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5
魏平会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我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育人任务的关键性课程。在理工科高校“重理轻文”的大环境中,思政课程发挥的教育引领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思政课程应该如何评价、怎么评价、评价什么,一直是我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难题,文章通过理工科高校思政课程评价的现状以及评价体系的构建,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进一步完善思政课程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进而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理工科;高校:思政课程;评价体系
一、理工科高校思政课程评价的研究现状
(一)思政课程的内涵
1. 思政课程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社会或社会群体以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其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标准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就是思政课程的学习,本科期间,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思政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期间,主要通过《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思政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 思政课程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有效载体。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挥着宣传、阐释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作用,是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领作用,让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引领下,有序接受全面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对于培养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保证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高校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和希望。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特别是西方不良思潮和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一些学生从思想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价值观偏移,在国际大环境的冲击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3. 思政课程评价的意义
思政课程评价可以激发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活力,自觉关注整个教学过程,积极投入教学,主动改进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思政课程评价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个人素质;思政课程评价研究是推进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动力源泉。思政课程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要求,客观、科学的课程评价有利于促进思政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也是深化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动力更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二)理工科院校思政課程评价现状
1. 评价模式行政化
思政课程评价体系是推进思政课程全面实施的引导和保障。思政课程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立德树人。思政课程评价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当前高校思政课程评价的手段比较有限,缺乏可操作化的标准,评价模式不够科学和完善,行政化和形式化特征明显。
2. 评价行为短期化
鉴于思政课程实质上具有“溶盐入汤”的隐蔽性,思政课程评价具有过程性、多维性和综合性,目标在于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实现“增值”,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能否“增值”,其中“增值”的检验标准就是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评价与反馈。
3. 保障机制不健全
思政课程评价是检验学生成长以及学习思政的重要标尺,也是教学实践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思政课程评价需要有关键性的指标和标准,还需要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这些具体操作的都需要各方面机制的保障来实现。思政课程从微观上讲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实施过程;从宏观而言,不同的时空条件对于思政课程的评价也存在差异化影响,师资力量、校园环境、校风学风、社会思潮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评价效果。
二、思政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一)思政课程评价的原则
1. 实事求是原则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人们实践的方法论,也是指导一切实践的基本原则。对思政课程的评价首先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公开地反映思政课程的质量与效果。对思政课程的评价是检验思政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主要依据和评判标准,具有一定的引领与导向作用。
2. 系统性原则
思政课程评价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不同部门、多个领域、不同层次的工作,共同努力、多方协作,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因此,在思政课程评价的过程中要体现评价的系统性、全面性、整体性、层次性需,要多项工作、多个环节有序协调、统筹兼顾、系统落实。高校的思政课程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重视定量评价,还要从整体上予以定性评价。
3. 以学生为本原则
思政课程的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思政课程的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责任。思政课程评价是反馈和提高思政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政课程本质上是做思想的课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重”“为学生服务”。
(二)思政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运行保障
1. 物质资金的保障
维持指标体系的平稳运行,缺少物质资本的保证是不行的,在理工科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成效差强人意,亟须高质量的思政教学。硬件设施的支撑是有效开展思政教学的根本保证,例如多媒体教室、演讲的物质保障、专项课题资金等,物质资金的保障充足,指标体系才能平稳运行,思政课程评价才能顺利开展。
2. 领导班子的重视
思政课程评价体系能够稳步推行,离不开领导班子的重视,学习领会二十大报告精神,带领领导班子成员重视思政课程建设,并逐级将指示以及相关文件下发到二级院校以及辅导员、思政专职任课教师,只有学校领导班子重视起来,才能将思政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不断推广,才能逐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从而培养出一批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 师资队伍的壮大
現阶段,不少高校思政课师资结构极不合理,老龄化过于严重,青年教师数量非常少;和专业教师相比,思政课教师在职称评级上存在很大的难度;进修机会少,培训师资力量极弱;思政课教师科研任务繁重,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比较少;专业思政课教师数量不够,一人带多班的现象比较多,急需扩大教师队伍。老教师积极总结教学方面的经验以供青年教师学习、借鉴,青年教师得到充分的培训,这样可以增强教师队伍建设、壮大师资队伍,完善思政课程评价,共同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4. 教育方式的改革
现如今,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主动性不强,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对文科知识的轻视,导致他们学习思政课的兴趣急速下降,上课睡觉、低头玩手机已成为思政课堂的普遍现象,为解决这一现象,需要进行教育方式的变革,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视频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思政课程教学,教学方式也不能局限于课堂老师单纯地讲授课程,更多地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最终实现学生自主研学为主,教师辅导讲授为辅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形成爱学习、真学习、会学习的自主学习习惯,养成会学习的终身学习习惯。
5. 学生的主动参与
随着经济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学生对手机、电脑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在游戏、短视频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对学习的兴趣逐步下降,通过播放视频、话剧形式、社会实践等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过来,让学生主动参与思政教育的全过程,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政治课程的全过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
6. 监管人员的公正
评价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程序操作,公平认真地对待教学评价工作,减少随意性,特别是要防止随便打打分应付差事的情况出现,杜绝走过场的现象发生。否则,再好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是没有意义的。监管人员的公正能使思政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发挥最大作用,只有更好地对思政课程进行评价,才能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7. 反馈机制的健全
在实施思政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同时,由于指标体系可能存在不足,需要广泛接受意见建议,及时查漏补缺,及时修改指标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不合理的程序以及不合理的评价规则。反馈机制的健全更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政课程的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1] 佘双好,张琪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评价的特点及改革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2021(03):18-24.
[2] 王婷. 理工科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研究[D]. 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22.
[3] 吕小亮. 课程评价视角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D]. 厦门:厦门大学,2019.
[4] 高臣.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6.
[5] 袁晨. 新时期高校思政课程评价体系构建[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24):186-187+19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