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周莉莉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关键,也是逐步养成数学思维的重要路径。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问题与情境的结合,能够让学生获得真实情境的刺激,进而产生数学探索的兴趣及热情,实现深度学习、深度发展的目标。文章将围绕数学问题情境进行分析,提出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学;问题情境;趣味;小组合作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要想保证问题情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最先需要考虑的就是问题的设计依据,保证了问题的有效性才能够保证问题情境应用的有效性。为此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需求和教学内容科学设计问题情境所需的问题,以此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创设趣味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古往今来,人们的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同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都先要源于对数学的惊异,这种惊异表现为兴趣。小学生年龄小,自然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没有明确地认识,多数小学生将学习当作是父母和教师的要求,是不得不学而非想要学,这就使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从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其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若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不强,本就不强的注意力自然就更难集中,课堂教学效率也就难以得到保证,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寻找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性的有效方法。问题情境的教学可以使小学生产生思考的想法,为了进一步达到上述教学需求,教师可以将激发兴趣与问题情境教学法相结合,通过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实现高效教学效果。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清楚学生的喜好,从兴趣出发,才能让课堂的趣味性更强,让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以调查问卷或日常沟通的方式掌握学生喜欢的活动或者兴趣爱好等,然后将这些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寻找出学生的共性。其次,教师需要依据调查的数据分析结果设计趣味问题,以此保证问题情境的趣味性和质量。最后,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以及展示自己的思考结果,这样才能进一步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發,为学生预留思考时间并分享思考结果,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在思考中提升数学素养,思考充分才能够得到更加正确的答案,思考的效果才会更佳。而有了展示自己思考结果的机会能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问题,也能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为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兴趣做好充足的准备。
例如在进行《数学广角-搭配》的教学时,此单元的课程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对于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进行了解,通过学习将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思维。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像是《熊出没》中的动画人物,结合动画内容设计趣味问题“光头强要去砍树,熊大熊二出来阻止,此时光头强想了一个主意,他说:“我出一个问题,你们若是答对了我就不看书了,要是答错了我就继续砍树,你们不许阻止。”熊大熊二答应了,光头强提出问题:“现在我有白上衣、红上衣、黑上衣、红裤子、蓝裤子这几件衣服,我出门要穿一件上衣,一条裤子,一共有几种搭配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熊大熊二的角色,给予学生充足思考时间,让学生思考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
二、创设生活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数学教学中更是如此,小学阶段教学内容比较基础,像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时间以及人民币等知识,这些都能够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在遇到问题时能想到数学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新课改的教学要求。除此之外,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教师若是只是单纯地讲解知识,那么学生很难准确理解其应用的方法和依据,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帮助。因此,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对提升数学教学质量非常有效。数学与生活问题相结合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结合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内容进行问题设计,拉近学生与生活和数学的距离,若是学生根本不熟悉教师设计的生活问题,那么这样的问题也就只是文字而已,与单纯的数学计算公式没有任何区别,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唯有设定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情境才能够使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更好地应用起来,以此保证问题情境的有效性。同时教师需要控制生活问题的数量,部分教师在采用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时总是将问题的数量设计得过多,过多的问题会降低单个问题的有效性以及压缩学生的思考时间,对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毫无帮助,因此,教师需要合理控制问题的数量。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多媒体设备是当前在小学学校已经基本普及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将之与问题情境教学法相结合可以更加良好的保证问题情境的有效性。一方面教师设计出来问题后展示问题的方法对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影响也很大,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若是将问题写在黑板上则会浪费时间,若是不写,以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听一遍问题不足以保证学生能够理解题意,不理解题意思考也就没意义。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的图片、视频等功能能够让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将多媒体与问题情境相结合可以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数学广角-推理”教学时需要学生能够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以及数学表达能力。推理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但是很多时候小学生的思维速度跟不上教师,这就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推理的过程,使得教学质量下降。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推理问题,如直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问题“有语文、数学和思想品德三恩叔,下面三个人各拿一本,再分别展示小红和小丽的对话,让学生思考他们三个人各自拿的什么书?”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推理的过程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对于这类问题也会有更加清晰地认识,对提升问题情境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很有帮助。
四、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教学提质增效需要教师创新思维,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问题情境中的问题难度正是需要教师考虑的问题。小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的发展速度是有所不同的,通常情况下班级中的学生的数学能力大致分为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不同,不能够一概而论,为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需要考虑先进生的需求,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但是这必然会打击到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想解决此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将难度较大的问题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让先进引领后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全体学生学习的质量。教师需要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由小组长监督组内其他成员。例如在进行《打电话》的教学时需要学生能够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让学生体会到优化的思想。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问题“李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15人去参加演出,如何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然后让每个小组按照顺序一组提一个方案,直到没有方案为止,并且让学生思考最有效的通知方式是什么样的?
