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探究

时间:2024-05-25

孙宏录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基础阶段,在开展数学教学时,教师应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合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就数学这一学科来说,其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情绪,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也会因此被消磨。对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就相应的教学策略展开了有效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模式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探究和分析,不少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只是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地为学生讲解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没有充分发挥出数学知识的本质。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其教学内容通常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大,学生无法感知教学内容的价值,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一)教师对数学教学目标不够重视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时,需明确自身在课堂中的引导性位置,需要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位置,切实围绕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对其独立思考能力进行有效强化与培养。但从数学教师实际教学现状来看,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都忽略了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将教材上的知识讲解给学生,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没有将教材上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就导致了学生无法将教材上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应该通过教学目标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比如在教授“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完成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简单计算题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加减法问题与教材上的分数进行比较计算,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他们深入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数大小比较后带来的好处以及分数大小比较后会出现什么样问题等内容。

(二)教师教学模式单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讲解,没有参考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其次,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学指引,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仅仅只是令学生按照自己的教学步伐走,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陷入一个迷茫的状态。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小学生并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在课堂上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会主动思考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以课本为中心进行教学,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限制。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推行,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要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往往认为数学知识都是由教师来传授给学生的,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而不是學习活动的主体,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尊重和理解,使得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教师在课堂上大多只关注自身对数学知识的讲解方法,但对于学生在课堂中能否有效形成独立思考能力,不少教师则对此有所忽略。例如在“圆的周长”一课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环境,然后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虽然学生都能够用学到的知识来回答问题,但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却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由于教师不能正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得不到培养。

(四)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

首先,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部分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只是一味地将教材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没有给学生留足自由思考的空间,这就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真正地融入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也无法真正集中注意力去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是影响教师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因为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交流,会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及时了解、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环节所遇到的阻碍。小学生思维意识比较活跃,好奇心也比较强,这一时期正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时期。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会导致他们没有创新精神,不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将教学重点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其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不能够独立地进行思考。由于小学生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对事物正确判断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教育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必须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正视自身教学环节所存在的漏洞,采取合理教学措施来对自身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合理优化,从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更新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及强化的教学手段,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了解,从而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将教学重点从课堂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探索和思考,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将教材内容设计成多个学习环节,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可以提供问题的背景或条件,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还可选择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入数学概念,帮助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这种类型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他们尝试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例如在进行“圆的周长”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进行测量并计算出其周长。这个环节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知识水平,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总之,通过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有助于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应用和探索数学知识,并在其他学科和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解决問题。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作计划

教师要想使学生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合作交流,首先就要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合作计划。比如在“计算平均数”这一节内容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让学生与小组成员展开合作交流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都是被动接受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并且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很多学生都没有对这一知识点展开深入学习。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然后根据学生在这一节内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来确定合作交流的目标。比如在学习了平均数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小组成员一起对平均数这一知识点进行详细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过程写出来。接着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对小组内同学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这一合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不仅能够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展开交流和合作,还能够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通过同伴之间的交流来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开展探究活动

多媒体教学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向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点,而在课堂结束后很少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因此,为了使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给学生留有一定时间进行独立思考。比如在进行“分数乘法”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自身所学知识来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分数乘法知识。然后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苹果和梨子谁多谁少”这个情境。让学生结合自身所学知识来对这一情境进行讨论。讨论之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来回答“苹果和梨子各有多少”这个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还能够使他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数学学科不仅具备一定的知识性,更具备一定的思想性,这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特点。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生活。教师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不断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通过课堂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有关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在学习“梯形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梯形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梯形建筑物呢?”通过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发现一些知识和内容,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独立思考的能力尚在形成中,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使其能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了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是我国流通的货币之一,那么你知道它有哪些作用吗?”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它可以用来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可以用来缴纳税费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问问题,在思考问题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去寻找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促使他们形成独立思考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必须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考能力。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从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真正达到素质教育发展要求中所要求的“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娟.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 基础教育论坛,2023(09):27-28.

[2] 林翠娥. 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 名师在线,2023(07):38-40.

[3] 邢爱芹,田凤英.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探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01):76-79.

[4] 祁光恒.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J]. 理科爱好者,2022(06):209-2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