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黄颡鱼体内黄脂现象分析

时间:2024-05-25

■ 姚仕彬(广东粤海饲料集团配方师)

黄颡鱼体内黄脂现象分析

■ 姚仕彬(广东粤海饲料集团配方师)

姚仕彬,苏州大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硕士,在读博士。现任广东粤海饲料股份有限公司配方师,熟悉华东各大品种鱼的营养与市场,对黄颡鱼的营养需求、病害防治及市场方面,较为熟悉。

黄颡鱼作为华东区域的主要优势养殖品种,价格常年稳定,养殖盈利有保障,黄颡鱼养殖面积及产量呈逐年增加态势。养殖过程中也最容易出现摄食减缓、体色变化、免疫下降、病害等问题,尤其以黄颡鱼体色变化与病害尤为突出。

在这几年,我们已经持续梳理了黄颡鱼花身问题、黄化问题、体表暗化“黑身”问题等,坚持在市场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在黄颡鱼体色变化上有一定的积累。同时也明白了黄颡鱼在体色变化系统上复杂、问题因素多的客观事实,因此在黄颡鱼体色整体变化上,还需要持续积累与分析。

因笔者走访塘头较频繁,在跟踪各大饲料品牌塘头打样观察发现有较多黄颡鱼体内黄脂现象,均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将塘头观察到的结果梳理出来,对黄颡鱼黄脂现象作一个总结,与行业技术人员分享交流。

1 黄脂现象描述

在2013年冬天时候走访其中一个品牌饲料的专用塘头,使用黄颡鱼3号料。在打样后解剖时观察到黄颡鱼黄脂的出现。此时,黄颡鱼体内黄脂还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当时大家对黄脂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体内色素沉积过多导致。

其表现为:黄颡鱼摄食量变化不明显,鱼体活力没有明显降低,但解剖鱼体可以发现黄颡鱼体内肠系膜脂肪呈浅黄或是金黄色,肝颜色较正常。

正常黄颡鱼体内脂肪颜色与黄脂有明显不同,同时在发生黄脂的黄颡鱼鱼体在体色、肝脏上也有明显变化。从图2可以看到,发生黄脂的鱼体体色暗、无亮泽,同时在肝脏也表现不好,表现有损伤。

图2中鱼体体色暗主要表现在黄颡鱼体表的黑色素细胞的变化上,且由体表暗化导致的条纹清晰度也不够。

2 黄脂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变化

畜禽类在养殖过程中也会出现例如黄膘肉、黄疸、黄脂肪病等。如猪易产生的黄膘肉,表现为猪体脂肪组织呈现黄色为特征的一种色素沉积性疾病,俗称“黄膘”。黄疸则是病理性的,主要是由于肝病所致。上述这些均可纳为黄脂现象。有资料显示,黄脂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病理性黄疸

当动物体受到中毒或全身感染,胆汁排泄出现障碍,使大量胆红素排入血液,将组织当成黄色,造成黄疸,在脂肪体现则为黄脂现象。

2.2 饲料色素过多

当饲料中含有色素原料占比较大,导致色素在动物体内代谢不全,沉积在脂肪中形成黄脂。虽这种可能性较低,但不排除机体受到损伤,致使色素代谢出现紊乱,沉积部位出现异常导致黄脂产生。

2.3 不饱和脂肪酸过多及脂肪氧化

2.3.1 不饱和脂肪酸过多

有资料表明猪胴体脂肪酸组成与脂肪颜色之间关系密切相关,脂肪软化与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比例降低,亚麻酸和α-亚麻酸比例升高有关。当胴体中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和α-亚麻酸)含量越高,脂肪黄色越深、软化度越高。脂肪软化易导致过氧化,过氧化与黄色加深同时发生,达到某种程度或逐渐积累可能形成黄脂肪病。