五、围绕问题情境组织活动提升能力
新课改要求小学教学应重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实现教学目标只是纸上谈兵显然不行,小学生本身就好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压抑小学生的天性只会让学生对数学丧失兴趣,产生消极心理。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和新课改的教育需求围绕问题情境组织实践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首先教师可以将问题设计的主体转变为学生设计比赛活动,例如在进行“认识乘法(二)”先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设计问题,要求每组设计两个问题,然后以抽签的方式选出第一组学生,让其选择其他小组的任意一名学生回答自己小组设计的问题,若是回答正确则加一分,若是错误则由小组其他成员进行代替回答,但是正確不加分,错误要减分而且回答问题的学生不再参与问答,然后再由回答的小组继续重复刚才的过程,这样小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会迅速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非常有帮助。
六、结合问题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在课上巧妙地引入并处理数学问题,可以对学生学习过程产生引导作用。很多学生因为不会灵活地处理问题,出现倦怠心理,他们认为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很容易出现过错,不太想承认自己在数学学习上没有太大的天赋,有时还会默默地给自己的能力定义,认为个人可能存在数学能力的缺失。教师在课上设置处理数学问题的有效情境,让学生跟随大家的思路完成解题和学习,可以减少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也让一些在学习中没有思路或不太会灵活处理问题的学生,更能够将自己的疑惑与他人交流和讨论,形成互动形式的数学课堂和教师教学引导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完成对数学知识的灵活理解,让他们能够始终围绕学习这个中心点来完成课上的所有学习任务。
如“多边形的面积”这节课,教师可根据数学教材中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和长方形面积的具体数学问题,让学生以拼接裁剪图形的方式,得到两者在面积计算上的相似之处。由此延伸出三角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要如何完成计算。这样就完成了教材中知识点部分的讲解,并把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作为课堂要处理的数学问题,为学生演示出了整体的推导和计算过程,可以增强他们对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计算能力。在这个情境下,教师可通过帮助学生完成教材或其他来源习题的方式,引导他们学习套用公式解题的思维和套路,让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七、总结数学问题处理流程下的启示
小学生要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才会在课堂上集中精神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对于数学问题的处理会根据小学生个性不同、学习方法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学习应用能力不同而产生多种学习结果。对于数学问题的处理,需要教师在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从客观的角度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做教学反思,并从中总结教学思路以便于后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清楚了每个学生想要在课上学习到什么,才能用最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处理和回答相应的数学问题。一些需要分多个步骤解答的数学应用题,学生很可能在思维上存在一步到位的特征,但其中涉及数字计算过程,并不能够在解题时省略。教师要从培养学生解题思路和思维入手,演示并完成对某种类型题的处理。根据学生学习效果,总结教学中的此类问题处理和学习流程,思考这种教学方式开展数学教学工作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八、总结
综上所述,将问题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真正起到提质增效的效果,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变得更加有特色。创设趣味问题,营造趣味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学生的思考程度才会更加深刻。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问题情境,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坚持学生主体地位,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围绕问题情境组织实践活动,积极创新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云壮,田夏彪.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实践的问题、成因及策略探析[J]. 教育观察,2021,10(03):132-133+140.
[2] 张延泽.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科技资讯,2020,18(16):140-141.
[3] 旦增顿珠. 问题情境教学在当前西藏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才智,2020(13):1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