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发挥农村金融扶贫主力军作用

时间:2024-04-24

唐忠民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在扶贫。近年来,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吉林省农村信用社(简称吉林农信)将金融扶贫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发挥金融扶贫主力军作用,助推精准扶贫攻坚战目标顺利实现。

“五优先”探索农信金融扶贫路

吉林省有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个贫困乡镇、84万贫困人口,扶贫任务十分艰巨。“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农信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大产权融资、融智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让金融扶贫主力军作用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优先支持贫困县改制农商行。始终坚持把组建农商行作为化解风险、增强金融扶贫能力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全省8个贫困县改制农商行进程,加快产权改革步伐。省联社共投入7亿元用于支持安图、汪清、靖宇、大安、和龙、通榆等六家联社改制。改制后,多投放贷款14.8亿元,五年累计缴纳税收5.1亿元,建设空白乡镇网点5个,有力地参与支持了金融扶贫。

优先为贫困县提供智力支持。几年来,吉林为贫困县及所在行社输送95名高管和专业人才。其中:省委组织部选派2名农信高管到大安、龙井市挂职副县长,省联社和农商行选派高管11人,从其他行社和监管部门选聘人才14人,选拔“千人工程”后备68人,为贫困县所在行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优先信贷支持贫困县产业发展。五年累计向全省8个贫困县发放贷款401亿元,支持贫困户44080户,农户贷款覆盖面76%,户均贷款额1.38万元。结合全省“三农”和县域经济特点,累计创新推出5大类160多种产品,其中农户类23种,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产品55种。在全国率先开办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贷款,目前8个贫困县贷款额7.9亿元。创新 “农户综合授信”、大型农机具、林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10.9亿元,积极推广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实施“一县一策”支持贫困县民生工程,通榆县联社探索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模式,建立“农村淘宝”体验区。汪清县联社扶持86个村发展木耳种植,为贫困县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的资金保证。

优先为贫困县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在8个贫困县建立助农金融服务点798个,布设ATM、POS机数量1668个,实现市县乡村四级金融网点全覆盖;发放民工卡、社保卡4.5万张;与人民银行、中国银联共同研发推出全国首创的支付型创新产品“联银快付”业务,8个贫困县共布放终端270个、交易总金额22.4亿元、日均交易额达到831万元。

优先支持贫困县公益事业发展。积极扩大社会就业,面向偏远地区定向招收350名贫困农民子女帮助实现“求学梦”和“就业梦”。 其中,8个贫困县招收61名。省联社成立慈善基金会,累计向8个贫困县捐建希望小学及教育设备845万元;捐赠救护车以及消防器材等319万元。投放扶贫农业产业贷款57亿元,带动就业3.5万人次。代发低保资金36.5亿元、 25万农户。

创新举措助力精准扶贫

***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打好脱贫攻坚战,离不开金融。虽然吉林农信在精准扶贫工作上做了一些工作,但仍然存在个别基层行社重视不够、扶贫项目落实不精准、扶贫效果仍不理想,扶贫政策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扶贫贷款风险分担机制不足等问题。金融精准扶贫必须提高扶贫精准度,必须要找到、找准“穷”根,抓住这个根本。吉林农信作为省内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支农力度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将建立“造血式”扶贫机制,激活内在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让贫困农民上学不愁学费,种地有农信支持,看病有保险,致富有门路,建房有安居工程,努力实现上学梦、乐业梦、健康梦、致富梦、安居梦,坚决打好金融精准扶贫攻坚战。要重点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 “扶贫”与“脱贫”的关系。“扶贫”是硬指标,“脱贫”是需要彻底解决贫困问题,一字之差,谬之千里。要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既要“扶贫”,更要“脱贫”。“脱贫”体现了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二是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实施精准扶贫、为贫困地区 “输血”的同时,更要注重强化自身“造血”功能,加快联社到农商行的转变,加快推动农商行上市转型,加快推进全国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进程。

三是处理好“粗放”与“精准”的关系。要改变过去粗放的扶贫方式,强调精准定向、定县、定人口、定目标,通过建档立卡等基础性工程,确保真正实现扶贫到村、脱贫到户。

四是处理好支持8个贫困县与其他县的关系。全省84万贫困人口分布在各地,必须要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重点做好8个贫困县精准扶贫的同时,统筹兼顾好全省其他县(市)区贫困人口的扶贫工作。既抓住“关键”,又抓好“全面”,两者兼顾,不可偏废。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中,吉林农信将大力实施产权改革扶贫、信贷资金扶贫、教育医疗扶贫、互联网金融扶贫、慈善救助扶贫等“五大扶贫工程”,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为“中国梦”的吉林篇章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力推进互联网金融

为拓宽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渠道,吉林省围绕“三农”服务需求,有效融合传统业务与互联网,将更多的线下产品和服务转移到线上,提高服务效率。探索电商扶贫,积极培育电商带头人,推广信贷支持通榆电商龙头企业云飞鹤舞公司,带动9个乡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让贫困地区的绿色农产品通过互联网渠道和平台直销至消费者,鼓励贫困农民单独开设网店,自己进行电商业务运作,获得更多的农产品附加值。针对农民市民化发展趋势,吉林农信与省人社厅加强合作,联合开发农民工专属移动金融产品—民工宝,实现“就业指导+教育培训+权益服务+电商娱乐服务”一体化运作,鼓励农业转移人员外出务工、创业、消费,促进农民工在城镇安居乐业。

吉林农信积极发挥慈善基金会效能,关注农村基本生活保障,确保“儿童上得起学、病人看得起病、老人老有所养”。每年投入1000万元,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农村泥草房、危房改造,加大对“村村通”建设、村屯美化的支持力度;探索与保险公司合作,以信贷支持个人养老保险金缴费困难人员;洪涝地质灾害期间,通过捐赠救灾资金,减免贷款利息,帮助受灾民众尽快恢复生产;成立志愿者爱心服务队,定期组织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儿童,帮助解决生活难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