图1 2013年黄颡鱼体内黄脂现象

图2 正常黄颡鱼体内脂肪颜色与黄脂的区别

2.3.2 脂肪氧化

主要分为2种,一种是原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另一种情况是动物体内脂肪组织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不饱和脂肪酸的酸败氧化导致脂肪形成黄脂。

抗酸色素是体内脂肪组织中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后生成的蜡样质,蜡样质为2~40μm的棕色或黄色小滴或无定型小体,不溶于脂肪溶剂。在使用含过高不饱和脂肪酸原料如蚕蛹、鱼粉、鱼油导致VE的大量消耗引起缺乏,导致抗酸色素在脂肪组织中沉积而呈现黄脂现象。或是饲料中氧化物过多导致体内脂肪氧化,从而形成黄脂。

3 黄脂现象会导致鱼体色的不同与变化

黄颡鱼体内黄脂现象有产生,在体色上观察与正常黄颡鱼体色是有差异的。因为无论是病理性的黄疸还是脂肪氧化导致抗酸色素沉积在脂肪部位均表现出黄颡鱼机能出现问题,从而会影响黄颡鱼体色的正常呈现。同时,饲料色素过多导致黄脂的现象也是极有可能在机体受到损伤情况下会出现。因此,黄颡鱼出现黄脂现象,势必对黄颡鱼体色造成影响。

在我们将遇到的黄脂现象照片梳理后会发现体色变化的大致规律(图3):即随着鱼体内黄脂现象程度的加重,黄颡鱼侧面黑色素细胞有褪化的迹象(注:黄脂现象程度以肠系膜脂肪颜色从白至黄过程来判定最好)。脂肪颜色黄色程度加重则表明黄脂现象程度的加重,可以用肝脏颜色的标准辅助评判。

在黄脂现象轻微的时候,鱼体更多表现体表暗化的结果,可能黄脂程度轻微时候,黄颡鱼仅是处在应激状态,这时候体色暗化是应激状态的一个反映,这与黄颡鱼体色变化的规律是较一致的。但若黄脂程度加重,那么则侧面反映了黄颡鱼机能的失衡的严重性,导致鱼体体表的黑色素细胞褪化(图4)。

当此时鱼体不采取修复措施,病情恶化,按理论上来讲是有可能向香蕉鱼体色的方向发展,但在实际过程中是否会出现还不好说;因为目前在解剖香蕉鱼体色黄颡鱼时候我还没有能看伴随黄脂现象的发生。但目前对香蕉鱼体色的形成过程资料不完善,因此还需要在有条件情况下持续进行分析并塘头观察。

虽然黄脂现象导致的体色变化的大致规律对控制体色有一定提示性, 但如果控制使体色达到最好,中间的体色转换过程节点、程度及周期时间还没有资料积累。因此,在尽可能减少配方使用原料或饲料负面作用,保障鱼体健康才是控制体色稳定的前提。

4 黄脂现象的治疗结果

黄颡鱼体内黄脂现象也能控制,在粤海池塘养殖条件下,通过对出现黄脂现象鱼体投喂特制饲料,养殖20余天后对体色改善效果,体现在(图5):(1)侧面体色明显要较试验前体色明显改善,条纹更加明晰;(2)黄脂现象消失,脂肪转为正常颜色;(3)同时肝脏颜色也显示为较正常颜色。

图3 黄脂现象不同程度导致鱼体体色变化

图4 鱼体体表黑色素褪化迹象

图5 使用特制饲料对黄脂现象的改善效果

5 总结

笔者的看法是黄颡鱼体内黄脂现象仅是黄颡鱼机能失衡的一个表现,可以作为衡量鱼体健康状态的一个指标,非唯一的指标。还需要将各大指标综合起来,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并进行治疗才是解决的重点。

对于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除了研究机构为主力,饲企技术部门也正在逐年投入更多资源,解决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与问题,目前也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在投入更多资源条件下,对黄颡鱼整体健康及体色保护方面进行持续研究,提高饲料配方技术水平与竞争优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