015年的这个春节,每一家的厅堂里都挂着与总书记的合影,每一家的餐桌上都摆放着总书记送来的年货,还有对联和年画,红红火火贴满墙,也是总书记所送,寄寓着他对父老乡亲们的祝福和祝愿。

总书记同样不会忘记梁家河,不会忘记这里的山山水水,不会忘记这里的父老乡亲,这里是家,这里有魂,这里有根。这里有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永远的牵挂。

梁家河,永远记住这个幸福而难忘的日子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